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水冷壁结构及锅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92861阅读:2951来源:国知局
锅炉水冷壁结构及锅炉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锅炉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锅炉水冷壁结构及锅炉。



背景技术:

在大型锅炉中,水冷壁结构为膜式水冷壁,进一步细分,又有垂直管圈水冷壁和螺旋管圈水冷壁。在超超临界锅炉中,垂直水冷壁由于其结构简单、安装工作量小、水动力稳定、阻力小、不易结渣等特性得到广泛应用。为了调节水冷壁垂直管屏入口流量,一般在水冷壁下集箱的内壁上设置不同孔径节流孔。

然而,由于节流孔的内径较小,由于锅炉管清洁度或者运行中产生的铁垢很容易堵塞节流孔,这需要定期对节流孔进行清理维修甚至更换相关结构。由于节流孔位置下集箱的内部,进行清理工作时需要割开集箱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拆卸维护节流阀的锅炉水冷壁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锅炉水冷壁结构,包括集箱和管屏,其中,所述集箱具有第一水管,所述管屏具有第二水管,所述第一水管连接于所述第二水管,并且所述第一水管和所述第二水管之间设有节流阀。

优选地,所述节流阀包括具有贯穿通孔的孔板,该孔板的周缘夹持于所述第一水管的环形端面和所述第二水管的环形端面之间。

优选地,所述贯穿通孔包括连续设置的第一孔段和的第二孔段,所述第一孔段靠近所述第一水管,所述第二孔段靠近所述第二水管,所述第一孔段具有恒定的第一内径,所述第二孔段沿轴向由所述第一内径增加为第二内径。

优选地,所述第二孔段为渐扩的锥形。

优选地,所述孔板的外周面上形成有径向向外突出的凸缘,所述凸缘夹持于所述第一水管的环形端面和所述第二水管的环形端面之间。

优选地,所述孔板的横截面为圆形,所述凸缘在沿轴向方向的中部具有最大的外径,所述第一水管、所述第二水管和所述节流阀焊接连接。

优选地,所述管屏包括分流管结构和换热水管,所述分流管结构连接于所述第二水管,所述换热水管连接于所述分流管结构。

优选地,所述分流管结构包括多个分叉管,每个所述分叉管具有一个主管和两个支管,多个所述分叉管分为n级,其中n≥2,第一级的所述分叉管的主管连接于所述第二水管,每个第(n-1)级的所述分叉管的支管连接有第n级的所述分叉管的主管,所述换热水管连接于第n级的所述分叉管的支管。

优选地,所述分叉管包括弯管,两个所述支管连接于所述弯管形成U型管,所述主管连接于所述弯管,并且所述主管与所述支管平行且反向延伸。

另外,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锅炉,其中,所述锅炉安装有以上方案所述的锅炉水冷壁结构。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节流阀设置在集箱外部的管件与管屏和管件之间,可以更方便节流阀的拆卸安装,从而在节流阀发生堵塞时更容易地拆卸并清理节流阀,保证流路的畅通,提高锅炉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述的水冷壁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述的节流阀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述的节流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述的分叉管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集箱 2 第一水管

3 第二水管 4 节流阀

5 分叉管

41 凸缘

51 主管 52 支管

53 弯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锅炉水冷壁结构,包括集箱1和管屏,其中,如图1所示,所述集箱1具有第一水管2,所述管屏具有第二水管3,所述第一水管2连接于所述第二水管3,并且所述第一水管2和所述第二水管3之间设有节流阀4。

集箱1可以为水冷壁的下集箱,并且集箱1中的水可以分流输送到水冷壁的管屏中。由于管屏中换热管的内径较小,因此需要对集箱输出的水流进行节流处理,本方案在第一水管2和第二水管3之间设置节流阀4,通过节流阀4的节流作用,调节输送到第二水管3的流量。相比于在集箱内部设置节流阀结构,本方案的节流阀4更容易拆卸维修,更便于清理水垢等造成的节流阀堵塞,而且并不需要割开集箱1,仅需要在集箱1外部的第一水管2和第二水管3上进行操作即可,简化了维修操作。

