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性聚乙烯保温箱滚塑成型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843907发布日期:2023-01-06 21:48阅读:32来源:国知局

1.本发明涉及滚塑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改性聚乙烯保温箱滚塑成型工艺。


背景技术:

2.滚塑成形又称旋塑、旋转成型、旋转模型、回转成型等,滚塑成型工艺是先将塑料原料加入模具中,然后模具沿两垂直轴不断旋转并使之加热,使模内的塑料原料在重力和热能的作用下,逐渐均匀地涂布、熔融粘附于模腔的整个表面上,成型为所需要的形状,再经冷却定型、脱模,最后获得制品;例如申请公开号为cn110744761a,一种新型滚塑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通过滚塑工艺在滚塑制品内部植入滚塑强化功能体,基于所述滚塑强化功能体,以使所述滚塑制品具有较高的整体强度,或者实现内部分腔及隔断功能;上述申请的一种新型滚塑成型工艺,通过该新型滚塑成型工艺能够在形成滚塑产品壁的同时,在其内腔成型滚塑强化功能体.所述滚塑强化功能体与滚塑制品一次同步成型,省时省力,高效便捷.具有该滚塑强化功能体的滚塑制品,其抵抗变形的性能优异,具有非常好的强度,并且根据实际需求,还可以进一步实现产品内部的区域隔断或分腔功能,但是其采用的还是单次加热冷却工序,而利用改性聚乙烯材料制作保温箱时,改性聚乙烯材料的耐热性更强,单次加热和滚塑不能使熔融的改性聚乙烯材料均匀的分布在模具的内壁上,导致生产出来的保温箱厚度不够均匀,因此市场急需研制一种改性聚乙烯保温箱滚塑成型工艺来帮助人们解决现有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性聚乙烯保温箱滚塑成型工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传统的保温箱利用滚塑成型工艺进行生产时,采用的都是单次加热冷却工序,而利用改性聚乙烯材料制作保温箱时,改性聚乙烯材料的耐热性更强,单次加热和滚塑不能使熔融的改性聚乙烯材料均匀的分布在模具的内壁上,导致生产出来的保温箱厚度不够均匀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改性聚乙烯保温箱滚塑成型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根据工艺需求设计保温箱模具;步骤二:将保温箱模具安装到转车上;步骤三:将适量的改性聚乙烯粉末倒入保温箱模具的内部;步骤四:将保温箱模具放入加热装置内部进行分段性的加热工作,所述步骤四中,加热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加热温度为180℃,保温箱模具的自转速度为3圈/min,公转速度为2圈/min,加热时间40min,冷却时间20min,冷却温度16℃;第二阶段:加热温度为130℃,保温箱模具的自转速度为10圈/min,公转速度为5
圈/min,加热时间60min,冷却时间30min,冷却温度10℃;第三阶段:加热温度100℃,保温箱模具的自转速度为30圈/min,公转速度为15圈/min,加热时间120min,冷却时间60min,冷却温度25℃;第四阶段:加热温度90℃,保温箱模具的自转速度为5圈/min,公转速度为5圈/min,加热时间90min,冷却时间60min,冷却温度5℃;步骤五:转车停止转动,将保温箱模具打开,进行脱模;步骤六:对成型的改性聚乙烯材料保温箱进行外形处理;步骤七:对改性聚乙烯材料保温箱进行工艺所需的二次加工。
5.优选的,所述步骤一中,保温箱模具的大小尺寸根据客户需求进行定制,所述保温箱模具分为两组结构,分为箱体和箱盖,所述箱体与箱盖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6.优选的,所述步骤二中,转车为三工位旋转机构,所述保温箱模具与工位固定,所述工位设置为公转与自转一体式的转动结构。
7.优选的,所述步骤三中,改性聚乙烯粉末成分为ldpe100份,lldpe10份,pp10份,二甘醇双烯丙基碳酸酯增塑剂5份,抗氧剂0.5~1份,过氧化二异丙苯0.2~0.5份,乙烯基硅烷1~5份,二月桂酸二丁基锡0.01~0.05份。
8.优选的,所述步骤四中,滚塑阶段分为四个加热阶段,且每个加热阶段后增加一道冷却工序,使改性聚乙烯反复受到加热和冷却工作。
9.优选的,所述步骤五中,转车暂停转动,转车处于加热装置的外部,打开保温箱模具,取出保温箱。
