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耳套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175512发布日期:2023-02-04 03:28阅读:69来源:国知局
一种耳套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耳套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耳套生产线。


背景技术:

2.耳机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见的生活用品,它既能有效阻挡外界的噪音,也能使播放的音乐不会打扰到其他人。市场上的耳机也是多种多样,比如耳塞式耳机、挂耳式耳机、头戴式耳机等等。而头戴式耳机一般都会套设耳套,以用于提高使用者的佩戴舒适性。
3.现有的头戴式耳机的耳套一般由面皮、第一塑胶件、第二塑胶件和网布组成(第一塑胶件为大环状tpu,第二塑胶件为小圆状tpu),耳套生产加工时通常包括面皮成型、第一塑胶件与面皮熔接、第二塑胶件与面皮熔接以及网布与第二塑胶件熔接等工序;其中每个工序都需要人工对物料进行上下料操作,如面皮成型后,需将成型的面皮与第一塑胶件一起放入熔接设备进行熔接,再将熔接好的面皮与第一塑胶件取出,然后再转移至下一个工序,如此反复操作,直至完成耳套的加工;所以现有的耳套生产自动化程度较低,费时费力,且生产效率不高,不利于耳套生产作业的进行。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耳套生产线,能够对耳套进行全自动生产,以提高耳套生产效率。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的技术方案:
6.一种耳套生产线,用于耳套的生产加工,所述耳套包括面皮、第一塑胶件、第二塑胶件和网布,该耳套生产线包括:
7.机座,所述机座上设有可活动的加工工位;
8.治具,所述治具用于承托所述第一塑胶件;
9.上料装置,所述上料装置设于所述机座上,所述上料装置用于将所述面皮、承托有所述第一塑胶件的所述治具、所述第二塑胶件和所述网布分别传送至所述加工工位;所述加工工位上的所述面皮能包裹在所述治具周侧;
10.熔接装置,所述熔接装置包括用于熔接所述第一塑胶件与所述面皮的第一熔接机构、用于熔接所述第二塑胶件与所述面皮的第二熔接机构、以及用于熔接所述网布与所述第二塑胶件的第三熔接机构;
11.下料装置,所述下料装置设于所述机座上,用于对所述治具和所述耳套进行下料。
12.可选的,所述加工工位上设有多个加工部,用于同时加工成型多件所述耳套。
13.可选的,所述加工工位包括第一加工工位、第二加工工位和第三加工工位;
14.所述机座上设有第一转盘、第二转盘、第三转盘、第一抓取组件和第二抓取组件;
15.所述第一加工工位设于所述第一转盘上,所述第一加工工位上设有成型槽,所述治具能伸入所述成型槽,以使所述面皮包裹成型在所述治具周侧,所述第一熔接机构对应所述第一加工工位设置;
16.所述第二加工工位设于所述第二转盘上,所述第二熔接机构对应所述第二加工工位设置;
17.所述第三加工工位设于所述第三转盘上,所述第三熔接机构对应所述第三加工工位设置;
18.所述第一抓取组件连通所述第一转盘和所述第二转盘,以将所述第一加工工位上的所述治具及产品传送至所述第二加工工位上;
19.所述第二抓取组件连通所述第二转盘和所述第三转盘,以将所述第二加工工位上的所述治具及产品翻转传送至所述第三加工工位上。
20.可选的,该耳套生产线还包括:
21.预压件,所述预压件设于所述第一转盘上;所述预压件具有置于所述第一加工工位上、以预压所述面皮周侧的第一位置,以及具有与所述第一加工工位分离的第二位置。
22.可选的,该耳套生产线还包括:
23.冲切装置,所述冲切装置包括第一冲切机构和第二冲切机构;
24.所述第一冲切机构包括第一切刀、第一气缸和第一压块;所述第一切刀固设于所述第一加工工位上,所述第一切刀与所述成型槽同轴设置,并设于所述成型槽周侧;所述第一气缸固设于所述机座上;所述第一压块固设于所述第一气缸的伸缩部,且所述第一压块可按压于所述第一塑胶件上,以对所述面皮和所述第一塑胶件的周侧进行冲切;
25.所述第二冲切机构包括第二切刀、第二气缸和第二压块;所述第二气缸固设于所述机座上,并对应所述第二加工工位设置;所述第二压块固设于所述第二气缸的伸缩部;所述第二切刀固设于所述第二压块上,所述治具中心设有通孔,所述第二切刀能伸入所述通孔,以对所述面皮和所述第二塑胶件的中心进行冲切。
