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软管加工用拉管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267113发布日期:2023-02-21 19:44阅读:23来源:国知局
一种软管加工用拉管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软管生产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软管加工用拉管机。


背景技术:

2.软管从塑形机内伸出时,需要使用拉管机对其施加外力,将软管笔直拉出,防止自动出管时软管弯折,现有专利申请号为:202122923892.0的一种软管生产用拉管机牵引装置。其牵引后需要牵引座3重新复位移动至起始段,而此过程为空行程,导致工作效率下降,工作量和工作成本都会增加。


技术实现要素:

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提高装置拉管效率,增加操作便捷性的一种软管加工用拉管机。
4.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软管加工用拉管机,包括操作台、支撑机构和驱动机构,操作台上设置有两组调节槽,支撑机构和驱动机构分别安装在操作台上,驱动机构与支撑机构连接;支撑机构包括移动滑块、螺纹套、驱动轴、螺纹杆、安装梁、气缸、移动夹板、固定夹板和导向机构,移动滑块滑动安装在操作台调节槽内部,驱动轴与移动滑块通腔转动连接,螺纹套转动安装在驱动轴底端,驱动机构分别与两组螺纹套连接,安装梁与驱动轴滑动连接,螺纹杆与安装梁螺纹连接,气缸安装在安装梁上,移动夹板与驱动轴滑动连接,移动夹板安装在气缸输出端,固定夹板安装在驱动轴上,导向机构分别安装在螺纹套和操作台上。
5.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软管加工用拉管机,导向机构包括第一移动座、直齿条、第二移动座、第一驱动块、第二驱动块和传动机构,第一移动座和第二移动座分别对称安装在操作台槽腔两端,直齿条分别安装在第一移动座和第二移动座上,第一驱动块和第二驱动块分别对称安装在移动滑块上,第二驱动块与第一移动座滑动连接,第一驱动块与第二移动座滑动连接,传动机构安装在螺纹套上,传动机构分别与直齿条和驱动轴连接。
6.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软管加工用拉管机,传动机构包括支撑架、蜗杆、蜗轮和驱动齿轮,支撑架安装在螺纹套上,蜗杆与支撑架转动连接,蜗轮同轴安装在驱动轴上,蜗轮与蜗杆啮合连接,驱动齿轮同轴安装在蜗杆上,驱动齿轮与直齿条啮合连接。
7.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软管加工用拉管机,驱动机构包括丝杠、传动齿轮和伺服电机,两组丝杠分别与操作台转动连接,传动齿轮同轴安装在丝杠上,两组传动齿轮啮合连接,伺服电机安装在操作台上,伺服电机输出端与一组丝杠同轴连接,丝杠与螺纹套螺纹连接。
8.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软管加工用拉管机,还包括防滑罩,防滑罩安装在操作台上,两组传动齿轮位于防滑罩工作腔内部。
9.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软管加工用拉管机,还包括第一移动座和第二移动座与操作台连接处分别设置有阻尼块。
10.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软管加工用拉管机,还包括调节轮,调节轮同轴安装在螺纹杆上。
1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软管加工用拉管机,还包括移动夹板和固定夹板上分别设置有防滑垫。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螺纹套使驱动轴与驱动机构配合连接,通过驱动机构与螺纹套配合使驱动轴工作位置进行调节,通过螺纹杆使安装梁与驱动轴连接位置进行调节便于适夹持软管尺寸,通过气缸使移动夹板提供移动动力,通过移动夹板与固定夹板配合使软管进行夹持,通过设置两组驱动轴使装置进行连续输送,通过导向机构带动驱动轴转动使两组驱动轴逆向移动时防止发生碰撞,提高装置拉管效率,增加操作便捷性。
附图说明
13.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14.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15.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轴侧结构示意图;
16.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17.附图中标记:1、操作台;2、移动滑块;3、螺纹套;4、驱动轴;5、螺纹杆;6、安装梁;7、气缸;8、移动夹板;9、固定夹板;10、第一移动座;11、直齿条;12、第二移动座;13、第一驱动块;14、第二驱动块;15、支撑架;16、蜗杆;17、蜗轮;18、驱动齿轮;19、丝杠;20、传动齿轮;21、伺服电机;22、防护罩;23、调节轮。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19.如图1至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软管加工用拉管机,包括操作台1、支撑机构和驱动机构,操作台1上设置有两组调节槽,支撑机构和驱动机构分别安装在操作台1上,驱动机构与支撑机构连接;支撑机构包括移动滑块2、螺纹套3、驱动轴4、螺纹杆5、安装梁6、气缸7、移动夹板8、固定夹板9和导向机构,移动滑块2滑动安装在操作台1调节槽内部,驱动轴4与移动滑块2通腔转动连接,螺纹套3转动安装在驱动轴4底端,驱动机构分别与两组螺纹套3连接,安装梁6与驱动轴4滑动连接,螺纹杆5与安装梁6螺纹连接,气缸7安装在安装梁6上,移动夹板8与驱动轴4滑动连接,移动夹板8安装在气缸7输出端,固定夹板9安装在驱动轴4上,导向机构分别安装在螺纹套3和操作台1上;通过螺纹套3使驱动轴4与驱动机构配合连接,通过驱动机构与螺纹套3配合使驱动轴4工作位置进行调节,通过螺纹杆5使安装梁6与驱动轴4连接位置进行调节便于适夹持软管尺寸,通过气缸7使移动夹板8提供移动动力,通过移动夹板8与固定夹板9配合使软管进行夹持,通过设置两组驱动轴4使装置进行连续输送,通过导向机构带动驱动轴4转动使两组驱动轴4逆向移动时防止发生碰撞,提高装置拉管效率,增加操作便捷性。
