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覆铜板加工的树脂触变用搅拌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236357发布日期:2023-02-17 20:38阅读:3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覆铜板加工的树脂触变用搅拌釜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树脂触变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覆铜板加工的树脂触变用搅拌釜。


背景技术:

2.触变性亦称摇变,是指物体受到剪切时稠度变小,停止剪切时稠度又增加或受到剪切时稠度变大,树脂触变是相应树脂在振荡、压迫等机械力的作用下发生的可逆的溶胶现象,在覆铜板加工的过程中需要利用树脂的触变性。
3.现有技术中,通常将树脂物料放入搅拌釜进行搅拌,使得其的稠度变小,再取出稠度较小的树脂物料进行使用。
4.然而,现有的处理方案需要快速的使用从搅拌釜中取出的稠度较小的树脂物料,使用时间短使得每次取用的量较少,使得加工覆铜板的过程中,需要频繁取用树脂物料,致使搅拌釜出料口附近(搅拌釜内搅拌部件未能搅拌之处)的树脂物料因未被搅拌而稠度增大,最终在出料口附近发生堵塞,需要人工处理,使得取用树脂物料的效率极大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用于覆铜板加工的树脂触变用搅拌釜。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7.一种用于覆铜板加工的树脂触变用搅拌釜,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设置为空心,所述壳体的侧面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穿过壳体的侧壁,所述第一转轴位于壳体内部的部分套接有多个搅拌叶片,所述壳体的弧侧面远离电机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进口管,所述进口管可螺纹连接有螺盖,所述进口管的内部与壳体的内部连通,所述壳体连接有放料机构。
8.优选地,所述放料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壳体远离电机的一侧面的出料腔,所述出料腔的内部设置为空心,所述出料腔的内部与壳体的内部连通,所述出料腔的内壁靠近壳体处固定连接有限位件,所述出料腔远离壳体的侧壁中心处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位于出料腔的内部处套接有搅拌杆,所述第二转轴伸出出料腔的内部。
9.优选地,所述第二转轴伸出出料腔内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圆转盘,所述圆转盘远离出料腔的侧面的边缘处固定连接有握杆,所述出料腔远离壳体的侧壁靠近边缘处开设有弧形通口。
10.优选地,所述出料腔远离壳体的侧壁边缘处且靠近弧形通口处固定连接有导流弧板,所述圆转盘在出料腔远离壳体的侧壁上的投影与弧形通口不相交。
11.优选地,所述第二转轴远离出料腔的一端与限位件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轴远离电机的一端与限位件转动连接。
12.优选地,所述限位件包括中间块与侧撑杆,所述侧撑杆与出料腔的内壁固定连接,
所述搅拌杆位于第二转轴转动方向上的侧壁设为尖锐状。
13.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4.1、放料机构的设置,通过出料腔、搅拌杆、第二转轴等的共同协作,利用了握杆的旋转带动第二转轴在出料腔内进行旋转,快速、便捷的实现了对置于出料腔内的树脂物料进行搅拌、挤压,使得树脂物料的稠度降低,最终从弧形通口沿着导流弧板流出,成功避免了出料腔内的堵塞,且结构设置简洁、高效,便于操作使用。
15.2、导流弧板的设置,使得稠度低的树脂物料能沿着导流弧板流出,使得树脂物料流出的方向得到控制,从而使得操作本装置时更加便利,通过将搅拌杆位于第二转轴转动方向上的侧壁设为尖锐状,使得搅拌杆对置于出料腔内的树脂物料的压强变大,成功实现了加快树脂物料稠度的降低,以便于流出出料腔。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用于覆铜板加工的树脂触变用搅拌釜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用于覆铜板加工的树脂触变用搅拌釜的剖视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用于覆铜板加工的树脂触变用搅拌釜中限位件的结构示意图。
