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汽发生装置及家用电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74877发布日期:2018-11-07 22:06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蒸汽发生装置及家用电器。



背景技术:

在相关技术中,许多家用电器采用蒸汽发生器进行加热、清洗或消毒。现有的蒸汽发生器一般采用锅炉式的蒸汽发生器和流道式的蒸汽发生器。锅炉式的蒸汽发生器由于没有为产生的蒸汽产生过热的结构和装置,只能产生普通100℃的蒸汽。流道式的蒸汽发生器多以铸铝流道(食品安全存在隐患)或铸铝包不锈钢管流道(食品安全没问题)为主,这些以金属为基材的管道虽然在传热性能上有比较好的表现,但同时,其天生粗糙的表面却成为水垢容易停留的重灾区。流道式的蒸汽发生器在使用过程中,用户要时不时进行清理水垢的作业,这增加了用户的负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提供一种蒸汽发生装置及家用电器。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一种蒸汽发生装置,包括相连的水加热管和汽加热管,所述水加热管和所述汽加热管为电热膜加热管,所述水加热管用于将水加热为蒸汽,所述汽加热管用于将蒸汽加热为过热蒸汽,所述汽加热管包括在多个子加热管,所述汽加热管与所述水加热管在电路上并联连接,所述汽加热管的总功率小于设定功率。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蒸汽发生装置,水在水加热管中加热为蒸汽,接着在汽加热管中继续加热得到过热蒸汽,有效地提高了蒸汽的温度,而且由于水加热管和汽加热管为电热膜加热管,因此,电热膜加热管不易积累水垢,进而可减轻用户的负担。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汽加热管的长度大于或等于所述水加热管的长度。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多个子加热管在电路上并联连接。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多个子加热管在电路上串联连接。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至少两个所述子加热管在电路上并联连接后在与其他所述子加热管电路上串联连接。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汽加热管呈迂回弯曲状或直线状。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蒸汽发生装置包括外壳和隔热材料,所述水加热管和所述汽加热管设置在所述外壳内,所述隔热材料填充在所述外壳内的空隙处并包围所述水加热管和所述汽加热管,所述外壳开设有进水孔、出气孔和引线孔,所述进水孔连接所述水加热管的进水口,所述出气孔连接所述汽加热管的出气口,所述蒸汽发生装置包括连接所述水加热管和所述汽加热管的引线,所述引线穿过所述引线孔并延伸到所述外壳外。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蒸汽发生装置包括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水加热管的进水口处和/或所述汽加热管的出气口处。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蒸汽发生装置包括水位传感器,所述水位传感器从所述水加热管与所述汽加热管连接的一端伸入所述水加热管,所述水位传感器伸入所述水加热管的长度小于所述水加热管的长度的1/2。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蒸汽发生装置包括加热电路、总开关、第一分开关和第二分开关,所述汽加热管与所述水加热管并联接入所述加热电路,所述总开关、所述第一分开关和所述第二分开关均接入所述加热电路,所述总开关用于控制所述加热电路的通断,所述第一分开关用于控制所述水加热管所在的电路的通断,所述第二分开关用于控制所述汽加热管所在的电路的通断。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一种家用电器,包括上述任一实施方式的蒸汽发生装置。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家用电器,水在水加热管中加热为蒸汽,接着在汽加热管中继续加热得到过热蒸汽,有效地提高了蒸汽的温度,而且由于水加热管和汽加热管为电热膜加热管,因此,电热膜加热管不易积累水垢,进而可减轻用户的负担。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蒸汽发生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蒸汽发生装置的平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蒸汽发生装置的电路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蒸汽发生装置的另一电路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蒸汽发生装置的又一电路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蒸汽发生装置的又一电路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蒸汽发生装置的模块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家用电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家用电器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述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相互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实用新型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此外,本实用新型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应用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请参阅图1-图6,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一种蒸汽发生装置10,包括相连的水加热管12和汽加热管14。水加热管12和汽加热管14为电热膜加热管,水加热管12用于将水加热为蒸汽,汽加热管14用于将蒸汽加热为过热蒸汽,汽加热管14包括在电路上多个子加热管142,汽加热管14与水加热管12在电路上并联连接,汽加热管14的总功率小于设定功率。

上述蒸汽发生装置10中,水在水加热管12中加热为蒸汽,接着在汽加热管14中继续加热得到过热蒸汽,有效地提高了蒸汽的温度,而且由于水加热管12和汽加热管14为电热膜加热管,因此,电热膜加热管不易积累水垢,进而可减轻用户的负担。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蒸汽加热装置10很好地解决现有蒸汽发生器的耐水垢寿命问题,可以让用户长期放心使用相关产品。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蒸汽发生装置的产品组成结构简单,组装容易实现,可实现大规模的量产化应用,使更多产品受益。更具体地,蒸汽发生装置10的组成结构设计,特别是将蒸汽发生装置10分成热水,热汽两部分的设计思路,并通过电路上的串并联解决现有电热膜加热管的功率不适应二段加热要求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蒸汽发生装置10,可应用于烤箱、消毒柜等需要使用蒸汽的家用电器100。