26.可选的,该耳套生产线还包括:
27.若干顶升装置,若干所述顶升装置均设于所述机座上,并分别对应所述第一熔接机构、所述第二熔接机构、第三熔接机构、第一冲切机构和第二冲切机构设置;
28.所述顶升装置包括竖直气缸、顶升座、水平气缸和支撑座;所述竖直气缸安装在所述机座上;所述顶升座安装在所述竖直气缸的伸缩端,且所述顶升座能与所述加工工位底部抵接;所述水平气缸安装在所述机座上;所述支撑座滑动连接于所述机座上,并与所述水平气缸的伸缩端连接,以使所述支撑座抵接于所述顶升座底部或者与所述顶升座分离。
29.可选的,该耳套生产线还包括:
30.废料清理装置,所述废料清理装置包括第一清理机构和第二清理机构;
31.所述第一清理机构包括夹爪组件和第一废料盒;所述夹爪组件和所述第一废料盒均设于所述机座上,所述夹爪组件用于将所述第一冲切机构冲切的所述面皮与所述第一塑胶件的周侧废料夹取至所述第一废料盒内;
32.所述第二清理机构包括第一吸盘组件和第二废料盒;所述第一吸盘组件和所述第二废料盒均设于所述机座上,所述第一吸盘组件用于将所述第二冲切机构冲切的所述面皮与所述第二塑胶件的中心废料吸取至所述第二废料盒内。
33.可选的,所述上料装置包括面皮上料机构、治具上料机构、第二塑胶件上料机构和网布上料机构;
34.所述面皮上料机构和所述治具上料机构均对应所述第一转盘设置;所述面皮上料
机构用于将所述面皮传送至所述第一加工工位上;所述治具上料机构用于将承托有所述第一塑胶件的所述治具传送至所述第一加工工位上;
35.所述第二塑胶件上料机构对应所述第二转盘设置;所述第二塑胶件上料机构用于将所述第二塑胶件传送至所述第二加工工位上;
36.所述网布上料机构包括第三抓取组件、第一传送带、摄像定位组件和第二吸盘组件;所述第三抓取组件用于将所述网布抓取至所述第一传送带上;所述第一传送带用于将所述网布传送至预设位置;所述摄像定位组件用于对所述第一传送带上的所述网布进行摄像定位;所述第二吸盘组件用于将摄像定位的所述网布吸取至所述第二加工工位上。
37.可选的,该耳套生产线还包括:
38.若干载板,若干所述载板用于支撑定位所述治具;
39.传送带装置,所述传送带装置设于所述第一转盘、所述第二转盘和所述第三转盘的一侧;所述传送带装置包括第二传送带、第三传送带、第一升降组件和第二升降组件;所述第二传送带设于所述第三传送带上方,且所述第二传送带的传送方向与所述第三传送带的传送方向相反;所述第一升降组件和所述第二升降组件分别设于所述第二传送带的两端上,以分别连通所述第二传送带和第三传送带的两端,以用于循环传送若干所述载板;
40.第一塑胶件上料机构,所述第一塑胶件上料机构设于所述第二传送带一侧,用于将所述第一塑胶件传送至所述载板上的所述治具处。
41.可选的,所述下料装置包括下料机构、第四抓取组件和翻转机构;
42.所述下料机构设于所述第二传送带和所述第三转盘之间;所述下料机构包括置料座、下料杆、第四传送带和储料盒;所述置料座滑动连接在所述机座上,所述置料座可滑至下料位置或者抓取位置;所述下料杆用于顶出所述耳套,以使所述耳套从所述治具的通孔处脱离至所述第四传送带上;所述第四传送带用于传送所述耳套;所述储料盒用于存储所述耳套;
43.所述第四抓取组件连通所述第三加工过工位、所述置料座和所述第二传送带,以用于将所述第三加工工位上的所述治具和所述耳套抓取至所述置料座上,并将所述置料座上下料后的所述治具抓取至所述第二传送带上;
44.所述翻转机构转动连接在所述机座上,以用于翻转调节所述第二传送带上的所述治具。
4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46.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耳套生产线,通过上料装置将面皮上料至加工工位上,该加工工位转动至下一工位处再通过上料装置将承托有第一塑胶件的治具上料至面皮顶部,该加工工位继续转动至第一熔接机构处,第一熔接机构向下按压治具和第一塑胶件,则使得面皮包裹成型在治具周侧,直至第一塑胶件与面皮抵接时,第一熔接机构则对第一塑胶件与面皮进行熔接作业;第一塑胶件与面皮熔接完成后,第一熔接机构则释放治具、第一塑胶件和面皮,再继续转动该加工工位,然后通过上料装置将第二塑胶件上料至治具底部的面皮上,再将该加工工位转动至第二熔接机构处,以对面皮和第二塑胶件进行熔接作业;继而转动该加工工位后,再通过上料装置将网布上料至第二塑胶件上远离面皮的一端,继续转动该加工工位至第三熔接机构处,就能够对网布和第二塑胶件进行熔接作业;熔接完成后,该加工工位转动至下料位置时,则通过下料装置对治具和耳套进行下料;从而实现耳套
