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精度对位贴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079559发布日期:2022-11-05 07:11阅读:152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精度对位贴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双面胶贴合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精度对位贴合装置。


背景技术:

2.双面胶是以纸、布、塑料薄膜、弹性体型压敏胶或树脂型压敏胶制成的卷状胶粘带,双面胶料带是以纸、布、塑料薄膜为基材,再把弹性体型压敏胶或树脂型压敏胶均匀涂布在上述基材上制成的卷状胶粘带,是由基材、胶粘剂、隔离纸三部分组成,现有的双面胶在进行生产制造的过程中,需要对双面胶进行粘贴,使双面胶与基材之间进行贴合,因此需要使用到一种高精度对位贴合装置。
3.经检索,专利公告号为cn214166878u公开了一种双面胶料带贴合装置,该实用新型为提供一种双面胶料带贴合装置,它包括机架、胶带送料机构、胶带限位机构、离型纸送料机构、贴合机构、成品收纳机构;其中,所述胶带送料机构包括胶带送料电机、胶带瓦片式气胀轴以及若干隔离板;胶带送料电机安装于机架的左上侧;胶带瓦片式气胀轴设置于胶带送料电机的输出轴上;隔离板套设于胶带瓦片式气胀轴上;所述胶带限位机构包括限位轴和若干分隔板;所述限位轴安装于胶带送料机构的下方,分隔板等距间隔套设于限位轴上并与限位轴固定,现有的技术中cn214166878u在使用的过程中,在对双面胶与基材之间进行黏贴时,不方便将双面胶与基材之间进行定位,在进行使用的过程中粘贴较为不便,降低了实用性,同时在对双面胶进行剥离时不方便对废料进行收集,降低了便捷性,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高精度对位贴合装置来解决现有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精度对位贴合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精度对位贴合装置,包括安装箱、安装杆和基底收卷轮,所述安装箱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杆,所述安装杆的前端旋转安装有双面胶收卷轮,所述双面胶收卷轮底部的安装杆前端固定安装有双面胶剥标飞达,所述双面胶剥标飞达的内侧活动安装有与双面胶收卷轮配合的废料收卷轮,所述双面胶收卷轮与废料收卷轮的外侧收卷有双面胶料带,所述双面胶剥标飞达之间固定安装有承载板,所述安装杆的后端旋转安装有基底收卷轮,所述基底收卷轮之间收卷有基底料带,所述安装箱的内部螺旋安装有活动架,所述活动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底部活动连接有吸附盘。
6.方便的通过活动架带动安装架进行移动,利用电动伸缩杆的伸缩作用将吸附盘与双面胶之间进行吸附,使吸附盘能够方便的将双面胶进行转移到基底料带上进行贴合,利用ccd纠偏仪能够方便的将固定板的位置进行定位,使在进行使用的过程中更加精确,增加了高效性。
7.优选的,所述双面胶料带与双面胶剥标飞达之间通过滚动轴滚动支撑,承载板的
两侧固定连接有与双面胶料带配合的剥离片。通过废料收卷轮的收卷,利用剥离片将双面胶料带上的双面胶进行剥离,通过承载板进行剥离后的双面胶进行承载,利用废料收卷轮将剥离后的废料进行收卷。
8.优选的,所述安装杆与基底收卷轮之间通过安装轴旋转安装,安装箱的内部旋转有与基底料带配合的第一辊动轮以及第二辊动轮。使基底收卷轮能够顺着第一辊动轮和第二辊动轮进行传动,使在进行使用的过程中更加方便,对基底料带更好的进行张紧。
9.优选的,所述安装箱的内部转动安装有与基底料带配合张紧轮,安装箱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与固定板对应的ccd纠偏仪。利用ccd纠偏仪能够方便的将固定板的位置进行定位,使在进行使用的过程中更加精确,增加了高效性。
10.优选的,所述安装箱的内侧活动安装有与基底料带配合的限位轴,限位轴之间的安装箱内部焊接有压合板。通过限位轴能够方便的将基地带进行安装和固定,使在对基底料带更好的进行限位和传动。
11.优选的,所述安装箱与活动架之间通过旋转丝杆螺旋安装,且安装箱与活动架之间通过活动杆滑动安装。使活动架能够方便的将活动杆之间进行滑动安装,移动时更加方便,增加了稳定性。
12.优选的,所述活动架与固定板之间通过安装架固定连接,且固定板与吸附盘之间通过电动伸缩杆活动连接。通过安装架能够方便的将固定板进行同步移动,使在进行使用的过程中更加便捷,使对双面胶进行贴合的过程中更加方便,利用电动伸缩杆能够方便的将吸附盘与双面胶进行吸附,通过电动伸缩杆能够方便的将吸附后的双面胶与基底料带之间进行贴合,操作方便快捷。
13.优选的,所述安装箱的前端内嵌有透明窗,且安装箱的前端通过铰链活动安装有闭合门。通过透明窗能够方便的将安装箱的内部进行观察,使内部进行作业的过程中更加直观,使在进行使用时更加方便,通过闭合门能够方便的将内部进行维护,操作方便快捷,增加了实用性。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5.1、通过设置有活动架、承载板、吸附盘与ccd纠偏仪之间的相互配合,可以较为方便的通过活动架带动安装架进行移动,利用电动伸缩杆的伸缩作用将吸附盘与双面胶之间进行吸附,使吸附盘能够方便的将双面胶进行转移到基底料带上进行贴合,利用ccd纠偏仪能够方便的将固定板的位置进行定位,使在进行使用的过程中更加精确,增加了高效性。
