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PIR保温板的加工设备及加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6325022发布日期:2023-12-09 11:05阅读:4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pir保温板加工,具体涉及一种pir保温板的加工设备及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1、pir是一种有机高分子绝热材料,由于这种泡沫聚合体具有独立的密闭细胞结构和高闭孔率,发泡体细胞细微均匀、隔热性能良好、耐火焰阻燃性能极优,因而在隔热性能、耐水透湿性、接着性、抗压性、阻燃性和冷缩率等方面呈现出优良的品质,因此pir常用于保温板的生产,pir保温板生产时是由异氰酸脂与聚醚为主原料,再加上触媒、防火剂及环保型发泡剂,经专门配方和严格工艺条件下充分混合,再将发泡材料注入至模具中等待发泡材料发泡成型,从而让发泡材料形成保温板,再将保温板从模具中取出,并将保温板进行分切和修边后,进而完成保温板的生产,现有装置注入发泡材料时,是将发泡材料从顶部往下方注入至模具的内部中,但由于发泡材料自身质地粘稠,因此发泡材料在注入模具内部时流速即为缓慢,而该发泡材料的发泡速率较快,在发泡材料未完全处于水平面时,发泡材料就会完成发泡,会造成保温板表面有大面积坑洼或凸起,需要后期浪费较多时间进行修整,增加保温板的生产难度和生产步骤,降低保温板的生产效率,且会浪费较多发泡材料,增加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pir保温板的加工设备及加工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pir保温板的加工设备,包括:

3、模具,所述模具顶部内陷形成注入发泡材料的模腔,且所述模具底部开设有贯穿式的底孔,所述底孔与模腔连通;

4、密封构件,所述密封构件设置于模具的内部,所述密封构件包括第一密封部分及相对于第一密封部分往复移动的第二密封部分;

5、所述第一密封部分固定于底孔的内部,且所述第一密封部分与第二密封部分磁吸配合;

6、设置于模具下方的驱动构件,所述驱动构件的伸缩端安装有出料构件,且通过所述驱动构件伸缩使出料构件移动贯穿底孔,并推动第二密封部分一同进入至模腔的内部;

7、或通过所述驱动构件伸缩使出料构件移动至底孔外部,并使第二密封部分与第一密封部分磁吸配合堵塞底孔。

8、优选地,所述底孔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一轴孔及第二轴孔;

9、所述第一轴孔处于第二轴孔下方,所述第一密封部分固定于所述第一轴孔的内部;

10、所述第二密封部分设置于所述第二轴孔的内部。

11、优选地,所述第一密封部分包括第一磁性件;

12、所述第一磁性件的轴向开设有供出料构件移动的轴向通道。

13、优选地,所述第二密封部分包括与第一磁性件磁吸配合的第二磁性件;

14、所述第二磁性件的周面上套设有密封圈;

15、所述模具内部滑动连接有两个限位杆,两个所述限位杆对称分布于底孔的两侧,且两个限位杆的顶部均与第二磁性件底部固定连接。

16、优选地,所述模腔的内部安装有可移动的移动板。

17、优选地,所述移动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杆;

18、所述连接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板,所述模具的内部滑动连接有两个导向杆;

19、两个所述导向杆对称分布于模腔的两侧,且两个导向杆的顶部均与顶板底部固定连接。

20、优选地,所述模具的下方设置有基架;

21、所述基架的顶部依次开设有三个顶槽,且所述基架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杆,所述顶槽的内部转动连接有导辊。

22、优选地,所述基架上对称开设有两个贯穿式的通孔;

23、所述通孔处于相邻两个密封圈之间,且所述通孔的内壁粘接有用于刮擦注料头的橡胶板。

24、优选地,所述驱动构件包括电动推杆;

25、所述电动推杆的伸缩端安装有注料头,所述注料头一侧安装有输料管,且所述注料头上固定连接有挡板;

26、还包括设置于基架两侧的侧架;

27、两个所述侧架的内部均对称转动连接有两个传动辊,两个所述侧架上均固定连接有电机,且两个传动辊之间套设有输送带;

28、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与传动辊连接。

29、一种pir保温板的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30、s1:将模具放置于输送带上,将脱模剂涂抹至模具内部的模腔中,通过电机驱动传动辊转动,通过传动辊带动输送带转动,通过输送带带动模具移动至基架上方,电机停止工作;

31、s2:通过电动推杆带动注料头往上移动,直至注料头通过通孔穿过基架,并通过底孔进入模腔的内部,使注料头推动第二磁性件与第一磁性件分离;

32、s3:通过输料管输入pir发泡材料至注料头的内部,通过注料头将发泡材料喷入至模腔的内部,并且pir发泡材料喷入模腔内部后,pir发泡材料由模腔底部往上增加,通过移动板对pir发泡材料顶部塑性,并且当移动板移动至需要的高度后停止注入pir发泡材料;

33、s4:通过电动推杆带动注料头往下移动,并通过底孔移动至模腔的外部,第二磁性件在磁性下往回移动,进而让第二磁性件与第一磁性件连接,堵塞底孔;

34、s5:等待模腔内部的pir发泡材料成型,使pir发泡材料形成pir保温板,电机继续工作,通过电机驱动传动辊转动,通过传动辊带动输送带转动,通过输送带带动模具移动至基架上,使未注入pir发泡材料的模具推动内部有pir保温板的模具往前移动至另一输送带上,通过电机驱动传动辊转动,通过传动辊带动输送带转动,带动内部有pir保温板的模具移动至下一工位脱模。

3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36、(1)本发明通过设置可移动的出料构件,当需要注入发泡材料至模腔内部时,通过出料构件移动,使出料构件通过底孔移动至模腔内部,通过出料构件推动第二密封部分移动,使第二密封部分与第一密封部分分离,直至出料构件移动至模腔内部喷出发泡材料,由于发泡材料从模腔底部喷出,进而让发泡材料均匀的从下往上上升,使发泡材料可以均匀发泡,让保温板表面不会有大面积坑洼或凸起,无须后期浪费较多时间进行修整,降低保温板的生产难度,减少生产步骤,提高保温板的生产效率,且不会浪费较多发泡材料,降低生产成本。

37、(2)在上述有益效果的基础上,本发明通过设置出料构件从底部喷出发泡材料时,在模腔内部设置可上下移动的移动板,随着发泡材料的增加,移动板会逐渐上升,通过移动板对发泡材料顶部阻挡,进而让发泡材料发泡时平稳发泡,避免保温板顶部形成大面积坑洼或凸起,进一步提高保温板的生产效率。

38、(3)在上述有益效果的基础上,本发明通过设置可移动的移动板时,通过限制移动板的最大移动高度,通过移动板对发泡材料阻挡,进而限制装置生产保温板的厚度,让保温板的厚度便于调节,从而提高装置使用范围。

39、(4)在上述有益效果的基础上,本发明通过设置注料头喷出发泡材料后,通过电动推杆带动注料头移动至模具外部,使第二磁性件在重力作用下掉落至第一磁性件上方,通过第二磁性件吸附第一磁性件,从而让第二磁性件与第一磁性件连接,进而自动堵塞底孔,让发泡材料发泡时更加稳定,避免发泡材料意外漏出,进一步提高装置生产效率。

40、(5)在上述有益效果的基础上,本发明通过设置电动推杆带动注料头移动时,注料头会在通孔中移动,当注料头经过通孔时,通过通孔内部的橡胶板刮擦注料头,进而对注料头清理,从而避免注料头堵塞,让注料头可以正常喷出发泡材料,无须浪费时间清理注料头,进一步提高装置生产效率。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