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橡胶胶布覆膜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519604发布日期:2022-06-25 04:28阅读:207来源:国知局
一种橡胶胶布覆膜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橡胶胶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橡胶胶布覆膜装置。


背景技术:

2.覆膜是将塑料薄膜涂上黏合剂,与橡胶胶布经加热加压后使之黏合在一起。国内覆膜使用的黏合剂主要有聚氯酯类、橡胶类以及热塑高分子树脂等,覆膜过程中黏合剂受热挥发出大量的挥发性溶剂,如苯、甲苯、二甲苯、乙酸乙酯、乙酸丁酯、醇类、丙烯酸类等,直接飘散至周围环境中,会对工作人员的健康造成损害。
3.公开号为cn205152694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防水橡胶布覆膜装置,它包括底板,底板上设有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呈竖直布置,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的端部之间设有第一覆膜机与第二覆膜机,第一覆膜机与第二覆膜机对接,第一覆膜机的下部设有若干第一覆膜孔,第一覆膜机的内部设有第一过滤网与第一过滤膜,第一过滤网与第一过滤膜呈水平布置,第一覆膜机上设有第一输液机,第一输液机之间设有第一加强杆。
4.现有技术中的覆膜装置,由于缺少对挥发气体的处理机构,挥发性气体直接飘散至周围环境中,产生危害。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橡胶胶布覆膜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5.(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6.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橡胶胶布覆膜装置,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设计合理,结构紧凑,有效的解决了上述背景中提及的问题。
7.(二)技术方案
8.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橡胶胶布覆膜装置,包括覆膜机,所述覆膜机外端设有支撑结构,支撑结构上安装有净化机构和吸收机构;
9.所述吸收机构,其用以将覆膜机加热时胶水散发的有害气体输送至净化机构;
10.所述净化机构包括第一净化部和第二净化部;所述第一净化部,其用以将净化液喷淋与有害气体接触,以初步除去有害物;所述第二净化部,其用以二次除去有害气体中的有害物;
11.所述第一净化部包括净化箱,净化箱内灌注有净化液,且净化箱的内壁中部固定有呈倾斜的漏板,所述净化箱的后壁对应所述漏板上侧的位置固定有喷淋管,喷淋管的后端连通有循环管,循环管的另一端贯穿净化箱并与其后壁下部连通,且循环管上设有液泵。
12.优选的,所述支撑结构包括通过安装板固定于覆膜机外端的支撑板,支撑板的顶端固定有立板,立板的顶端固定有横板,所述支撑板的底端设置有两个支撑组件,两个所述支撑组件分别位于支撑板的底端前后两侧段。
13.优选的,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固定于支撑板底端的套杆,套杆内滑动连接有支撑杆,且套杆和支撑杆之间通过锁紧螺钉锁定,所述支撑杆的底端固定有垫脚。
14.优选的,所述吸收机构包括贯穿固定于横板上的连接管,连接管的一端连通有吸风罩,且连接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净化箱内壁对应漏板下侧的位置连通,所述连接管上设有风机。
15.优选的,所述第二净化部为安装于净化箱内壁对应喷淋管上侧位置的活性炭层。
16.优选的,所述净化箱的顶端连通有排气管,且净化箱的一侧壁下部连通带有阀门的排液管。
17.(三)有益效果
18.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橡胶胶布覆膜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9.1、通过加入支撑结构、吸收机构和净化机构,覆膜机热压时胶水挥发的有害气体被吸收机构输送至净化机构,净化后排出,防止有害气体直接飘散至周围环境中,而对工作人员的健康造成损坏;
20.2、通过加入第一净化部和第二净化部,经过两次净化,保证了有害气体的净化效果;
21.3、通过加入支撑组件,起到良好的支撑作用,提高了覆膜装置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22.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23.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24.图3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25.图中:1-覆膜机、2-安装板、3-支撑板、4-立板、5-横板、6-吸风罩、7-连接管、8-风机、9-净化箱、10-漏板、11-喷淋管、12-循环管、13-液泵、14-活性炭层、15-排气管、16-排液管、17-套杆、18-支撑杆、19-锁紧螺钉、20-垫脚。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结合附图1-3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27.实施例
28.如图所示1-3,一种橡胶胶布覆膜装置,包括覆膜机1,覆膜机1外端设有支撑结构,支撑结构上安装有净化机构和吸收机构;
29.吸收机构,其用以将覆膜机1加热时胶水散发的有害气体输送至净化机构,防止有害气体飘散至周围环境中,对工作人员的健康造成损坏;
30.净化机构包括第一净化部和第二净化部;第一净化部,其用以将净化液喷淋与有害气体接触,以初步除去有害物;第二净化部,其用以二次除去有害气体中的有害物;
31.第一净化部包括净化箱9,净化箱9内灌注有净化液,且净化箱9的内壁中部固定有呈倾斜的漏板10,倾斜设置的漏板10,有利于净化液沿着漏板10流动,使得净化液分散开来从漏板10上落下,与有害气体充分接触,净化箱9的后壁对应漏板10上侧的位置固定有喷淋管11,喷淋管11的后端连通有循环管12,循环管12的另一端贯穿净化箱9并与其后壁下部连通,且循环管12上设有液泵13。
32.具体的,第二净化部为安装于净化箱9内壁对应喷淋管11上侧位置的活性炭层14,活性炭层14可对气体中的有害物予以吸附。
33.上述而言,覆膜机1工作时,启动风机8,有害气体依次流过吸风罩6、连接管7并进入净化箱9内,同时,启动液泵,净化液从循环管12进入喷淋管11中,随后喷淋至漏板10上,净化液沿漏板10流动并落下与上升的有害气体充分接触,初步除去有害物;随后,气体继续上升,与活性炭层14接触,经活性炭层14吸附后排出,经过两次净化,保证了有害气体的净化效果。
34.本实施例中,支撑结构包括通过安装板2固定于覆膜机1外端的支撑板3,支撑板3的顶端固定有立板4,立板4的顶端固定有横板5,支撑板3的底端设置有两个支撑组件,两个支撑组件分别位于支撑板3的底端前后两侧段,其中,立板4为工字形板。
35.具体的,支撑组件包括固定于支撑板3底端的套杆17,套杆17内滑动连接有支撑杆18,且套杆17和支撑杆18之间通过锁紧螺钉19锁定,支撑杆18的底端固定有垫脚20。
36.上述而言,当装置安装好后,拧动锁紧螺钉19,拉出支撑杆18,使得垫脚20与平面抵紧,随后拧紧锁紧螺钉19,两组支撑组件的设置,起到良好的支撑作用,提高了覆膜装置的稳定性。
37.本实施例中,净化箱9的顶端连通有排气管15,且净化箱9的一侧壁下部连通带有阀门的排液管16,经过两次净化后的气体从排气管15排出;当需要更换净化液时,可打开阀门,从排液管16中排出净化液。
38.本技术中出现的电器元件均与外界的主控器及220v市电电连接,并且主控器可为计算机等起到控制的常规已知设备。
39.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公布的是较佳的实施例,但并不局限于此,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极易根据上述实施例,领会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并做出不同的引申和变化,但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