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玻璃容器塑料套皮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768716发布日期:2022-04-22 11:18阅读:218来源:国知局
一种玻璃容器塑料套皮模具的制作方法

1.一种玻璃容器塑料套皮模具,属于注塑模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为了使玻璃杯等玻璃容器更加美观,也为了解决玻璃容易容易烫手的问题,目前通常是需要在容器的外侧套设一层不锈钢材质的外壳,但是不锈钢外壳在制作时难以施加各种色彩,所以其外观仍然较为普通,无法满足大众对于个性化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玻璃容器塑料套皮模具,能够一次性完成塑料材质外壳的加工。
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玻璃容器塑料套皮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静模、动模、静模固定座、动模固定座和顶出机构,静模固定在静模固定座上,动模固定在动模固定座上,静模固定座设置在底座与动模固定座之间,动模包括第一动模与第二动模,第一动模为设置在静模外侧的筒状,第一动模与静模之间为模腔,第二动模设置在静模的一端,且第二动模设置在第一动模的一端内侧,第二动模的直径小于静模的直径,第二动模压紧在静模的一端,静模靠近第二动模的一端中部开设有料槽,第二动模的一端设有插入料槽内的动模凸台,顶出机构连接静模。
5.优选的,在所述料槽的底部还开设有多个料道。
6.优选的,所述第二动模中部开设有注料孔。
7.优选的,所述动模固定座包括第一动模固定座以及固定在第一动模固定座上侧的第二动模固定座,第一动模固定在所述第一动模固定座的内侧,第二动模固定在第二动模固定座的下侧,第一动模固定座内开设冷却第一动模的动模冷却流道。
8.优选的,所述第一动模的外壁上设有动模冷却槽,动模冷却流道连通动模冷却槽。
9.优选的,所述静模固定座上开设有冷却静模的静模冷却流道。
10.优选的,所述静模的另一端开设有静模冷却槽,在静模冷却槽的内壁至中部设置有一个隔断,静模内侧开设有多个连通静模冷却槽的静模冷却孔,两个静模冷却流道分别连通隔断两侧的静模冷却槽。
11.优选的,所述顶出机构包括第一顶出浮动板、第二顶出浮动板、顶出套和顶出杆,第一顶出浮动板活动设置在底座与静模固定座之间,第二顶出浮动板活动设置在静模固定座与动模固定座之间,第一顶出浮动板通过连杆与第二顶出浮动板固定连接,顶出套固定在第二顶出浮动板上并套设在静模的外侧,静模的中部开设有顶出通孔,顶出杆的一端与第一顶出浮动板固定连接,另一端穿设在顶出通孔内。
12.优选的,所述第一顶出浮动板与静模固定座之间设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套设在连杆的外侧。
13.与现有技术相比,该玻璃容器塑料套皮模具的上述技术方案所具有的有益效果
是:
14.本实用新型将动模设计为第一动模与第二动模分体结构,便于加工,而且第二动模一端的动模凸台插入料槽内,在注料完成后第一动模与第二动模继续向静模挤压,第二动模可以将物料彻底截断,从而确保模腔内的产品完整成型,不需要二次加工,一次性完成玻璃容器塑料套皮的加工。
附图说明
15.图1为该玻璃容器塑料套皮模具的立体图。
16.图2为该玻璃容器塑料套皮模具的主视图。
17.图3为图2中a-a处的剖视图。
18.图4为图3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19.图5为静模的第一视角立体图。
20.图6为静模的第二视角立体图。
21.图7为该玻璃容器塑料套皮模具的侧视图。
22.图8为图7中c-c处的剖视图。
23.图9为图7中d-d处的剖视图。
24.其中:1、底座2、第一顶出浮动板3、下连接块4、复位弹簧5、第一静模固定座6、第二静模固定座7、第二顶出浮动板8、第一动模固定座9、第二动模固定座10、上连接块11、顶板12、静模冷却流道13、动模冷却流道14、顶出杆15、导向柱16、连杆17、顶出套18、静模19、第一动模20、第二动模21、动模凸台22、料道23、料槽24、静模冷却槽25、隔断26、静模冷却孔27、顶出通孔28、动模冷却槽。
具体实施方式
25.图1~9是该玻璃容器塑料套皮模具的最佳实施例,下面结合附图1~9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26.参照图1~5,玻璃容器塑料套皮模具包括底座1、静模18、动模、静模固定座、动模固定座和顶出机构,静模18固定在静模固定座上,动模固定在动模固定座上,静模固定座设置在底座1与动模固定座之间,动模包括第一动模19与第二动模20,第一动模19为设置在静模18外侧的圆筒状,第一动模19与静模18之间为模腔,第二动模20设置在静模18的上侧,且第二动模20设置在第一动模19的一端内侧,第二动模20的直径小于静模18的直径,第二动模20压紧在静模18的一端,静模18靠近第二动模20的一端中部开设有料槽23,第二动模20的一端设有插入料槽23内的动模凸台21,顶出机构连接静模18。
