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膜片固定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704768发布日期:2022-12-27 23:41阅读:75来源:国知局
一种膜片固定架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pdlc膜片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膜片固定架。


背景技术:

2.pdlc膜片为附带电极铜片固体塑性膜片,需平放在固定架上,现有的pdlc膜片固定架是采用两个支撑杆支撑pdlc膜片,一个膜片固定架只能放15片pdlc膜片;封胶后的pdlc膜片放置好后,将固化架推至烤箱内对pdlc膜片进行加热固化。
3.上述固定架由于支撑杆间距过大,最多只能放15片膜片,且支撑杆位置是固定的,膜片取放不方便。根据生产要求,pdlc膜片的每天班产量需要达到40片-60片,由于固定架的容量优先,需要固化3~4个批次,导致固化时间长。原采用两个支撑杆支撑的方式会使膜片出现褶皱、弯曲,造成质量隐患。此外,固定架上没有稳固、保护设施,在运输过程中膜片会出现严重的挪动或者掉落的情况。且烤箱在加热过程中会产生较大的气流以及灰尘,而现有的固定架是非密封的,导致膜片容易被风吹起,膜片会被损坏并且表面带有灰尘,造成品质不良。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膜片固定架,在不增加固定架整体体积的情况下,增大固定架的容量。
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6.一种膜片固定架,包括架体和两层以上的层板;
7.所述架体的顶部具有活动口,所述架体的第一侧具有取放口;
8.所述层板装设于所述架体内,且所述层板的一端与所述架体的第二侧铰接,所述第二侧与所述第一侧相对设置,相邻的所述层板之间相互平行且具有间距。
9.进一步地,所述层板靠近所述取放口的一端与相邻的层板相抵接或者抵压于所述架体的底部。
10.进一步地,所述层板靠近所述取放口的一端具有脚座,所述脚座抵压于相邻的层板上或抵压于所述架体的底部。
11.进一步地,所述脚座抵压于相邻的所述层板的边部。
12.进一步地,所述层板的边部环绕设置有限位台,所述限位台的顶部高于所述层板的顶部。
13.进一步地,所述层板的边部具有供脚座抵压的让位槽。
14.进一步地,还包括驱动组件;
15.所述驱动组件的固定端与所述架体的第三侧铰接,所述驱动组件的活动端与所述层板铰接。
16.进一步地,所述层板的下侧设置有铰接块,所述铰接块位于所述层板的边部并靠近所述第二侧设置。
17.进一步地,所述取放口装设有与所述取放口相匹配的门板,所述门板的一端与所述取放口的其中一边部铰接。
18.进一步地,所述架体的第二侧、所述架体的第三侧和所述架体的第四侧均装设有围板。
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包括:通过在架体的第一侧开设取放口、在架体的顶部开设活动口,并设置多个与架体的第二侧铰接的层板,使每个层板能够相对于架体翻转,便于膜片的取放,且相比于现有的固定架而言,每个层板是活动设置的,即使缩小每个层板之间的间距也能够保证膜片的快速取放。因此,本实用新型采用设置活动翻转的层板,缩小每个层板之间的间距,进而实现在不增大固定架整体体积的前提下,增大固定架的膜片容量。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膜片固定架的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
22.图3为图1中b部分的放大图。
23.标号说明:
24.1、架体;10、活动口;11、第一侧;110、取放口;12、第二侧;13、第三侧;14、第四侧;15、滑轮;16、把手;
25.2、层板;21、限位台;211、让位槽;22、铰接块;
26.3、脚座;31、柱体;32、缓冲套;
27.4、驱动组件;5、门板;6、围板;7、下封板;
具体实施方式
28.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29.请参照图1-图3,一种膜片固定架,包括架体1和两层以上的层板2;
30.架体1的顶部具有活动口10,架体1的第一侧11具有取放口110;
31.层板2装设于架体1内,且层板2的一端与架体1的第二侧12铰接,第二侧12与第一侧11相对设置,相邻的层板2之间相互平行且具有间距。
32.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架体1的第一侧11开设取放口110、在架体1的顶部开设活动口10,并设置多个与架体1的第二侧12铰接的层板2,使每个层板2能够相对于架体1翻转,便于膜片的取放,且相比于现有的固定架而言,每个层板2是活动设置的,即使缩小每个层板2之间的间距也能够保证膜片的快速取放。因此,本实用新型采用设置活动翻转的层板2,缩小每个层板2之间的间距,进而实现在不增大固定架整体体积的前提下,增大固定架的膜片容量,提高膜片固化效率,降低能耗。
