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海绵生产,具体是一种海绵冷却传输装置。
背景技术:
1、海绵原色为米白色,日后会因为跟氧气产生氧化反应而变成黄色,质地柔软,怕热(可耐温200度),易燃烧(可添加阻燃剂),是用聚氨酯加tdi或mdi进行胶联反应而产生的塑料类的产物,根据内在泡泡的的大小,可体现出各种的的密度,可根据需要用模塑的方式制成各种形状,大量应用于各行各业,主要用于防震、保温、物料的填充、儿童玩具等,聚脂海绵是高压密封发泡制成的,聚醚海绵是箱式发泡,其制备步骤如下:
2、a.将发泡树脂,发泡助剂和粘合剂树脂(使成品具有粘合性)混合在一起;
3、b.进行发泡加工,将80份乙烯乙酸乙烯酯(eva)、20份apao pt 3385、20份偶氮二甲酰胺、19份caco和0.6份过氧化二异丙苯混合在一起,置于模具中发泡,并用机械力击破闭孔,即可制得发泡海绵,其密度(d)为0.028g/cm,25%的压缩硬度为1.9kpa;
4、由于海绵的发泡过程为高温状态,因此,在海绵生产结束后需要进行冷却,传统的冷却方式为静置自然冷却的方式,该方式不仅会占用大量的时长,且冷却时长较长也造成不小的储或压力;
5、为解决上述问题,中国专利公告号cn117067485b公开了一种基于冷却固化的海绵成型装置,其通过伸缩式阀杆和固定底座的配合,在液体注入和发泡反应阶段,容器的侧壁为一个整体平板,即使发泡反应时气压增大,也不会影响该壁的平面状态,并且本发明还巧妙地利用了发泡后的海绵松软且有回弹性的特点,在供入冷却空气时自动将伸缩式阀杆伸出,不仅克服了模具侧壁既要密封(发泡前要密封,保证压力以及避免液体泄漏)又不能密封(冷却时要留出供空气流动的风道)的技术矛盾,而且还实现了供气时自动打开,不供气时自动关闭的技术效果,并且在关闭状态下能够承受的压力足够对抗发泡时产生的压力,为了避免大量气流沿着海绵与固定挡板的间隙直接排出,本发明提出了设置在阀杆法兰部上的阻流变向环,通过斜置导流板实现对气流的转向,使绝大多数的气流能够垂直进入海绵中,同时少量气流沿着固定挡板刚巧也能起到辅助脱模的效果;
6、在上述技术中海绵冷却是在脱模过程中实现的,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海绵温度较高,这导致新进入的冷气无法将海绵降低至合理温度,增加冷气通入时长等方式又会占用发泡设备较长时长,耽误了生产进度,因此,海绵后期仍然需要转运至冷却室二次冷却,无法根本上解决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海绵冷却传输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如何提高海绵冷却效率的技术问题。
2、基于上述思路,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海绵冷却传输装置,包括:海绵冷却仓;风冷组件;传输组件;升降组件;循环降温组件;所述传输组件设在海绵冷却仓底部,所述升降组件设置于海绵冷却仓上部,且所述升降组件上安装有至少一个风冷组件,所述传输组件带动海绵依次经过各个风冷组件,且海绵块经过风冷组件时发生形变,所述循环降温组件连接在海绵冷却仓顶部与各个风冷组件之间,所述循环降温组件将海绵冷却仓顶部顶部的热空气降温后排至各个风冷组件中,由各个所述风冷组件将冷风注入海绵块中;
3、将海绵的冷却与传输相结合,将主动式风冷与被动式降温相结合,相对于传统技术具备冷却效率高,冷却均匀、充分的特点,既不会占用发泡设备过多的时长,也无需进行静止冷却。
4、优选地,所述风冷组件包括风罩和压辊;所述压辊为中空结构,所述风罩朝向海绵块的一侧开设有用以容纳压辊的凹槽,所述风罩的两侧端面上均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远离风罩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挡风板,所述压辊的两端均固定嵌设有风筒,其中一个所述风筒与凹槽内端壁转动连接,另一个所述风筒依次穿过风罩、滑块和挡风板设置,且所述压辊外周面上设置有排列有序的多个排气孔;所述海绵冷却仓的两侧均开设有与风冷组件数量一致的竖槽,所述挡风板贴合在相邻的竖槽一侧,且挡风板的尺寸大于竖槽的尺寸;
5、优选地,所述风冷组件还包括填充辊;所述填充辊位于压辊内部,所述填充辊两侧端面上均固定有延伸柱,所述延伸柱位于相邻的风筒内,且所述延伸柱与风筒之间固定有多个连接支撑条;
