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成品变形的快速脱模型注塑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539099发布日期:2022-06-25 15:19阅读:132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成品变形的快速脱模型注塑模具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防成品变形的快速脱模型注塑模具。


背景技术:

2.在塑料制品生产过程中,往往需要使用注塑模具来实现对产品的塑形,在但是现有的模具在使用过程中仍存在着一些不足。
3.如公开号为cn208392503u的一种自动脱模机构的汽车注塑模具,其设置动模、定模以及型腔,浇注液通过注液通道进入到型腔内,冷却后,伸缩件打动动模上、下运动,从而完成了产品的制作,另外本实用新型设置了脱模组件
……
产品与模具型腔会产生间隙,这样方便后续的抽气泵将产品吸出,将动模上的抽板抽走,抽气泵通过负压导管连通型腔内,从而将产品吸出,避免人工取件,但是其在使用过程中虽然可有通过负压的方式将模具取出,但是其缺需要使用抽气泵来实现,从而提高了生产成本,同时也无法保证产品在脱膜过程中不会发生形变,同时其在使用过程中不便对模腔进行便捷更换,从而极大程度上限制了模具的适用范围。
4.所以我们提出了一种防成品变形的快速脱模型注塑模具,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成品变形的快速脱模型注塑模具,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目前市场上注塑模具无法保证产品在脱膜过程中不会发生形变,同时其在使用过程中不便对模腔进行便捷更换,从而极大程度上限制了模具的适用范围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成品变形的快速脱模型注塑模具,包括固定安装于注塑机塑料管外侧的上模,且所述上模的中间位置设置有注射口;
7.固定架,固定安装于注塑机架体外侧,所述固定架的外侧固定安装有电动推杆,且所述电动推杆的端部连接有下模,并且所述下模的内侧嵌入安装有型腔;
8.还包括:
9.暗槽,开设于所述下模的内部,所述下模的内侧贯穿设置有顶出杆,且所述顶出杆的左端固定安装有支架,并且所述顶出杆的外侧一体化设置有固定片;
10.卡槽,开设于所述型腔的侧壁;
11.型腔,轴连接于所述下模的内侧;
12.调节环,旋转连接于所述下模的内侧,所述调节环的内壁外侧设置有抵触块;
13.卡块,伸缩连接于所述下模的内壁,用来实现对下模的固定。
14.优选的,所述顶出杆关于支架的中轴线等角度分布,且所述顶出杆贯穿于所述型腔的左侧壁,并且所述支架抵触贴合于固定架的外壁;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使得支架上方的多组顶出杆对型腔内部的成品进行
初步顶出,便于后续的快速脱模。
16.优选的,所述支架与下模之间连接有提供复位弹力的第一弹簧,且所述支架外侧的顶出杆与型腔构成伸缩结构,并且所述顶出杆与型腔构成间隙配合。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模具在合模过程中,支架会在第一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带动顶出杆进行伸缩复位,从而实现对型腔的孔洞结构进行封堵,从而确保成品成型后的完整性。
18.优选的,所述顶出杆外侧的固定片与暗槽构成滑动结构,且所述固定片的表面与暗槽的内壁之间有气囊,并且所述气囊的外侧分别连接有吸气管和排气管,同时所述吸气管、排气管均为单向流通结构。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顶出杆在对成品进行顶出时,固定片会挤压气囊,从而使得气囊中的气体通过排气管排向型腔和成品之间,从而实现对成品的冷却和吹出,提高了模具脱模效率的同时也避免了成品受力过大而变形。
20.优选的,所述排气管嵌入安装于顶出杆的内部,且所述排气管的端部伸出顶出杆的表面,并且所述排气管端部的孔径小于型腔的左侧壁的壁厚。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该结构可以避免注塑原料通过排气管流入气囊,同时在顶出前期排气管的端口会被型腔的左壁进行贴合封堵,从而使得气囊中的压力增加,当排气管的端部位于型腔时,压缩的气体会瞬间喷出,从而实现对成品的高效吹出,进一步提高了模具的脱模效率。
22.优选的,所述调节环的外侧设置有齿块,且所述齿块与蜗杆啮合连接,并且所述调节环的内壁外侧周向等角度设置有抵触块。
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旋转蜗杆,可以使得蜗杆通过啮合作用带动调节环进行转动,从而实现对多组抵触块位置的调节。
24.优选的,所述抵触块与卡块相互贴合,且所述抵触块与卡块的贴合面呈斜面结构设置,并且所述卡块与下模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同时所述卡块与卡槽构成卡合结构。
2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调节环移动过程中可以利用抵触块对卡块的位置进行调节,从而使得卡块对型腔进行快速、稳定的固定,便于后续对型腔进行更换。