10.优选的,所述步骤六中,取出改性聚乙烯材料保温箱后,清除飞边等在模腔中以及合模处残存的杂物,涂布脱模剂,以备下一个周期滚塑之用。
11.优选的,所述步骤七中,因改性聚乙烯材料保温箱制作不一样而异,根据工艺进行切口、配盖和配辅件加工。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 该发明通过分段性的加热工作,将加热分为四个阶段,分别为第一阶段:加热温度为180℃,保温箱模具的自转速度为3圈/min,公转速度为2圈/min,加热时间40min,冷却时间20min,冷却温度16℃;第二阶段:加热温度为130℃,保温箱模具的自转速度为10圈/min,公转速度为5圈/min,加热时间60min,冷却时间30min,冷却温度10℃;第三阶段:加热温度100℃,保温箱模具的自转速度为30圈/min,公转速度为15圈/min,加热时间120min,冷却时间60min,冷却温度25℃;第四阶段:加热温度90℃,保温箱模具的自转速度为5圈/min,公转速度为5圈/min,加热时间90min,冷却时间60min,冷却温度5℃,第一阶段为预热,使改性聚乙烯材料逐渐软化并且处于熔融的状态,起到对改性聚乙烯材料混料的作用,在冷却后,进入第二阶段之前还可以向模具内增加改性剂,第二阶段为预成型阶段,使得保温箱在模具内部形成雏形,温度为最高状态,第三阶段为成型阶段,温度适中,可使改性材料软化,但是不会使其完全熔化,同时公转和自转的速度处于最高状态,通过强有力的离心力均匀的分布软化后的改性材料,使得保温箱的厚度均匀,第四阶段为稳固阶段,温度为最低状态,加热温度为普通聚乙烯的最低熔化温度,加热和冷却工作交替进行,使得保温箱的箱体更加坚硬。
具体实施方式
13.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14.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改性聚乙烯保温箱滚塑成型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根据工艺需求设计保温箱模具;步骤二:将保温箱模具安装到转车上;步骤三:将适量的改性聚乙烯粉末倒入保温箱模具的内部;步骤四:将保温箱模具放入加热装置内部进行分段性的加热工作,步骤四中,加热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加热温度为180℃,保温箱模具的自转速度为3圈/min,公转速度为2圈/min,加热时间40min,冷却时间20min,冷却温度16℃;第二阶段:加热温度为130℃,保温箱模具的自转速度为10圈/min,公转速度为5圈/min,加热时间60min,冷却时间30min,冷却温度10℃;第三阶段:加热温度100℃,保温箱模具的自转速度为30圈/min,公转速度为15圈/min,加热时间120min,冷却时间60min,冷却温度25℃;第四阶段:加热温度90℃,保温箱模具的自转速度为5圈/min,公转速度为5圈/min,加热时间90min,冷却时间60min,冷却温度5℃;步骤五:转车停止转动,将保温箱模具打开,进行脱模;步骤六:对成型的改性聚乙烯材料保温箱进行外形处理;步骤七:对改性聚乙烯材料保温箱进行工艺所需的二次加工。
15.步骤一中,保温箱模具的大小尺寸根据客户需求进行定制,保温箱模具分为两组结构,分为箱体和箱盖,箱体与箱盖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同时保温箱模具结构可以是异形结构。
16.步骤二中,转车为三工位旋转机构,保温箱模具与工位固定,工位设置为公转与自转一体式的转动结构,转车本身可以旋转,可在三个工位进行同时生产工作,从而一次性可生产出三个保温箱。
17.步骤三中,改性聚乙烯粉末成分为ldpe100份,lldpe10份,pp10份,二甘醇双烯丙基碳酸酯增塑剂5份,抗氧剂0.5~1份,过氧化二异丙苯0.2~0.5份,乙烯基硅烷1~5份,二月桂酸二丁基锡0.01~0.05份。
18.步骤四中,滚塑阶段分为四个加热阶段,且每个加热阶段后增加一道冷却工序,使改性聚乙烯反复受到加热和冷却工作,一个生产工位同时设置加热装置和冷却装置,两个加工装置均可调节温度。
19.步骤五中,转车暂停转动,转车处于加热装置的外部,打开保温箱模具,取出保温箱。
20.步骤六中,取出改性聚乙烯材料保温箱后,清除飞边等在模腔中以及合模处残存的杂物,涂布脱模剂,以备下一个周期滚塑之用。
21.步骤七中,因改性聚乙烯材料保温箱制作不一样而异,根据工艺进行切口、配盖、配辅件等加工。
22.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
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