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快速更换模仁的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479117发布日期:2022-06-21 22:26阅读:319来源:国知局
可快速更换模仁的模具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快速更换模仁的模具。


背景技术:

2.模具,工业生产上用以注塑、吹塑、挤出、压铸或锻压成型、冶炼、冲压等方法得到所需产品的各种模子和工具,简而言之,模具是用来制作成型物品的工具,这种工具由各种零件构成,不同的模具由不同的零件构成;而模仁作为模具中心部位的关键运作的精密零件,其结构一般非常复杂,加工难度大,造价高。
3.目前,模仁一般通过螺栓直接固定在模具本体上,因生产需求需要对模仁进行更换时,工作人员需要先将模具从机台上拆卸下来,然后再将模仁从模具上拆下。因模具的拆装过程较为复杂繁琐,模具上机时还需要重新进行挂模、接水路、升温等工序,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人力,降低了生产效率,不适应现代化生产的需求,因此需要研发一种能够无需预先拆下模具即可快速更换模仁的模具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无需预先拆下模具即可实现快速更换模仁的模具装置。
5.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6.一种可快速更换模仁的模具,包括模具本体,所述模具本体包括相互连接的上模块和下模块,所述上模块上设置有模仁;所述上模块和下模块之间形成有安装室,所述安装室中安装有用于将模仁从模具本体上顶出的顶出装置;所述顶出装置包括快速安装模块和驱动快速安装模块移动的驱动装置,所述模仁拆卸连接在快速安装模块上。
7.进一步的,所述驱动装置设置为驱动气缸,所述驱动气缸设置在安装室中;所述上模块上贯通设置有供驱动气缸的活塞杆运行的通孔,所述驱动气缸的活塞杆穿过通孔)与快速安装模块固定连接。
8.进一步的,所述上模块与下模块之间形成有气管通道,所述气管通道延伸至模具本体外壁;所述气管通道还与安装室相连通。
9.进一步的,所述快速安装模块包括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包括底座和安装座;所述底座与驱动装置固定连接,所述模仁拆卸连接在安装座上。
10.进一步的,所述安装座上贯通设置有若干沉头孔,所述沉头孔中设置有第二锁紧螺栓;所述模仁底部设置有若干与第二锁紧螺栓配合的螺纹孔,所述安装座通过第二锁紧螺栓与模仁连接。
11.进一步的,所述模具本体上还设置有对快速安装模块的移动进行导向的导向装置,所述导向装置包括导向块,所述导向块中设置有导向孔,所述底座滑动设置在导向孔中。
12.进一步的,所述上模块上还设置有第一腔室,所述第一腔室中设置有模座,所述模
座上设置有容纳模仁的模腔。
13.进一步的,所述下模块远离上模块的一面上设置有若干沉头孔,所述沉头孔中设置有第一锁紧螺栓,所述上模块靠近下模块的一面上设置有与第一锁紧螺栓相配合的螺纹孔,所述下模块和上模块通过第一锁紧螺栓拆卸连接。
14.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5.1、通过上模块、下模块、安装室和顶出装置的设置,可以起到将模仁从模具本体上顶起然后进行拆卸的效果。
16.2、通过驱动气缸、快速安装模块和气管通道的设置,可以使得驱动气缸能够将模仁从模具本体上顶起。
17.3、通过在安装座上设置沉头孔,在模仁底部设置螺纹孔,并用螺栓将模仁固定在安装座上,可以起到快速更换模仁的效果。
18.4、通过导向块和导向孔的设置,可以起到对快速安装模块的移动进行导向,从而使得模仁可以精确地安装到模仁本体上的效果。
19.5、通过第一腔室、模座和模腔的设置,可以起到稳定安装模仁的效果。
20.6、通过将上模块和下模块利用第一锁紧螺栓进行可拆卸地固定连接,可以起到便于安装和维护安装室中的顶出装置的效果。
附图说明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上模块结构示意图;
23.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下模块结构示意图;
24.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的剖视示意图;
25.图5为图4中a部分结构的放大示意图;
26.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上模块背部结构的示意图;
27.图7为驱动气缸、快速安装模块和模座连接关系的示意图;
28.图8为驱动气缸、快速安装模块和模仁连接关系的示意图。
