挤出树脂层叠膜及其制造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7939330发布日期:2024-05-11 00:18阅读:10来源:国知局
挤出树脂层叠膜及其制造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挤出树脂层叠膜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1、液晶显示器等平板显示器以及组合有该平板显示器与触控面板(也称为触摸屏)的触控面板显示器等显示器中,从防止表面划伤、加工性和轻量化等观点出发,有时在其前面侧设置透明树脂制的保护膜。本说明书中,有时也将该保护膜称为“液晶显示器用保护膜”。对于该保护膜,要求光泽、耐擦伤性和耐冲击性等功能。

2、近年来,从设计性等观点出发,提出了具有曲面的显示器。对于该用途的保护膜用透明树脂膜,通过冲压成形、真空成形和压空成形等热成形实施曲面加工。该透明树脂膜由于热弯曲成形时的应力而产生光学应变(相位差),使用了该透明树脂膜的显示器存在如下情况:在隔着偏光太阳镜等偏振滤光片目视确认显示图像时,可看到虹彩图案。

3、另外,近年从提高安全性等观点出发,车载用平视显示器(hud)装置已投入使用。hud装置包括液晶显示器等显示系统、光学系统和收纳这些的壳体。壳体具有用于确保光路的开口部,从防止灰尘等异物混入壳体内和加工性等观点出发,在该开口部安装透明树脂制覆盖构件。

4、该覆盖构件与触控面板用保护膜不同,由于人主动接触其的机会少而不需要刚性,因此可以使用厚度为1.0mm以下的透明树脂膜。特别而言,从耐热性和耐冲击性等观点出发,多使用聚碳酸酯单层膜,但使用其的hud装置存在如下情况:由于光学应变(相位差)和其取向轴的偏差,在隔着偏光太阳镜等偏振滤光片目视确认显示图像时,可看到虹彩图案。

5、现有技术文献

6、专利文献

7、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185956号公报

8、专利文献2:国际公开第2011/145630号

9、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9-248416号公报

10、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16-22616号公报

11、专利文献5:国际公开第2015/093037号(日本专利第6266021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1、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2、在上述用途中,正在研究含有耐热性和耐冲击性优良的聚碳酸酯层以及光泽、透明性和耐擦伤性优良的(甲基)丙烯酸类树脂层的树脂层叠膜。该树脂层叠膜优选通过共挤出成形而制造。该情况下,存在由于两种树脂的特性差异而所得树脂层叠膜残留有应变应力的情况。将树脂层叠膜所残留的应变应力称为“残留应力”,具有该残留应力的树脂层叠膜有因热变化而产生翘曲之虞。

3、作为减少树脂层叠膜中的残留应力、抑制翘曲的发生的方法,专利文献1公开了对挤出成形中使用的冷却辊的转速进行优化的方法(权利要求1)。专利文献2公开了使用使(甲基)丙烯酸酯与芳香族乙烯基单体共聚后对芳香族双键进行氢化而得的树脂作为与聚碳酸酯进行层叠的(甲基)丙烯酸类树脂的方法(权利要求2)。

4、另外,为了解决上述课题,对于(甲基)丙烯酸类树脂的耐热性和耐湿性的提高进行了研究。例如,专利文献3公开了使用具有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单元和选自由甲基丙烯酸单元、丙烯酸单元、马来酸酐单元、n-取代或未取代马来酰亚胺单元、戊二酸酐单元和戊二酰亚胺单元中的单元且玻璃化转变温度(tg)为110℃以上的(甲基)丙烯酸类树脂作为与聚碳酸酯进行层叠的(甲基)丙烯酸类树脂的方法(权利要求1)。

5、作为涉及曲面加工用低光学应变层叠膜的文献,可列举专利文献4。该文献公开了一种多层膜,其在聚碳酸酯含有层(a层)的两面层叠有含有丙烯酸系树脂的层(b-1层和b-2层),总厚度为50~300μm,a层的厚度为总厚度的5~35%,波长590nm的入射角0°下的面内相位差re为30nm以下(权利要求1)。

6、该文献中,作为得到低光学应变层叠膜的方法,公开了将离开挤出机的熔融树脂用金属辊和金属弹性辊进行狭窄压制而制膜的方法(权利要求6)。

7、但是,本发明人进行了研究,结果可知,仅通过上述方法难以稳定地得到低应变层叠膜。

8、本发明人在专利文献5中公开了挤出树脂板的制造方法的制造方法,在于聚碳酸酯层的至少单面上层叠有甲基丙烯酸类树脂层的挤出树脂板的共挤出成形中,对两个以上的冷却辊和引离辊的圆周速度的关系以及从最后的冷却辊剥离时树脂整体的温度等制造条件进行了优化(权利要求1)。

9、通过该方法虽然能够降低光学应变,但是本发明人发现了能够更有效地降低光学应变的方法。需要说明的是,该文献并没有关于光学应变的取向轴的控制的记载。

10、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完成的,目的在于,提供包含聚碳酸酯含有层和(甲基)丙烯酸类树脂含有层且光学应变(相位差)和面内光学应变的取向轴变化小、抑制了由热变化导致的翘曲的发生的挤出树脂层叠膜及其制造方法。