19.图中:1、壳体;101、进口管;102、出料腔;2、电机;201、第一转轴;202、搅拌叶片;3、限位件;301、第二转轴;302、搅拌杆;303、圆转盘;304、握杆;305、导流弧板;306、弧形通口。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1.参照图1-3所示,一种用于覆铜板加工的树脂触变用搅拌釜,包括壳体1,壳体1的内部设置为空心,壳体1的侧面固定连接有电机2,电机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201,第一转轴201穿过壳体1的侧壁,第一转轴201位于壳体1内部的部分套接有多个搅拌叶片202,通过电机2、第一转轴201、搅拌叶片202等的设置与共同协作,利用了搅拌叶片202快速转动对树脂物料进行搅拌,使得树脂物料的稠度快速降低,便于覆铜板加工使用,壳体1的弧侧面远离电机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进口管101,进口管101可螺纹连接有螺盖,其中,使用本装置时,可以通过旋开螺盖,通过进口管101向壳体1内部加入树脂物料,其中,该树脂物料具有触变性,此为现有技术,不做过多赘述,进口管101的内部与壳体1的内部连通,壳体1连接有放料机构。
22.放料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壳体1远离电机2的一侧面的出料腔102,出料腔102的内部设置为空心,出料腔102的内部与壳体1的内部连通,出料腔102的内壁靠近壳体1处固定连接有限位件3,出料腔102远离壳体1的侧壁中心处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301,第二转轴301位于出料腔102的内部处套接有搅拌杆302,第二转轴301伸出出料腔102的内部。
23.放料机构的设置,通过出料腔102、搅拌杆302、第二转轴301等的共同协作,利用了握杆304的旋转带动第二转轴301在出料腔102内进行旋转,快速、便捷的实现了对置于出料
腔102内的树脂物料进行搅拌、挤压,使得树脂物料的稠度降低,最终从弧形通口306沿着导流弧板305流出,成功避免了出料腔102内的堵塞,且结构设置简洁、高效,便于操作使用。
24.需要补充说明的是,第二转轴301远离出料腔102的一端与限位件3转动连接,第一转轴201远离电机2的一端与限位件3转动连接,限位件3包括中间块与侧撑杆,侧撑杆与出料腔102的内壁固定连接,搅拌杆302位于第二转轴301转动方向上的侧壁设为尖锐状,通过这样的设置,使得搅拌杆302对置于出料腔102内的树脂物料的压强变大,加快树脂物料稠度的降低,以便于流出出料腔102。
25.第二转轴301伸出出料腔102内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圆转盘303,圆转盘303远离出料腔102的侧面的边缘处固定连接有握杆304,出料腔102远离壳体1的侧壁靠近边缘处开设有弧形通口306,出料腔102远离壳体1的侧壁边缘处且靠近弧形通口306处固定连接有导流弧板305,导流弧板305的设置,使得稠度低的树脂物料能沿着导流弧板305流出,使得树脂物料流出的方向得到控制,从而使得操作本装置时更加便利,圆转盘303在出料腔102远离壳体1的侧壁上的投影与弧形通口306不相交,这样的设置,避免了圆转盘303对弧形通口306的遮挡,有利于树脂物料从弧形通口306流出。
26.本实用新型中,可通过以下操作方式阐述其功能原理:
27.使用时,将本装置倾斜放置,此时,电机2朝下,出料腔102朝上,旋开螺盖,通过进口管101向壳体1内部加入树脂物料,需要说明的是,该树脂物料具有触变性(指物体受到剪切时稠度变小,停止剪切时稠度又增加或受到剪切时稠度变大),此为现有技术,故不做过多赘述,树脂物料添加完毕后,旋闭螺盖。
28.打开电机2,电机2输出端的转动将带动第一转轴201开始转动,从而使得搅拌叶片202开始转动,从而对树脂物料进行搅拌、挤压,使得树脂物料的稠度快速降低或维持树脂物料的稠度(该树脂物料的稠度可流动,且适于覆铜板的加工,此为现有技术,不做过多赘述)。
29.当需要使用树脂物料时,倾斜本装置,使得置于壳体1内部的树脂物料通过限位件3与出料腔102之间的间隙进入出料腔102内部,再从弧形通口306沿着导流弧板305流出,倾倒完毕后,将本装置恢复初始状态,再次使用时,由于上次使用时残留在出料腔102内部的树脂物料由于未被搅拌叶片202搅拌,致使其在出料腔102内的稠度增大,堵塞了置于壳体1内部的树脂物料通过限位件3与出料腔102之间的间隙进入出料腔102内部,此时,仅需转动握杆304,从而使得圆转盘303、第二转轴301、搅拌杆302开始转动,搅拌杆302将对置于出料腔102内的树脂物料进行搅拌、挤压,又通过将搅拌杆302位于第二转轴301转动方向上的侧壁设为尖锐状,使得搅拌杆302对置于出料腔内的树脂物料的压强变大,成功实现了加快树脂物料稠度的降低,以便于流出出料腔102,使得出料腔102内不再堵塞。
30.为了加快树脂物料流出出料腔102,也可以通过转动握杆304,使得树脂物料的稠度降低或维持,避免了在脱离壳体1内部搅拌后,树脂物料的稠度逐渐增大,使得运动速度减缓,维持其稠度,能避免其运动速度减缓,相对加快树脂物料流出出料腔102。
31.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