1.本实用新型涉及液态硅胶注射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一种液态硅胶的混料装置。
背景技术:2.液体硅胶的混料装置一般包括有混合管及置于混合管内部的静态的混合芯。现有的混合芯一般采用以下两种方式加工而成:一种是采用整块钢片扭制加工而成;另一种是通过注塑技术一体加工成型。但是发明人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存在如下问题:采用上述两种方式加工成型的混合芯的刚性差,易变形,从而令ab胶经过混合芯表面时流动性变差,容易造成堵塞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态硅胶的混料装置,本实用新型的混料装置的混合芯的刚性大,不易损坏变形,不会造成ab胶在混合管内堵塞。
4.其技术方案如下:
5.一种液态硅胶的混料装置,包括混合管组件及混合芯,所述混合管组件内部设有混合空腔,所述混合芯置于所述混合空腔内,所述混合芯采用金属粉末注射成型制造,所述混合芯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所述混合管组件上设置有水冷系统。
6.进一步地,所述混合芯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连接部及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相配合,相邻混合芯通过所述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
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部为连接凸部,所述第二连接部为连接凹槽,所述连接凸部与所述连接凹槽相匹配。
8.进一步地,所述混合芯包括多个第一混合块及多个第二混合块,所述第一混合块与所述第二混合块间隔设置,所述第一混合块与其相邻的第二混合块相连,所述第一混合块与所述第二混合块的连接处采用光滑圆弧过渡。
9.进一步地,沿第一混合块中部的纵向剖面上,所述第一混合块中间的厚度大于两侧边的厚度。
10.进一步地,所述混合管组件包括外管及内管,所述外管套设于所述内管上,所述混合空腔设置于所述内管内部。
11.进一步地,所述水冷系统包括冷却水道、进水接头及出水接头,所述进水接头、所述出水接头分别固定于所述外管的两端,所述进水接头的内部、所述出水接头的内部分别与所述冷却水道相通。
12.进一步地,所述冷却水道设置于所述内管上,所述冷却水道环绕所述混合空腔设置。
13.进一步地,所述内管的两端凸出于所述外管的两端外侧,所述内管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三连接部及第四连接部,所述第三连接部与所述第四连接部相配合,所述内管通过所
述第三连接部、所述第四连接部与相邻的混料装置连接。
14.进一步地,所述第三连接部上设有外螺纹,所述第四连接部上设有与所述外螺纹匹配的内螺纹,所述内管的至少一端设有密封垫片。
15.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或原理进行说明:
16.1、本实用新型采用金属粉末注射成型的方式制作成不锈钢材质的混合芯,采用上述方式制作的混合芯的刚性大,不易变形。ab胶在通过该混料装置时,不会因混合芯变形而改变ab胶的流动性,避免ab胶在混合空腔内造成堵塞。
17.2、在混合管组件上设置有水冷系统,ab胶在混合腔内流动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通过水冷系统对该混料装置进行降温,防止ab胶遇热固化造成堵塞。
18.3、本实用新型在混合芯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连接部及第二连接部,通过第一连接部及第二连接部可实现多个混合芯的连接固定,从而可根据使用需求增减长度。
附图说明
19.图1是本实施例的混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0.图2是本实施例的混料装置的剖视图;
21.图3是本实施例的两个混料装置组合的结构示意图;
22.图4是本实施例的混合芯的立体图;
23.图5是本实施例的混合芯的主视图;
24.图6是图3中a-a方向的剖视图;
25.图7是本实施例的两个混合芯组合的结构示意图;
26.附图标记说明:
27.1、混合管组件;2、混合芯;3、混合空腔;21、第一连接部;22、第二连接部;23、第一混合块;24、第二混合块;4、水冷系统;11、外管;12、内管;41、冷却水道;42、进水接头;43、出水接头;5、第三连接部;6、第四连接部;51、外螺纹;61、内螺纹;8、密封垫片。
具体实施方式
28.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中”、“内”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
的界定。