29.1、上模块;2、下模块;3、模座;31、模腔;32、第一腔室;4、模仁;5、安装室;51、驱动气缸;6、气管通道;7、通孔;71、导向块;72、导向孔;8、快速安装模块;9、固定块;10、底座;11、安装座;12、第二锁紧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30.以下结合较佳实施例及其附图对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进一步非限制性的详细说明。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
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1.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一种可快速更换模仁的模具,本模具可以是动模也可以是静模,包括模具本体,模具本体由相互连接的上模块1和下模块2组成。模仁4设置在上模块1上,上模块1和下模块2之间形成有安装室5,安装室5中安装有用于将模仁4从模具本体上顶出的顶出装置。顶出装置包括快速安装模块8和驱动快速安装模块8移动的驱动装置,模仁4拆卸连接在快速安装模块8上。当本模具需要更换模仁4时,工作人员无需将本模具从机体上拆下,驱动装置可以驱动快速安装模块8移动,从而将模仁4从上模块1上顶起,模仁4脱离上模块1表面后,工作人员再将模仁4从快速安装模块8上拆下,提高了模仁4的更换效率。
32.如图3-5所示,本实施例中,安装室5设置为下模块2上形成的安装槽,驱动装置设置为驱动气缸51,驱动气缸51固定在安装室5中。上模块1上设置有第一腔室32,第一腔室32中安装有模座3;模座3中设置有用于容纳模仁4的模腔31。上模块1上还贯通设置有供驱动气缸51的活塞杆运行的通孔7,通孔7与模腔31相连通,从而使得驱动气缸51的活塞杆能够穿过通孔7与快速安装模块8固定连接。参照图7和图8,本实施例中,快速安装模块8和模仁4一起设置在模腔31中,快速安装模块8包括固定块9,固定块9包括底座10和设置在底座10上的安装座11,底座10与驱动气缸51的活塞杆固定连接。安装座11下表面四个边角处均贯通设置有沉头孔,沉头孔中设置有第二锁紧螺栓12;模仁4的底部设置有螺纹孔,工作人员可以通过第二螺栓12将模仁4固定在安装座11上。当本模具需要更换模仁4时,工作人员无需将模具从机体上拆下;驱动气缸51可以驱动固定块9上移,从而将模仁4从模座3的模腔31中顶出,然后工作人员只需利用工具将沉头孔16中的第二锁紧螺栓12取下,即可实现将模仁4从模具上拆卸下来,然后工作人员将新的模仁4再通过第二锁紧螺栓12固定在安装座11上,最后驱动气缸51驱动固定块9下移,使得模仁4回到模腔31中,即可实现对模仁4的快速更换。
33.如图4和图6所示,为了使得驱动气缸51能够运行,可以在上模块1和下模块2之间形成气管通道6。气管通道6两端延伸至模具本体外壁和安装室5中,使得安装室5能够与模具本体外部相连通。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气管通道6来从外部将气管穿入到模具本体内部的安装室5中,从而与驱动气缸51连接,使得驱动气缸51能够正常使用。本实施例中,上模块1下表面上设置有凹槽,从而在装配好之后能够与下模块2的上表面之间形成气管通道6,当然也可以在下模块2的上表面设置凹槽,在上模块1或下模块2的表面设置凹槽来形成气管通道6,便于加工,省去了另外开孔形成气管通道6的工序。
34.如图5和图7所示,在长期使用时,为了使得驱动气缸51驱动快速安装模块8进行平稳地竖直移动,从而保证模仁4可以准确地落入模腔31中,还可以在模具本体上设置导向装置来对驱动气缸51活塞杆或者快速安装模块8的移动进行导向。如本实施例中,导向装置为设置在通孔7中的导向块71,导向块71通过螺栓拆卸连接在上模块1上。导向块71上贯通设置有与通孔7相连通的导向孔72,将快速安装模块8中的底座10滑动设置在导向孔72中,底座10的侧壁与导向孔72内壁相贴合,从而可以起到对底座10以及整个快速安装模块8的竖直移动进行导向的效果,优选导向块71和底座10由耐磨材质制成。
35.为了便于在模具本体内部安装驱动气缸51以及便于后续的更换和维修,还可以在下模块2远离上模块1的一面上设置若干沉头孔,沉头孔中设置第一锁紧螺栓(图中未示
出);上模块1靠近下模块2的一面上设置与第一锁紧螺栓相配合的螺纹孔,工作人员可以通过第一锁紧螺栓将上模块1和下模块2通过第一锁紧螺栓固定。
36.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当本模具需要更换模仁4时,驱动气缸51驱动快速安装模块8移动,快速安装模块8带动模仁4移动,从而将模仁4从模腔31中顶起。模仁4和快速安装模块8被顶升脱离上模块1的表面,然后工作人员可以利用工具将快速安装模块8上的第二锁紧螺栓12拆下,从而将模仁4拆下。然后更换上新的模仁4,最后驱动气缸51驱动模仁4和快速安装模块8回落到模腔31中。本模具可以在内部安装驱动装置,在驱动装置上设置快速安装模块8,从而将模仁4从上模块1的模腔中顶出,然后进行快速更换,与传统方式相比,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37.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