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顶出机构以及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044821发布日期:2023-01-24 22:16阅读:29来源:国知局
二次顶出机构以及模具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模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二次顶出机构以及模具。


背景技术:

2.现有的模具会在模仁中设置顶针以顶出产品,为了更好的将成型后的产品从顶针中脱出,通常会采用二次顶出,从而方便产品从模具中取出。采用二次顶出的形式,先第一次顶出使产品脱模,然后第二次顶出使产品与顶针分离。
3.但是现有的顶出机构复杂,而且占用了比较大的模具空间。虽然实现了二次顶出的功能,但是需要付出较多的模具制造成本。在使用这种模具时,也要投入更多的场地空间。如何解决上述问题,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考虑的。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二次顶出机构,包括第一顶出组件以及第二顶出组件,所述第一顶出组件与所述第二顶出组件间隔设置且可活动地连接,所述二次顶出机构还包括摆动元件,所述摆动元件设于所述第一顶出组件并与所述第一顶出组件可旋转地连接;所述第一顶出组件以及第二顶出组件朝向被顶出物共同移动一定距离后,第二顶出组件单独朝向被顶出物移动并抵持摆动元件,使摆动元件相对第一顶出组件旋转到设定角度。
5.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顶出组件与所述摆动元件至少一者设有斜面,二者通过所述斜面相抵持。
6.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顶出组件包括顶板,所述顶板的一端为抵持端,所述抵持端设于与所述摆动元件抵持的位置,所述抵持端与所述摆动元件至少一者设有斜面,所述抵持端与所述摆动元件通过所述斜面相抵持。
7.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顶出组件包括顶板及设置于所述顶板的撞块,所述撞块设于与所述摆动元件抵持的位置,所述撞块与所述摆动元件相抵持。
8.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撞块与所述摆动元件至少一者设有斜面,所述撞块与所述摆动元件通过所述斜面相抵持。
9.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顶出组件包括第一顶板及安装于第一顶板上的第一顶杆,第二顶出组件包括第二顶板以及安装于第二顶板上的第二顶杆,所述第一顶板与所述第二顶板间隔设置,当所述第二顶板朝向所述第一顶板移动并抵持所述摆动元件相对所述第一顶出组件旋转时,所述第二顶板带动所述第二顶杆将被顶出物顶出脱离所述第一顶杆。
10.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二次顶出机构还包括固定元件,所述固定元件与所述第二顶出组件间隔设置,所述固定元件与所述摆动元件可抵持地连接,当所述第一顶出组件以及第二顶出组件朝向被顶出物共同移动一定距离后,所述固定元件与所述摆动元件分离。
11.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二次顶出机构还包括用于承载第二顶出组件的承载元件,所述固定元件连接所述承载元件,所述第二顶出组件与所述承载元件可相对运动。
12.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二次顶出机构还包括限位元件,所述限位元件设于所述第一顶出组件并与所述第一顶出组件可拆卸地连接,所述限位元件用于调节所述被顶出物移动的距离。
13.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本技术还提供一种二次顶出模具,包括定模以及动模,所述动模与所述定模配合设置并且活动连接,还包括所述的二次顶出机构,所述二次顶出机构设于所述动模,所述第一顶出组件以及所述第二顶出组件分别与所述动模活动连接。
