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制造长条零件的模仁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891854发布日期:2022-10-22 01:39阅读:34来源:国知局
用于制造长条零件的模仁组件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领域,尤其是用于制造长条零件的模仁组件。


背景技术:

2.长条零件由于在轴向的尺寸较大。传统的一个注胶口的模具生产时为了使材料填满成型腔,需要较大的注塑压力,而且还容易造成材料在成型腔内分布不均,出现不同位置材料分布不均,导致长条零件成型出现质量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用于制造长条零件的模仁组件,设置有多个注胶口,方便注胶,便于提高成型质量。
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用于制造长条零件的模仁组件,第一模仁板和第二模仁板,所述第一模仁板和第二模仁板组合后形成第一成型腔和第二成型腔,所述第一成型腔和第二成型腔内均设置有造型部,所述第一模仁板上设置有第一注胶口、第二注胶口和第三注胶口,所述第二模仁板上设置有第一流道、第二流道和第三流道,所述第一流道、第二流道和第三流道分别与第一注胶口、第二注胶口和第三注胶口连通,所述第一流道的一侧与第一成型腔连通,所述第二流道的两侧分别与第一成型腔和第二成型腔连通,所述第三流道与第二成型腔连通。
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流道、第二流道和第三流道的中心位置设置有用于容纳顶针的通孔。
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流道与所述第一成型腔的连通处、所述第二流道与所述第一成型腔的连通处、所述第二流道与所述第二成型腔的连通处及所述第三流道与所述第二成型腔的连通处均设置有翘起的倾斜面。
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模仁板上设置有圆孔。
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流道、第二流道和第三流道上均设置有弧形槽。
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模仁板和第二模仁板的一侧均设置有容置槽,所述第一模仁板和第二模仁板组合后,所述容置槽用于容纳密封件。
1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模仁板另一侧设置有第一容置空间,所述第二模仁板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容置空间,所述第一容置空间和第二容置空间用于容纳脱模滑块。
1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第一模仁板上设置有凸起部,所述第二模仁板上设置有凹陷部,所述第一模仁板和第二模仁板组合后,所述凸起部位于所述凹陷部内。
12.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13.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制造长条零件的模仁组件,设置三个注胶口和对应的三个流道为两个成型腔注塑,使成型腔内的成型材料更加均匀,提高零件的成型质量。
14.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制造长条零件的模仁组件,第一流道、第二流道和第三流道上均设置有弧形槽。成型后弧形槽对应位置零件的强度会增大,更方便顶针将零件顶出。
15.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制造长条零件的模仁组件,第一模仁板上设置有凸起部,第二模仁板上设置有凹陷部,凸起部和凹陷部配合既可以定位又可以限位,防止第一模仁板和第二模仁板发生滑移,有利于提高零件的成型质量。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整体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另一视角整体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第一模仁板示意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另一视角第一模仁板示意图;
20.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第二模仁板示意图;
21.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另一视角第二模仁板示意图。
22.附图标记:第一模仁板100,第一注胶口110,第二注胶口120,第三注胶口130,第一容置空间140,凸起部150,第二模仁板200,第一流道210,第二流道220,第三流道230,通孔240,圆孔250,弧形槽260,第二容置空间270,凹陷部280,第一成型腔300,造型部310,第二成型腔400,倾斜面500,容置槽600。
具体实施方式
23.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参照附图的描述来帮助全面理解如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所限定的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描述包括各种具体细节以帮助理解,但这些细节应被视为只是示范性的。因此,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会认识到,在不脱离本公开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能够对本文描述的各种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和修改。此外,为了清楚和简明,可省略对公知的功能和构造的描述。
