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PE膜对接机的开合模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882311发布日期:2023-01-12 20:54阅读:42来源:国知局
一种应用于PE膜对接机的开合模机构的制作方法
一种应用于pe膜对接机的开合模机构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开合模机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pe膜对接机的开合模机构。


背景技术:

2.汽车的车门、车窗、前后挡风玻璃、发动机盖和行李箱盖等都需要用到密封条,其能够起到防水、防尘、隔音、隔温、减震、装饰等作用。但是工厂新加工的密封条是条状的,需要进行裁剪和闭环粘接。闭环粘接经常使用的即为pe膜对接机,用来将条状的密封条粘接为闭合环状的密封条以便于实用。
3.开合模机构是pe膜对接机的重要部件,用于给密封条的端部定位和熔接,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应用于pe膜对接机的全方位合膜机构(授权公告号cn216267673u),该专利技术设有水平横移组件、合模平移组件以及合模升降组件配合,保证合模机构可以实现全方位运动,设有合模固定组件,保证合模时产品不会变形并且合模稳定性好,设有气动脱模组件,在合模结束后便于将产品取出,实用性强,但是,合膜固定组件并不方便将密封条的端部安装入合模槽中,并且精准预留的熔接pe膜的间隙,此外另外需要脱模气缸对合模槽中的密封条进行脱模,增加了机构复杂性。
4.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应用于pe膜对接机的开合模机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应用于pe膜对接机的开合模机构,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有两个,且前后对称,两个上模分别为一号上模和二号上模,所述一号上模和二号上模各通过两个连杆分别连接在一个移动板的正下方的前后部;所述下模有两个,且前后对称,两个下模分别为一号下模和二号下模,所述一号下模和二号下模分别连接在一个底座的顶面的前后部。
6.优选的:所述一号上模的左右壁的底端个设置的若干个缺口为定位口;所述一号上模的后端设置的缺口和二号上模的前端设置的缺口拼合成注塑孔。
7.优选的:所述两个连杆前后平行,且底端超内侧倾斜,每个连杆的顶端通过扭簧铰接件连接在移动板的底面上、底端铰接在上模的顶面上。
8.优选的:所述一号下模上设置的凹槽为合模槽,所述一号下模的底侧壁的前部设置的缺口为滑槽;所述一号下模的左右侧壁上各设置的若干个凸起块为定位块,每个定位块各与一个定位口吻合;所述一号下模的后侧壁的凹槽中设置有倒l型的挡块,所述挡块的顶部探入到合模槽中,且右侧壁通过弹簧与一号下模连接,所述挡块的底部的左侧壁向左凸起成楔形块。
9.优选的:所述底座的顶侧壁的前后端部位设置的上凸块为滑轨,前后侧的滑轨分别滑入到一号下模和二号下模的滑槽中,且内侧端各通过一根拉簧分别与一号上模和二号
下模连接;所述底座的顶侧壁的中心部位固定有双头推块,所述双头推块的前后端分别与一号下模和二号下模上的楔形块吻合。
10.优选的:所述移动板的顶壁的中心部位设置的通孔为露孔,所述露孔设置在注塑孔的正上方。
11.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2.1、本实用新型通过挡块阻止密封条的端部从合模槽的内侧端探出,可精准预留熔合间隙空间;通过一号上模和二号上模相向移动后合并,双头推块可通过楔形块向右侧推动挡块,使得挡块向右移动后离开合模槽,避免挡块占据熔合间隙空间。
13.2、本实用新型通过移动板先带动上模向下移动后,使得两个上模分别罩子两个下模上,压住合模槽中的密封条,通过移动板继续向下移动,使得连杆向内侧转动后,使得两个上模分别带动两个下模相向移动后合并,使得密封条的两端相接,可一体完成上下模合膜、前后模合并;当注塑熔合冷却连接后,移动板带动上模向上移动后离开下模,两个下模在拉簧的作用下相反移动,使得熔合间隙空间中冷却的对接部位从合模槽中拉出,避免粘合不易脱模。
附图说明
14.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应用于pe膜对接机的开合模机构的立体图;
15.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应用于pe膜对接机的开合模机构的上模的立体图;
16.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应用于pe膜对接机的开合模机构的上模和下模的立体图;
