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注塑模具的斜顶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模具领域,特指一种注塑模具的斜顶机构。
【背景技术】
[0002]随着工业的不断发展,产品的不断推陈出新,其结构相应地越来越复杂,在塑胶产品上,基本上都有或多或少的内倒扣结构,这种内倒扣的出模一般都采用斜顶出模,因此,对模具斜顶机构的要求便越来越高,现今生产上使用模具其斜顶机构都直接设置在顶针板上,通过顶针对顶针板的推定,使斜顶机构实现产品的内倒扣出模操作,斜顶在使用顶针板的时候,板的强度会大大降低,由于产品胶位面积大,且顶针板的位置在产品正上方,注塑时压力大容易使内模变形,影响模具的生产工作和产品的质量,并且这些模具结构复杂,不便于装配,成本高。
【发明内容】
[000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不影响注塑模具强度,便于安装的斜顶机构。
[0004]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注塑模具的斜顶机构,包括模具主体及设置于其内部的斜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斜顶组件进一步包括斜顶弹簧座、弹簧、弹簧导向针、斜顶座、斜顶座导柱、斜顶及斜顶座复位针,
[0005]所述斜顶弹簧座固定设置在所述模具主体上,所述斜顶弹簧座设置有安装孔;
[0006]所述弹簧设置在斜顶弹簧座的安装孔内,其中一端抵于斜顶弹簧座,另一端抵于斜顶座,所述弹簧导向针设置于弹簧内,固定弹簧的位置及倾斜角度;
[0007]所述斜顶座具体可分为第一斜顶座及第二斜顶座,所述第一斜顶座固定安装在模具主体上,其中一侧与斜顶弹簧座相接触,另一侧可与第二斜顶座相接触;所述第一斜顶座及第二斜顶座均设置有同轴定位孔,所述斜顶座导柱呈一定角度地固定设置在所述定位孔内;
[0008]所述斜顶呈一定角度嵌入式地固定安装在第二斜顶座上;
[0009]所述斜顶座复位针固定安装在模具主体上,其中一端设置于模具内,另一端抵于第二斜顶座上。
[0010]其中,所述模具主体内依次设置有分流板、前面板及后面板,所述板内设置有前内模,所述后面板内设置有后内模,所述前内模及后内模共同形成型腔。
[0011]其中,所述分流板设置有安装槽,所述斜顶弹簧座及第一斜顶座均设置于分流板内。
[0012]其中,所述前面板设置有容纳腔,所述第一斜顶座固定于前面板上。
[0013]其中,所述前内模设置有斜顶装配孔,所述斜顶穿设于斜顶装配孔曝露于型腔内。
[0014]然而,所述斜顶座复位针固定设置在后内模上。
[0015]其次,所述第一斜顶座设置有通孔,所述弹簧穿于通孔抵于第二斜顶座上。
[0016]另外,所述斜顶座导柱至少为一个。
[0017]再则,所述斜顶座复位针与斜顶的水平距离需多2mm,避免行程中发生撞击。
[001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为: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不影响注塑模具强度且便于安装的斜顶机构,通过设计独立的斜顶机构,使其模板上挖的槽变小,从而增加模板强度,避免注塑过程中使内模变形,降低模具损坏风险,其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成本低。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实用新型斜顶机构与前后内模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实用新型开模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实用新型合模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本实用新型斜顶机构结构示意图。
[0023]附图标注说明:
[0024]1-模具主体;2_斜顶组件;3_斜顶弹簧座;4_弹簧;5_弹簧导向针;6_斜顶座;
7-斜顶座导柱;8_斜顶;9_斜顶座复位针;10_第一斜顶座;11-第二斜顶座;12_分流板;13-前面板;14-后面板;15-前内模;16-后内模;17-容纳腔;18_通孔;19-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0026]如图1-4所示,一种注塑模具的斜顶机构,包括模具主体I及设置于其内部的斜顶组件2,其特征在于:所述斜顶组件2进一步包括斜顶弹簧座3、弹簧4、弹簧导向针5、斜顶座、斜顶座导柱7、斜顶及斜顶座复位针9,
[0027]所述斜顶弹簧座3固定设置在所述模具主体I上,所述斜顶弹簧座3设置有安装孔19 ;
[0028]所述弹簧4设置在斜顶弹簧座3的安装孔19内,其中一端抵于斜顶弹簧座3,另一端抵于斜顶座6,所述弹簧导向针5设置于弹簧4内,固定弹簧4的位置及倾斜角度;
[0029]所述斜顶座6具体可分为第一斜顶座10及第二斜顶座11,所述第一斜顶座10固定安装在模具主体I上,其中一侧与斜顶弹簧座3相接触,另一侧可与第二斜顶座11相接触;所述第一斜顶座10及第二斜顶座11均设置有同轴定位孔,所述斜顶座导柱7呈一定角度地固定设置在所述定位孔内;
[0030]所述斜顶8呈一定角度嵌入式地固定安装在第二斜顶座11上;
[0031]所述斜顶座复位针9固定安装在模具主体I上,其中一端设置于模具内,另一端抵于第二斜顶座11上。
[0032]其中,所述模具主体I内依次设置有分流板12、前面板13及后面板14,所述前面板13内设置有前内模15,所述后面板14内设置有后内模16,所述前内模15及后内模16共同形成型腔。
[0033]其中,所述分流板12设置有安装槽,所述斜顶弹簧座3及第一斜顶座10均设置于分流板12内。
[0034]其中,所述前面板13设置有容纳腔17,所述第一斜顶座10固定于前面板13上。
[0035]其中,所述前内模15设置有斜顶8装配孔,所述斜顶8穿设于斜顶装配孔曝露于型腔内。
[0036]然而,所述斜顶座复位针9固定设置在后内模16上。
[0037]其次,所述第一斜顶座10设置有通孔18,所述弹簧穿于通孔18抵于第二斜顶座11上。
[0038]另外,所述斜顶座导柱7至少为一个。
[0039]再则,所述斜顶座复位针9与斜顶8的水平距离需多2mm,避免行程中发生撞击。
[0040]本实用新型在装配过程中,首先把斜顶弹簧座3安装于模具主体I的分流板12的安装槽上,在把弹簧导向针5呈一定倾斜角度地安装在斜顶弹簧座3的安装孔内,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