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结构的半自动吸塑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344269发布日期:2022-03-20 02:34阅读:72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结构的半自动吸塑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吸塑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结构的半自动吸塑机。


背景技术:

2.吸塑机又叫热塑成型机,是将加热塑化的pvc、pe、pp、pet、hips等热塑性塑料卷材吸制成各种形状的高级包装装璜盒、框等产品的机器。
3.在现有设备中吸塑机根据加工产品的厚度,分为厚片吸塑机以及薄片吸塑机,对于厚片吸塑机而言,由于加工对象的厚度问题,从而难以实现全自动化生产操作。故大多数厚片吸塑机采用半自动生产加工方式,然而,现有的厚片吸塑机中的结构设计不够合理,故需作出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半自动吸塑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6.一种新型结构的半自动吸塑机,包括:
7.机架,所述机架上至少设有一个以上的工作腔,所述工作腔的上部设有用于放置板材的开口;
8.模台升降装置,所述开口的下方设有所述模台升降装置,所述模台升降装置驱动模台纵向移动对加热软化后的板材吸塑造型;
9.移动加热装置,所述移动加热装置设置在所述机架后部,所述移动加热装置驱动移动至所述开口位置对板材加热软化;
10.压料框升降装置,所述压料框升降装置设置在所述机架上部,所述压料框升降装置驱动移动至所述开口位置对板材夹持固定;
11.冷却装置,所述冷却装置设置在所述机架的上部,对板材进行冷却。
12.进一步地,所述模台升降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机架内的模台电机,设置在所述开口下方的模台,分别设置在所述模台两侧的链轮组件以及设置在所述模台两侧的导向杆,所述模台电机的输出端通过链条与所述链轮组件连接,所述模台的两侧设有向外突出的连接支架,所述连接支架与链条的两端连接,所述连接支架上设有导向轮,所述模台纵向移动时,所述导向轮与所述导向杆相配合。
13.进一步地,所述移动加热装置为两组,所述移动加热装置分别设置在所述开口的上下两侧,所述移动加热装置包括安装在所述机架上的锯齿支架,与所述锯齿支架啮合传动的齿轮轴,与所述齿轮轴连接的驱动电机,设置在所述锯齿支架位置处的导向条以及与套设在所述齿轮轴上的电炉,所述电炉上设有一个以上用于与所述导向条相配合的挂轮,所述电炉移动时,所述挂轮沿所述导向条移动。
14.进一步地,包括第一检测装置和第二检测装置,所述第一检测装置设于所述电炉
后端位置处,检测所述电炉移动,电炉驱动加热;所述第二检测装置设于所述电炉运动行程的终点位置处,检测所述电炉,驱使电炉停止移动。
15.进一步地,所述压料框升降装置包括安装在所述机架上的气缸组,设置在所述气缸组输出端的压料框以及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联动组件,所述联动组件包括与压料框相连接的齿条,与所述齿条相啮合传动的主旋转轴以及设置主旋转轴之间的副旋转轴,所述气缸组驱动所述压料框下移,所述齿条驱动所述主旋转轴转动,所述主旋转轴带动所述副旋转轴转动。
16.进一步地,所述压料框上设有调节装置,所述压料框包括一对平行设置的横框以及一对平行设置的竖框,所述横框与所述竖框围合形成框体,所述竖框在竖直方向上伸缩移动,所述调节装置设置在所述竖框的一侧,所述调节装置包括调节支架,所述调节支架上安装调节电机,经由所述调节电机传动的主丝杆以及设置在所述竖框另一侧的副丝杆,所述主丝杆通过传动带与所述副丝杆连接,所述调节电机驱动所述主丝杆、所述副丝杆转动时,所述竖框收缩调节。
17.进一步地,所述开口位置处设有窗口调节装置,所述窗口调节装置包括四组以上的调节构件,四组所述调节构件依次首尾活动连接,四组所述调节构件在中间围合形成方形区域,相邻所述调节构件之间滑动调节方形区域大小。
18.进一步地,所述调节构件包括基板,设置在所述基板右侧的滑槽以及设置在所述基板上侧的滑条,相邻所述调节构件的所述滑条置于所述滑槽内滑动调节。
