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带接头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557137发布日期:2022-09-17 10:28阅读:74来源:国知局
皮带接头机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皮带接头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皮带接头机构。


背景技术:

2.工业皮带接头机的作用是将平片带的两端在接口处将相同角度的部分对其,然后通过加压、加热、保温硫化、高强度粘合、快速冷却,形成所需的环状。
3.目前,工业皮带接头机中的上模组件和下模组件均安装在机架上,通过驱动装置驱使上模组件下行,以实现加压、加热等工序。但是,现有的上模组件和下模组件均采用厚实的层结构,导致整个结构质量重,上模组件和下模组件均固定在机架上,不容易拆卸。因此,亟需一种结构优化、轻量化的皮带接头机构。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皮带接头机构,结构优化,以达到轻量化的作用。
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皮带接头机构,包括:
6.上模组件,所述上模组件包括上安装座和上工作板,所述上工作板的两侧固定在上安装座上,上工作板的内侧面和上安装座之间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透气板和上加热板;
7.下模组件,所述下模组件包括下安装座和下工作板,所述下工作板的两侧固定在下安装座上,下工作板的内侧面和下安装座之间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下加热板、第一垫板和气囊模块;
8.所述上安装座和下安装座分别通过u状的第一型板和u状的第二型板安装而成,所述第二型板安装在第一型板内,第二型板和第一型板之间形成中空腔。
9.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特定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型板的两侧壁分别向内延伸后经过至少两次折弯成第一折弯部,第一折弯部通过第一紧固件固定在第二型板的侧壁,所述第一型板的两侧壁分别向内延伸后经过一次折弯成第二折弯部,所述第二折弯部通过第二紧固件固定在第一型板的底壁。
10.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特定的实施例中,在上模组件中,所述第二型板的底壁设置多个透气孔,至少部分所述透气孔与所述透气板中的气孔相连通,所述上安装座设置有至少一个降温风扇。
11.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特定的实施例中,所述上安装座的两端分别设有上封盖,所述上封盖用于将上模组件的中空腔两端封堵,所述上封盖的外侧面设置有上提手,所述下安装座的两端分别设有下封盖,所述下封盖用于将下模组件的中空腔两端封堵,所述下封盖的外侧面设置有下提手。
12.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特定的实施例中,所述气囊模块包括设置在气囊和设置在气囊两端的夹头,所述夹头固定在下封盖和下安装座之间的空间。
13.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特定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型板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加强板,所
述加强板具有与第二型板内底壁接触的第一板、两块平行设置的第二板以及用于连接的第三板,第二板与第二型板内侧壁接触,所述第一板和第二板垂直,所述第三板一个侧面分别与第一板和第二板连接。
14.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特定的实施例中,所述透气板和上加热板之间设置有第二垫板,所述下加热板和第一垫板之间设置有第三垫板。
15.本实用新型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之一: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第二型板和第一型板之间形成中空腔,并将透气板和上加热板设置在上工作板的内侧面和上安装座,下加热板、第一垫板和气囊模块设置下工作板的内侧面和下安装座,优化结构,用以降低上模组件和下模组件的重量,达到轻量化的作用,便于搬运、更换和维护。
附图说明
1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说明;
17.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剖视图一;
19.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额剖视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自始至终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1.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2.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23.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以及“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特征。
24.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或活动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不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相互通信;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间接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
25.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不同方案。
26.参照图1至图3所示,皮带接头机构,包括上模组件10和下模组件20,所述上模组件10包括上安装座11和上工作板,所述上工作板的两侧固定在上安装座11上,上工作板的内侧面和上安装座11之间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透气板14和上加热板15;所述下模组件20包括下安装座21和下工作板,所述下工作板的两侧固定在下安装座21上,下工作板的内侧面和下安装座21之间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下加热板24、第一垫板25和气囊模块26;所述上安装座11和下安装座21分别通过u状的第一型板31和u状的第二型板32安装而成,所述第二型板32安装在第一型板31内,第二型板32和第一型板31之间形成中空腔33。其中,上模组件10中的第一型板31的开口朝下且上模组件10中的第二型板32的开口朝上,第二型板32的下端面为支撑面;下模组件20中的第一型板31的开口朝上且下模组件20中的第二型板32的开口朝下,第二型板32的上端面为支撑面。本实用新型实现优化结构,用以降低上模组件10和下模组件20的重量,达到轻量化的作用,便于搬运、更换和维护。
27.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特定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型板31的两侧壁分别向内延伸后经过至少两次折弯成第一折弯部311,第一型板31呈大致u状,第一折弯部311通过第一紧固件312固定在第二型板32的侧壁,所述第一型板31的两侧壁分别向内延伸后经过一次折弯成第二折弯部321,第二型板32呈大致u状,所述第二折弯部321通过第二紧固件322固定在第一型板31的底壁。具体的,第一折弯部311和第二型板32的侧壁设置有一排第一安装孔,第一紧固件312穿过第一折弯部311和第二型板32的第一安装孔后实现固定安装;一个第二折弯部321设置有一排第二安装孔,第一型板31的底壁设置有两排第一安装孔,第二紧固件322穿过第二折弯部321和第一型板31的第二安装孔后实现固定安装。第一紧固件312和第二紧固件322可以是螺钉、螺栓螺母组合或铆钉。
28.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在上模组件10中,所述第二型板32的底壁设置多个透气孔323,至少部分所述透气孔323与所述透气板14中的气孔相连通,所述上安装座11设置有至少一个降温风扇。上安装座11设置有用于安装降温风扇的第三安装孔,降温风扇安装在第三安装孔,且至少部分降温风扇设置在中空腔33内,降温风扇工作用以实现降温,防止加热时温度过高,在粘合后能冷却。
29.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安装座11的两端分别设有上封盖12,所述上封盖12用于将上模组件10的中空腔33两端封堵,所述上封盖12的外侧面设置有上提手13,所述下安装座21的两端分别设有下封盖22,所述下封盖22用于将下模组件20的中空腔33两端封堵,所述下封盖22的外侧面设置有下提手23,设置上提手13和下提手23,便于搬运上模组件10和下模组件20。
30.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气囊模块26包括设置在气囊和设置在气囊两端的夹头,所述夹头固定在下封盖22和下安装座21之间的空间,具体的,夹头上设有第四安装孔,通过紧固件安装在下封盖22和下安装座21之间。
31.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型板32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加强板34,加强板34用以提高第二型板32的支撑力,所述加强板34具有与第二型板32内底壁接触的第一板、两块平行设置的第二板以及用于连接的第三板,第三板用于与上封盖12或者下封盖22连接固定,以将封盖、第二型板32固定,当然,上封盖12和下封盖22的边缘还设置有螺钉以安装在第一型板31上。第二板与第二型板32内侧壁接触,所述第一板和第二板垂直,所述第三板一个侧面分别与第一板和第二板连接。
32.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透气板14和上加热板15之间设置有第二垫板16,所述下加热板24和第一垫板25之间设置有第三垫板27,第二垫板16和第三垫板27用于调整上加热板15、下加热板24的位置,降低其他零部件的加工精度。
33.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