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水灌胶免修治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168177发布日期:2022-11-12 05:44阅读:223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水灌胶免修治具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模具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防水灌胶免修治具。


背景技术:

2.在一些风机中,其线包制作完成后,在线包上通过灌胶、使其外周包裹上一层硅胶产品,将线包定型。由于风机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对风机防水等级要求越来越高。通常,在线包外包裹的硅胶,可提高线包的绝缘性能和防水性能。现有的包胶工艺主要是将线包置入灌胶治具中,然后再输入液态硅胶,经冷却后定型,然后脱模,完成对线包的包胶工艺。目前同行业设计的灌胶治具普遍存在脱模困难、可操作性不强、价格贵等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防水灌胶免修治具,型腔中的灌胶成品实现快速脱模,提高生产效率。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水灌胶免修治具,包括底座,底座中设有硅胶套,硅胶套上可盖合设有封胶板,封胶板内侧的硅胶套中设有型腔,沿底座的顶部和底部两侧可拆装设有封胶棒和顶出棒,封胶棒穿过封胶板定位在型腔中,顶出棒从底座伸入型腔中,顶出棒与封胶棒可拆卸连接。
5.本发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底座中的硅胶套上设有型腔,该型腔在放入线包后,盖上盖板,在封胶板上设置的进胶孔中输入硅胶、绝缘胶等填充物,硅胶填充在型腔中包裹线包,可起到良好的防水效果。待填充物冷却定型后,通过顶出棒与封胶棒可将灌胶后的线包从硅胶套中快速分离、脱模,有效提升了生产效率。底座包裹在硅胶套外,起到定型作用,防止硅胶受压变形。
6.上述的防水灌胶免修治具,封胶棒与顶出棒螺纹连接。封胶棒与顶出棒螺纹连接,定型及顶出灌胶成品时,可将封胶棒与顶出棒螺纹拧出分离,再拆卸顶出棒,便于快速拆卸。
7.上述的防水灌胶免修治具,封胶板上设有进胶孔和排气孔。进胶孔用于输入液态的灌胶制品,型腔中的空气从排气孔中排出,保证在灌胶定型时灌胶产品内无气泡产生,保证灌胶产品成型质量。
8.上述的防水灌胶免修治具,底座设有容置腔,硅胶套设在容置腔中。硅胶套设在容置腔,在硅胶套内注入液态的橡胶制品时,底座起到定型防挤压的作用。
9.上述的防水灌胶免修治具,底座设有盖板,该盖板设开口、露出封胶板的进胶孔和排气孔。进胶孔和排气孔与型腔连通,用于输入液态的橡胶填充物和排出原有的气体,气体排出可避免产生气泡。
10.上述的防水灌胶免修治具,盖板的一端通过转轴铰接在底座上、盖板的另一端通过压扣扣合在底座上。盖板打开时,放入线包于型腔中,然后盖板盖设在底座上,通过压扣固定、压紧封胶板及硅胶套。
11.上述的防水灌胶免修治具,底座上设有压扣槽,压扣槽的槽壁上设有销轴,压扣通过销轴可转动设在压扣槽中,压扣的内侧与底座的内侧之间设有弹簧。盖板打开时,弹簧推动压扣、使压扣的顶端朝底座的内侧方向摆动,盖板盖在底座上时,盖板推动压扣撑开压扣的顶端,压扣的底端压缩弹簧,在盖板盖合到位后,弹簧推动压扣转动,使压扣的顶部扣在盖板上固定住盖板。
12.上述的防水灌胶免修治具,盖板上设有凹槽,压扣可扣合在该凹槽上。盖板上设置的凹槽可方便压扣扣合固定,而且,通过凹槽,可实现产品的结构优化,使得压扣不会凸出在盖板的表面。
13.上述的防水灌胶免修治具,封胶板通过螺丝连接可拆装固定在盖板的内侧。通过螺丝连接方式,封胶板与盖板形成可拆卸组装的关系,在使用中,封胶板固定在盖板上,在针对不同类型的产品进行灌胶时,可拆卸更换封胶板。
14.上述的防水灌胶免修治具,底座底部设有通孔,该通孔贯通硅胶套,顶出棒活动定位在通孔中。
15.上述的防水灌胶免修治具,制作底座的材质包括电木板或铝合金板。