27.动模固定座包括第一动模固定座8以及固定在第一动模固定座8上侧的第二动模固定座9,第二动模固定座9上侧通过上连接块10固定连接有顶板11,第一动模19固定在第一动模固定座8的内侧,第二动模20固定在第二动模固定座9的下侧。第一动模固定座8内开设有多个用于固定第一动模19的固定孔,第一动模19的上端具有一个环形的台阶,第一动模固定座8的固定孔上侧对应开设有固定该台阶的固定槽,第二动模固定座9压紧在第一动模19的台阶上侧,从而将第一动模19固定在第一动模固定座8内,同样的,第二动模20的上侧上设有环形台阶,第一动模19的内侧设置固定台阶的凹槽,第二动模固定座9第二动模20
的台阶上侧,从而将第二动模20固定在第一动模19内侧。
28.静模固定座包括第一静模固定座5和第二静模固定座6,第二静模固定座6固定在第一静模固定座5的上侧,静模18的下端固定在第二静模固定座6内侧,并且静模18的下端外侧设有环形的台阶,第二静模固定座6的下侧对应开设有固定台阶的凹槽,第一静模固定座5压紧固定在静模18的台阶下侧,从而实现对静模18的固定。第一静模固定座5通过下连接块3固定在底座1的上侧。
29.第二动模20中部以及第二动模固定座9上设有注料孔,物料通过注料孔进入模腔中,图3与图4中第二动模20中的圆柱即为进入注料孔中的物料。为了使物料能够顺利进入模腔,本实施例还在料槽23的底部还开设有多个料道22。静模18侧壁上端为圆角,该圆角需要根据所要加工的塑料套皮产品的尺寸进行设计,而塑料套皮的尺寸则需要与玻璃容器的外形相匹配。
30.本实施例中的顶出机构包括第一顶出浮动板2、第二顶出浮动板7、顶出套17和顶出杆14,第一顶出浮动板2活动设置在底座1与第一静模固定座5之间,并且第一顶出浮动板2与底座1之间设有导向柱15,第二顶出浮动板7活动设置在第一静模固定座18与第二动模固定座6之间,第一顶出浮动板2通过连杆16与第二顶出浮动板7固定连接,连杆16穿过第一静模固定座5和第二静模固定座6,顶出套17固定在第二顶出浮动板7上侧并套设在静模18的外侧,静模18的中部开设有轴向的顶出通孔27,顶出杆14的一端与第一顶出浮动板2固定连接,另一端穿设在顶出通孔27内。顶出套17是用于使成型的玻璃容器塑料套皮从静模18的外壁上脱离,而顶出杆14则是将料道22内的物料顶出。本实施例在第一顶出浮动板2与静模固定座之间设有复位弹簧4,复位弹簧4套设在连杆16的外侧。
31.为了给静模18和动模进行冷却,确保模具稳定工作,本实施例在第一动模固定座8上开设冷却第一动模19的动模冷却流道13,在第一静模固定座5上开设有冷却静模18的静模冷却流道12。
32.参见图6,静模18的下端开设有静模冷却槽24,在静模冷却槽24的内壁至中部设置有一个隔断25,静模18内侧开设有多个连通静模冷却槽24的静模冷却孔26,两个静模冷却流道12分别连通隔断25两侧的静模冷却槽24。
33.参见图7~8,第一静模固定座5上的两个静模冷却流道12分别连通隔断25两侧的静模冷却槽24,冷却介质经过一个静模冷却流道12进入静模冷却槽24,然后进入静模冷却孔26,然后从另一个静模冷却流道12排出,实现对静模18的冷却,为了使冷却介质能够完全进入静模冷却孔26,可以在冷却截止流入时降低排出冷却截止的静模冷却流道12的流量,从而使得冷却介质充满静模冷却孔26。
34.参见图9,第一动模19的外壁上设有动模冷却槽28,动模冷却流道13连通动模冷却槽28,冷却介质从第一动模固定座8的一侧进入,然后流经各个第一动模19的动模冷却槽28,最后从第一动模固定座8的另一侧流出,实现对多个第一动模19的冷却。
35.本实施例的玻璃容器塑料套皮模具工作过程如下:首先顶板11带动第一动模固定座8和第二动模固定座9上升,第一动模19与第二动模20同步上升,顶出机构将此前的产品及物料顶出,然后顶板11带动第一动模固定座8、第二动模固定座9、第一动模19与第二动模20下降,但是此时第二动模20与静模18之间存在一定间隙,此时挤出机(图中未示出)通过注料孔注料,物料进入料道22后逐渐向第一动模19与静模18之间的模腔流动,然后顶板11
带动第一动模固定座8、第二动模固定座9、第一动模19与第二动模20继续向下移动,此时第二动模20下端的动模凸台21插入料槽23内,将料槽23与模腔之间的物料车顶切断,塑料套皮在模腔中成型。顶板11带动第一动模固定座8、第二动模固定座9、第一动模19与第二动模20上升,塑料套皮留存于静模18的外侧,底座1下方的油缸(图中未示出)向上推动第一顶出浮动板2,第一顶出浮动板2同时通过连杆16带动第二顶出浮动板7向上移动,第一顶出浮动板2带动顶出杆14向上移动,将料道22以及料槽23内的物料顶出,第二浮动板带动顶出套17向上移动,顶出套17向上推动成型的塑料套皮,使塑料套皮与静模18分离,然后进行下一个产品的加工。
36.通过该模具能够加工塑料材质的塑料套皮,该塑料套皮可以进行电镀等加工,使其具有绚丽的色彩,满足大众对于玻璃容器更加美观、外观个性化的需求。
37.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