14.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二次顶出机构以及模具通过第一顶出组件以及第二顶出组件先将被顶出物顶出脱模;第一顶出组件设置摆动元件,通过第二顶出组件单独朝向被顶出物移动并抵持摆动元件,使摆动元件相对第一顶出组件旋转到设定角度,再将被顶出物顶出一段距离从而脱离第一顶出组件,实现被顶出物的二次顶出。本技术的二次顶出机构以及模具通过在第一顶出组件设置摆动元件从而使结构更加的紧凑,摆动元件的稳定性更好,二次顶出机构以及模具实现被顶出物的二次顶出功能的同时,也能够使模具的结构简单,以达到二次顶出机构以及模具总体尺寸更小,占用生产场地更少,降低制造成本的效果。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技术的二次顶出机构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及图3为图1的二次顶出机构的不同顶出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17.图4为本技术的二次顶出机构增加了撞块后的结构示意图。
18.图5为本技术的二次顶出机构细化了第一顶出组件以及第二顶出组件后的结构示意图。
19.图6为图5的二次顶出机构的固定元件的立体示意图。
20.图7为本技术的二次顶出模具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1.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22.二次顶出机构
ꢀꢀꢀꢀꢀꢀꢀꢀꢀꢀꢀꢀꢀꢀꢀꢀꢀꢀꢀꢀꢀ123.第一顶出组件
ꢀꢀꢀꢀꢀꢀꢀꢀꢀꢀꢀꢀꢀꢀꢀꢀꢀꢀꢀꢀꢀ
11
24.第一顶板
ꢀꢀꢀꢀꢀꢀꢀꢀꢀꢀꢀꢀꢀꢀꢀꢀꢀꢀꢀꢀꢀꢀꢀꢀꢀ
111
25.第一顶杆
ꢀꢀꢀꢀꢀꢀꢀꢀꢀꢀꢀꢀꢀꢀꢀꢀꢀꢀꢀꢀꢀꢀꢀꢀꢀ
112
26.第二顶出组件
ꢀꢀꢀꢀꢀꢀꢀꢀꢀꢀꢀꢀꢀꢀꢀꢀꢀꢀꢀꢀꢀ
12
27.抵持端
ꢀꢀꢀꢀꢀꢀꢀꢀꢀꢀꢀꢀꢀꢀꢀꢀꢀꢀꢀꢀꢀꢀꢀꢀꢀꢀꢀ
122
28.撞块
ꢀꢀꢀꢀꢀꢀꢀꢀꢀꢀꢀꢀꢀꢀꢀꢀꢀꢀꢀꢀꢀꢀꢀꢀꢀꢀꢀꢀꢀ
123
29.第二顶板
ꢀꢀꢀꢀꢀꢀꢀꢀꢀꢀꢀꢀꢀꢀꢀꢀꢀꢀꢀꢀꢀꢀꢀꢀꢀ
125
30.第二顶杆
ꢀꢀꢀꢀꢀꢀꢀꢀꢀꢀꢀꢀꢀꢀꢀꢀꢀꢀꢀꢀꢀꢀꢀꢀꢀ
126
31.摆动元件
ꢀꢀꢀꢀꢀꢀꢀꢀꢀꢀꢀꢀꢀꢀꢀꢀꢀꢀꢀꢀꢀꢀꢀꢀꢀ
13
32.斜面
ꢀꢀꢀꢀꢀꢀꢀꢀꢀꢀꢀꢀꢀꢀꢀꢀꢀꢀꢀꢀꢀꢀꢀꢀꢀꢀꢀꢀꢀ
131
33.固定元件
ꢀꢀꢀꢀꢀꢀꢀꢀꢀꢀꢀꢀꢀꢀꢀꢀꢀꢀꢀꢀꢀꢀꢀꢀꢀ
14
34.承载元件
ꢀꢀꢀꢀꢀꢀꢀꢀꢀꢀꢀꢀꢀꢀꢀꢀꢀꢀꢀꢀꢀꢀꢀꢀꢀ
15
35.底板
ꢀꢀꢀꢀꢀꢀꢀꢀꢀꢀꢀꢀꢀꢀꢀꢀꢀꢀꢀꢀꢀꢀꢀꢀꢀꢀꢀꢀꢀ
151
36.限位元件
ꢀꢀꢀꢀꢀꢀꢀꢀꢀꢀꢀꢀꢀꢀꢀꢀꢀꢀꢀꢀꢀꢀꢀꢀꢀ
16
37.螺帽
ꢀꢀꢀꢀꢀꢀꢀꢀꢀꢀꢀꢀꢀꢀꢀꢀꢀꢀꢀꢀꢀꢀꢀꢀꢀꢀꢀꢀꢀ
161
38.螺钉
ꢀꢀꢀꢀꢀꢀꢀꢀꢀꢀꢀꢀꢀꢀꢀꢀꢀꢀꢀꢀꢀꢀꢀꢀꢀꢀꢀꢀꢀ
162
39.被顶出物
ꢀꢀꢀꢀꢀꢀꢀꢀꢀꢀꢀꢀꢀꢀꢀꢀꢀꢀꢀꢀꢀꢀꢀꢀꢀ
17
40.二次顶出模具
ꢀꢀꢀꢀꢀꢀꢀꢀꢀꢀꢀꢀꢀꢀꢀꢀꢀꢀꢀꢀꢀ241.定模
ꢀꢀꢀꢀꢀꢀꢀꢀꢀꢀꢀꢀꢀꢀꢀꢀꢀꢀꢀꢀꢀꢀꢀꢀꢀꢀꢀꢀꢀ
21
42.动模
ꢀꢀꢀꢀꢀꢀꢀꢀꢀꢀꢀꢀꢀꢀꢀꢀꢀꢀꢀꢀꢀꢀꢀꢀꢀꢀꢀꢀꢀ
22
43.模仁
ꢀꢀꢀꢀꢀꢀꢀꢀꢀꢀꢀꢀꢀꢀꢀꢀꢀꢀꢀꢀꢀꢀꢀꢀꢀꢀꢀꢀꢀ
221
44.第一顶出距离
ꢀꢀꢀꢀꢀꢀꢀꢀꢀꢀꢀꢀꢀꢀꢀꢀꢀꢀꢀꢀꢀ
h1
45.第二顶出距离
ꢀꢀꢀꢀꢀꢀꢀꢀꢀꢀꢀꢀꢀꢀꢀꢀꢀꢀꢀꢀꢀ
h2
46.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技术。
具体实施方式
47.以下描述将参考附图以更全面地描述本技术内容。附图中所示为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本技术可以有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施,并且不应该被解释为限于在此阐述的示例性实施例。提供这些示例性实施例是为了使本技术透彻和完整,并且将本技术的范围充分地传达给本领域技术人员。类似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组件。