具体的,电热膜加热管包括管体和形成在管体外表面的电加热膜或丝。电加热膜或丝连接在电路中,电加热膜或丝通电后升温,并通过管体导热以对管体内的水或蒸汽加热。水加热管12的电加热膜的功率密度可大于5w/cm2以快速地将水加热管12中的水加热为蒸汽;汽加热管14处于干烧状态,因此需使汽加热管14的电加热膜的功率小于或等于设定功率,以避免干烧时汽加热管14损坏。设定功率可以为保证汽加热管14安全工作时的功率,设定功率的具体参数可以根据蒸汽加热装置10的实际具体需求设定,在一个例子中,设定功率可设为500w。

进一步地,水加热管12的管体采用石英、高强度耐热玻璃或陶瓷材料制成,以避免在水蒸发成蒸汽过程中产生的水垢粘连聚集成水垢。在管体上可沉积或烧结薄膜或厚膜电加热丝或电加热膜。汽加热管14是用于对生成蒸汽进行过热处理的电热膜加热器,因此,对汽加热管14的管体材料的要求并不高,可以是水加热管12里用到的管体材料,也可以是不锈钢等金属管材。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汽加热管14的长度大于或等于水加热管12的长度。如此,汽加热管14加热的效果好,得到的过热蒸汽的温度更高。

请参阅图3,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多个子加热管142在电路上并联连接。如此,电路简单,连接方便。

请参阅图4,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多个子加热管142在电路上串联连接。如此,使汽加热管14的总功率小于多个子加热管142的额定功率之和,可降低汽加热管14的功率,使汽加热管14的总功率小于设定功率。

具体地,由于需使汽加热管14的功率小于设定功率,电加热膜的功率密度需小于或等于设定值,以避免干烧时汽加热管14损坏。然而,由于技术或成本限制,电加热膜的功率密度难以做到小于或等于设定值,为了保证加热效果,需保证蒸汽在其加热管内流动的时长,汽加热管的长度也不能过短,从而使得导致汽加热管14的功率难以下降至设定功率。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通过将多个子加热管142串联来降低汽加热管14的功率。

例如,当设定功率为500w时,可以找到三个额定功率均为1350w的子加热管142,显然子加热管142的额定功率已大于设定功率,如果将三个额定功率均为1350w的子加热管142串联接入电路,因为每根电热管电热膜的电阻是一样的,串联的结果,会使每个管上的电压变成其额定电压的1/3,3根串联后的总功率便变成了原来额定功率的1/9*3=1/3,故汽加热管14的功率为450w,小于设定功率500w,可避免干烧使汽加热管14损坏或汽加热管14炸裂导致安全事故。

请参阅图5及图6,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至少两个子加热管142在电路上并联连接后与其他子加热管142在电路上串联连接。如此,使汽加热管14的总功率小于多个子加热管142的额定功率之和,当可获得的子加热管142的额定功率大于或等于设定功率时,可通过设计子加热管142串并联关系,使汽加热管14的总功率小于设定功率。

例如,在图5所示的实施方式中,两个子加热管142并联后与另外两个并联的子加热管142串联连接在电路中。在图6所示的实施方式中,两个子加热管142并联后与两个串联连接的子加热管142串联连接。例如,当设定功率为500w时,可以找到四个额定功率为均450w的子加热管142,通过将其中两根并联,与另外两根并联的串联,然后整个并入到电路中,并联后每根子加热管142的功率只有112.5W,也可以实现汽加热管14的功率为450w,小于设定功率500w,以避免干烧使汽加热管14损坏或汽加热管14炸裂导致安全事故。