20.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软管加工用拉管机,导向机构包括第一移动座10、直齿条11、第二移动座12、第一驱动块13、第二驱动块14和传动机构,第一移动座10和第二移动座12分别对称安装在操作台1槽腔两端,直齿条11分别安装在第一移动座10和第二移动座12上,第一驱动块13和第二驱动块14分别对称安装在移动滑块2上,第二驱动块14与第一移动座10滑
动连接,第一驱动块13与第二移动座12滑动连接,传动机构安装在螺纹套3上,传动机构分别与直齿条11和驱动轴4连接;通过第一移动座10和第二移动座12分别使直齿条11滑动安装在操作台1上,通过传动机构与直齿条11配合使驱动轴4提供转动动力,通过驱动轴4转动使两组驱动轴4逆向移动时防止发生碰撞,通过第二驱动块14与第一移动座10配合使第一移动座10带动直齿条11与操作台1连接位置进行调节,通过直齿条11位置调节使传动机构与第一移动座10或第二移动座12上的直齿条11单向啮合连接,通过第一驱动块13使第二移动座12带动直齿条11与操作台1连接位置调节,提高装置传动稳定性,增加装置功能多样性。
2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软管加工用拉管机,传动机构包括支撑架15、蜗杆16、蜗轮17和驱动齿轮18,支撑架15安装在螺纹套3上,蜗杆16与支撑架15转动连接,蜗轮17同轴安装在驱动轴4上,蜗轮17与蜗杆16啮合连接,驱动齿轮18同轴安装在蜗杆16上,驱动齿轮18与直齿条11啮合连接;通过支撑架15使蜗杆16与螺纹套3转动连接,通过驱动齿轮18与直齿条11啮合使蜗杆16提供转动动力,通过蜗杆16与蜗轮17啮合使驱动轴4提供转动动力,通过蜗杆16和蜗轮17啮合使传动具有自锁功能,提高装置传动稳定性,增加装置连接强度。
2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软管加工用拉管机,驱动机构包括丝杠19、传动齿轮20和伺服电机21,两组丝杠19分别与操作台1转动连接,传动齿轮20同轴安装在丝杠19上,两组传动齿轮20啮合连接,伺服电机21安装在操作台1上,伺服电机21输出端与一组丝杠19同轴连接,丝杠19与螺纹套3螺纹连接;通过伺服电机21使丝杠19提供转动动力,通过两组传动齿轮20啮合使两组丝杠19同步逆向传动连接,通过丝杠19转动与螺纹套3螺纹连接使两组驱动轴4同步逆向移动,增加装置工作效率。
23.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软管加工用拉管机,还包括防滑罩22,防滑罩22安装在操作台1上,两组传动齿轮20位于防滑罩22工作腔内部;通过防滑罩22使两组传动齿轮20啮合稳定性增加,提高装置传动精度,增加装置工作安全性,提高装置美观性。
24.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软管加工用拉管机,还包括第一移动座10和第二移动座12与操作台1连接处分别设置有阻尼块;通过阻尼块使第一移动座10和第二移动座12与操作台1滑动阻力增加,提高装置连接稳定性,增加装置连接强度。
25.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软管加工用拉管机,还包括调节轮23,调节轮23同轴安装在螺纹杆5上;通过调节轮23使螺纹杆5转动难度降低,提高安装梁6与驱动轴4连接位置调节便捷性,增加装置操作适应性。
26.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软管加工用拉管机,还包括移动夹板8和固定夹板9上分别设置有防滑垫;通过防滑垫使移动夹板8与固定夹板9配合对软管夹持稳定性增加,增加装置工作连接强度。
27.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软管加工用拉管机,其在工作时,首先通过气缸7驱动移动夹板8下降与固定夹板9配合对软管进行夹持,之后驱动伺服电机21带动丝杠19转动,然后丝杠19转动与螺纹套3啮合带动驱动轴4移动对软管进行牵引,同时另一侧驱动轴4同步逆向移动,之后移动至限位区时,对软管夹持端的气缸7带动移动夹板8向上移动,此时驱动齿轮18与直齿条11啮合带动蜗杆16转动,然后蜗杆16转动与蜗轮17啮合带动驱动轴4转动,之后第二驱动块14与第一移动座10滑动连接使第一移动座10带动直齿条11位置调节,同时第一驱动块13与第二移动座12啮合带动第二移动座12上的直齿条11位置调节即可。
28.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软管加工用拉管机,其安装方式、连接方式或设置方式均为常见机械方式,只要能够达成其有益效果的均可进行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软管加工用拉管机的气缸7和伺服电机21为市面上采购,本行业内技术人员只需按照其附带的使用说明书进行安装和操作即可。
29.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