19.进一步地,包括防垂落系统,所述防垂落系统包括设置在所述机架的空压机,所述空压机通过第一管道与所述工作腔连接,设置在所述第一管道上的第一控制开关以及设置在所述开口位置的用于检测板材的第三检测装置,所述第三检测装置检测软化的板材驱动所述第一控制开关打开向所述工作腔输气。
20.进一步地,包括预拉伸系统,所述预拉伸系统包括与所述空压机连接的第二管道,所述第二管道上设有第二控制开关,所述第二管道与所述工作腔连接,设置在所述开口上方的第四检测装置,所述第四检测装置检测拉伸的板材高度,控制所述第二控制开关关闭。
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对吸塑机的结构布置作出改进,工作时,通过将厚片板材安装在开口位置,经由压料框升降装置对板材进行压料,而后移动加热装置对板材进行加热软化,接着经由模台升降装置移动至板材位置吸塑造型,最后通过冷却装置对板材冷却脱模,其结构设计合理紧凑,与生产操作流程紧密结合,使用更为方便。
22.同时,进一步地,均对模台升降装置、压料框升降装置在结构上作出改进,提高模台、压料框在移动过程中的稳定性。进一步地,为实现节能功能,在移动加热装置设置相应结构,控制电炉在移出时加热,在不工作时,电炉不加热。进一步地,为针对不同大小尺寸的厚片板材,通过设计窗口调节装置以及压料框调节装置进行调节。更进一步地,为避免厚片板材软化掉落引起火灾,设计相应的防垂落系统,同时,为提供吸塑产品的吸塑质量,设置相应预拉伸系统。
附图说明
23.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24.图2是本实用新型部分结构示意图。
25.图3是模台升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6.图4是移动加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7.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28.图6是压料框升降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29.图7是压料框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30.图8是窗口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31.图9是调节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32.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33.图11是本实用新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34.图12是本实用新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35.附图标记:1.机架;2.工作腔;3.开口;4.模台升降装置;5.移动加热装置;6.压料框升降装置;7.冷却装置;8.模台电机;9.模台;10.链轮组件;11.导向杆;12.连接支架;13.导向轮;14.锯齿支架;15.齿轮轴;16.驱动电机;17.导向条;18.电炉;19.挂轮;20.第一检测装置;21.第二检测装置;22.气缸组;23.压料框;24.联动组件;25.齿条;26.主旋转轴;27.副旋转轴;28.调节装置;29.横框;30.竖框;31.调节支架;32.调节电机;33.主丝杆;34.副丝杆;35.窗口调节装置;36.调节构件;37.基板;38.滑槽;39.滑条;40.空压机;41.第一管道;42.第一控制开关;43.第三检测装置;44.第二管道;45.第二控制开关;46.第四检测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3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37.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若干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