的全自动生产加工,而无需人工进行上下料等操作,进而有利于耳套生产质量和生产效率的提升,方便耳套生产加工作业的便捷完成。
附图说明
4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48.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耳套的结构示意图;
49.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耳套的剖视图;
50.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耳套生产线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51.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耳套生产线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52.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一转盘位置的结构示意图一;
53.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一转盘位置的结构示意图二;
54.图7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一冲切机构和顶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55.图8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加工工位的剖视图;
56.图9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二转盘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57.图10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二冲切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58.图1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三转盘位置的结构示意图一;
59.图1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三转盘位置的结构示意图二;
60.图1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下料装置处的结构示意图。
61.上述图中:1、耳套;1a、面皮;1b、第一塑胶件;1c、第二塑胶件;1d、网布;2、机座;21、加工工位;22、第一转盘;23、第二转盘;24、第三转盘;25、第一抓取组件;26、第二抓取组件;3、治具;4、上料装置;41、面皮上料机构;42、治具上料机构;43、第二塑胶件上料机构;44、网布上料机构;441、第三抓取组件;442、第一传送带;443、摄像定位组件;444、第二吸盘组件;5、熔接装置;51第一熔接机构;52、第二熔接机构;53、第三熔接机构;6、下料装置;61、下料机构;611、置料座;612、下料杆;613、第四传送带;614、储料盒;62、第四抓取组件;63、翻转机构;7、预压件; 8、冲切装置;81、第一冲切机构;811、第一切刀;812、第一气缸;813、第一压块;82、第二冲切机构;821、第二切刀;822、第二气缸;823、第二压块;9、顶升装置;91、竖直气缸;92、顶升座;93、水平气缸;94、支撑座;10、废料清理装置;101、第一清理机构;1011、夹爪组件;1012、第一废料盒;102、第二清理机构;1021、第一吸盘组件;1022、第二废料盒;11、载板;12、传送带装置;121第二传送带;122、第三传送带;123、第一升降组件;124、第二升降组件;13、第一塑胶件上料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62.为使得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
