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粘度PBT母粒防粘连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688020发布日期:2023-03-31 13:49阅读:79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粘度PBT母粒防粘连装置的制作方法
一种高粘度pbt母粒防粘连装置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属于母粒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粘度pbt母粒防粘连装置。


背景技术:

2.母粒又名色母,色母是一种新型高分子材料专用着色剂,形状为圆柱形体,亦称颜料制备物。它由颜料或染料、载体和添加剂三种基本要素所组成,是把超常量的颜料或染料均匀地载附于树脂之中而得到的聚集体,可称颜料浓缩物,所以他的着色力高于颜料本身。使用色母料或功能色母料生产塑料制品,着色剂在制品中的颜色鲜艳、制品表面色泽光亮、调换颜色方便、成本较低、对环境友好、劳动强度小,是应用广泛、发展前景好的塑料着色方法。时至今日,色母料及功能色母料广泛用于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abs、尼龙、pc、 pmma、pet等树脂中,生产出了五颜六色的纤维、服装、日用塑料、电线及电缆、家用电器、农用薄膜、汽车配件、保健器械等制品。
3.高粘度pbt母粒作为母粒中的一种,具有较高的粘度,在其制备过程中,需要不断地将颜料或染料、载体和添加剂进行搅拌,才能保证颜料或染料均匀地载附于树脂之中而得到的聚集体。然而,在高粘度pbt母粒进行造粒后,由于其温度较高,容易在收集高粘度pbt母粒时出现结块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粘度pbt母粒防粘连装置。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6.一种高粘度pbt母粒防粘连装置,包括冷却箱体、冷却装置、振动装置和出料装置,所述冷却箱体的上端设有入料口,所述振动装置设置在所述冷却箱体内,所述振动装置与所述入料口相匹配,所述冷却装置设置在所述冷却箱体的左端,所述冷却箱体的右端设有出料口,所述出料装置设置在所述冷却箱体内,所述出料装置与所述出料口相匹配;
7.所述振动装置包括第一振动机构和第二振动机构,所述入料口安装在所述冷却箱体的左端,所述第一振动机构安装在所述入料口的下方,所述第一振动机构包括第一支撑架和第一振动板,所述第一支撑架安装在所述冷却箱体的左端,所述第一振动板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撑架的上端,所述第一振动板向右下端倾斜,所述第二振动机构包括第二支撑架和第二振动板,所述第二支撑架安装在所述冷却箱体的右端,所述第二振动板安装在所述第二支撑架的上端,所述第二振动板向左下端倾斜;
8.所述冷却装置包括支撑框和风扇,所述支撑框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撑架的下方,所述支撑框的一端设置于所述冷却箱体的内部,所述支撑框的另一端设于所述冷却箱体的外部,所述风扇安装在所述支撑框内;
9.所述出料装置包括出料导板、出料槽板和刮料机构,所述出料槽板安装在所述支撑框的下方,所述出料槽板呈圆弧状,所述出料导板的一端安装在所述出料槽板的右端,所
述出料导板的另一端安装在所述出料口,所述出料导板向右下端倾斜。
10.优选地,所述第一振动机构包括第一驱动电机和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通过轴承安装在所述冷却箱体上,所述第一驱动电机安装在冷却箱体的前端,所述第一驱动电机与所述第一转轴相连接,所述第一转轴上设有第一凸轮,所述第一凸轮与所述第一振动板相匹配。
11.优选地,所述第二振动机构包括第二驱动电机和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通过轴承安装在所述冷却箱体上,所述第二驱动电机安装在冷却箱体的前端,所述第二驱动电机与所述第二转轴相连接,所述第二转轴上设有第二凸轮,所述第二凸轮与所述第二振动板相匹配。
12.优选地,所述刮料机构包括第三驱动电机和第三转轴,所述第三转轴通过轴承安装在所述冷却箱体上,所述第三驱动电机安装在所述冷却箱体的前端,所述第三驱动电机与所述第三转轴相连接,所述第三转轴上设有若干刮板,所述刮板与所述出料槽板相匹配。
13.优选地,所述入料口设有导料机构,所述导料机构包括第四驱动电机和第四转轴,所述第四转轴通过轴承安装在所述入料口上,所述第四驱动电机安装在所述冷却箱体的上端,所述第四驱动电机与所述第四转轴相连接,所述第四转轴上设有若干导料板,所述导料板设置于所述入料口内。
14.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高粘度pbt母粒防粘连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其结构简单,可以对造粒得到的母粒进行降温,通过入料口倒入母粒,经过第一振动板和第二振动板逐步向下输送,并且利用风扇对下落的母粒进行吹风降温,可以防止母粒未降温时堆积在一起,避免导致母粒粘连在一起。
附图说明
15.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图1中局部a的放大示意图。
17.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图1中局部b的放大示意图。
18.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图1中局部c的放大示意图。
19.附图标记包括:100、冷却箱体;110、入料口;120、第四转轴;121、导料板;130、出料槽版;140、出料导板;150、第三转轴;151、刮板;160、支撑框;170、风扇;210、第一支撑架;220、第一振动板;221、第一限位孔; 230、第一限位杆;231、第一限位块;240、第一弹簧;250、第一转轴;251、第一凸轮;310、第二支撑架;320、第二振动板;321、第二限位孔;330、第二限位孔;331、第二限位块;340、第二弹簧;350、第二转轴;351、第二凸轮。
具体实施方式
