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塑胶模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解决产品进胶位气痕的可调节替换模具结构。
背景技术:2.塑料材料因其轻便、易于成型等特点被广泛运用在各个领域,塑胶产品被应用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对塑胶产品的外观要求也越来越高。
3.现有的大多数注塑模具成型后产品表面在进胶口处外有气痕,影响产品整体外观的美观,如图6所示,现有很多高端的产品会设计一级沉台安排玻璃或塑胶装饰件,因有沉台后导致产品在注塑进胶时过胶不顺导致有气痕等缺陷,导致产品不美观,而一般的解决方法是经过注塑时用模温控制让气痕变得轻微,但是难以防止产品表面产生气痕的技术问题。
4.因此,亟需设计一种模具进胶结构,可以防止产品表面产生气痕。
技术实现要素:5.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6.为此,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7.一种解决产品进胶位气痕的可调节替换模具结构,包括:下模和挡位组件,所述下模上设有模具钢位;所述挡位组件包括安装于所述下模且位于所述模具钢位内侧的挡位块、位于所述挡位块上用于进胶的进胶位、连接于所述挡位块用于挡位块可拆卸的固定螺丝和镶装于所述挡位块用于进胶绕流的阻流边。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进胶位置处下模的模具上设置一级挡位,防止进胶对空喷射出气痕,起到对进胶做绕流的作用,解决气痕的产生,该挡位的大小数据包括模具钢位宽度40mm-60mm内,厚度在0.5mm-1mm左右,主要以产品的厚度为准,保留产品料位在1.0mm-1.5mm内,高度以产品的厚度为准,保留产品料厚度在0.8-1.5mm内,并且将档位设置为镶块镶出并用螺丝固定的可调节替换的挡位块,当可调节替换的挡位块出现有磨损或在生产中需调整高低挡位时,可灵活替换,并且在可调节替换的挡位块位置上做一圈宽20mm-30mm 左右,高1.0mm-2.0mm的阻流设计,保证进胶后胶位不会同时向外散出产生气痕的风险。
9.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模具钢位的宽度值为 40mm-60mm。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方便挡位组件的安装。
11.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挡位块的厚度值为 0.5mm-1mm。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将产品的厚度为准即保留产品料位在 1.0mm-1.5mm内。
13.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阻流边的宽度值为 20mm-30mm,高度值为高1.0mm-2.0mm。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保证进胶后胶位不会同时向外散出产生气痕的风险。
15.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挡位块的宽度值小于所述模具钢位的宽度值。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方便挡位组件的安装。
17.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下模侧设有上模,且上模上设有沉台。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在合模后进行作业,较为合理。
19.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20.1.本实用新型中,在进胶位置处下模的模具上设置一级挡位,防止进胶对空喷射出气痕,起到对进胶做绕流的作用,解决气痕的产生,该挡位的大小数据包括模具钢位宽度40mm-60mm内,厚度在0.5mm-1mm左右,主要以产品的厚度为准,保留产品料位在1.0mm-1.5mm内,高度以产品的厚度为准,保留产品料厚度在0.8-1.5mm内。
21.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将档位设置为镶块镶出并用螺丝固定的可调节替换的挡位块,当可调节替换的挡位块出现有磨损或在生产中需调整高低挡位时,可灵活替换,并且在可调节替换的挡位块位置上做一圈宽20mm-30mm左右,高 1.0mm-2.0mm的阻流设计,保证进胶后胶位不会同时向外散出产生气痕的风险。
附图说明
2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下模俯视图;
23.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下模侧视图;
24.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模具总装结构图;
25.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a处放大图;
26.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b处放大图;
27.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现有技术图。
28.附图标记:
29.100、下模;110、模具钢位;120、上模;130、沉台;
30.200、挡位组件;210、挡位块;220、进胶位;230、固定螺丝;240、阻流边。
具体实施方式
31.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32.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33.下面结合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解决产品进胶位气痕的可调节替换模具结构。
34.实施例:
35.结合图1-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解决产品进胶位气痕的可调节替换模具结构,包括:下模100和挡位组件200,下模100上设有模具钢位110,通过模具钢位110便于挡位块210的安装,下模100侧设有上模120,且上模 120上设有沉台130。下模100和上模120组成模组总装,沉台130用于盛放成型产品,较为合理。
36.如图1和5所示,挡位组件200包括安装于下模100且位于模具钢位110 内侧的挡位块210、位于挡位块210上用于进胶的进胶位220、连接于挡位块210 用于挡位块210可拆卸的固定螺丝230和镶装于挡位块210用于进胶绕流的阻流边240,按传统方法将产品形状做分模设计出模具结构及模具进胶位置,通过在进胶位置处下模的模具上设计出一级挡位,目的是防止进胶对空喷射出气痕,起到对进胶做绕流的作用,解决气痕的产生,传统气流会直接水平喷出,且该方案可以使其转弯,挡位块210的大小数据相当重要,因普遍的产品厚度都在 2.5mm左右,这一级挡位要出在2.5mm的料位内,尺寸大了产品料位厚度变得太薄进胶过不了胶,尺寸小了模具的这挡位就太薄易断裂,经调试后的结果显示,挡位的尺寸在:模具钢位110宽度40mm-60mm内,厚度在0.5mm-1mm左右,以产品的厚度为准即保留产品料位在1.0mm-1.5mm内,高度以产品的厚度为准,保留产品料厚度在0.8-1.5mm内即可,挡位块210的宽度值小于模具钢位110 的宽度值,便于挡位组件200的安装使用。
37.进一步的,因档位始终偏薄,为加强此挡位能与模具共同长久使用,特设计为镶块镶出并用固定螺丝230固定的可调节替换的挡位块210,当可调节替换的挡位块210出现有磨损或在生产中需调整高低挡位时,可灵活替换,同时重要的一点是在可调节替换的挡位块210位置上做一圈宽20mm-30mm左右,高 1.0mm-2.0mm的阻流边240,保证进胶后胶位不会同时向外散出产生气痕的风险。
38.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首先模具合并成总装结构,然后通过进胶位220进行注胶,浇水在阻流边240的阻流下流动,利用阻流边240起到对进胶做绕流的作用,则不会对空喷射出气痕,形成产品即可。
39.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40.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装配于”、“安装于”、“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41.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42.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
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