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63.需要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其中,示例性实施例被描述成作为流程图描绘的处理或方法;虽然流程图将各项操作或步骤处理描述形成一定的顺序,但是其中的许多操作或步骤是能够被并行地、并发地或者同时实施的,且各项操作的顺序可以被重新安排。当其操作或步骤完成时,对应处理可以被终止,还可以具有未包括在附图中的附加步骤。前面所述的处理可以对应于方法、函数、规程、子例程、子程序等等,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64.本实用新型使用的术语“包括”及其变形是开放性包括,即“包括但不限于”。术语“基于”是“至少部分地基于”。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可以理解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65.请结合参考附图1至附图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耳套生产线,用于耳套1的生产加工,耳套1包括面皮1a、第一塑胶件1b、第二塑胶件1c 和网布1d,该耳套生产线包括:
66.机座2,机座2上设有可活动的加工工位21;
67.治具3,治具3用于承托第一塑胶件1b;
68.上料装置4,上料装置4设于机座2上,上料装置4用于将面皮1a、承托有第一塑胶件1b的治具3、第二塑胶件1c和网布1d分别传送至加工工位 21;加工工位21上的面皮1a能包裹在治具3周侧;
69.熔接装置5,熔接装置5包括用于熔接第一塑胶件1b与面皮1a的第一熔接机构51、用于熔接第二塑胶件1c与面皮1a的第二熔接机构52、以及用于熔接网布1d与第二塑胶件1c的第三熔接机构53;
70.下料装置6,下料装置6设于机座2上,用于对治具3和耳套1进行下料。
71.本实施例中,第一熔接机构51、第二熔接机构52和第三熔接机构53均为高周波熔接机;加工工位21设有多个,且均可转动设置在机座2上,以满足加工使用需求;第一塑胶件1b和第二塑胶件1c均为tpu等柔性塑胶材质。
72.根据上述方案,通过上料装置4将面皮1a上料至加工工位21上,该加工工位21转动至下一工位处再通过上料装置4将承托有第一塑胶件1b的治具3上料至面皮1a顶部,该加工工位21继续转动至第一熔接机构51处,第一熔接机构51向下按压治具3和第一塑胶件1b,则使得面皮1a包裹成型在治具3周侧,直至第一塑胶件1b与面皮1a抵接时,第一熔接机构51则对第一塑胶件1b与面皮1a进行熔接作业;第一塑胶件1b与面皮1a熔接完成后,第一熔接机构51则释放治具3、第一塑胶件1b和面皮1a,再继续转动该加工工位21,然后通过上料装置4将第二塑胶件1c上料至治具3底部的的面皮 1a上,再将该加工工位21转动至第二熔接机构52处,以对面皮1a和第二塑胶件1c进行熔接作业;继而第二熔接加工52释放治具3并转动该加工工位 21后,再通过上料装置4将网布1d上料至第二塑胶件1c上远离面皮1a的一端,继续转动该加工工位21至第三熔接机构53处,就能够对网布1d和第二塑胶件1c进行熔接作业;熔接完成后,第三熔接机构53释放治具3并使得该加工工位21转动至下料位置时,则通过下料装置6对治具3和耳套1进行下料;从而实现耳套1的全自动生产加工,而无需人工进
行上下料等操作,进而有利于耳套1生产质量和生产效率的提升,方便耳套1生产加工作业的便捷完成。
73.进一步的,为了便于提高耳套1的生产加工效率,从而方便提高耳套1 的产能,加工工位21上设有多个加工部,用于同时加工成型多件耳套1。本实施例中,加工部设有四个,进而能够同时生产加工四个耳套1,以便于生产效率的提升。
74.进一步的,为了方便保证耳套1加工作业的连续性,以便于加工效率的提升,加工工位21包括第一加工工位、第二加工工位和第三加工工位;
75.机座2上设有第一转盘22、第二转盘23、第三转盘24、第一抓取组件 25和第二抓取组件26;第一转盘22、第二转盘23和第三转盘24均通过机座 2上的旋转电机或者旋转气缸进行顺时针转动调节;
76.第一加工工位设于第一转盘22上,第一加工工位设有多个,并沿第一转盘22周圈均布,第一加工工位上设有成型槽,治具3能伸入成型槽,以使面皮1a包裹成型在治具3周侧,第一熔接机构51对应第一加工工位设置,从而使得第一熔接加工51既能够对治具3进行按压,以将面皮1a成型在治具3 周侧,又能够将成型后的面皮1a与第一塑胶件1b进行熔接作业;