11、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法

12、本发明提供以下的[1]~[11]的挤出树脂层叠膜及其制造方法、以及带有固化覆膜的挤出树脂层叠膜。

13、[1]一种挤出树脂层叠膜的制造方法,其是具有在聚碳酸酯含有层的至少单面上层叠有(甲基)丙烯酸类树脂含有层的层叠结构的挤出树脂层叠膜的制造方法,

14、其包括下述工序:将具有上述层叠结构的热塑性树脂层叠体以熔融状态从t型模头共挤出,使用彼此邻接的三个以上冷却辊,从n=1开始重复进行两次以上将上述熔融状态的热塑性树脂层叠体夹入第n个(其中,n≥1)上述冷却辊与第n+1个上述冷却辊之间,并卷绕到第n+1个上述冷却辊上的操作,由此进行冷却,将冷却后得到的上述挤出树脂层叠膜利用引离辊引离,

15、使第一个上述冷却辊与第二个上述冷却辊之间不产生料垄地夹入上述热塑性树脂层叠体,

16、使用外周部具有由金属制薄膜形成的弹性外筒的金属弹性辊作为第一个上述冷却辊,使用金属刚性辊作为第二个上述冷却辊,

17、设定从最后的上述冷却辊剥离时的上述热塑性树脂层叠体的整体温度(tt)为上述聚碳酸酯含有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40℃~上述聚碳酸酯含有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5℃,

18、将第三个上述冷却辊的圆周速度(v3)与第二个上述冷却辊的圆周速度(v2)的圆周速度比(v3/v2)和上述引离辊的圆周速度(v4)与第二个上述冷却辊的圆周速度(v2)的圆周速度比(v4/v2)均设为0.980~1.000,

19、上述挤出树脂层叠膜的总厚度为0.1~0.8mm,上述(甲基)丙烯酸类树脂含有层的厚度为0.04mm以上,上述(甲基)丙烯酸类树脂含有层的总厚度相对于总厚度的比例为50%以下,宽度方向的至少一部分的面内延迟值为50nm以下,将平行于挤出方向的轴的角度设为0°时的面内延迟的慢轴的角度的绝对值为10°以下,将边长为10cm的正方形试验片在90℃下加热10分钟后的翘曲量为5mm以下。

20、[2]根据[1]的挤出树脂层叠膜的制造方法,其中,上述挤出树脂层叠膜具有如下层叠结构:在上述聚碳酸酯含有层的至少单面上层叠有含有三单元组表示的间同立构规整度(rr)为56%以上的(甲基)丙烯酸类树脂(a)的上述(甲基)丙烯酸类树脂含有层。

21、[3]根据[2]的挤出树脂层叠膜的制造方法,其中,(甲基)丙烯酸类树脂(a)的甲基丙烯酸甲酯单元的含量为90质量%以上,玻璃化转变温度为122℃以上。

22、[4]根据[1]~[3]中任一项所述的挤出树脂层叠膜的制造方法,其中,上述(甲基)丙烯酸类树脂含有层含有多层结构橡胶粒子。

23、[5]根据[1]的挤出树脂层叠膜的制造方法,其中,上述(甲基)丙烯酸类树脂含有层含有5~90质量%的(甲基)丙烯酸类树脂以及95~10质量%的含有来自芳香族乙烯基化合物的结构单元和来自马来酸酐的结构单元的共聚物,玻璃化转变温度为122℃以上。

24、[6]根据[5]的挤出树脂层叠膜的制造方法,其中,上述共聚物含有50~85质量%的上述来自芳香族乙烯基化合物的结构单元和15~50质量%的来自马来酸酐的结构单元。

25、[7]根据[6]的挤出树脂层叠膜的制造方法,其中,上述共聚物含有50~84质量%的上述来自芳香族乙烯基化合物的结构单元、15~49质量%的来自马来酸酐的结构单元和1~35质量%的来自(甲基)丙烯酸酯的结构单元。

26、[8]一种挤出树脂层叠膜,其为在聚碳酸酯含有层的至少单面上层叠有(甲基)丙烯酸类树脂含有层的挤出树脂层叠膜,

27、总厚度为0.1~0.8mm,上述(甲基)丙烯酸类树脂含有层的厚度为0.04mm以上,上述(甲基)丙烯酸类树脂含有层的总厚度相对于总厚度的比例为50%以下,

28、上述(甲基)丙烯酸类树脂含有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122℃以上,

29、宽度方向的至少一部分的面内延迟值为50nm以下,

30、将平行于挤出方向的轴的角度设为0°时的面内延迟的慢轴的角度的绝对值为10°以下,

31、将边长为10cm的正方形试验片在90℃下加热10分钟后的翘曲量为5mm以下。

32、[9]根据[8]的挤出树脂层叠膜,其中,上述聚碳酸酯含有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与(甲基)丙烯酸类树脂含有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之差为28℃以下。

33、[10]根据[8]或[9]的挤出树脂层叠膜,其中,上述(甲基)丙烯酸类树脂含有层含有红外线吸收剂,

34、上述挤出树脂层叠膜的总透光率为80%以上,波长1500nm下的透射率为60%以下,并且用于平视显示器装置。

35、[11]一种带有耐擦伤性层的挤出树脂层叠膜,其在[8]~[10]中任一项所述的挤出树脂层叠膜的至少一个表面上具备耐擦伤性层。

36、发明效果

37、根据本发明,可以提供包含聚碳酸酯含有层和(甲基)丙烯酸类树脂含有层且光学应变(相位差)和面内光学应变的取向轴变化小、抑制了由热变化导致的翘曲的发生的挤出树脂层叠膜及其制造方法。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