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炼机辊筒调距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563832发布日期:2022-12-14 06:03阅读:59来源:国知局
开炼机辊筒调距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开炼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开炼机辊筒调距装置。


背景技术:

2.开炼机是用来制备塑炼胶、混炼胶或进行热炼、出型的一种辊筒外露的炼胶机。开炼机的主要工作部件是两个异向并向内旋转的中空辊筒或钻孔辊筒,两辊筒大小一般相同,各以不同的速度相对回转,当胶料加到两个辊筒上面后,辊筒对胶料产生挤压、剪切作用;从辊筒间隙中排出的胶片,由于两个辊筒表面速度和温度的差异而包覆在一个辊筒上,重新返回两辊间,如此反复多次,最终完成炼胶的目的。
3.目前,市场上的开炼机一般会配备调距装置,对两个辊筒之间的间距进行调整,使得开炼机可以在不同的间距下进行炼胶工作,以产出不同厚度的胶片。传统的开炼机中的调距装置一般采用手动调距的方式;调节时,工作人员根据经验移动其中一个辊筒,以此来调节两辊筒间的距离,在调节的过程中需要反复进行操作,非常繁琐,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而且人工调距的调节精度不高,不仅产品的质量不能得到良好的保证,还容易出现两端辊距调节的大小不一致的现象,造成辊筒偏载,从而损坏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开炼机辊筒调距装置,用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开炼机辊筒调距装置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其通过在移动辊筒的两端分别设置一个由电机驱动的调节机构,实现了对两辊筒之间的距离的自动化调节,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而且两个调节机构通过传动机构与同一个电机连接,实现了两个调节机构的同步工作,从而可以精准控制移动辊筒与固定辊筒之间的间距,不会出现两端辊距不一致的情况,调节精度高。
5.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开炼机辊筒调距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有固定辊筒和移动辊筒;所述固定辊筒的两端分别设有一个第一轴承座,所述第一轴承座与固定辊筒转动连接;所述移动辊筒的两端分别设有一个第二轴承座,所述第二轴承座与移动辊筒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轴承座固定于机架上,所述第二轴承座与机架滑动连接;所述第二轴承座上设有调节机构,用于调节移动辊筒与固定辊筒之间的距离;所述调节机构通过传动机构与电机的输出轴传动连接;所述电机与控制器电性连接。
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开炼机辊筒调距装置通过在移动辊筒的两端分别设置一个由电机驱动的调节机构,实现了对两辊筒之间的距离的自动化调节,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而且,两个调节机构通过传动机构与同一个电机连接,调节辊距时,电机在控制器的控制下,驱动两个调节机构同时工作,对移动辊筒的两端进行同步推拉,从而可以精准控制移动辊筒与固定辊筒之间的间距,不会出现两端辊距不一致的情况,调节精度高,保证了橡胶出片的质量。
7.作为优化,前述的开炼机辊筒调距装置中,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调节丝杆和套设于
调节丝杆外的螺母;所述螺母固定于第二轴承座上。调节机构采用上述的结构,构造简单、占用空间小,有利于控制制造成本,而且调节过程简单方便;调距时,电机驱动调节丝杆转动,螺母带动第二轴承座相对调节丝杆移动,从而带动移动辊筒移动,即可实现对移动辊筒和固定辊筒之间的距离的调节。进一步的,所述机架上设有固定支架,所述调节丝杆与固定支架通过螺纹连接。固定支架可以对调节丝杆起到支撑的作用,保证调节丝杆转动时的稳定性。
8.作为优化,前述的开炼机辊筒调距装置中,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传动轴;所述传动轴通过两个传动轴支撑架固定于机架上;所述传动轴上设有两个a锥齿轮,所述a锥齿轮与设于调节丝杆上的b锥齿轮啮合;所述传动轴与电机的输出轴相连接。传动机构采用上述的构造后,结构简单,装配较为方便,传动稳定性好。进一步的,所述传动轴通过联轴器与电机的输出轴连接固定。此时,安装比较容易,而且可以保证传动轴与电机输出轴两轴的中心线位置在有少量偏差时,可以各自平稳转动,而扭矩传递不受影响,保证传动性能。进一步的,所述传动轴支撑架的内部嵌入有滚动轴承,所述传动轴插入滚动轴承内。由此,可以降低传动轴转动过程中的摩擦系数,保证其正常工作位置和旋转精度,而且滚动轴承使用维护方便,易于更换。进一步的,所述传动轴支撑架和固定支架一体成型。此时,制造方便、易于实施。