77.第二加工工位设于第二转盘23上,第二加工工位设有多个,并沿第二转盘23周圈均布,第二熔接机构52对应第二加工工位设置;
78.第三加工工位设于第三转盘24上,第三加工工位设有多个,并沿第三转盘24周圈均布,第三熔接机构53对应第三加工工位设置;
79.第一抓取组件25连通第一转盘22和第二转盘23,以将第一加工工位上的治具3及产品传送至第二加工工位上;第一抓取组件25通过滑轨和夹爪来实现将治具3及治具3上的产品从第一加工工位传送至第二加工工位上,以满足加工需求;
80.第二抓取组件26连通第二转盘23和第三转盘24,以将第二加工工位上的治具3及产品翻转传送至第三加工工位上;第二抓取组件26通过旋转气缸和夹爪对治具3及治具3上的产品进行夹取并翻转调节,从而使得第二塑胶件1c朝上放置至第三加工工位上。
81.此外,机座2上也可以只设置一个较大转盘,且上料装置4、熔接装置5 和下料装置6等机构能够间隔设置在该转盘上,从而也能够对耳套1进行连续生产加工。
82.进一步的,为了便于提高面皮1a在治具3周侧的成型质量,该耳套生产线还包括:
83.预压件7,预压件7设于第一转盘22上;预压件7具有置于第一加工工位上、以预压面皮1a周侧的第一位置,以及具有与第一加工工位分离的第二位置。本实施例中,预压件7可以通过夹爪和滑轨结构进行位置上的调节,从而就能够实现预压件7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上的转换调节,以满足使用需求。
84.进一步的,为了方便对耳套1进行冲切作业,以将耳套1加工至预设的规格,该耳套生产线还包括:
85.冲切装置8,冲切装置8包括第一冲切机构81和第二冲切机构82;
86.第一冲切机构81包括第一切刀811、第一气缸812和第一压块813;第一切刀811固设于第一加工工位上,第一切刀811与成型槽同轴设置,并设于成型槽周侧,以便于提高冲切精度;第一气缸812固设于机座2上;第一压块813固设于第一气缸812的伸缩部,且第一压块813可按压于第一塑胶件1b上,以对面皮1a和第一塑胶件1b的周侧进行冲切;
87.第二冲切机构82包括第二切刀821、第二气缸822和第二压块823;第二气缸822固设于机座2上,并对应第二加工工位设置;第二压块823固设于第二气缸822的伸缩部;第二切刀821固设于第二压块823上,治具3中心设有通孔,第二切刀821能伸入通孔,以对面皮1a和第二塑胶件1c的中心进行冲切。
88.本实施例中,成型槽底部设有弹簧等弹性件,从而在对耳套1进行冲切或者熔接操作时,治具3与耳套1能够具有一定的缓冲,并方便冲切和熔接操作的完成。
89.进一步的,为了能够对第一转盘22、第二转盘23和第三转盘24进行更好的保护,以避免第一转盘22、第二转盘23和第三转盘24被第一熔接机构 51、第二熔接机构52、第三熔接机构53、第一冲切机构81或者第二冲切机构82按压损坏,该耳套生产线还包括:
90.若干顶升装置9,若干顶升装置9均设于机座2上,并分别对应第一熔接机构51、第二熔接机构52、第三熔接机构53、第一冲切机构81和第二冲切机构82设置;
91.顶升装置9包括竖直气缸91、顶升座92、水平气缸93和支撑座94;竖直气缸91安装在机座2上;顶升座92安装在竖直气缸91的伸缩端,且顶升座92能与加工工位21底部抵接;水平气缸93安装在机座2上;支撑座94 滑动连接于机座2上,并与水平气缸93的伸缩端连接,以使支撑座94抵接于顶升座92底部或者与顶升座92分离。支撑座91抵接在顶升座92底部时,则能够对竖直气缸91顶起的加工工位21进行支撑,支撑座91与顶升座92 分离时,则能够对顶升座92进行升降调节。
92.进一步的,为了便于对冲切作业后产生的废料进行清理,以方便保持该耳套生产线的整洁,该耳套生产线还包括:
93.废料清理装置10,废料清理装置10包括第一清理机构101和第二清理机构102;
94.第一清理机构101包括夹爪组件1011和第一废料盒1012;夹爪组件1011 和第一废料盒1012均设于机座2上,夹爪组件1011通过电机滑轨等结构将第一冲切机构81冲切的面皮1a与第一塑胶件1b的周侧废料夹取传送至第一废料盒1012内;
95.第二清理机构102包括第一吸盘组件1021和第二废料盒1022;第一吸盘组件1021和第二废料盒1022均设于机座2上,第一吸盘组件1021通过电机滑轨等结构将第二冲切机构82冲切的面皮1a与第二塑胶件1c的中心废料吸取传送至第二废料盒1022内。