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38.如图1-1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现的一种新型结构的半自动吸塑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上至少设有一个以上的工作腔2,所述工作腔2的上部设有用于放置板材的开口3;模台升降装置4,所述开口3的下方设有所述模台升降装置4,所述模台升降装置4驱动模台纵向移动对加热软化后的板材吸塑造型;移动加热装置5,所述移动加热装置5设置在所述机架1后部,所述移动加热装置5驱动移动至所述开口3位置对板材加热软化;压料框升降装置6,所述压料框升降装置6设置在所述机架1上部,所述压料框升降装置6驱动移动至所述开口3位置对板材夹持固定;冷却装置7,所述冷却装置7设置在所述机架1的上部,对板材进行冷却。
39.鉴于背景技术中所记载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新型结构的半自动吸塑机,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对吸塑机进行结构合理布置,贴切适应吸塑操作过程,以提高生产效率。
40.其具体的操作过程为:通过人工将厚片板材上料至开口3位置,而后压料框升降装置6驱动下移,将厚片板材压持在开口3位置处,此时工作腔2成为密封状态,进而,移动加热装置5驱动移动至开口3位置,对厚片板材进行加热软化,厚片板材加热软化后,移动加热装置5复位,进而,模台升降装置5上升至板材位置,对加热软化后的板材进行真空吸塑造型,最后,冷却装置7对厚片板材进行冷却,冷却装置7采用风机风冷或者雾冷形式,而后,模台升降装置5复位脱模,通过人工将吸塑产品拿取,完成整个吸塑产品生产流程。
41.如图2-3所示,所述模台升降装置4包括设置在所述机架1内的模台电机8,设置在所述开口3下方的模台9,分别设置在所述模台9两侧的链轮组件10以及设置在所述模台9两侧的导向杆11,所述模台电机8的输出端通过链条与所述链轮组件11连接,所述模台9的两侧设有向外突出的连接支架12,所述连接支架12与链条的两端连接,所述连接支架12上设有导向轮13,所述模台9纵向移动时,所述导向轮13与所述导向杆11相配合。
42.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为了提高模台9在升降过程中的稳定性,对模台升降装置4的结构作出改进,其具体工作过程为:通过模台电机8动,模台电机8的输出轴上通过齿轮套设链条与链轮组件11连接,链轮组件11通过在纵向套设链条和模台9连接,由于在模台9的连接支架12设置导向轮13,从而模台电机8驱动时,通过链轮组件11带动模台9纵向移动,在移动的过程中导向轮13与导向杆11之间配合,提高了模台9在移动过程中的稳定性。
43.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所述移动加热装置5为两组,所述移动加热装置5分别设置在所述开口3的上下两侧,所述移动加热装置5包括安装在所述机架1上的锯齿支架14,与所述锯齿支架14啮合传动的齿轮轴15,与所述齿轮轴15连接的驱动电机16,设置在所述锯齿支架14位置处的导向条17以及与套设在所述齿轮轴15上的电炉18,所述电炉18上设有一个以上用于与所述导向条17相配合的挂轮19,所述电炉18移动时,所述挂轮19沿所述导向条17移动。
44.在实际的使用中,所采用的移动加热装置5为两组,分别对厚片板材进行加热,加热效果更为均匀,加热效率高,同时,为进一步提高电炉18移动的稳定性,对结构上作出了改进,其具体工作过程为:通过将锯齿支架14平行设置,当驱动电机6驱动时,沿锯齿支架14进行移动,为提高移动的稳定性,在锯齿支架14上设置导向条17,在电炉18上设置挂轮19,电炉18挂轮悬挂在导向条17上,电炉18在移动的过程中,挂轮19沿导向条17的长度方向上
进行移动。
45.更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中包括第一检测装置20和第二检测装置21,所述第一检测装置20设于所述电炉18后端位置处,检测所述电炉18移动,电炉18驱动加热;所述第二检测装置21设于所述电炉18运动行程的终点位置处,检测所述电炉18,驱使电炉18停止移动。
46.由于现有的吸塑机的电炉18,在生产中时刻处于加热状态,导致电费成本增加,对此,本实用新型对电炉18增加节能功能,其具体是电炉18在机架1后端时,无须保持加热。具体工作为:当电炉18向厚片板材移动时,触发第一检测装置20,电炉18开始加热,电炉18移动至厚片板材位置触发第二检测装置21,电炉18不移动,当加热时间到达设定时间后,电炉18停止加热,电炉18复位。第一检测装置20和第二检测装置21优选为光电开关。