需要说明的是,子加热管142的串并联组合方式及子加热管142的数量均可根据设定功率进行设计。另外,在电路上串并联的连接方式,在结构上完全是可以在同一根管上实现。

故本实用新型,通过将蒸汽发生装置10设计成两段,第一段为用于将水热成蒸汽的高功率密度水加热管12,第二段为产生过热蒸汽的汽加热管14,并通过电路上的子加热管142串并联来实现汽加热管14的总功率小于设定功率,实现功率配置,以满足汽加热管14的干烧要求。同时,水加热管12和汽加热管14均为电热膜加热管,防水垢能力强。即利用现有的电热膜加热器件,通过简洁的管道以及电路串并连接,既解决了蒸汽发生器容易因水垢结成集堆堵塞的问题,又解决了现有电热膜加热管的功率不适应二段功率加热要求的技术问题,使得本实用新型的蒸汽发生装置10,既能高效地产生过热蒸汽,又具有较强的防水垢能力,减轻了用户的负担。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汽加热管14呈迂回弯曲状。如此,有助于使蒸汽发生装置10长宽尺寸协调,从而可增大蒸汽发生装置10的应用范围;也可实现在有限的空间内增加汽加热管14的长度,从而使得蒸汽发生装置10输出的蒸汽的温度更高。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汽加热管14呈直线状。如此,蒸汽在汽加热管14内的流动跟顺畅,从而可以使蒸汽发生装置10输出蒸汽的速度更快。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多个子加热管142间隔设置,相邻两个子加热管142通过连接管16连接。如此,通过连接管16连接子加热管142,可更灵活地设置子加热管142的相对位置和子加热管142的个数。

例如,需要将两个子加热管142垂直连接时可使用弯折90度的连接管16,当需要将两个子加热管142平行连接时,可使用弯折180的连接管16。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水加热管12和多个子加热管142平行间隔设置,水加热管12与子加热管142之间、相邻的两个子加热管142之间通过连接管16连接。如此,使蒸汽发生装置10长宽尺寸协调,减小蒸汽发生装置10所需占用的空间,从而可增大蒸汽发生装置10的应用范围。

具体的,水加热管12、多个子加热管142和连接管16呈S型迂回弯曲连接。汽加热管14的长度越长,蒸汽发生装置10输出的蒸汽的温度越高。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蒸汽发生装置10包括一个水加热管12和三个子加热管142,水加热管12与子加热管142之间、相邻的两个子加热管142之间通过弯折180度的连接管16连接。如此,汽加热管14加热蒸汽的效果好,得到的过热蒸汽温度高。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蒸汽发生装置10包括支架18,支架18开设有多个支撑孔182,水加热管12和汽加热管14穿设支撑孔182并支撑在支架18上。如此,使水加热管12和汽加热管14的结构更稳定。

具体地,支架18包括两个支撑板184,两个支撑板184上分别开设有数量和位置相互对应的多个支撑孔182,水加热管12和汽加热管14的两端分别支撑在两个支撑板184的支撑孔182中。这样使得水加热管12和汽加热管14更稳定地支撑在支架18上。两个支撑板184可以为一体结构也可以为分体结构。在图1所示的实施方式中,两个支撑板184为分体结构。如此,便于装配蒸汽发生装置10。

在一个例子中,水加热管12和汽加热管14支撑在支架18上,装配蒸汽发生装置10时,可先将水加热管12和子加热管142支撑在支架18上,再通过连接管16将水加热管12与子加热管142、相邻的两个子加热管142连接起来,有助于提高蒸汽发生装置10的安装效率。

在另一个例子中,连接管16支撑在支架18上,装配蒸汽发生装置10时,可先将连接管16支撑在支架18上,再通将水加热管12与子加热管142插入对应的连接管16与连接管16连接,有助于提高蒸汽发生装置10的安装效率。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支架18的表面形成有绝缘涂层。如此,避免将支架18接入电路中,影响蒸汽发生装置10正常工作。

具体的,绝缘涂层可形成在支撑孔182的内表面。如此,可降低蒸汽发生装置10的生产成本。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支架18采用耐热绝缘材料制成。如此,避免将支架18接入电路中,影响蒸汽发生装置10正常工作。例如,支架18可采用陶瓷制成。如此,支架18成本低,耐高温,且易清洁。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蒸汽发生装置10包括外壳和隔热材料,水加热管12和汽加热管14设置在外壳内,隔热材料填充在外壳内的空隙处并包围水加热管12和汽加热管14。如此,减少蒸汽发生装置10传递给外界的热量,也能提高蒸汽发生装置10的热利用效率,有助于提高蒸汽温度。

具体的,隔热材料可以是隔热棉。隔热棉有弹性、质量轻而且价格便宜,同时可起到缓冲的作用,也能够减轻蒸汽发生装置10的重量并降低蒸汽发生装置10的生产成本。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外壳开设有进水孔、出气孔和引线孔,进水孔连接水加热管12的进水口,出气孔连接汽加热管14的出气口,蒸汽发生装置10包括连接水加热管12和汽加热管14的引线106,引线106穿过引线孔并延伸到外壳外。如此,实现将水加热管12和汽加热管14连接到电路中,给水加热管12进水和给汽加热管14出气,使水加热管12和汽加热管14发热升温。

