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脱模的注塑模具用模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719053发布日期:2022-12-28 03:08阅读:37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脱模的注塑模具用模架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模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于脱模的注塑模具用模架。


背景技术:

2.注塑成型又称注射模塑成型,它是一种注射兼模塑的成型方法,注塑成型方法的优点是生产速度快、效率高,操作可实现自动化,同时注塑成型也适用于内部结构复杂,需要一体成型的工件加工,因此需要设计一种便于脱模的注塑模具用模架;
3.现有模架在使用过程中,会遇到以下不便之处:现有注塑模具脱模时,其内部的型芯或型环会随注塑模具一起从模具中顶出,而后还需操作人员借助注塑模具外的工具进行手动脱卸螺纹,以此来完成脱模步骤,该种脱模方式过于繁琐,且还需操作人员手动进行脱模工作,不仅增加了操作人员工作步骤,还降低了该模架的工作效率,从而降低了其使用的不便性和实用性。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脱模的注塑模具用模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模架在使用过程中,会遇到以下不便之处:现有模架其内部结构较为单一,多数都不便于操作人员对其内部成品进行快速取出脱模工作,后期还需操作人员再借助别的脱模工具,进行手动脱模工作,从而降低了其使用的实用性和便捷性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脱模的注塑模具用模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部的两侧共同设有u型模架,所述u型模架底部的中间位置处设有静模,所述静模底部的两侧皆设有收纳槽,所述静模内部的中间位置处皆设有与u型模架外部相连通的注塑口,所述底座顶部的中间位置处对称设有电动推杆,两组所述电动推杆的输出端皆设有固定块,两组所述固定块相靠近的一侧共同设有动模,所述动模内底部的中间位置处设有冷却顶板,所述冷却顶板底部的两侧共同设有延伸至动模外部的u型顶杆,所述动模内部的两侧皆设有脱模组件。
6.优选的,所述脱模组件包括顶杆、弹簧a、安装槽、弹簧b和l型刮板,所述安装槽设有两组,两组所述安装槽位于动模内部的两侧,两组所述安装槽内部相靠近一侧的顶部皆设有延伸至收纳槽内部并与其相配合的l型刮板,两组所述安装槽内部相远离一侧的顶部皆设有与l型刮板相连接的弹簧b,两组所述安装槽的内底部皆设有贯穿至底座外部的顶杆,且顶杆与l型刮板相互配合,两组所述顶杆外侧的顶部皆套设有与其相连接的弹簧a。
7.优选的,两组所述l型刮板底部相靠近的一侧与两组顶杆顶部相远离的一侧皆设有导向斜面,且两组导向斜面相互配合。
8.优选的,两组所述顶杆外侧的顶部皆设有限位块,且限位块与弹簧a相互连接。
9.优选的,所述底座底部的四角处皆设有支撑杆,且支撑杆的底部设有防滑垫。
10.优选的,两组所述安装槽的顶部皆设有与其内外部相连通的通槽,且通槽与l型刮板相互配合。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便于脱模的注塑模具用模架;
12.通过电动推杆、动模和l型刮板的相互配合,可实现在注塑完成后对静模外侧进行脱模工作,而后通过电动推杆和动模的持续移动,可通过顶杆的设计带动两组l型刮板相互远离,而后使得动模带动顶杆抵制在底座的表面,通过u 型顶杆可推动冷却顶板带动动模内部成品进行移出脱模工作,通过该部件的结构设计,可实现在取模过程中对静模的外侧和动模的内侧同时进行脱模工作,以提高脱模效率,无需操作人员再借助别的辅助脱模工具进行手动脱模工作,进而可减少操作人员工作效率,提高该模架工作效率,且该结构设计简单合理,适于推广,从而可提升该模架使用的实用性和便捷性。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剖视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15.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的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16.图中:1、底座;2、u型顶杆;3、顶杆;4、弹簧a;5、电动推杆;6、u 型模架;7、动模;8、收纳槽;9、注塑口;10、静模;11、固定块;12、安装槽;13、弹簧b;14、l型刮板;15、冷却顶板。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8.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一种便于脱模的注塑模具用模架,包括底座1,底座1顶部的两侧共同设有u型模架6,u型模架6底部的中间位置处设有静模10,静模10底部的两侧皆设有收纳槽8,静模10内部的中间位置处皆设有与u型模架6外部相连通的注塑口9,底座1顶部的中间位置处对称设有电动推杆5,两组电动推杆5的输出端皆设有固定块11,两组固定块11相靠近的一侧共同设有动模7,动模7内底部的中间位置处设有冷却顶板15,冷却顶板15底部的两侧共同设有延伸至动模7外部的u型顶杆2,动模7内部的两侧皆设有脱模组件,便于实现快速脱模工作。
19.进一步的,脱模组件包括顶杆3、弹簧a4、安装槽12、弹簧b13和l型刮板14,安装槽12设有两组,两组安装槽12位于动模7内部的两侧,两组安装槽12内部相靠近一侧的顶部皆设有延伸至收纳槽8内部并与其相配合的l型刮板14,两组安装槽12内部相远离一侧的顶部皆设有与l型刮板14相连接的弹簧b13,两组安装槽12的内底部皆设有贯穿至底座1外部的顶杆3,且顶杆3 与l型刮板14相互配合,两组顶杆3外侧的顶部皆套设有与其相连接的弹簧a4,便于实现快速脱模工作。
20.进一步的,两组l型刮板14底部相靠近的一侧与两组顶杆3顶部相远离的一侧皆设有导向斜面,且两组导向斜面相互配合,比欧昂与实现顶杆3通过斜面推动l型刮板14进行移动远离工作。
21.进一步的,两组顶杆3外侧的顶部皆设有限位块,且限位块与弹簧a4相互连接,便于实现弹簧a4的安装固定工作。
22.进一步的,底座1底部的四角处皆设有支撑杆,且支撑杆的底部设有防滑垫,便于提高放置的稳定性。
23.进一步的,两组安装槽12的顶部皆设有与其内外部相连通的通槽,且通槽与l型刮板14相互配合,便于实现l型刮板14的移动安装工作。
24.工作原理:该装置用电部件皆由蓄电池进行供电,使用时,通过电动推杆5 可推动动模7与静模10进行重合靠近,使得l型刮板14进入至收纳槽8的内部,而后再将注塑物料通过注塑口9灌输至静模10和动模7相靠近的一侧,当注塑完成后在通过冷却顶板15的工作,以实现对注塑品的冷却成型工作,当冷却完成后,通过电动推杆5反向移动带动动模7与静模10进行脱离,此时通过 l型刮板14的设计可带动注塑成品移动,使其可脱离至静模10的外侧,防止粘黏现象;
25.然后电动推杆5带动动模7及其以上部件持续移动,使得安装槽12可在顶杆3外部移动,此时通过导向斜面推动l型刮板14在安装槽12内部远离对弹簧b13进行压缩工作,进而可解除l型刮板14对注塑成品的阻碍,方便后期的脱模工作,当动模7及其以上部件移动至顶杆3外侧指定位置处时,可推动顶杆3在底座1内部下移对弹簧a4进行压缩工作,而后通过动模7可带动u型顶杆2抵制在底座1的表面,使得u型顶杆2可推动冷却顶板15在动模7内部移动,进而可通过冷却顶板15将动模7内部注塑成品进行推出脱模工作,以实现该模架定模外侧和动模内侧的同时脱模工作,以提高脱模效率,减少操作人员工作步骤。
26.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27.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28.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