6、压辊起到了挤压海绵块的作用,可促进海绵块吸入、排气,具备冷却效果,且压辊具备主动排气的效果,提高了冷却效果。
7、优选地,所述升降组件包括防护壳、升降装置、连接板和连接杆;所述防护壳被固定在海绵冷却仓上侧,所述防护壳上侧螺丝固定有两个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的输出端穿过防护壳与同一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的下侧固定连接有多个连接杆;所述海绵冷却仓顶部内壁固定连接有匀流板,所述匀流板上密布有匀流孔,且所述连接杆的底端均穿过海绵冷却仓、匀流板与相对的风罩固定连接。
8、升降装置用以控制风罩以及位于风罩内压辊的高度,能够适用于不同厚度的海绵块冷却。
9、优选地,所述传输组件包括传动辊、海绵传送带和驱动电机;两个所述传动辊转动嵌设在海绵冷却仓的两个相对内壁之间,所述驱动电机被固定在海绵冷却仓的一侧外壁上,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穿过海绵冷却仓与其中一个传动辊固定连接,两个所述传动辊之间传送连接有海绵传送带,所述海绵传送带的外周面上设置为毛面;所述海绵冷却仓的两侧均开设有料口,两个所述料口分别与海绵传送带的前后两端相对应;
10、优选地,所述传输组件还包括支撑辊;两个所述传动辊之间设置有多个支撑辊,所述支撑辊的两端均与海绵冷却仓内壁转动连接,且所述支撑辊并列平行设置在同一平面上,所述支撑辊贴合海绵传送带内侧顶壁;
11、海绵传送带起到了传输海绵块的作用,毛面有效增大了海绵块与海绵传送带之间的摩擦力,使得海绵块能够与海绵传送带同步移动。
12、优选地,所述循环降温组件包括蛇形管、冷媒箱、扩风壳和循环气泵;所述蛇形管设置有多个几字形折弯,所述蛇形管的折弯部分外侧固定套设有冷媒箱,且所述蛇形管的底端穿过扩风壳与循环气泵的输入端相连通,所述扩风壳固定在海绵冷却仓的一侧,以使得所述扩风壳与海绵冷却仓之间形成将冷媒注入风筒的空腔;
13、优选地,所述循环降温组件还包括第一导流板、第二导流板和导流管;所述冷媒箱的两侧内壁上分别固定有多个第一导流板和多个第二导流板,所述第一导流板和第二导流板依次间隔设置,且所述第一导流板和第二导流板远离与冷媒箱内壁之间均设置有导流口;所述冷媒箱的上下端壁上均固定嵌设有导流管;
14、蛇形管在冷媒箱内呈曲折结构,有效增加了换热的面积,导流管、第一导流板、第二导流板和导流口共同构成曲折流道,冷媒在曲折流道内流通,充分利用了冷媒箱的体积,提高了换热时长。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6、通过传输组件、风冷组件的设计,海绵传送带上的毛面有效增大了海绵块与海绵传送带之间的摩擦力,使得海绵块能够与海绵传送带同步移动,海绵块受到压辊下半部分的挤压力发生形变,使其被挤压部分先压缩体积,该过程中海绵块内部的热空气被挤出,直至海绵块越过压辊后,其被挤压部分在自身弹力的作用下复原,该过程中外界的冷空气得以进入海绵块内部的间隙内,能够吸收海绵块本身的热量,而压辊设置有多个,对于海绵块的反复挤压可充分降低海绵块的温度,实现了海绵块在传输过程中被动冷却的效果,相比于传统海绵冷却的方式,既缩短了占用海绵发泡设备的时长,也无需对海绵块单独静止冷却,节省了生产时间,减少了占地面积,提高了冷却效率,一举多得;
17、通过海绵冷却仓、循环降温组件的设计,空气在蛇形管内由上至下曲折流通,冷媒箱内的冷媒由下至上曲折流通,该过程中空气能够与冷媒充分换热,使得空气的温度有效降低,提高了海绵与空气之间的温差,进一步提高了热交换的速率,压辊被传输中的海绵块带动转动,该过程中,排气孔均能够向外排出冷风,冷风在海绵块传输过程中外溢,能够强制穿透海绵块,配合海绵块被挤压时的形变特性,能够带走海绵块的热量和残存的热空气,提高降温效率,相比于传统海绵冷却方式,各部分逐步冷却,冷却死角少;
18、通过升降装置的设置,控制升降装置输出端的伸出长度能够调整连接板的高度,连接板带动连接杆上下升降,使得风罩和压辊同步位移,能够调整压辊与海绵传送带上侧面之间的间距,适用于不同厚度的海绵块,以防止挤压海绵块不充分而造成冷却效果变差或挤压海绵块过于紧实而造成海绵阻塞的情况,且在海绵块传输的过程中对升降装置输出端的伸出长度的不断调整,可提高海绵块自然吸气、排气的频次,克服了受限于压辊数量的弊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