96.具体的,为了便于对面皮1a、治具3、第二塑胶件1c和网布1d进行分别上料,以满足加工使用需求,上料装置4包括面皮上料机构41、治具上料机构42、第二塑胶件上料机构43和网布上料机构44;
97.面皮上料机构41和治具上料机构42均对应第一转盘22设置;面皮上料机构41用于将面皮1a传送至第一加工工位上;治具上料机构42用于将承托有第一塑胶件1b的治具3传送至第一加工工位上;
98.第二塑胶件上料机构43对应第二转盘23设置;第二塑胶件上料机构43 用于将第二塑胶件1c传送至第二加工工位上;
99.网布上料机构44包括第三抓取组件441、第一传送带442、摄像定位组件443和第二吸盘组件444;第三抓取组件441用于将网布1d抓取至第一传送带442上;第一传送带442用于将网布1d传送至预设位置;摄像定位组件 443用于对第一传送带442上的网布1d进行摄像定位;第二吸盘组件444用于将摄像定位的网布1d吸取至第二加工工位上。
100.本实施例中,面皮上料机构41、治具上料机构42和第二塑胶件上料机构 43均可以
通过吸盘或者夹爪、以及滑轨结构来实现对面皮1a、治具3或者第二塑胶件1c的传送操作;第三抓取组件441通过在其上的抓取部上设置倾斜运动的针状夹爪来对网布1d进行抓取,然后再通过电机滑轨传送至第一传送带442上;摄像定位组件443则为相机与控制器的组合结构,从而通过对网布1d拍摄位置的比对来实现其位置的确定,进而使得第二吸盘组件444能够准确吸取到网布1d。
101.进一步的,为了便于第一塑胶件1b的自动上料,并方便将治具3及第一塑胶件1b传送至治具上料机构42的上料位置,该耳套生产线还包括:
102.若干载板11,若干载板11用于支撑定位治具3;
103.传送带装置12,传送带装置12设于第一转盘22、第二转盘23和第三转盘24的一侧;传送带装置12包括第二传送带121、第三传送带122、第一升降组件123和第二升降组件124;第二传送带121设于第三传送带122上方,且第二传送带121的传送方向与第三传送带122的传送方向相反;第一升降组件123和第二升降组件124分别设于第二传送带121的两端上,以分别连通第二传送带121和第三传送带122的两端,以用于循环传送若干载板11;
104.第一塑胶件上料机构13,第一塑胶件上料机构13设于第二传送带121一侧,用于将第一塑胶件1b传送至载板11上的治具3处。
105.本实施例中,第一升降组件123和第二升降组件124均包括升降气缸或者升降电机、以及传送带机构,从而通过第一升降组件123连通第二传送带 121和第三传送带122的第一端,通过第二升降组件124连通第二传送带121 和第三传送带122的第二端,进而能够实现对载板11进行循环传送,以便于治具3和第一塑胶件1b的上料及传送。
106.进一步的,为了方便对加工完成的耳套1以及治具3分别进行下料,下料装置6包括下料机构61、第四抓取组件62和翻转机构63;
107.下料机构61设于第二传送带121和第三转盘24之间;下料机构61包括置料座611、下料杆612、第四传送带613和储料盒614;置料座611滑动连接在机座2上,并通过驱动气缸进行驱动调节,置料座611可滑至下料位置或者抓取位置;下料杆612用于顶出耳套1,以使耳套1从治具3的通孔处脱离至第四传送带613上,下料杆612通过升降气缸进行驱动调节;第四传送带613用于传送耳套1,第四传送带613为多级结构设计,且各级的传送带传送速度可以不相同,以方便耳套1的传送;储料盒614用于存储耳套1;储料盒614与第四传送带613之间设有计数传感器,以方便对耳套1的数量进行统计。
108.第四抓取组件62连通第三加工过工位、置料座611和第二传送带121,以用于将第三加工工位上的治具3和耳套1抓取至置料座611上,并将置料座611上下料后的治具3抓取至第二传送带121上;第四抓取组件62包括夹爪和电机滑轨,夹爪用于夹取治具3或者夹取治具3和耳套1,电机滑轨用于驱动调节夹爪,从而能够将治具3抓取至置料座611上或者抓取至第二传送带121上。
109.翻转机构63转动连接在机座2上,以用于翻转调节第二传送带121上的治具3。翻转机构63包括夹爪和翻转气缸,夹爪用于夹取治具3,翻转气缸用于转动调节夹爪,进而实现对治具3进行翻转180度,以满足使用需求。
110.以上所述,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
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