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脱模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模具顶模器。
背景技术:2.在硅胶制品的制造过程中,需要使用到模具进行注塑。当产品加工成型后,需要进行取出。传统的镶件模具在使用结束后需要人工剥离镶件,生产效率慢。且在人工剥离的过程中,易碰伤模芯与产品,导致不良率高,模具损伤,产能效率低下,质量上不易管控。
技术实现要素: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具顶模器,能将模具上的产品快速顶出实现产品与模具分离,无需人工剥离,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模具顶模器,包括:
5.下模组件,包括底座、定位块和安装槽,所述底座上设有供模具安装的放置槽,所述定位块设置在所述放置槽内,所述安装槽设于所述底座上且位于所述放置槽的一侧;
6.上模组件,扣合在所述下模组件上,包括翘板、压板、限位板和卡位板,所述翘板的一侧转动连接在所述安装槽内,所述翘板的顶端适于抵接模具中的产品,所述卡位板与所述底座相固定并抵接模具的模芯,所述压板位于所述卡位板的上方,所述压板抵接模具的模芯配件,所述限位板位于所述卡位板和所述压板之间,所述限位板抵接模具中的产品并限定产品的顶出距离。
7.进一步地,所述放置槽的两侧均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沿长条形设置,所述安装槽的两个端部内设有转动轴,所述翘板两侧插接在所述转动轴上并绕所述转动轴进行转动。
8.进一步地,所述翘板上开设有通槽,所述翘板呈框型结构设置,所述翘板的一个侧边为转动臂,所述转动臂转动安装在所述安装槽内。
9.进一步地,所述转动臂包括翘起凸台,所述翘起凸台设有弧形面,所述弧形面抵接模具中的产品。
10.进一步地,所述转动臂还包括相互平行的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所述翘起凸台位于所述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之间;所述转动臂位于第一状态时,所述第一平面抵接所述安装槽的底壁,所述第二平面抵接模具中的产品;所述转动臂位于第二状态时,所述翘起凸台转动抵接模具中的产品并将产品顶起。
11.进一步地,两个所述翘板对称设置在底座的两侧,两个所述翘板上分别连接有驱动机构,两个驱动机构同步驱动。
12.进一步地,所述上模组件与所述下模组件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
13.进一步地,所述定位块为多个,每一所述定位块上均设有导向斜面。
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5.1、下模组件包括底座、定位块和安装槽,上模组件包括翘板、压板、限位板和卡位
板,在安装时,先将带有产品的模具放入到底座的指定位置上,然后上模组件扣合在下模组件上进行合模。压板压住模具的模芯配件,之后再按压翘板的一端,使得翘板在安装槽内转动,翘板转动时,翘板的顶端抵接模具中的产品,使得产品和模具进行剥离,无需再人工剥离,节省剥离时间。且通过顶模器来剥离也不易损伤到模具的模芯和产品,减少不良作用。
16.2、放置槽的两侧均设有安装槽,安装槽沿长条形设置,安装槽的两个端部内设有转动轴,翘板两侧插接在转动轴上并绕转动轴进行转动。翘板呈框型结构设置,翘板的一个侧边为转动臂,转动臂转动安装在安装槽内。采用上述的结构,可以使得翘板的一个侧边整个的与产品进行抵接,接触面大可以使得产品均匀受力更好的实现与模具的剥离,不易损伤产品。
17.3、转动臂包括翘起凸台,所述翘起凸台设有弧形面,所述弧形面抵接模具中的产品。通过设置弧形面可以将模具中的产品顶起,同时又不易划伤产品表面。
18.4、翘板对称设置在底座的两侧,两个翘板上分别连接有驱动机构,两个驱动机构同步驱动。采用上述结构可以使得底座两侧的翘板同步驱动,使得模具上的产品被顶出时受力均匀,不易损伤产品。
附图说明
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模具顶模器安装状态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模具顶模器分离安装状态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2.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模具顶模器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23.图4为图3中a部分的放大图;