16.2、通过设置有剥离片、承载板、双面胶剥标飞达与废料收卷轮之间的相互配合,可以较为方便的通过废料收卷轮的收卷,利用剥离片将双面胶料带上的双面胶进行剥离,通过承载板进行剥离后的双面胶进行承载,利用废料收卷轮将剥离后的废料进行收卷,增加了便捷性。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外观立体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废料收卷轮局部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承载板局部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安装架局部结构示意图。
21.图中:1、安装箱;101、闭合门;102、透明窗;103、ccd纠偏仪;2、安装杆;201、双面胶收卷轮;202、废料收卷轮;203、双面胶剥标飞达;204、承载板;205、剥离片;206、滚动轴;207、双面胶料带;3、基底收卷轮;301、安装轴;302、张紧轮;303、第一辊动轮;304、第二辊动轮;305、限位轴;306、压合板;307、基底料带;4、活动架;401、旋转丝杆;402、活动杆;403、安装架;404、固定板;405、电动伸缩杆;406、吸附盘。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文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说明。
23.实施例一
24.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高精度对位贴合装置,包括安装箱1、安装杆2和基底收卷轮3,安装箱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杆2,安装杆2的前端旋转安装有双面胶收卷轮201,双面胶收卷轮201底部的安装杆2前端固定安装有双面胶剥标飞达203,双面胶剥标飞达203的内侧活动安装有与双面胶收卷轮201配合的废料收卷轮202,双面胶收卷轮201与废料收卷轮202的外侧收卷有双面胶料带207,双面胶剥标飞达203之间固定安装有承载板204,安装杆2的后端旋转安装有基底收卷轮3,基底收卷轮3之间收卷有基底料带307,安装箱1的内部螺旋安装有活动架4,活动架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404,固定板404的底部活动连接有吸附盘406,双面胶料带207与双面胶剥标飞达203之间通过滚动轴206滚动支撑,承载板204的两侧固定连接有与双面胶料带207配合的剥离片205,安装杆2与基底收卷轮3之间通过安装轴301旋转安装,安装箱1的内部旋转有与基底料带307配合的第一辊动轮303以及第二辊动轮304,安装箱1的内部转动安装有与基底料带307配合张紧轮302,安装箱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与固定板404对应的ccd纠偏仪103,安装箱1的内侧活动安装有与基底料带307配合的限位轴305,限位轴305之间的安装箱1内部焊接有压合板306,安装箱1与活动架4之间通过旋转丝杆401螺旋安装,且安装箱1与活动架4之间通过活动杆402滑动安装。
25.基于实施例1的高精度对位贴合装置工作原理是:通过废料收卷轮202的收卷,将双面胶收卷轮201上缠绕的双面胶料带207进行传动,利用剥离片205将双面胶料带207上的双面胶进行剥离,通过承载板204进行剥离后的双面胶进行承载,利用废料收卷轮202将剥离后的废料进行收卷,通过旋转丝杆401能够方便的将活动架4进行移动,带动固定板404进行移动,使电动伸缩杆405与承载板204进行对接,通过电动伸缩杆405的伸缩作用,利用电动伸缩杆405的伸缩作用将吸附盘406与双面胶之间进行吸附,使吸附盘406能够方便的将双面胶进行转移到基底料带307上进行贴合,通过电动伸缩杆405与压合板306之间进行贴合,将双面胶贴合在基底料带307的表面,利用ccd纠偏仪103能够方便的将固定板404的位置进行定位,使在进行使用的过程中更加精确,增加了高效性。
26.实施例二
27.如图1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高精度对位贴合装置,相较于实施例一,本实施例还包括:活动架4与固定板404之间通过安装架403固定连接,且固定板404与吸附盘406之间通过电动伸缩杆405活动连接,安装箱1的前端内嵌有透明窗102,且安装箱1的前端通过铰链活动安装有闭合门101。
28.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通过安装架403能够方便的将固定板404进行同步移动,
使在进行使用的过程中更加便捷,使对双面胶进行贴合的过程中更加方便,利用电动伸缩杆405能够方便的将吸附盘406与双面胶进行吸附,通过电动伸缩杆405能够方便的将吸附后的双面胶与基底料带307之间进行贴合,操作方便快捷;如图1所示,通过透明窗102能够方便的将安装箱1的内部进行观察,使内部进行作业的过程中更加直观,使在进行使用时更加方便,通过闭合门101能够方便的将内部进行维护,操作方便快捷,增加了实用性。
29.上述具体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几种优选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和上述实施例的相关启示,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上述具体实施例做出多种替代性的改进和组合。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