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粘元件、三维打印装置及三维打印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1120485发布日期:2022-08-13 00:28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阻粘元件,其特征在于,其包含一个可透光的本体,该本体包括相对的第一表面、第二表面和连接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的侧面;及若干个设置在本体上的微结构,各个微结构分别具有一个形成于本体内的空腔和一个设置在本体的第一表面上的通向空腔的第一开口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粘元件,其特征在于:至少两个微结构中的空腔相互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阻粘元件,其特征在于:所有微结构中的空腔相互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粘元件,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微结构中的空腔具有设置在本体的第二表面上的第二开口面。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阻粘元件,其特征在于:所有微结构中的空腔均具有设置在本体的第二表面上的第二开口面。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粘元件,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微结构中的空腔具有设置在本体的至少一个侧面上的第三开口面。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粘元件,其特征在于:各个微结构的第一开口面的面积为0.0001-100000平方微米。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阻粘元件,其特征在于:各个微结构的第一开口面的面积为0.01-100平方微米。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粘元件,其特征在于:各个微结构的第一开口面的面积为10-100000平方微米。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粘元件,其特征在于:各个微结构的第一开口面的面积为100-10000平方微米。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粘元件,其特征在于:各个微结构的第一开口面的面积之和与本体的第一表面的面积的比值为0.01-0.99。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阻粘元件,其特征在于:各个微结构的第一开口面的面积之和与本体的第一表面的面积的比值为0.05-0.9。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阻粘元件,其特征在于:各个微结构的第一开口面的面积之和与本体的第一表面的面积的比值为0.1-0.4。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粘元件,其特征在于:各个微结构的第一开口面的面积之和与本体的第一表面的面积的比值为0.5-0.98。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粘元件,其特征在于:各个微结构的第一开口面的面积之和与本体的第一表面的面积的比值为0.85-0.95。16.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阻粘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结构的第一开口面在本体的第一表面上的分布密度为10^4—10^11个/平方毫米。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粘元件,其特征在于:各个微结构的空腔的体积之和与本体的体积的比值为0.01-0.99。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阻粘元件,其特征在于:各个微结构的空腔的体积之和与本体的体积的比值为0.1-0.95。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阻粘元件,其特征在于:各个微结构的空腔的体积之和与本体的体积的比值为0.6-0.9。2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粘元件,其特征在于:各个微结构的空腔的体积之和与本
体的体积的比值为0.5-0.98。2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粘元件,其特征在于:各个微结构的空腔的体积之和与本体的体积的比值为0.85-0.95。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粘元件,其特征在于:任意相邻两个微结构的第一开口面的间距的平均值小于450nm。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粘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本体的弯曲模量为10-500mpa。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阻粘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本体的弯曲模量为20-100mpa。2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粘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阻粘元件由聚三氟氯乙烯、聚四氟乙烯、聚偏氟乙烯、聚氟乙烯、聚三氯乙烯、全氟烷基聚醚、六氟丙稀、氟化聚氯乙烯、聚4-甲基-1-戊烯、聚二甲基硅氧烷中的一种或多种组成。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阻粘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阻粘元件由聚四氟乙烯、聚4-甲基-1-戊烯和聚二甲基硅氧烷中的一种或多种组成。27.一种三维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含一个料盒,该料盒用于放置液态的成型材料,该料盒的底面可透光;一个如上述权利要求1-26任意一项所述的阻粘元件,该阻粘元件的第一表面为与料盒内的成型材料的接触面,该阻粘元件的第二表面用于放置在料盒的底面;一个光源,该光源用于对与阻粘元件的第一表面接触的成型材料进行照射以将所照射的成型材料固化而形成一固化层;以及一个用于带动固化层移动的载体。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三维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材料与阻粘元件互不浸润。29.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三维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任意相邻两个微结构的第一开口面的间距均小于所述光源所发出的光的波长。30.一种基于权利要求27-29任意一项所述的三维打印装置的三维打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a)、将阻粘元件放置于在料盒的底面之上;b)、将液态的成型材料倒入料盒内;c)、移动载体至与阻粘元件的第一表面一定距离的位置,使用光源对与阻粘元件的第一表面接触的成型材料实施照射,被照射的成型材料固化而形成一固化层,固化层附着于载体底部;d)、通过载体带动固化层向远离光源的方向移动,固化层移动的过程中,阻粘元件的第一表面与固化层接触的部分被向上拉起而发生弹性形变,当固化层移动一定距离后,固化层与阻粘元件的第一表面分离;e)、继续使用光源对与阻粘元件的第一表面接触的成型材料实施照射,被照射的成型材料固化而形成的固化层附着于之前形成的固化层从而形成一体式结构;f)、重复以上c)-e)步骤直致三维物体打印完成。

技术总结
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一种阻粘元件、三维打印装置及三维打印方法,阻粘元件包含一个可透光的本体,该本体包括相对的第一表面、第二表面和连接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的侧面;及若干个设置在本体上的微结构,各个微结构分别具有一个形成于本体内的空腔和一个设置在本体的第一表面上的通向空腔的第一开口面,本发明通过对阻粘元件本身结构的改进来降低阻粘元件与固化层之间的附着力,并消除固化层与阻粘元件之间的负压吸附作用,使得阻粘元件与固化层更容易剥离,同时通过提高阻粘元件的局部弹性形变能力来增加阻粘元件的使用寿命。变能力来增加阻粘元件的使用寿命。变能力来增加阻粘元件的使用寿命。


技术研发人员:朱光 姚志锋 李方 林依禾 郭琰辉 王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清锋(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5.05
技术公布日:2022/8/12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