17.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应用于pe膜对接机的开合模机构的下模的立体图;
18.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应用于pe膜对接机的开合模机构的底座的立体图。
19.图中:底座10、一号下模11、二号下模12、合模槽13、定位块14、滑槽15、挡块16、楔形块17、弹簧18、滑轨19、拉簧20、一号上模21、二号上模22、定位口23、注塑孔24、连杆25、双头推块26、移动板27、露孔28。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实用新型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
21.实施例1
22.请参阅图1~5,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应用于pe膜对接机的开合模机构,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有两个,且前后对称,两个上模分别为一号上模21和二号上模22,所述一号上模21的左右壁的底端个设置的若干个缺口为定位口23;所述一号上模21的后端设置的缺口和二号上模22的前端设置的缺口拼合成注塑孔24,使得pe熔胶可流入到熔合间隙空间中;
23.所述一号上模21和二号上模22各通过两个连杆25分别连接在一个移动板27的正
下方的前后部;所述两个连杆25前后平行,且底端超内侧倾斜,每个连杆25的顶端通过扭簧铰接件连接在移动板27的底面上、底端铰接在上模的顶面上,移动板27可压着连杆25向内转动,从而向内推动上模,扭簧给连杆25向下转动的复位力度;
24.所述移动板27的顶壁的中心部位设置的通孔为露孔28,所述露孔28设置在注塑孔24的正上方,便于注塑头探入到注塑孔24中,所述移动板27与合膜升降气缸固定连接;
25.所述下模有两个,且前后对称,两个下模分别为一号下模11和二号下模12,所述一号下模11上设置的凹槽为合模槽13,用于放置密封条的端部,所述一号下模11的底侧壁的前部设置的缺口为滑槽15;所述一号下模11的左右侧壁上各设置的若干个凸起块为定位块14,每个定位块14各与一个定位口23吻合,避免上模和下模前后错位滑动;所述一号下模11的后侧壁的凹槽中设置有倒l型的挡块16,所述挡块16的顶部探入到合模槽13中,用于挡住密封条,预留熔合间隙空间,避免密封条从合模槽13的内侧端探出,所述挡块16的右侧壁通过弹簧18与一号下模11连接,弹簧18给挡块16向左的推力,所述挡块16的底部的左侧壁向左凸起成楔形块17;
26.所述一号下模11和二号下模12分别连接在一个底座10的顶面的前后部,所述底座10的顶侧壁的前后端部位设置的上凸块为滑轨19,前后侧的滑轨19分别滑入到一号下模11和二号下模12的滑槽15中,且内侧端各通过一根拉簧20分别与一号上模11和二号下模12连接;所述底座10的顶侧壁的中心部位固定有双头推块26,所述双头推块26的前后端分别与一号下模11和二号下模12上的楔形块17吻合,用于向右推动挡块16。
27.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使用时,先将密封条的两端部位分别置于一号下模11和二号下模12的合模槽13中,且密封条端抵在挡块16处,在合模槽13中预留出熔合间隙空间;然后合模升降气缸驱动移动板27向下移动,带动一号上模21和二号上模22向下移动后,分别罩合在一号下模11和二号下模12上;移动板27继续向下移动后,可压着连杆25向内转动后,推动两个上模相向移动,使得两个下模沿着滑轨19相向滑动后合并;两个下模合并后,双头推块26分别通过前后侧的楔形块17推动连个挡块16向右移动,使得挡块16离开合模槽13;然后从注塑孔24将熔化的pe膜注入到预留的熔合间隙空间中,将密封条的两端熔合对接;带熔合对接部位冷却凝固后,合模升降气缸驱动移动板27向上移动,使得上模从下模上离开,两个下模又在拉簧20的作用下相反移动后分开,从而使得熔合对接的部位从合模槽13中拉出,可直接将密封条从下模上取下来。本实用新型可便于精确预留熔合间隙空间,实现合模、并模一体连续完成,无需脱模气缸完成熔合对接部位自动脱模。
28.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及相关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实用新型中未具体描述和解释说明的结构、装置以及操作方法,如无特别说明和限定,均按照本领域的常规手段进行实施。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