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材成型机快速上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022413发布日期:2022-08-05 20:54阅读:80来源:国知局
一种管材成型机快速上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管材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管材成型机快速上料装置。


背景技术:

2.管材在日常生活中触目可及,管材是建筑工程必需的材料,常用的有给水管、排水管、煤气管、暖气管、电线导管、雨水管等,其中塑料管材是高科技复合而成的化学建材,而化学建材是继钢材、木材、水泥之后,当代新兴的第四大类新型建筑材料。塑料管材因具有水流损失小、节能、节材、保护生态、竣工便捷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建筑给排水、城镇给排水以及燃气管等领域,成为新世纪城建管网的主力军,塑料管一般是以合成树脂,也就是聚酯为原料、加入稳定剂、润滑剂、增塑剂等,以“塑”的方法在制管机内经挤压加工而成。主要用作房屋建筑的自来水供水系统配管、排水、排气和排污卫生管、地下排水管系统、雨水管以及电线安装配套用的穿线管等。塑料管,分为热塑性塑料管和热固性塑料管两大类。属于热塑性的有聚氯乙烯管,聚乙烯管,聚丙烯管、聚甲醛管等;属于热固性的有酚塑料管等。
3.在塑料管材的生产过程中,注塑机需要持续上料满足生产,一般通过安装在注塑机上的小型料仓上料,但是注塑机在工作过程中用量较大,因此每工作一段时间就需要为料仓补充原料,通常采用斗提机为料仓上料,或者搭建相关平台人工上料,第一种方式成本过高,斗提机需要设置基坑,安装不便,第二种方式需要使用大量的劳动力,且上料平台需要爬上爬下,存在安全隐患,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管材成型机快速上料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管材成型机快速上料装置,解决了注塑机在生产过程中不易上料的问题。
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管材成型机快速上料装置,包括料仓,所述料仓内设有滤网筒,所述滤网筒和所述料仓共同围合形成负压空腔,所述料仓的一侧设有负压机构,所述料仓的上端固定有封盖,所述封盖上设有上料管,所述上料管安装有第一气压表,所述上料管上连接有吸料管,所述料仓的下端固定有第二下料斗,且所述第二下料斗的底部设有缓冲加热机构,所述第二下料斗和所述缓冲加热机构之间设有密封阀体。
6.优选地,所述负压机构包括安装在所述料仓一侧的负压管,所述负压管和所述负压空腔连通,且所述负压管的一端安装有负压风机。
7.优选地,所述缓冲加热机构包括安装在所述第二下料斗底部的安装箱,所述安装箱内安装有储存管,所述储存管的两端贯穿所述安装箱的两端,且所述储存管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二下料斗上,所述储存管的另一端固定有第一下料斗。
8.优选地,所述安装箱内安装有加热板。
9.优选地,所述上料管的一侧设有观察窗,所述观察窗贯穿所述料仓和所述滤网筒。
10.优选地,所述负压管上设有第二气压表。
11.优选地,所述安装箱的一侧设有开口,所述开口处铰接有箱盖。
12.优选地,所述封盖和所述料仓之间通过法兰连接。
13.优选地,所述吸料管为软管。
14.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管材成型机快速上料装置,工作时,装置安装在注塑机的上料口处,大料仓设置在设备一旁的地面上,吸料管位于大料仓内,工人仅需将塑料颗粒倒入大料仓内即可,上料时,负压机构启动,使得负压空腔内形成较大的负压,从而使得料仓内形成较大的负压,通过上料管传递给吸料管,通过吸料管,将大料仓内的原料吸入上料管内落入料仓内的滤网筒内,从而通过第二下料斗和缓冲加热机构进入注塑机内,其中原料在缓冲加热机构内完成加热,有助于注塑机的工作,当料仓内的原料使用完毕后,密封阀体关闭,负压机构为料仓内形成负压,继续为料仓内吸入原料,在此期间缓冲加热机构通过暂存的原料为注塑机进行供料,吸料结束后,密封阀体打开,继续供料,从而完成不间断的供料。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6.1、通过料仓、滤网筒和负压机构的设置,能够在料仓内形成较大的封闭式空腔与负压机构连通,为料仓提供吸附原料的吸力,且滤网筒面积大,负压机构在工作提供较大的吸力时不易发生堵塞,负压机构工作时损失功率小,吸力大,能够快速的完成对料仓的补料;
17.2、通过封盖、上料管和吸料管的设置,吸料管对物料进行吸收,降低上料的高度,方便工作人员作业;
18.3、通过密封阀体和缓冲加热机构的设置,能够暂存少量的原料并对其进行加热,有助于注塑机工作,当料仓需要加料时能够关闭料仓和缓冲加热机构之间的连通,方便料仓上料,缓冲加热机构在料仓上料的过程中继续为注塑机上料,完成不间断的上料工作,提高生产效率。
19.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能够通过负压完成快速上料,且料仓内的原料使用完毕后进行补料时不会影响对注塑机的正常供料,确保注塑机持续的工作,减少人工加料的工作强度,设备安装方便,对厂区没有特殊要求,且在供料时能够对原料进行加热,有助于注塑机的生产。
附图说明