47.参考图5-6所示,所述压料框升降装置6包括安装在所述机架1上的气缸组22,设置在所述气缸组22输出端的压料框23以及设置在所述机架1上的联动组件24,所述联动组件24包括与压料框23相连接的齿条25,与所述齿条25相啮合传动的主旋转轴26以及设置主旋转轴26之间的副旋转轴27,所述气缸组22驱动所述压料框23下移,所述齿条25驱动所述主旋转轴26转动,所述主旋转轴26带动所述副旋转轴27转动。
48.为提高压料框23在移动过程中的整体稳定性,在具体的实施中气缸组22具体为四组气缸,气缸组22的输出端分别与压料框23相连接,在压料框23分别设置四条齿条25,在同一侧的气缸上设置主旋转轴26,主旋转轴26为两幅,在两幅主旋转轴26之间设置副旋转轴27进行传动,运行时,当四组气缸驱动,驱使压料框23向下移动时,四条齿条25带动主旋转轴26转动,主旋转轴26带动副旋转轴27转动,从而实现压料框23移动的整体性。
49.如图7所示,进一步地,所述压料框23上设有调节装置28,所述压料框23包括一对平行设置的横框29以及一对平行设置的竖框30,所述横框29与所述竖框30围合形成框体,所述竖框30在竖直方向上伸缩移动,所述调节装置28设置在所述竖框30的一侧,所述调节装置28包括调节支架31,所述调节支架31上安装调节电机32,经由所述调节电机32传动的主丝杆33以及设置在所述竖框30另一侧的副丝杆34,所述主丝杆33通过传动带与所述副丝杆34连接,所述调节电机32驱动所述主丝杆33、所述副丝杆34转动时,所述竖框30收缩调节。
50.由于厚片板材存在大小尺寸不同的问题,对此,本实用新型通过对压料框23增加调节装置28,实现对压料框23框体的调节,从而适用不同的尺寸的厚片板材。其具体调节过程为:通过调节电机32驱动,带动主丝杠33转动,主丝杠33通过传动带连接副丝杠34,从而实现竖框30的收缩调节,对压料框23进行调整。
51.如图3、图8和图9所示,所述开口3位置处设有窗口调节装置35,所述窗口调节装置35包括四组以上的调节构件36,四组所述调节构件36依次首尾活动连接,四组所述调节构件36在中间围合形成方形区域,相邻所述调节构件36之间滑动调节方形区域大小。具体地,所述调节构件36包括基板37,设置在所述基板37右侧的滑槽38以及设置在所述基板37上侧的滑条39,相邻所述调节构件36的所述滑条39置于所述滑槽38内滑动调节。
52.由于厚片板材的大小尺寸不一的情况,对此,本实用新型在开口3位置处设置了窗口调节装置35,通过相邻的调节构件36之间的相互滑动调节,进行调整方形区域的空间,以获得实际所需的开口3大小。
53.更进一步,如图10-11所示,本实用新型还包括防垂落系统,所述防垂落系统包括
设置在所述机架1的空压机40,所述空压机40通过第一管道41与所述工作腔2连接,设置在所述第一管道41上的第一控制开关42以及设置在所述开口3位置的用于检测板材的第三检测装置43,所述第三检测装置43检测软化的板材驱动所述第一控制开关42打开向所述工作腔2输气。
54.由于厚片板材在加热软化过程中,存在过度软化的板材容易掉落在电炉18上,造成火灾等事故发生。针对该情况,本实用新型增加了防垂落系统,其主要通过加热软化的板材触发第三检测装置43,进而打开第一控制开关42,空压机40向工作腔2输送压缩气体,工作腔2内气压增大,承托加热软化的板材不掉落。第三检测装置43优选为光电开关,第一控制开关优选为电磁阀。
55.参考图10和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还包括预拉伸系统,所述预拉伸系统包括与所述空压机40连接的第二管道44,所述第二管道44上设有第二控制开关45,所述第二管道44与所述工作腔2连接,设置在所述开口3上方的第四检测装置46,所述第四检测装置46检测拉伸的板材高度,控制所述第二控制开关45关闭。
56.为提高吸塑产品的均匀性,通过增加预拉伸系统,对加热软化后的板材吹泡拉伸,其具体过程为:通过空压机40对工作腔2输送压缩气体,工作腔2内的气压升高对加热软化后的板材吹泡拉伸,吹泡拉伸后的板材触发第四检测装置46,控制第二控制开关45关闭。第四检测装置46优选为光电开关,第二控制开关45优选为电磁阀。
57.以上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凡依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的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