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PC薄膜原料烘干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333866发布日期:2023-03-04 00:57阅读:29来源:国知局
一种PC薄膜原料烘干装置的制作方法
一种pc薄膜原料烘干装置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烘干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pc薄膜原料烘干装置。


背景技术:

2.pc薄膜是聚碳酸酯薄膜的简称,最薄达0.01毫米厚,它是一种无定型、无臭、无毒、高度透明的无色或微黄色热塑性工程塑料,具有优良的物理机械性能。pc薄膜在生产时,首先需要将多个原料进行混料处理,混料后经过干燥、热熔压出成型从而形成产品。
3.现有的pc薄膜原料干燥装置通常包括干燥罐体和支撑架体,而干燥罐体的上部往往都是空筒状结构,这样就会使得原料颗粒直接下落至罐体底部,这样原料颗粒与干燥热风的接触时间就不会太长,使得干燥效果并不算好。而pc薄膜原料对湿度要求高,若原料干燥不彻底,就会严重影响后续的热熔压出成型工序,降低产品的品质。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缺陷提供一种pc薄膜原料烘干装置。
5.一种pc薄膜原料烘干装置,它包括烘干罐体和设置于烘干罐体下部的支撑架体;
6.所述烘干罐体包括上部圆桶部和下部锥形桶部,所述上部圆桶部的顶部盖体两侧分别设有用于pc薄膜原料加入的加料斗和用于热气排放的排气口,所述下部锥形桶部内安装有护屏器,所述护屏器的上端部与下部锥形桶部的圆周侧壁相固接,护屏器的底部出口与下部锥形桶部的底部出口相连接,所述上部圆桶部的内部自上而下依次设有漏斗状的第一干燥板和锥形筒状的第二干燥板,所述第一干燥板的上端部与上部圆桶部的圆周侧壁相固接,所述第二干燥板的顶部位于所述第一干燥板的漏斗出口的正下方,第二干燥板的底部与上部圆桶部的圆周侧壁之间留有供pc薄膜原料颗粒通过的空间,且第二干燥板的底部与上部圆桶部的圆周侧壁通过多根水平连接柱相固接,所述第一干燥板和第二干燥板上都均匀设有多个贯通透气孔洞;
7.所述下部锥形桶部的外侧壁上还连接有热风管,热风管上还安装有气体流量计和电控箱,热风管的端部连接有热风机,热风机的进风口与回收气管的一端相连接,所述排气口上连接有排气管,排气管的端部与除湿机的进气口相连接,除湿机的出气口与所述回收气管的另一端相连接。
8.优选的是,所述贯通透气孔洞的孔径小于pc薄膜原料颗粒的粒径。
9.优选的是,所述电控箱与热风机电连接并控制其运转。
10.优选的是,所述排气管上还设有粉尘过滤器。
11.优选的是,所述第一干燥板和第二干燥板均为不锈钢金属材质。
12.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pc薄膜原料颗粒经过第一干燥板和第二干燥板能够与热风进行充分接触,进而使原料颗粒能够充分干燥。同时将使用后的热风回收,可以一定程度减少能耗。
13.附 图 说 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烘干罐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第一干燥板的结构示意图。
17.图4为第二干燥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8.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19.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0.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21.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22.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出现术语“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3.如附图所示,一种pc薄膜原料烘干装置,它包括烘干罐体100和设置于烘干罐体100下部的支撑架体101;
24.所述烘干罐体100包括上部圆桶部104和下部锥形桶部105,所述上部圆桶部104的顶部盖体两侧分别设有用于pc薄膜原料加入的加料斗102和用于热气排放的排气口103,所述下部锥形桶部105内安装有护屏器106,所述护屏器106的上端部与下部锥形桶部105的圆周侧壁相固接,护屏器106的底部出口与下部锥形桶部105的底部出口相连接,所述上部圆桶部104的内部自上而下依次设有漏斗状的第一干燥板107和锥形筒状的第二干燥板108,所述第一干燥板107的上端部与上部圆桶部104的圆周侧壁相固接,所述第二干燥板108的顶部位于所述第一干燥板107的漏斗出口的正下方,第二干燥板108的底部与上部圆桶部104的圆周侧壁之间留有供pc薄膜原料颗粒通过的空间,且第二干燥板108的底部与上部圆桶部104的圆周侧壁通过多根水平连接柱109相固接,所述第一干燥板107和第二干燥板108上都均匀设有多个贯通透气孔洞110;
25.所述下部锥形桶部105的外侧壁上还连接有热风管111,热风管111上还安装有气体流量计112和电控箱113,热风管111的端部连接有热风机114,热风机114的进风口与回收气管115的一端相连接,所述排气口103上连接有排气管116,排气管116的端部与除湿机117的进气口相连接,除湿机117的出气口与所述回收气管115的另一端相连接。
26.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贯通透气孔洞110的孔径小于pc薄膜原料颗粒的粒径。
27.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电控箱113与热风机114电连接并控制其运转。
28.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排气管116上还设有粉尘过滤器118。
29.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干燥板107和第二干燥板108均为不锈钢金属材质。
30.工作原理:操作人员将pc薄膜各原料颗粒混合均匀后,通过输送带输送至加料斗102,然后启动热风机114向烘干罐体100加入待干燥的各原料颗粒,各原料颗粒依次经第一干燥板107和第二干燥板108,最后落入到护屏器106,再从护屏器106底部出口进入到下部锥形桶部105的底部出口排出。热风经排气口103进入到排气管116,依次经粉尘过滤器118过滤和除湿机117出湿,最后经回收气管115与热风机114的进气口连接,以此循环。
31.上述实施案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特点,其目的在于更好的让熟悉该技术的人士予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在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内,其中未详细说明的为现有技术。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