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案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管材成型机快速上料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管材成型机快速上料装置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23.图中:1上料管、2封盖、3负压风机、4负压管、5密封阀体、6安装箱、7加热板、8储存管、9第一下料斗、10第二下料斗、11吸料管、12料仓、13滤网筒、14第一气压表、15第二气压表、16观察窗。
具体实施方式
24.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25.参见图1-2,一种管材成型机快速上料装置,包括料仓12,料仓12安装于注塑机上,为注塑机的生产提供原料,在安装时可在料仓12上安装支架用于支撑料仓12,料仓12的体积不易过大,料仓12内设有滤网筒13,滤网筒13环绕在料仓12内,在滤网筒13和料仓12共同围合形成负压空腔,在负压吸附时,能够在各个角度进行吸附,从而减少原料形成的堵塞,降低负压吸附的负压损失,料仓12的一侧设有负压机构,通过负压机构在负压孔腔内形成负压,从而在料仓12内形成负压,对外部的原料进行吸附,料仓12的上端固定有封盖2,封盖2和料仓12之间通过法兰连接,便于拆卸和安装,且密封性能好,封盖2上设有上料管1,上料管1与料仓12连通,顶部呈弧形设置,原料通过上料管1进入料仓12,上料管1安装有第一气压表14,通过第一气压表14监测上料管1内的气压变化,从而观察上料时压力是否正常,且上料管1的一侧设有观察窗16,观察窗16贯穿料仓12和滤网筒13,观察窗16能够看到内部的原料,从而观察原料的补充情况,方便控制补料,上料管1上连接有吸料管11,吸料管11位于地面的原料内,可直接通过装有原料的袋子进行吸收,也可在设备旁的地面上设置大料仓,通过吸料管11在大料仓内吸料,吸料管11为软管,能够根据原料位置调整吸料管11的位置,便于吸料管11吸料,吸料管11需要有一定的硬度,确保负压不会把吸料管11吸扁,料仓12的下端固定有第二下料斗10,防止原料堆积在料仓12内,能够快速下料,且第二下料斗10的底部设有缓冲加热机构,缓冲加热机构内暂存有一定量的原料,当料仓12补料时能够正常的注塑机供料,完成注塑机的不间断生产,第二下料斗10和缓冲加热机构之间设有密封阀体5,当料仓12内的原料使用完毕后,密封阀体5关闭,负压机构为料仓12内形成负压,继续为料仓12内吸入原料,补充完原来后再打开密封阀体5,完成不间断供料。
26.本实用新型中,负压机构包括安装在料仓12一侧的负压管4,负压管4焊接在料仓12的一侧,或者料仓12和负压管4一体成型,满足足够的密封性,负压管4和负压空腔连通,且负压管4的一端安装有负压风机3,通过负压风机3抽出料仓12内的气体达到负压上料的目的,负压管4上设有第二气压表15,第二气压表15和第一气压表14形成对应,在补料过程中及时发现两组气压表的情况进行对比,差距较大时可判断为异常情况,能够及时发生问题。
27.本实用新型中,缓冲加热机构包括安装在第二下料斗10底部的安装箱6,安装箱6的一侧设有开口,开口处铰接有箱盖,便于打开安装箱6进行检修,安装箱6内安装有加热板7,能够为安装箱6内提高一定的温度,该温度不宜过高,保持在50-80℃,加热后的原料进入注塑机后,能够快速的再次加热,便于注塑成型,可提高出管效率,安装箱6内安装有储存管8,储存管8为不锈钢材质,具有一定传热和支撑能力,且储存管8上设有贯穿窗便于观察下料情况,储存管8的两端贯穿安装箱6的两端,且储存管8的一端固定在第二下料斗10上,料仓12内的原料先经过储存管8再进入注塑机,当料仓12内的原料使用完后,能够通过密封阀体5关闭储存管8与料仓12的连接位置,暂时通过储存管8送料,当料仓12补充完成后,打开密封阀体5再对储存管8进行供料,储存管8内设有多个透气孔,便于下料,储存管8的另一端固定有第一下料斗9,第一下料斗9与注塑机的上料孔连接为注塑机送料。
28.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使用时,装置安装在注塑机的上料口处,大料仓设置在设备
一旁的地面上,吸料管11位于大料仓内,工人仅需将塑料颗粒倒入大料仓内即可,上料时,负压机构启动,使得负压空腔内形成较大的负压,从而使得料仓12内形成较大的负压,通过上料管1传递给吸料管11,通过吸料管11,将大料仓内的原料吸入上料管1内落入料仓12内的滤网筒13内,从而通过第二下料斗10和缓冲加热机构进入注塑机内,其中原料在缓冲加热机构内完成加热,有助于注塑机的工作,当料仓12内的原料使用完毕后,密封阀体5关闭,负压机构为料仓12内形成负压,继续为料仓12内吸入原料,在此期间缓冲加热机构通过暂存的原料为注塑机进行供料,吸料结束后,密封阀体5打开,继续供料,从而完成不间断的供料。
29.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申请后,将容易想到本技术的其它实施方案。本技术旨在涵盖本技术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技术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技术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技术的真正范围由权利要求指出。
30.应当理解的是,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以上所述的本技术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