30.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一种液态硅胶的混料装置,该混料装置用于ab胶的混合。该混料装置包括混合管组件1及混合芯2,所述混合管组件1内部设有混合空腔3,所述混合芯2置于所述混合空腔3内。所述混合芯2采用金属粉末注射成型制造,所述混合芯2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采用上述方式制作的混合芯2的刚性大,不易变形。ab胶在通过该混料装置时,不会因混合芯2变形而改变ab胶的流动性,避免ab胶在混合空腔3内造成堵塞。
31.如图4至图7所示,本实施例的混料装置的混合芯2的长度可根据使用需求增减,为了实现混合芯2长度的增减,在所述混合芯2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连接部21及第二连接部22,所述第一连接部21与所述第二连接部22相配合,相邻混合芯2通过所述第一连接部21、所述第二连接部22连接。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部21为连接凸部,所述第二连接部22为连接凹槽,所述连接凸部与所述连接凹槽相匹配。
32.当需要增加混合芯2的长度时,令该混合芯2的连接凸出与相邻的混合芯2的连接凹槽相连接,或者令该混合芯2的连接凹槽与相邻的混合芯2的连接凸出相连接。通过混合芯2上设置的连接凸部及连接凹槽即可实现多个混合芯2的连接固定,从而增加混合芯2的长度。
33.所述混合芯2包括多个第一混合块23及多个第二混合块24,所述第一混合块23与所述第二混合块24间隔设置,所述第一混合块23与其相邻的第二混合块24相连。优选地,所述第一混合块23与所述第二混合块24的连接处采用光滑圆弧过渡,从而令该混合芯2易清洁,同时也不会因连接处粗糙而影响ab胶的流动性。
34.进一步地,如图5、图6所示,沿第一混合块23中部的纵向剖面上,所述第一混合块23中间的厚度大于两侧边的厚度。采用上述设计制成的混合芯2,在保证混合芯2刚性程度下可尽量节省生产成本。
35.ab胶在混合空腔3内流动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ab胶遇热会产生固化现象造成混料装置堵塞。为了避免ab胶遇热固化,本实施例在混合管组件1上设置有水冷系统4,通过水冷系统4对混料装置进行降温。
36.如图2、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所述混合管组件1包括外管11及内管12,所述外管11套设于所述内管12上,所述混合空腔3设置于所述内管12内部。所述水冷系统4包括冷却水道41、进水接头42及出水接头43。其中,所述进水接头42、所述出水接头43分别固定于所述外管11的两端,所述进水接头42的内部、所述出水接头43的内部分别与所述冷却水道41相通。进水接头42可通过输水管及水泵与外部的水箱或蓄水池连接,出水接头43也可通过输水管与外部的水箱或蓄水池连接。
37.当需要对混料装置进行降温时,冷水通过进水接头42进入冷却水道41,冷水经过冷却水道41后从出水接头43流出。冷水在经过冷却水道41时达到对混料装置降温冷却的目的。
38.为了令该水冷系统4的冷却效果更好,所述冷却水道41设置于所述内管12上,所述冷却水道41环绕所述混合空腔3设置,从而从多个不同的侧面对混合空腔3进行降温。
39.为了实现多个混料装置的连接固定,本实施例的所述内管12的两端凸出于所述外管11的两端外侧,所述内管12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三连接部5及第四连接部6。所述第三连接部5与所述第四连接部6相配合,所述内管12通过所述第三连接部5、所述第四连接部6与相
邻的混料装置连接。
40.优选地,所述第三连接部5上设有外螺纹51,所述第四连接部6上设有与所述外螺纹51匹配的内螺纹61。当该混料装置需要与其他混料装置连接时,通过该混料装置的第三连接部5上的外螺纹51与其他混料装置的第四连接部6的内螺纹61螺纹连接;还可通过该混料装置上的第四连接部6的内螺纹61与其他混料装置的第三连接部5的外螺纹51螺纹连接。
41.本实施例的混料装置通过外螺纹51及内螺纹61与其他混料装置螺纹连接,连接方式简单方便,连接效果好,且便于拆卸及安装。
42.两个混料装置连接时,为了令连接效果更好,在内管12的至少一端还设有密封垫片8,由于密封垫片8的存在令两个混料装置连接时的密封效果更好。
43.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按照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内容,利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上述基本技术思想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出其它多种形式的修改、替换或组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权利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