48.本文使用的术语仅用于描述特定示例性实施例的目的,而不以图限制本技术。如本文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清楚地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一”,“一个”和“该”旨在也包括复数形式。
49.除非另外定义,否则本文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技术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的含义。此外,除非文中明确定义,诸如在通用字典中定义的那些术语应该被解释为具有与其在相关技术和本技术内容中一致的含义,并且将不被解释为理想化或过于正式的含义。
50.以下内容将结合附图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描述。须注意的是,参考附图中所描绘的组件不一定按比例显示;而相同或类似的组件将被赋予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表示或类似的技术用语。
51.下面参照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52.请参阅图1,图1为本技术的二次顶出机构1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1表示二次顶出机构1未顶出的状态。本技术提供一种二次顶出机构1,包括第一顶出组件11以及第二顶出组件12,第一顶出组件11与第二顶出组件12间隔设置,二次顶出机构1还包括摆动元件13,摆动元件13设于第一顶出组件11并与第一顶出组件11可旋转地连接。第一顶出组件11以及第二顶出组件12朝向被顶出物17共同移动一定距离(此距离为第一顶出距离h1)后,第二顶出组件12单独朝向被顶出物17移动并抵持摆动元件13,使摆动元件13相对第一顶出组件11旋转到设定角度。
53.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顶出组件12位于被顶出物17的下方,第二顶出组件12单独朝向被顶出物17移动并抵持摆动元件13,使摆动元件13相对第一顶出组件11旋转到设定角度,此时,第二顶出组件12移动的距离为第二顶出距离h2,h2达到足以使被顶出物17松脱对
应固定的结构即可,比如将其固定的第一顶出组件11。本实施例中,第二顶出组件12的数量为一个,有利于使模具的结构更加的简单紧凑,从而降低二次顶出机构1的制造成本。
54.请同时参阅图2以及图3,图2及图3为图1的二次顶出机构1的不同顶出状态的结构示意图。二次顶出机构1在进行第一次顶出时,第一顶出组件11以及第二顶出组件12同时被驱动并朝向被顶出物17运动距离h1。由于在顶出过程中被顶出物17的两端附着在第一顶出组件11,导致被顶出物17被卡在第一顶出组件11上,影响被顶出物17的顺利取出。二次顶出机构1进行第一次顶出后,为避免上述卡住的发生,再进行第二次顶出,也就是采用在第一顶出组件11以及第二顶出组件12同时移动h1后,在第一顶出组件11固定不动的情况下,第二顶出组件12再将被顶出物17顶出h2,从而使被顶出物17脱离第一顶出组件11。第一顶出组件11与第二顶出组件12间隔的距离大于等于h2。
55.在二次顶出机构1未进行第二次顶出前,摆动元件13的一端与第一顶出组件11固定连接且二者不发生旋转运动,摆动元件13的另一端与第二顶出组件12相抵持。第一顶出组件11及第二顶出组件12共同移动的距离h1可以是第一顶出组件11及第二顶出组件12相对固定的情况下,通过外部推动件推送实现,也可以通过二者之一进行带动,从而使第一顶出组件11及第二顶出组件12共同移动来实现。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顶出组件12通过摆动元件13驱动第一顶出组件11,使第一顶出组件11及第二顶出组件12共同朝向被顶出物17运动,直至共同移动距离h1。此时,第一顶出组件11的移动行程达到最大值而停止运动。第二顶出组件12继续朝向被顶出物17上移,此时摆动元件13的一侧被第二顶出组件12抵顶而使其与第一顶出组件11连接处发生旋转。第二顶出组件12沿摆动元件13的外表面向上移动,使摆动元件13与第二顶出组件12错开角度,直至第二顶出组件12行进到距离h2,此时,第一顶出组件11、第二顶出组件12及摆动元件13停止运动。
