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泡棉生产,具体是一种泡棉生产用发泡成型机。
背景技术:
1、泡棉在生产过程中需要今年加热发泡、冷却定型等工艺,由于泡棉具有很好的稳定性、隔热性、弹性、耐磨性,因此在生活中被广泛应用,例如各种鞋、各种健身垫等。
2、目前人们对泡棉进行发泡时,常常是将泡棉放入至下模具中,通过下压上模具使得上下模具密封,此时模具中进行加压,同时并升高温度到130-150℃之间,从而达到对泡棉的成型作用。
3、申请号为cn202210019843.0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新型eva泡棉发泡成型机,包括成型系统,成型系统包括底板和顶板,底板和顶板之间通过多个第一支撑架连接,顶板和底板之间具有多个模板,模板包括板体以及多个与板体固定连接的活动板,底端模板通过多个第二支撑架与底板固定连接,顶板处安装有第一液压油缸,第一液压油缸的活动端具有能够驱动顶端模板下移的第一压板;底端模板的每个活动板和顶板之间均连接有第一导杆,顶端模板的活动板以及所有的中间模板的活动板均被第一导杆穿过,同一个第一导杆上,相邻的两个活动板之间具有被所述第一导杆穿过的第一弹簧;模板的板体内具有加热单元。该申请的发泡成型机能够很好地实现eva泡棉的发泡定型。
4、为了防止泡材料粘附在模具内部,人们常常在每次添加泡棉时会向模具中喷涂防粘剂,但这样的方式会耗费人力单独来对模具进行防粘剂的喷涂,同时随着人们长时间的工作,喷涂防粘剂的速度也会随之降低,进而在造成人力浪费的同时会降低装置对泡棉的发泡成型效率,因此提出一种泡棉生产用发泡成型机,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泡棉生产用发泡成型机,解决了人们在对模具内部喷涂防粘剂效率低而影响发泡效率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泡棉生产用发泡成型机,包括上模具、下模具和支撑架,所述上模具内部的四角均活动连接有活塞筒和第一活塞杆,所述活塞筒顶部的内腔活动连接有空心活塞柱,所述活塞筒的外表面套接有第一弹簧和密封波纹套筒,所述第一活塞杆的中部开设有第一空腔,所述第一活塞杆远离活塞筒一侧的内腔固定连接有拉簧,所述上模具内部四角处均开设有上防粘剂储存腔,所述活塞筒顶部远离上防粘剂储存腔一侧的内腔活动固定连接有连接管,所述活塞筒的中部环形等角度开设有第一连通管,所述活塞筒中部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密封滚珠,所述活塞筒的中部开设有第二空腔,所述第二空腔的底部环形等角度开设有喷射管口,所述支撑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动液压杆,所述下模具内腔的四角均活动连接有辅助喷涂机构,所述辅助喷涂机构远离电动液压杆的一侧均活动连接有位于下模具内部的连接机构。
3、优选地,所述辅助喷涂机构包括有圆柱桶、竖管道和第三连通管,所述圆柱桶的内腔活动连接有限位活塞杆,所述圆柱桶的内腔上部环形等角度开设有弯折联通管,所述限位活塞杆外表面的顶部环形等角度固定连接有第一波纹管,所述限位活塞杆的外表面套接有第三弹簧,所述圆柱桶内腔底部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单向阀和第二波纹管,所述圆柱桶靠近电动液压杆的一侧开设有位于下模具内部的下防粘剂储存腔,所述下模具的内腔活动连接有位于下防粘剂储存腔下方的工形密封柱,所述工形密封柱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开设有第二连通管和第四连通管,所述工形密封柱远离圆柱桶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片,所述下模具的内腔活动连接有位于圆柱桶和工形密封柱之间的卡块,所述卡块上表面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片,所述第二弹片与下模具内部固定连接。
4、优选地,所述连接机构包括有套筒块,所述套筒块的内腔活动连接有内杆,所述内杆的外表面套接有第四弹簧,所述套筒块的外表面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套接有第一触点块和第二触点块,所述第二触点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五弹簧,所述套筒块靠近辅助喷涂机构一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限位杆。
5、优选地,所述第一弹簧的顶部和底部分别与活塞筒和上模具固定连接,所述空心活塞柱的顶部贯穿活塞筒的顶部且与支撑架配合挤压,所述第一活塞杆位于活塞筒靠外的一侧,所述第一空腔与上防粘剂储存腔底部的一端配合连通,所述拉簧远离活塞筒的一端与上模具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管远离活塞筒的一端与上模具的内腔连通,所述支撑架的底部与下模具固定连接。