9.作为优化,前述的开炼机辊筒调距装置中,所述机架上设有刻度。由此,可以通过观看刻度来确定当前的移动辊筒与固定辊筒之间的间距是多少,方便接下来的间距调节。
附图说明
10.图1是本技术的开炼机辊筒调距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1.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开炼机辊筒调距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2.附图中的标记为:1-机架,101-固定支架,102-刻度,103-固定基座,104-底板;2-固定辊筒;3-移动辊筒;4-第一轴承座;5-第二轴承座;6-调节机构,601-调节丝杆,602-螺母;7-传动机构,701-传动轴,702-传动轴支撑架,703-a锥齿轮,704-b锥齿轮;8-电机;9-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1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技术限制的依据。
14.实施例:
15.参见图1和图2,本技术的开炼机辊筒调距装置,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包括底板104,以及固定于底板104上的两个平行设置的横向基座103;所述横向基座103上设有固定辊筒2和移动辊筒3;所述固定辊筒2的两端分别设有一个第一轴承座4,所述第一轴承座4与固定辊筒2转动连接;所述移动辊筒3的两端分别设有一个第二轴承座5,所述第二轴承座5与移动辊筒3转动连接;两个第一轴承座4分别与两个横向基座103通过螺纹连接固定,两个第二轴承座5分别与两个对应的横向基座103滑动连接;所述横向基座103上设有滑轨,对应的,所述第二轴承座5的底部设有滑槽;所述第二轴承座5上设有调节机构6,用于调节移动辊筒3与固定辊筒2之间的距离;所述调节机构6通过传动机构7与电机8的输出轴传动连接;所述电机8与控制器9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9为plc控制器,其固定于底板104上,所述控制
器9上设有触摸屏,从而可以在触摸屏上设置移动辊筒3的移动距离。
16.本实施例中,所述调节机构6包括调节丝杆601和套设于调节丝杆601外的螺母602;所述螺母602固定于第二轴承座5上。此时,调节过程简单方便;调距时,电机8驱动调节丝杆601转动,螺母602带动第二轴承座5相对调节丝杆601移动,从而带动移动辊筒3移动,即可实现对移动辊筒3和固定辊筒2之间的距离的调节。进一步的,所述机架1上设有固定支架101,所述调节丝杆601与固定支架101通过螺纹连接。固定支架101可以对调节丝杆601起到支撑的作用,保证调节丝杆601转动时的稳定性。
17.本实施例中,所述传动机构7包括传动轴701;所述传动轴701通过两个传动轴支撑架702固定于机架1上;所述传动轴701上设有两个a锥齿轮703,所述a锥齿轮703与设于调节丝杆601上的b锥齿轮704啮合;所述传动轴701与电机8的输出轴相连接。传动机构7采用上述的构造后,结构简单,装配较为方便,传动稳定性好。进一步的,所述传动轴701通过联轴器与电机8的输出轴连接固定。此时,安装比较容易,而且可以保证传动轴701与电机输出轴两轴的中心线位置在有少量偏差时,可以各自平稳转动,而扭矩传递不受影响,保证传动性能;此外,联轴器还具有一定的缓冲减震性能以及过载安全保护作用。进一步的,所述传动轴支撑架702的内部嵌入有滚动轴承,所述传动轴701插入滚动轴承内。由此,可以降低传动轴701转动过程中的摩擦系数,保证其正常工作位置和旋转精度,而且滚动轴承使用维护方便,易于更换。进一步的,所述传动轴支撑架702和固定支架101一体成型。此时,制造方便、易于实施。
18.本实施例中,所述机架1上设有刻度102。由此,可以通过观看刻度102来确定当前的移动辊筒2与固定辊筒3之间的间距是多少,方便接下来的间距调节。
19.工作原理:
20.首先,在控制器9的触摸屏上输入需要调节的距离,控制器9发送指令,控制电机8工作,电机8的输出轴转动,并带动传动轴701转动,传动轴701通过a锥齿轮703和b锥齿轮704的传动,带动调节丝杆601转动,调节丝杆601转动后,驱动螺母602带动第二轴承座5相对调节丝杆601移动,从而带动移动辊筒3移动,实现移动辊筒3和固定辊筒2之间的距离的调节。
21.上述对本技术中涉及的实用新型的一般性描述和对其具体实施方式的描述不应理解为是对该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构成的限制。本领域所属技术人员根据本技术的公开,可以在不违背所涉及的实用新型构成要素的前提下,对上述一般性描述或/和具体实施方式(包括实施例)中的公开技术特征进行增加、减少或组合,形成属于本技术保护范围之内的其它的技术方案。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