56.于一实施例中,第二顶出组件12与摆动元件13至少一者设有斜面131,二者通过斜面131相抵持。
57.在本实施例中,摆动元件13可以使用各种形状的摆杆、偏心轮等,只要能够一端固定在第一顶出组件11上且可相对其运动,另一端抵顶第二顶出组件12且使第二顶出组件12沿其外表面移动即可。优选的,在本实施例中,摆动元件13为一大致呈梯形的片体,其较小的一端可旋转地连接在第一顶出组件11上,较大的一端抵靠第二顶出组件12。斜面131设置在摆动元件13靠近第二顶出组件12一端的一角上。
58.请同时参阅图4,于一实施例中,第二顶出组件12包括第二顶板125,第二顶板125的一端为抵持端122,抵持端122设于与摆动元件13抵持的位置,抵持端122与摆动元件13至少一者设有斜面131,抵持端122与摆动元件13通过斜面131相抵持。
59.本实施例中,第二顶板125可以是使用模具钢制成的平板,第二顶板125与摆动元件13接触的一端设置有抵持端122。在二次顶出机构1未发生第二次顶出之前,第二顶板125的抵持端122与摆动元件13的斜面131贴设且抵靠。在进行第二次顶出的过程中,第二顶板125在外力的作用下向上移动,第二顶板125通过斜面131抵持摆动元件13旋转而相对移动、错开直至第二顶出组件12沿摆动元件13的外表面继续移动到目标位置。
60.斜面131一方面可以增加第二顶板125与摆动元件13的接触面积,有利于提升第二顶板125与摆动元件13通过斜面131相抵持的稳定性。斜面131另一方面还起到摆动元件13旋转的导向作用,斜面131与第二顶板125的接触面相切,斜面131将第二顶板125竖直方向
的驱动力分解为垂直于斜面131的力从而使摆动元件13沿着斜面131旋转。
61.于一实施例中,第二顶出组件12进一步包括设置于第二顶板125的撞块123,撞块123设于与摆动元件13抵持的位置,撞块123与第二顶板125可拆卸地连接。撞块123与摆动元件13相抵持,用于增强第二顶出组件12的机械强度及耐磨性。撞块123与第二顶板125可拆卸地连接,可以通过更换撞块123以减少二次顶出机构1的维护成本。撞块123可以是具有一定强度并且耐磨的金属块,本技术不做限制。
62.于一实施例中,撞块123与摆动元件13至少一者设有斜面131,撞块123与摆动元件13通过斜面131相抵持。优选的,本实施例中,撞块123与摆动元件13的接触面与斜面131贴合设置。
63.请同时参阅图5,于一实施例中,第一顶出组件11包括第一顶板111及安装于第一顶板111上的第一顶杆112,第二顶出组件12包括第二顶板125以及安装于第二顶板125上的第二顶杆126。第一顶板111与第二顶板125间隔大于等于h2。当第一顶板111停止运动时,第一顶板111固定。然后第二顶板125单独朝向第一顶板111移动。第二顶板125抵持摆动元件13相对第一顶板111旋转,使摆动元件13与第二顶板125错开角度,从而使第二顶板125能够朝向第一顶板111靠近,第二顶杆126将被顶出物17顶出脱离第一顶杆112。
64.在本实施例中,根据实际的需要,第一顶杆112可以是斜顶或者扁销,由于斜顶或者扁销将被顶出物17的两端夹紧,导致被顶出物17被卡在第一顶杆112之间。第一顶杆112可以使用斜顶成型被顶出物17倒扣的结构,在第一顶板111与第二顶板125共同移动距离h1时,斜顶相对被顶出物17摆动从而脱出倒扣的结构。第二顶杆126可以是直顶杆,第二顶杆126可以设于被顶出物17的一侧,在第二顶板125单独朝向第一顶板111移动时,第二顶杆126相对第一顶杆112移动,第二顶板125用于带动第二顶杆126将被顶出物17顶出脱离第一顶杆112。
65.请参阅图6,下面结合图5与图6进行说明,于一实施例中,二次顶出机构1还包括固定元件14,固定元件14用于限制摆动元件13的旋转运动。固定元件14与第二顶出组件12间隔设置。当第一次顶出完成前,摆动元件13一端的相对两侧分别被第二顶出组件12及固定元件14抵持。当所述第一顶出组件11以及第二顶出组件12朝向被顶出物17共同移动距离h1后,摆动元件13移动到固定元件14的上方,从而使固定元件14与摆动元件13因分离而解除抵持。