2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防成品变形的快速脱模型注塑模可以利用开模过程中的动力将成品吹出,从而实现快速脱模的同时也可避免成品变形,同时可以便捷的对型腔进行更换,从而可以适用不同外形成品的生产,实用性强;
27.1、设置有顶出杆和气囊,当产品成型后,控制模具开模,此时顶出杆与型腔会进行伸缩调节,从而使得顶出杆将型腔初步顶动,同时气囊可以将其内部的气体通过排气管吹向型腔和成品之间,使得模具可以快速冷却和脱模,有效避免模具脱模过程中发生形变,提供了产品的生产质量;
28.2、设置有调节环和卡块,通过旋转蜗杆,可以使得其通过调节环对多组卡块的位置进行调节,从而使得多组卡块可以与型腔侧壁的卡槽进行卡合连接,从而实现对型腔的快速拆卸和安装。
附图说明
29.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剖视结构示意图;
30.图2为本实用新型下模主剖视结构示意图;
31.图3为本实用新型下模侧视结构示意图;
32.图4为本实用新型下模侧剖视结构示意图;
33.图5为本实用新型图4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34.图6为本实用新型顶出杆立体结构示意图。
35.图中:1、上模;2、注射口;3、固定架;301、电动推杆;4、下模;5、暗槽;6、顶出杆;7、支架;8、固定片;9、第一弹簧;10、气囊;11、吸气管;12、排气管;13、型腔;14、卡槽;15、蜗杆;16、调节环;1601、齿块;17、抵触块;18、卡块;19、第二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36.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7.请参阅图1-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防成品变形的快速脱模型注塑模具,包括固定安装于注塑机塑料管外侧的上模1,且上模1的中间位置设置有注射口2;
38.固定架3,固定安装于注塑机架体外侧,固定架3的外侧固定安装有电动推杆301,且电动推杆301的端部连接有下模4,并且下模4的内侧嵌入安装有型腔13;
39.还包括:
40.暗槽5,开设于下模4的内部,下模4的内侧贯穿设置有顶出杆6,且顶出杆6的左端固定安装有支架7,并且顶出杆6的外侧一体化设置有固定片8;
41.卡槽14,开设于型腔13的侧壁;
42.型腔13,轴连接于下模4的内侧;
43.调节环16,旋转连接于下模4的内侧,调节环16的内壁外侧设置有抵触块17;
44.卡块18,伸缩连接于下模4的内壁,用来实现对下模4的固定。
45.顶出杆6关于支架7的中轴线等角度分布,且顶出杆6贯穿于型腔13的左侧壁,并且支架7抵触贴合于固定架3的外壁。
46.支架7与下模4之间连接有提供复位弹力的第一弹簧9,且支架7外侧的顶出杆6与型腔13构成伸缩结构,并且顶出杆6与型腔13构成间隙配合。
47.顶出杆6外侧的固定片8与暗槽5构成滑动结构,且固定片8的表面与暗槽5的内壁之间有气囊10,并且气囊10的外侧分别连接有吸气管11和排气管12,同时吸气管11、排气管12均为单向流通结构。
48.排气管12嵌入安装于顶出杆6的内部,且排气管12的端部伸出顶出杆6 的表面,并且排气管12端部的孔径小于型腔13的左侧壁的壁厚。
49.如图1-3和图6所示,在合模完成后,通过注射口2向型腔13内部注射原料,待成品冷却成型后,控制电动推杆301带动下模4向左移动从而实现开模,此时支架7会受到固定架3的抵触,从而使得顶出杆6进行弹性伸缩运动,使得顶出杆6可以将成型模具初步顶松,同时固定片8会挤压气囊10,当排气管12的端部位于型腔13内部时,气囊10中的压缩气体会通过排气管 12吹向型腔13和成品之间,从而实现对成品的进一步冷却和吹出脱模,有效提高
了脱模效率的同时也避免了成品受力过大而变形损坏,当下模4移动复位时,顶出杆6会带动固定片8也进行复位,此时固定片8会拉伸气囊10,使得气囊10通过吸气管11自动吸取空气进行储存,用于下次脱模。
50.调节环16的外侧设置有齿块1601,且齿块1601与蜗杆15啮合连接,并且调节环16的内壁外侧周向等角度设置有抵触块17。
51.抵触块17与卡块18相互贴合,且抵触块17与卡块18的贴合面呈斜面结构设置,并且卡块18与下模4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19,同时卡块18与卡槽14构成卡合结构。
52.如图2-5所示,当需要对型腔13进行更换时,旋转蜗杆15,使得蜗杆 15通过啮合作用带动调节环16进行旋转调节,从而可以对多组抵触块17的位置进行调节,使得卡块18在第二弹簧19的弹力作用下从卡槽14的内部抽出,然后可以对型腔13进行拆卸,然后将新的型腔13嵌入于下模4的内侧,然后反向旋转蜗杆15,使得抵触块17进行同步旋转,此时抵触块17会抵触推动多组卡块18自动卡入相应卡槽14中,从而实现对型腔13的稳定固定。
53.工作原理:在使用该防成品变形的快速脱模型注塑模具时,首先,如图 1-6所示,成品冷却成型后,控制电动推杆301带动下模4向左移动从而实现开模,此时顶出杆6可以将成型模具初步顶松,同时气囊10中的压缩气体会通过排气管12吹向型腔13和成品之间,从而实现对成品的进一步冷却和吹出脱模,合模时,气囊10会自动吸气存储,当需要更换型腔13时,只需旋转蜗杆15,即可控制多组卡块18与卡槽14的卡合状体,从而可以便捷的对型腔13进行拆卸、更换,从而完成一系列工作。
54.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55.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