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锂带及其制备方法和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32520518发布日期:2022-12-13 19:16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锂带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提供第一载体膜(103),对所述第一载体膜(103)进行预处理,使所述第一载体膜(103)的表面形成第一区域(101)和第二区域(102);对所述第二区域(102)进行表面处理,得到支撑体(100);提供补锂材料(200),所述补锂材料(200)包括锂金属层(201),所述补锂材料(200)与所述支撑体(100)复合,使所述锂金属层(201)填充于所述第一区域(101),制备得到锂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带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补锂材料(200)与所述支撑体(100)复合之前,还包括:提供第二载体膜(300),所述补锂材料(200)位于所述第一载体膜(103)和所述第二载体膜(300)之间,通过所述第二载体膜(300)和所述第一载体膜(103)贴合,实现所述锂金属层(201)填充于所述第一区域(10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锂带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载体膜(103)选自聚酯薄膜、聚乙烯薄膜、聚丙烯薄膜中的任一种;所述第二载体膜(300)选自聚酯薄膜、聚乙烯薄膜、聚丙烯薄膜中的任一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带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第一载体膜(103)进行预处理的步骤,包括:通过蚀刻、丝印或涂层中的任一种方式,在所述第一载体膜(103)上形成固定形状,所述固定形状所在的区域作为所述第一区域(101),所述固定形状以外的区域作为所述第二区域(102)。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锂带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形状包括圆形、方形、菱形、三角形中的任一种。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带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第二区域(102)进行表面处理的步骤,包括:在所述第二区域(102)上涂覆表面活性剂,通过调节所述第二区域(102)的表面张力,以降低所述第二区域(102)的附着力。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锂带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活性剂包括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所述非离子表面活性剂选自聚氧乙烯型、多元醇型、烷醇酰胺型、聚醚型、氧化胺型中的至少一种。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锂带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载体膜(300)和所述第一载体膜(103)贴合的步骤中,所述贴合具体是指:通过压延的方式将所述第二载体膜(300)与所述第一载体膜(103)进行贴合。9.一种锂带,其特征在于,所述锂带由权利要求1-8任一种的锂带制备方法制备获得。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锂带,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体(100),所述支撑体(100)包括第一区域(101)和第二区域(102);锂金属层(201),所述锂金属层(201)填充于所述第一区域(101);其中,所述第一区域(101)与所述支撑体(100)的面积比为0.1~0.9:1。11.一种用于实施权利要求8所述锂带制备方法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放卷辊(1)、第一收卷辊(2)、第二放卷辊(3)、第二收卷辊(4)、第一压延辊(5)和第二压延辊(6);所述第一压延辊(5)和所述第二压延辊(6)对应设置;
所述第一放卷辊(1)上设置所述支撑体(100),所述支撑体(100)自所述第一放卷辊(1)向所述第一收卷辊(2)移动,并覆盖所述第一压延辊(5)对应所述第二压延辊(6)的位置;所述第二放卷辊(3)上设置所述第二载体膜(300),所述第二载体膜(300)自所述第二放卷辊(3)向所述第二收卷辊(4)移动,并覆盖所述第二压延辊(6)对应所述第一压延辊(5)的位置;在所述第一压延辊(5)和所述第二压延辊(6)对应设置的间隙中设置所述补锂材料(200);所述支撑体(100)、所述第二载体膜(300)和所述补锂材料(200)进入所述间隙被压薄延展,使得所述锂金属层(201)填充于所述第一区域(101)。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延辊(5)和所述第二压延辊(6)的旋转方向相反,所述第一压延辊(5)的旋转速度大于所述第二压延辊(6)的旋转速度。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放卷辊(1)、所述第一收卷辊(2)和所述第一压延辊(5)的轴心的连线呈三角形;和/或所述第二放卷辊(3)、所述第二收卷辊(4)和所述第二压延辊(6)的轴心的连线呈三角形。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锂带及其制备方法和装置,属于电池材料技术领域。锂带制备方法包括:提供第一载体膜,对第一载体膜进行预处理,使第一载体膜的表面形成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对第二区域进行表面处理,得到支撑体;提供补锂材料,补锂材料包括锂金属层,将补锂材料与支撑体复合,使锂金属层填充于第一区域,制备得到锂带。本申请的制备方法通过对载体膜进行预处理可以形成具有特定形状的第一区域,同时对第二区域进行表面张力的调整,最终实现了锂金属能按照既定的形状复合在载体膜上,不仅可以保证锂带在后续补锂过程中不过量,提高锂电池性能,同时还大幅减少了锂金属材料的消耗,节约成本。约成本。约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陈木贵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欣旺达电动汽车电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9.21
技术公布日:2022/12/12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