24.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模具顶模器的转动臂位于第一状态时的示意图;
25.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模具顶模器的转动臂位于第二状态时的示意图。
26.附图标记说明:
27.1、下模组件;11、底座;12、定位块;121、导向斜面;13、安装槽; 131、转动轴;14、放置槽;2、上模组件;21、翘板;211、通槽;212、转动臂;213、翘起凸台;214、第一平面;215、第二平面;22、压板;23、限位板;24、卡位板。
具体实施方式
28.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9.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30.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1.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32.参照图1-6,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模具顶模器,包括下模组件1和上模组件2,下模组件1包括底座11、定位块12和安装槽13,底座11上设有供模具安装的放置槽14,定位块12设置在放置槽14内,安装槽13设于底座11上且位于放置槽14的一侧;上模组件2扣合在下模组件 1上,包括翘板21、压板22、限位板23和卡位板24,翘板21的一侧转动连接在安装槽13内,翘板21的顶端适于抵接模具中的产品,卡位板24与底座11相固定并抵接模具的模芯,压板22位于卡位板24的上方,压板22 抵接模具的模芯配件,限位板23位于卡位板24和压板22之间,限位板23 抵接模具中的产品并限定产品的顶出距离。
33.在安装时,先将带有产品的模具放入到底座11的指定位置上,然后上模组件2扣合在下模组件1上进行合模。压板22压住模具的模芯配件,之后再按压翘板21的一端,使得翘板21在安装槽13内转动,翘板21转动时,翘板21的顶端抵接模具中的产品,使得产品和模具进行剥离,无需再人工剥离,节省剥离时间。且通过顶模器来剥离也不易损伤到模具的模芯和产品,减少不良作用。
34.具体地,上模组件2与下模组件1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方便上模组件2和下模组件1的合模操作与开模操作。放置槽14内的定位块12有多个,与模具上的定位槽对应设置,对模具起到定位安装的作用。定位块12 上设有导向斜面121,模具定位槽上设有导向块,导向块和导向平面起到辅助定位的作用,使得模具在底座11上可以快速安装到位。放置槽14的两侧均设有安装槽13,两个所述翘板21对称设置在底座11的两侧,两个所述翘板21上分别连接有驱动机构,两个驱动机构同步驱动。采用上述结构可以使得底座11两侧的翘板21同步驱动,使得模具上的产品被顶出时受力均匀,不易损伤产品。安装槽13沿长条形设置,安装槽13的两个端部内设有转动轴131,翘板21两侧插接在转动轴131上并绕转动轴131进行转动。翘板21上开设有通槽211,翘板21呈框型结构设置,翘板21的一个侧边为转动臂212,转动臂212转动安装在安装槽13内。采用上述的结构,可以使得翘板21的一个侧边整个的与产品进行抵接,接触面大可以使得产品均匀受力更好的实现与模具的剥离,不易损伤产品。
35.具体地,转动臂212包括翘起凸台213,翘起凸台213设有弧形面,弧形面抵接模具中的产品。通过设置弧形面可以将模具中的产品顶起,同时又不易划伤产品表面。转动臂212还包括相互平行的第一平面214和第二平面215,翘起凸台213位于所述第一平面214和第二平面215之间,如图 5所示,当放入模具到底座11上时,翘板21在模具的重力作用下转
动,此时的转动臂212位于第一状态,第一平面214抵接安装槽13的底壁,第二平面215抵接模具中的产品,翘起凸台213位于第一平面214和第二平面 215的右侧;当压动翘板21的另一端使得转动臂212转动时,翘起凸台213 随着转动臂212一起转动,翘起凸台213开始抵接模具上的产品。如图6 所示,当转动臂212转动后位于第二状态时,此时翘起凸台213抬升的高度最高,翘起凸台213抵接模具中的产品并将产品顶起,使得产品与模具剥离分开。由于卡位板24和压板22限定住模具,翘起凸台213顶升产品时模具是固定不动的,因此可以有效实现产品与模具的剥离。同时,由于限位板23的存在,限位板23可以限定翘起凸台213的顶升高度,即限定模具中的产品的顶出距离,有效避免剥离的产品移动过度造成划伤。
36.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