66.在本实施例中,摆动元件13通过旋转轴套与第一顶板111活动连接,摆动元件13围绕旋转轴套旋转。撞块123通过销钉与第二顶板125固定连接,固定元件14可以是插销,撞块123以及固定元件14分别设于摆动元件13的两侧。在二次顶出机构1未顶出的状态时,摆动元件13的两侧被撞块123以及固定元件14抵顶,从而使摆动元件13与第一顶板111不能相对旋转。第一顶出组件11与第二顶出组件12朝向被顶出物17运动距离h1后,固定元件14与摆动元件13分离,此时固定元件14放开对摆动元件13的旋转限制。撞块123抵顶摆动元件13从而使摆动元件13与第一顶板111相对旋转。摆动元件13旋转而相对撞块123移动、错开直至第二顶出组件12单独继续朝向被顶出物17运动距离h2。
67.于一实施例中,二次顶出机构1还包括用于承载第二顶出组件12的承载元件15,固定元件14连接承载元件15,第二顶出组件12与承载元件15可相对运动。
68.在本实施例中,承载元件15包括底板151,固定元件14与底板151固定连接。第一顶
出组件11以及第二顶出组件12相对于底板151靠近或者远离。底板151上可以设置油缸或者电机以驱动第一顶出组件11以及第二顶出组件12运动。第一顶板111运动带动摆动元件13移动,当摆动元件13与固定元件14没有分离时,摆动元件13受撞块123以及固定元件14的抵持从而不发生旋转,此时第一顶出组件11与第二顶出组件12不发生相对运动。当固定元件14与摆动元件13分离后,摆动元件13朝向固定元件14的方向发生旋转,摆动元件13与撞块123抵持的表面发生相对旋转而相对移动、错开撞块123,此时第一顶出组件11与第二顶出组件12发生相对运动,第二顶出组件12单独朝向第一顶出组件11运动距离h2,二次顶出机构1完成第二次顶出。
69.于一实施例中,二次顶出机构1还包括限位元件16,限位元件16设于第一顶出组件11并与第一顶出组件11可拆卸地连接,限位元件16用于调节被顶出物17移动的距离h1。
70.在本实施例中,限位元件16可以包括螺帽161以及螺钉162,第一顶板111设置有螺纹孔,螺钉162通过螺纹孔将螺帽161与第一顶板111可旋转的连接。
71.请参阅图7,于一实施例中,本技术还提供一种二次顶出模具2,包括定模21以及动模22,动模22与定模21配合设置并且活动连接,二次顶出机构1设于动模22,第一顶出组件11以及第二顶出组件12分别与动模22活动连接。
72.在本实施例中,二次顶出模具2可以是注塑模具,包括设于移动开合侧的动模22以及注射浇口侧的定模21,二次顶出模具2开模后,二次顶出机构1开始二次顶出作业。动模22包括模仁221,模仁221用于注塑成型产品,即成型被顶出物17。模仁221通过销钉与底板151固定连接。第一顶出组件11与第二顶出组件12设置于模仁221以及底板151之间,并在模仁221以及底板151之间运动。第一顶板111带动限位元件16朝向模仁221运动,当螺帽161与模仁221抵触时,第一顶出组件11停止运动。通过调整螺钉162与螺纹孔的深度,从而调整螺帽161与模仁221之间的距离,从而调整二次顶出机构1的距离h1。
73.二次顶出机构1先通过第一顶出组件11以及第二顶出组件12同时运动距离h1,从而使被顶出物17第一次顶出并脱离模仁221。由于第一顶杆112将被顶出物17的两端夹紧,导致被顶出物17被第一次顶出后卡在第一顶杆112。第二顶杆126可以设于被顶出物17的双侧,双侧的第二顶杆126同时顶出,从而使被顶出物17受顶出力均匀。第二顶杆126的数量以及排布位置根据实际被顶出物17的结构造型设置,本技术不做限制。二次顶出机构1再通过第二顶杆126单独朝向被顶出物17运动距离h2,从而第二顶杆126使被顶出物17第二次顶出并脱离第一顶杆112。二次顶出模具2经过二次顶出作业,使被顶出物17顶出脱离二次顶出模具2,从而方便被顶出物17取出模具。
74.上文中,参照附图描述了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在不偏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各种变更和替换。这些变更和替换都落在本技术所限定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