具体的,蒸汽发生装置10包括接线端子107,水加热管12两端分别设有一个引线106,两个引线106的末端分别连接一个接线端子107,每个子加热管142的两端设有引线106,每个子加热管142一端的引线106连接在一个接线端子107,每个子加热管142另一端的引线106连接在另一个接线端子107。如此,通过接线端子107将水加热管12和子加热管142连接到电路中,接线更方便。

请结合图2和图7,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蒸汽发生装置10包括第一温度传感器15,第一温度传感器15设置在水加热管12的进水口122处。如此,可实时监测水加热管12的进水口122处的温度。

具体地,蒸汽发生装置10包括控制模块101,若温度超过100度则说明水加热管12处于干烧状态,控制模块101可控制蒸汽发生装置10及时提醒用户或者控制水加热管12和汽加热管14停止加热,避免水加热管12长时间干烧使水加热管12损坏或爆裂造成安全事故。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蒸汽发生装置10包括第二温度传感器13,第二温度传感器13设置在汽加热管14的出气口144处。如此,可实时监测蒸汽发生装置10输出的蒸汽的温度。如此,可实现利用温度传感器来实现蒸汽的精确控制。

具体地,可在汽加热管14的出气口144处设置一个气嘴,气嘴可改变气流的流出方向及流出速度,温度传感器15可设置在气嘴处。气嘴的材料可为塑料或金属均可,气嘴结构可以作为出气口144喷射流速改变装置使用。控制模块101根据出气口144处的第二温度传感器13的温度数据控制蒸汽的喷射流速。

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第一温度传感器15设置在水加热管12的进水口122处和第二温度传感器13设置在汽加热管14的出气口144处。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蒸汽发生装置10包括水位传感器17,水位传感器17从水加热管12与汽加热管14连接的一端伸入水加热管12,水位传感器17伸入水加热管12的长度小于水加热管12长度的1/2。如此,水位传感器17可实时检测水加热管12内的水位。

具体地,在水位传感器17位未检测到水时(即水加热管12内没有水或者水位未达到水加热管12长度的1/2),控制模块101控制水加热管12保持停止加热状态。如此,可避免用户启动蒸汽发生装置10后,由于水加热管12未进水或进水不足导致干烧。

在一个例子中,水位传感器17可用金属片式的水位传感器17,通过测电阻得其泡入水中的状态,即水位。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蒸汽发生装置10包括流量传感器19,流量传感器19用于检测水加热管12的进水流量。如此,可检测水加热管12的进水流量。

具体的,水加热管12与进水管连接,流量传感器19可设置在进水管且位于外壳外。如此,更方便读取流量传感器19的数据。而且,将流量传感器19设置在外壳之外,也便于流量传感器19的更换和维修。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蒸汽发生装置10包括加热电路102、总开关103、第一分开关104和第二分开关105,汽加热管14与水加热管12并联接入加热电路102,总开关103、第一分开关104和第二分开关105均接入加热电路102,总开关103用于控制加热电路102的通断,第一分开关104用于控制水加热管12所在的电路的通断,第二分开关105用于控制汽加热管14所在的电路的通断。如此,实现独立控制水加热管12和汽加热管14。

具体的,可通过是否接通第二分开关105控制蒸汽发生装置10是否输出过热蒸汽。当不需要过热蒸汽时,可仅接通总开关103和第一分开关104,这样可以节约电能,降低用户的使用成本;当需要过热蒸汽时,接通总开关103、第一分开关104和第二分开关105。

进一步地,总开关103、第一分开关104和第二分开关105可以为继电器开关。如此,便于控制总开关103、第一分开关104和第二分开关105。当然,总开关103、第一分开关104和第二分开关105也可选用其它电控开关或机械开关。

请参图8及图9,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一种家用电器100,包括上述任一实施方式的蒸汽发生装置10。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家用电器100,水在水加热管12中加热为蒸汽,接着在汽加热管14中继续加热得到过热蒸汽,有效地提高了蒸汽的温度,而且由于水加热管12和汽加热管14为电热膜加热管,因此,电热膜加热管不易积累水垢,进而可减轻用户的负担。

家用电器100可以为烤箱、消毒柜等需要使用蒸汽的家用电器100。具体地,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家用电器100包括腔体20,腔体20开设有开口22和腔室24,腔室24用于放置被处理物,开口22用于用户取放被处理物。被处理物例如是食物,或待消毒的器具。蒸汽发生装置10可安装在腔体20的外侧面上,汽加热管14加热所产生的过热蒸汽可导入至腔室24中。开口22的侧边可转动地连接有门体21,门体21可在家用电器100工作时密封腔室24,防止水蒸汽泄漏。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某些实施方式”、“一个实施方式”、“一些实施方式”、“示意性实施方式”、“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的描述意指结合实施方式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方式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