6、优选地,所述第一连通管的两端分别与上模具的内腔和第二空腔连通,所述密封滚珠的下表面位于第二空腔的内部,当所述第一活塞杆的外表面与第二空腔的内腔配合卡接时,所述喷射管口通过第一空腔和第一连通管与活塞筒所在上模具的内腔连通,所述喷射管口相互远离的两端分别朝向水平方向和斜向上的方向,所述密封波纹套筒的顶部和底部分别与活塞筒和上模具固定连接,所述电动液压杆底部的一端贯穿支撑架且与上模具顶部固定连接,所述下模具的顶部与上模具的底部相配合,所述第一空腔的直径小于密封滚珠的直径,且第一空腔前后两端的顶部和底部均呈设置有凸起。
7、优选地,所述限位活塞杆的底部与下模具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活塞杆外表面的顶部将弯折联通管顶部的一端堵塞,所述弯折联通管底部的一端与圆柱桶上部的内腔连通,所述第一波纹管顶部的一端与弯折联通管底部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一波纹管底部的一端与限位活塞杆顶部的内腔连通,所述第二波纹管底部的一端与第四连通管所在下模具的内腔连通,所述第三弹簧的顶部和底部分别与限位活塞杆和圆柱桶固定连接。
8、优选地,所述下防粘剂储存腔内腔的顶部设置有密封盖,所述下防粘剂储存腔底部的一端与第二连通管连通,所述竖管道开设在下模具的内部,所述竖管道的顶部和底部分别与第二连通管底部和工形密封柱的内腔连通,所述第一弹片远离工形密封柱的一端与下模具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波纹管外表面的底部与下模具的内腔固定连接。
9、优选地,所述第三连通管通过工形密封柱底部的内腔与竖管道连通,所述第四连通管底部的一端与第三连通管靠近第一弹片的一端配合,所述第四连通管顶部的一端通过第二波纹管与圆柱桶下方的内腔连通,所述第三连通管远离第一弹片的一端与限位活塞杆底部的内腔连通,所述单向阀的顶部和底部分别为输出口和输入口,所述单向阀底部的一端通过下模具内腔与外界连通。
10、优选地,所述卡块底部的一端呈斜面状且卡块底部的一端与工形密封柱顶部的内腔卡接,所述卡块顶部靠近圆柱桶的一侧设置有凸起,所述圆柱桶靠近卡块一侧的底部也设置有凸起,两者凸起相配合挤压。
11、优选地,所述内杆顶部的一端与上模具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弹簧的顶部和底部分别与套筒块和内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触点块的外表面与下模具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触点块的外表面与套筒块底部的内腔配合卡接,所述第五弹簧底部的一端与套筒块固定连接,所述连接限位杆与下模具的内腔活动卡接,所述连接限位杆远离套筒块的一端与圆柱桶底部的一侧固定连接。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3、本发明通过活塞筒、第一活塞杆、密封滚珠和空心活塞柱等结构之间的配合,使得装置具有在对模具进行快速喷涂防粘剂的作用,通过运行电动液压杆使得上模具向上移动,从而使得空心活塞柱推动活塞筒发生向下方向的移动,从而使得第一连通管和密封滚珠内腔中的压强增大,当第二空腔下降至于第一活塞杆同一水平高度时,空心活塞柱向下移动使得连接管内腔中的压强减小,进而使得第二空腔13以及上模具内腔中的压强减小,从而使得第一活塞杆向远离拉簧的一侧发生移动,进而使得第一空腔顶部一端挤压第二弹簧退出第二空腔内部,此时活塞筒内腔通过第一空腔与喷射管口连通,同时第一空腔内部的防粘剂将会被活塞筒和第一连通管的气体挤压并通过喷射管口底部瞬间喷出,从而将上模具内腔的侧壁以及内腔的顶部进行喷涂;
14、本发明通过圆柱桶、弯折联通管、工形密封柱和卡块等结构之间的配合,使得装置具有对活塞筒底部喷涂防粘剂的做用,通过圆柱桶底部的凸起与卡块上的凸起接触并挤压卡块向上移动并使得卡块底部一端解除对工形密封柱的卡接,进而会推动工形密封柱向靠近第一弹片一侧方向的移动,从而使得第四连通管底部一端与第三连通管靠近第一弹片的一端连通,此时第三连通管内部的防粘剂通过第三连通管远离第一弹片的一端进入至限位活塞杆内腔中,并通过第一波纹管进入至弯折联通管的内部,最终防粘剂将会通过弯折联通管顶部向斜上方交叉喷出,从而喷射到下模具底部并完成对下模具底部防粘剂的喷涂操作;
15、本发明通过套筒块、内杆、连接限位杆和第四弹簧等结构之间的配合,使得装置具有将泡棉进行快速顶起的作用,通过运行电动液压杆使得上模具带动内杆发生向上方向的移动,此时由于第四弹簧弹力的作用,同时也会使得套筒块向上移动,进而带动连接限位杆和圆柱桶向上移动,当第二触点块向上移动并与第一触点块接触时,此时电动液压杆停止运行,上模具呈打开状态,同时圆柱桶的上升将会顶将放置在下模具上方的泡棉顶起,以便于操作人员的快速取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