16.本发明所取得的有益效果是:压扣扣在盖板上将盖板固定,其中通过凹槽的设计,可实现产品结构的优化,使盖合后的盖板表面不会凸出压扣;盖板与封胶板连接,封胶板盖合在硅胶套上,通过进胶孔输入液态的硅胶产品,排气孔排出硅胶套的型腔中的气体,避免产生气泡;在型腔中的线包灌胶产品冷却定型后,打开盖板,压下本灌胶免修治具,通过顶出棒,将灌胶成品从型腔中顶出,然后将顶出棒与封胶棒分离,完成快速脱模,有效提升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17.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8.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19.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20.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在具体使用中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21.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22.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硅胶套的结构示意图。
23.附图标记说明:底座1,容置腔10,通孔101,硅胶套11,封胶板12,型腔13,进胶孔14,排气孔15,转轴16,压扣17,压扣槽18,销轴19,弹簧20,盖板2,开口21,凹槽22,封胶棒31,顶出棒32,线包4。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25.参照图1-6所示,一种防水灌胶免修治具,包括底座1,底座1中设有硅胶套11,硅胶套11上可盖合设有封胶板12,封胶板12内侧的硅胶套11中设有型腔13,沿底座1的顶部和底部两侧可拆装设有封胶棒31和顶出棒32,封胶棒31穿过封胶板12定位在型腔13中,顶出棒32从底座1伸入型腔13中,顶出棒32与封胶棒31可拆卸连接。在注胶时,封胶棒31穿设在封胶板12后与顶出棒32的位置固定,进行注胶。在拆模时,先将封胶棒31拧开并移出,打开盖
板2及封胶板12,将底座1放在手动压台上的工装治具,压下手动压台上的底座1,使得顶出棒32朝型腔13中滑动,推动灌胶成品使其从型腔13中顶出。取出后在将顶出棒32从灌胶成品中移出即可。
26.封胶棒31与顶出棒32螺纹连接。封胶板12上设有进胶孔14和排气孔15。底座1设有容置腔10,硅胶套11设在容置腔10中。
27.底座1设有盖板2,该盖板2设开口21、露出封胶板12的进胶孔14和排气孔15。封胶板12通过螺丝连接可拆装固定在盖板2的内侧。
28.盖板2的一端通过转轴16铰接在底座1上、盖板2的另一端通过压扣17扣合在底座1上。底座1上设有压扣槽18,压扣槽18的槽壁上设有销轴19,压扣17通过销轴19可转动设在压扣槽18中,压扣17的内侧与底座1的内侧之间设有弹簧20。盖板2上设有凹槽22,压扣17可扣合在该凹槽22上。其中,硅胶板12可通过螺丝安装固定在盖板2上,盖板2的一端通过转轴16铰接于底座1上,可使盖板2在底座1上绕转轴16转动,形成打开和盖合的状态。盖板2盖合在底座1上方时,盖板2的外侧边缘顶开压扣17,压扣17弹开后通过弹簧20将压扣17复位,扣在盖板2的凹槽22的槽底上,将盖板2锁紧。在打开盖板2时,可用手搬开压扣17,使其朝底座1外侧绕销轴19转动,压扣17松开盖板2后,盖板2可打开,通过弹簧20可在松开压扣17后使压扣17自动复位。
29.底座1底部设有通孔101,该通孔101贯通硅胶套11,顶出棒32活动定位在通孔101中。本实施方式中,制作底座1的材质包括电木板或铝合金板。还可以由其他材料制成。
30.本发明在具体实施时,硅胶套11放入底座1的容置腔10中,将线包4放入型腔13中,然后盖上盖板2,使封胶板12盖在硅胶套11上。由于盖板2设有开口21可方便的露出进胶孔14和排气孔15,液态的硅胶可方便的从进胶孔14中进入至型腔13内。封胶棒31穿过封胶板12,顶出棒32穿过底座1及硅胶套11的底部,封胶棒31和顶出棒32在型腔13中的位置固定,然后输入液态的硅胶等产品进入型腔13中。硅胶套11设置在由电木板或铝合金板等材料制成的底座1中,可使得硅胶套11及其中的灌胶成品定型过程中防止受压变形。待定型后脱模操作时,先将封胶棒31从封胶板12上移出,然后将底座1整体放置在手动压台上,通过下压底座1,使得顶出棒32朝型腔13方向运动,将灌胶定型后的线包成品从硅胶套11中顶出。最后将顶出棒32从灌胶成品中移出,完成拆模。
31.综上所述,本发明已如说明书及图示内容,制成实际样品且经多次使用测试,从使用测试的效果看,可证明本发明能达到其所预期之目的,实用性价值乃无庸置疑。以上所举实施例仅用来方便举例说明本发明,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若在不脱离本发明所提技术特征的范围内,利用本发明所揭示技术内容所作出局部更动或修饰的等效实施例,并且未脱离本发明的技术特征内容,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特征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