具体地,所述节流阀4包括具有贯穿通孔的孔板,该孔板的周缘夹持于所述第一水管2的环形端面和所述第二水管3的环形端面之间。所述贯穿通孔允许第一水管2和第二水管3之间的流体连通,并且所述贯穿通孔的内径明显小于第一水管2和第二水管3的内径,起到了节流作用。另外,为了便于安装,所述孔板夹持在第一水管2和第二水管3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贯穿通孔包括连续设置的第一孔段和的第二孔段,所述第一孔段靠近所述第一水管2,所述第二孔段靠近所述第二水管3,所述第一孔段具有恒定的第一内径,所述第二孔段沿轴向由所述第一内径增加为第二内径。如上所述,集箱1可以为水冷壁的下集箱,用于向管屏提供水流,即水流方向为第一水管2到第二水管3(如图2中箭头方向所示),相应地,在所述贯穿通孔中,所述第二孔段的内径大于第一孔段的内径,从而汽水经过所述贯穿通孔时,可以快速地释放压力,减缓水冷壁管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氧化皮垢污在此处聚集,减少所述贯穿通孔堵塞的可能。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孔段为渐扩的锥形。如图3所示,第二孔段为内径逐渐平滑扩大的锥形。也就是说,所述贯穿通孔内部形成为平滑的壁面,使得汽水流可以更为流畅地通过。

另外,所述孔板的外周面上形成有径向向外突出的凸缘41,所述凸缘41夹持于所述第一水管2的环形端面和所述第二水管3的环形端面之间。所述孔板可以为圆形的孔板,即大致为圆柱形,并且在外周面上形成凸缘41,凸缘41用于夹持在第一水管2和第二水管3之间,其中,所述孔板的外周直径可以大致等于第一水管2和第二水管3的内径,并且从中间向两端逐渐减小。

进一步的,所述孔板的横截面为圆形,所述凸缘41在沿轴向方向的中部具有最大的外径,所述第一水管2、所述第二水管3和所述节流阀4焊接连接。如图3所示,在所述孔板的截面中,凸缘41显示为尖角形状,凸缘41可以夹持在第一水管2的环形端面和第二水管3的环形端面之间,并且凸缘41分别与第一水管2的环形端面和第二水管3的环形端面之间存在间隙,从而便于将节流阀4焊接到第一水管2和第二水管3。

具体地,所述管屏包括分流管结构和换热水管,所述分流管结构连接于所述第二水管3,所述换热水管连接于所述分流管结构。原有水冷壁结构中,集箱起到主要的分流作用,即换热水管直接连接到集箱上,由于换热水管数量较多,集箱上需要开设相应数量的孔,并且在这些孔上设置节流阀,增加了生产成本。本方案通过分流管结构对集箱1从第一水管2输出的水进行再一次地分流,因此,可以减少连接到集箱1的第一水管2的数量。

进一步的,所述分流管结构包括多个分叉管5,每个所述分叉管5具有一个主管51和两个支管52,多个所述分叉管5分为n级,其中n≥2,第一级的所述分叉管5的主管51连接于所述第二水管3,每个第(n-1)级的所述分叉管5的支管52连接有第n级的所述分叉管5的主管51,所述换热水管连接于第n级的所述分叉管5的支管52。分叉管5起到分流的作用,通过多级分流,可以使得所述换热水管接收到流量较小的汽水流,内径相对较小的换热水管形成的换热结构可以更有效率地实现换热。

具体地,如图4所示,所述分叉管5包括弯管53,两个所述支管52连接于所述弯管53形成U型管,所述主管51连接于所述弯管53,并且所述主管与所述支管52平行且反向延伸。其中,主管51的内径可以大于两个支管52的内径,至少主管51的入口内径大于两个支管52的出口内径;并且,对于多级的分叉管5来说,两个支管52间的距离可以随着级别的增加而逐渐减小,也就是说,相对地靠近第二水管3的分叉管5的两个支管52的间距相对较大,以便于安装下一级的两个分叉管5。

另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锅炉,其中,所述锅炉安装有以上方案所述的锅炉水冷壁结构。集箱1可以为下集箱,并安装于水冷壁的下部,用于向水冷壁中的管屏提供汽水流。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