33.进一步地,层板2靠近取放口110的一端与相邻的层板2相抵接或者抵压于架体1的底部。
34.进一步地,层板2靠近取放口110的一端具有脚座3,脚座3抵压于相邻的层板2上或抵压于架体1的底部。
35.由上述描述可知,相邻的层板2之间通过脚座3相抵接,使两个相邻的层板2之间产生间距,为膜片提供容纳空间。
36.进一步地,脚座3抵压于相邻的层板2的边部。
37.由上述描述可知,脚座3抵压于相邻的层板2的边部,在确保层板2具有良好稳定性的前提下,避免脚座3压制于膜片上。
38.进一步地,层板2的边部环绕设置有限位台21,限位台21的顶部高于层板2的顶部。
39.由上述描述可知,限位台21的设置用于与层板2形成用于容纳膜片的放置槽,对膜片进行限位,提高膜片的稳定性。
40.进一步地,层板2的边部具有供脚座3抵压的让位槽211。
41.由上述描述可知,让位槽的设置用于使脚座与层板的接触面积增大,提高两个相邻层板之间的稳定性。
42.进一步地,还包括驱动组件4;
43.驱动组件4的固定端与架体1的第三侧13铰接,驱动组件4的活动端与层板2铰接。
44.由上述描述可知,驱动组件4的设置,使层板2在翻转过程中更加稳定,并且对层板2上抬时提供支撑,降低层板2上抬难度。
45.进一步地,层板2的下侧设置有铰接块22,铰接块22位于层板2的边部并靠近第二侧12设置。
46.由上述描述可知,铰接块22位于层板2的边部并靠近第二侧12的设置,用于为驱动组件4提供更长的活动行程,进而扩大层板2的翻转角度。
47.进一步地,取放口110装设有与取放口110相匹配的门板5,门板5的一端与取放口110的其中一边部铰接。
48.进一步地,架体1的第二侧12、架体1的第三侧13和架体1的第四侧14均装设有围板6。
49.由上述描述可知,门板5和围板6的设置,与位于顶层的层板2配合构成一个完整的腔体,起到防风的作用,防止膜片被吹起并且起到防尘作用。
50.请参照图1-图3,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为:
51.一种膜片固定架,包括架体1和两层以上的层板2;架体1的顶部具有活动口10,架体1的第一侧11具有取放口110;层板2装设于架体1内,且层板2的一端与架体1的第二侧12铰接,第二侧12与第一侧11相对设置,相邻的层板2之间相互平行且具有间距。其中,架体1的底部还装设有滑轮15以及在架体1的外壁装设有把手16。作为优选,层板2共设置有25层,由于层板2的增加,膜片的容纳数量也大幅增加,每日生产批次减少,生产效率得到较大提升。上述活动口10的设置,用于为层板2向上翻转提供让位空间,而取放口110的设置用于取放膜片。此外,由于层板2的设置,为膜片提供了平整的支撑平面,避免膜片出现皱褶的情况。
52.在本实施例中,层板2靠近取放口110的一端与相邻的层板2相抵接或者抵压于架体1的底部。
53.在本实施例中,层板2靠近取放口110的一端具有脚座3,脚座3抵压于相邻的层板2上或抵压于架体1的底部。其中,位于底层的层板2上所设置的脚座3抵压于架体1的底部。
54.在本实施例中,脚座3抵压于相邻的层板2的边部。其中,脚座3包括柱体31和缓冲
套32,缓冲套32套设于柱体的一端,用于当上层的层板2向下翻转时,缓冲套32减小对下方层板2的冲击力,在两个层板2之间产生缓冲。
55.在本实施例中,层板2的边部环绕设置有限位台21,限位台21的顶部高于层板2的顶部,限位台21在层板2的边部形成供脚座3抵压的让位槽211。
56.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驱动组件4;驱动组件4的固定端与架体1的第三侧13铰接,驱动组件4的活动端与层板2铰接。优选的,架体1的第三侧13和架体1的第四侧14均设置有驱动组件4,且位于第三侧13和第四侧14的驱动组件4对称设置。其中,驱动组件4为气缸或液压杆,其主要目的为在两个相邻的层板2的开合过程中起到缓冲作用。
57.在本实施例中,层板2的下侧设置有铰接块22,铰接块22位于层板2的边部并靠近第二侧12设置。
58.在本实施例中,取放口110装设有与该取放口110相匹配的门板5,门板5的一端与取放口110的其中一边部铰接;架体1的第二侧12、架体1的第三侧13和架体1的第四侧14均装设有围板6,而架体1的底部具有下封板7,与位于顶层层板2结合,构成完整腔体。其中,门板5通过插销与架体1连接。
59.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
60.将每一层层板2向上翻转,并将膜片放入最底层的层板2上,翻转相邻的层板2使相邻的层板2抵压于最底层的层板2上,并将下一片膜片放入上述相邻的层板2上,以此类推,直至所有的层板2均装有膜片后,将门板5锁合,完成膜片上料。
61.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