24.在以下描述和权利要求中使用的术语和字词不受限于字面含义,而只是被发明人用来使得能够对于本公开有清楚且一致的理解。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清楚,提供以下对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描述只是为了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如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所限定的本公开。
25.要理解,单数形式“一”包括复数指代,除非上下文明确地另有规定。从而,例如,对“一组件表面”的提及包括对一个或多个这样的表面的提及。
26.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具有”、“可具有”、“包括”或“可包括”指示公开的相应功能、操作、元素等等的存在,但不限制额外的一个或多个功能、操作、元素等等。
27.此外,应当理解,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包括”或“具有”是要指示说明书中描述的特征、数字、操作、元素、部件或者其组合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数字、操作、元素、部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28.如图1-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用于制造长条零件的模仁组件,第一模仁板100和第二模仁板200,第一模仁板100和第二模仁板200组合后形成第一成型腔300和第二成型腔400,第一成型腔300和第二成型腔400内均设置有造型部310,第一模仁板100上设置
有第一注胶口110、第二注胶口120和第三注胶口130,第二模仁板200上设置有第一流道210、第二流道220和第三流道230,第一流道210、第二流道220和第三流道230分别与第一注胶口110、第二注胶口120和第三注胶口130连通,第一流道210的一侧与第一成型腔300连通,第二流道220的两侧分别与第一成型腔300和第二成型腔400连通,第三流道230与第二成型腔400连通。
29.本实用新型具体原理如下:第一成型腔300和第二成型腔400内均设置有造型部310,造型部310用于成型长条零件的外部形状。材料由第一注胶口110、第二注胶口120和第三注胶口130流入,然后经第一流道210、第二流道220和第三流道230流入第一成型腔300和第二成型腔400,第一成型腔300内的材料由第一流道210和第二流道220流入,第二成型腔400内的材料由第三流道230和第二流道220流入,第一流道210、第二流道220和第三流道230均对准造型部310,这样使得第一成型腔300和第二成型腔400内的成型材料更加均匀,成型的质量更好。
30.如图6所示,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流道210、第二流道220和第三流道230的中心位置设置有用于容纳顶针的通孔240。成型后的零件由位于通孔240内的顶针顶离第二模仁板200,方便脱模。
31.如图6所示,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流道210与第一成型腔300的连通处、第二流道220与第一成型腔300的连通处、第二流道220与第二成型腔400的连通处及第三流道230与第二成型腔400的连通处均设置有翘起的倾斜面500。倾斜面500可以减缓材料的流速,防止模具内部温度过高,提高零件的成型质量。
32.如图5所示,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二模仁板200上设置有圆孔250。圆孔250沿第二模仁板200的长度方向设置且具有多排,圆孔250用于连接脱模的动力部件,以方便脱模。
33.如图6所示,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流道210、第二流道220和第三流道230上均设置有弧形槽260。弧形槽260为半圆形,设置在通孔240的上方,成型后弧形槽260对应位置零件的强度会增大,更方便顶针将零件顶出。
34.如图3-图6所示,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模仁板100和第二模仁板200的一侧均设置有容置槽600,第一模仁板100和第二模仁板200组合后,容置槽600用于容纳密封件。密封件用于密封第一成型腔300和第二成型腔400的一侧,密封件的尺寸与容置槽600的尺寸相匹配,以使模具的整体占用空间更小。
35.如图4和图6所示,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模仁板100另一侧设置有第一容置空间140,第二模仁板200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容置空间270,第一容置空间140和第二容置空间270用于容纳脱模滑块。配合脱模滑块,进一步方便脱模,第一容置空间140和第二容置空间270为脱模滑块提供了安装空间,使模具整体占用空间更小。
36.如图4和图6所示,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模仁板100上设置有凸起部150,第二模仁板200上设置有凹陷部280,第一模仁板100和第二模仁板200组合后,凸起部150位于凹陷部280内。凸起部150和凹陷部280具有定位作用,第一模仁板100和第二模仁板200合模时,将凸起部150对准凹陷部280即可,另外,第一模仁板100和第二模仁板200合模后,凸起部150和凹陷部280配合可以防止第一模仁板100和第二模仁板200在注塑压力下发生滑移,有利于提高零件的成型质量。
37.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