20.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粘度pbt母粒防粘连装置,下面结合优选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
21.参见附图的图1-4,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图1中局部a的放大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图1中局部b的放大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图1中局部c的放大示意图。
22.优选实施例。
23.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高粘度pbt母粒防粘连装置,包括冷却箱体100、冷却装置、振动装置和出料装置,所述冷却箱体100的上端设有入料口110,所述振动装置设置在所述冷却箱体100内,所述振动装置与所述入料口110 相匹配,所述冷却装置设置在所述冷却箱体100的左端,所述冷却箱体100 的右端设有出料口,所述出料装置设置在所述冷却箱体100内,所述出料装置与所述出料口相匹配;
24.所述振动装置包括第一振动机构和第二振动机构,所述入料口110安装在所述冷却箱体100的左端,所述第一振动机构安装在所述入料口110的下方,所述第一振动机构包括第一支撑架210和第一振动板220,所述第一支撑架210 安装在所述冷却箱体100的左端,所述第一振动板220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撑架 210的上端,所述第一振动板220向右下端倾斜,所述第二振动机构包括第二支撑架310和第二振动板320,所述第二支撑架310安装在所述冷却箱体100 的右端,所述第二振动板320安装在所述第二支撑架310的上端,所述第二振动板320向左下端倾斜;其中,所述第一振动板220的四个角上设有第一限位孔221,所述第一支撑架210上设有若干第一限位杆230,所述第一限位块231 与所述第一限位杆230一一对应,所述第一限位杆230的上端设有第一限位块 231,所述第一限位杆230上套设有第一弹簧240;所述第二振动板320的四个角上设有第二限位孔330,所述第二支撑架310上设有若干第二限位杆,所述第二限位块331与所述第二限位杆一一对应,所述第二限位杆的上端设有第二限位块331,所述第二限位杆上套设有第二弹簧340,所述第一弹簧240和第二弹簧340可以保证所述第一振动板220和第二振动板320的反复振动。
25.所述冷却装置包括支撑框160和风扇170,所述支撑框160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撑架210的下方,所述支撑框160的一端设置于所述冷却箱体100的内部,所述支撑框160的另一端设于所述冷却箱体100的外部,所述风扇170安装在所述支撑框160内;所述支撑框160为连接所述冷却箱体100内外的中空框体,所述风扇170安装在所述支撑框160内,将对从所述第一振动板220落入所述第二振动板320上的母粒进行吹风降温,从而保证母粒不会粘连在一起。
26.所述出料装置包括出料导板140、出料槽板和刮料机构,所述出料槽板安装在所述支撑框160的下方,所述出料槽板呈圆弧状,所述出料导板140的一端安装在所述出料槽板的右端,所述出料导板140的另一端安装在所述出料口,所述出料导板140向右下端倾斜。
27.优选地,所述第一振动机构包括第一驱动电机和第一转轴250,所述第一转轴250通过轴承安装在所述冷却箱体100上,所述第一驱动电机安装在冷却箱体100的前端,所述第一驱动电机与所述第一转轴250相连接,所述第一转轴250上设有第一凸轮251,所述第一凸轮251与所述第一振动板220相匹配。所述第一驱动电机驱动所述第一转轴250转动,所述第一凸轮251也跟随转动,利用所述第一凸轮251不平整的外形,使得所述第一振动板220反复振动,将从所述入料口110落入所述第一振动板220上的母粒向下输送至第二振动板 320。
28.优选地,所述第二振动机构包括第二驱动电机和第二转轴350,所述第二转轴350通过轴承安装在所述冷却箱体100上,所述第二驱动电机安装在冷却箱体100的前端,所述第二驱动电机与所述第二转轴350相连接,所述第二转轴350上设有第二凸轮351,所述第二凸轮351与所述第二振动板320相匹配。所述第二驱动电机驱动所述第二转轴350转动,所述第二凸轮351跟随振动,利用所述第二凸轮351不平整的外形,使得所述第二振动板320反复
振动,将从所述第一振动板220落入所述第二振动板320上的母粒向下输送至出料槽板。
29.优选地,所述刮料机构包括第三驱动电机和第三转轴150,所述第三转轴 150通过轴承安装在所述冷却箱体100上,所述第三驱动电机安装在所述冷却箱体100的前端,所述第三驱动电机与所述第三转轴150相连接,所述第三转轴150上设有若干刮板151,所述刮板151与所述出料槽板相匹配。所述第三驱动电机驱动所述第三转轴150逆时针转动,所述刮板151跟随转动,则可以缓慢地将母粒从所述出料槽版130上推到所述出料导板140上,并通过所述出料导板140导出收集。
30.优选地,所述入料口110设有导料机构,所述导料机构包括第四驱动电机和第四转轴120,所述第四转轴120通过轴承安装在所述入料口110上,所述第四驱动电机安装在所述冷却箱体100的上端,所述第四驱动电机与所述第四转轴120相连接,所述第四转轴120上设有若干导料板121,所述导料板121 设置于所述入料口110内。所述第四驱动电机驱动所述第四转轴120逆时针转动,带动所述导料板121转动,可以将造粒得到的母粒慢慢导入所述冷却箱体 100内,使其进入更加均匀,避免堆积导致粘连在一起。
31.另外值得说明的是,由于驱动电机的安装是十分常规的技术手段,因此本技术的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第二驱动电机、第三驱动电机和第四驱动电机均在附图中不显示。
32.值得一提的是,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涉及的驱动电机的安装设计、风扇 170的安装选型等技术特征应被视为现有技术,这些技术特征的具体结构、工作原理以及可能涉及到的控制方式、空间布置方式采用本领域的常规选择即可,不应被视为本实用新型专利的实用新型点所在,本实用新型专利不做进一步具体展开详述。
33.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