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式快装锅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44732发布日期:2019-08-03 16:35阅读:137来源:国知局
一种立式快装锅炉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立式快装锅炉,尤其涉及一种能够现场快速安装的模块化立式快装气化燃烧装置,属于燃烧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偏远地区交通不便或水力、风力发电地区负荷不稳定地区,居民生活用电或小型用电需要用到小型移动发电锅炉。同时如地震等应急情况下的紧急供电也需要移动式快装锅炉。此时,考虑系统的供电对象为居民生活用电或小型用电设备供电,机组的功率不宜设置太大,配置供电能力通常为500~6000KW。不仅需要检修维护简单,还要设备燃料的适应性广,可以单独燃用生物质,也可以燃用生物质和煤的混合物,还可以单独燃煤。

同时,由于地区偏远交通不便,还需要在结构上尽可能优化,使得运输、安装均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立式快装锅炉,将锅炉分三个主要组件生产、组装安装,减少施工现场大型起重设备的使用,且结构紧凑。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立式快装锅炉,包括气化组件、燃烧及余热利用组件和炉排组件,这些组件能够在现场快速组装;所述气化组件包括气化室和设置在所述气化室顶部的进料器,所述气化室下部设置有气化剂管;所述燃烧及余热利用组件包括燃尽室和尾部烟道,所述燃尽室与所述尾部烟道顶部连通;所述炉排组件包括炉排和设置在炉排底部的炉排风室;所述炉排设置在所述气化室和所述燃烧及余热利用组件底部;所述气化室与所述燃尽室之间设置有连接炉墙,所述尾部烟道底部与所述炉排顶部形成后拱;所述燃尽室入口处设置有二次风管和三次风管。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气化室内设置有拱墙将所述气化室分成水平并列的气化区和导引区,所述气化剂管设置在所述气化区下部。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拱墙上间隔设有若干窗格连通所述气化区和导引区。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拱墙选用耐火砖砌筑。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气化室内壁面敷设耐火材料。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炉排为阶梯炉排,其包括气化炉排和燃尽炉排,所述燃尽炉排设置在所述气化炉排末端并呈阶梯式布置,所述燃尽炉排末端设置有落渣通道;所述气化炉排和所述燃尽炉排分别位于所述气化室和所述燃烧及余热利用组件底部,且均朝向所述燃尽炉排末端向下倾斜布置。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气化炉排和所述燃尽炉排底部分别设置有气化炉排风室和燃尽炉排风室。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后拱位于所述燃尽炉排顶部;所述后拱与阶梯炉排、连接炉墙和燃尽室入口之间形成燃烧区,所述二次风管布置在所述燃烧区。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燃尽室和尾部烟道的顶部设置有汽包。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燃尽室上部设置有过热器。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尾部烟道内设置有立式对流受热面;所述尾部烟道底部形成落灰管。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锅炉分三个主要组件生产、现场快速安装,缩短施工时间和减少施工成本;立式布置,结构紧凑;网格隔墙的设置,使得气化气及时进入燃烧区;分级气化、燃烧,能够减低NOX排放。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一种立式快装锅炉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拱墙结构示意图。

图中:1-进料器;2-气化区;3-导引区;4-拱墙; 5-气化炉排;6-燃尽炉排;7-燃尽室;8-尾部烟道;9-锅筒;10-炉排风室;11-炉排风室;12-气化剂管;13-二次风管;14-三次风管;15-烟道;16-后拱;17-过热器;18-对流受热面;19-渣池。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及工作过程作进一步的说明。

本申请文件中的上、下、左、右、前和后等方位用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位置关系而建立的。附图不同,则相应的位置关系也有可能随之发生变化,故不能以此理解为对保护范围的限定。

如图1所示,一种立式快装锅炉,包括气化组件、燃烧及余热利用组件和炉排组件,这些组件能够部件化生产并在现场快速组装或拆卸,从而形成小型化移动发电锅炉。

气化组件包括气化室和设置在气化室顶部的进料器1,进料器1为密封进料器,以防止气化气泄漏。气化室内设置有拱墙4将气化室分成水平并列的气化区2和导引区3,且导引区3设置在气化区2与燃尽室7之间。拱墙4底部为拱形,其上间隔设有若干空心格(如图2所示),使得气化区2和导引区3能够连通。拱墙4选用耐火砖砌筑。

气化区2下部设置有若干气化剂管12。气化剂管12可上下设置两排。气化剂管12内通入气化剂,如空气、水蒸气等。气化室内壁面敷设耐火材料,使气化室内形成蓄热气化。

使包括块状煤、型煤和木片或树皮等块状/片状生物质在内的任一种或者多种混合的块状/片状燃料从进料器1进入气化室,掉落在气化室下方的炉排上,并逐渐填充气化室的气化区。气化区内燃料充满或半充满。块状燃料在气化区中填充能够保证具有一定的空隙从而能够顺利气化。

从气化剂管12通入气化剂,使燃料与气化剂发生气化反应,生成气化气和气化残渣。同时气化剂也对燃料起松动作用。

气化室内生成的气化气和少量气化残渣(包括未完全气化的燃料)从拱墙4进入导引区3。进入导引区3的少量气化残渣掉落在炉排上,气化气顺着物料通道向燃尽室7流动。

燃烧及余热利用组件包括燃尽室7和尾部烟道8,燃尽室7与尾部烟道8顶部连通。

炉排组件包括炉排和设置在炉排底部的炉排风室;炉排设置在气化室和燃烧及余热利用组件底部。炉排为阶梯炉排,其包括气化炉排5和燃尽炉排6,燃尽炉排6设置在气化炉排5末端并呈阶梯式布置,燃尽炉排6末端设置有落渣通道;气化炉排5和燃尽炉排6分别位于气化室和燃烧及余热利用组件底部,且均朝向燃尽炉排6末端向下倾斜布置。

气化炉排5和燃尽炉排6底部分别设置有气化炉排风室10和燃尽炉排风室11。

气化炉排5和燃尽炉排6前端均设有推料装置,可独立调控推料速度。燃料在气化炉排5上朝向燃尽炉排6的方向移动。从气化炉排风室10通入空气作为气化剂,启动过程的未气化燃料和正常运行过程中的未完全气化的燃料及气化残渣在气化炉排5上移动过程中,进一步气化,继续生成气化气和气化残渣。气化残渣在气化炉排上被推行到气化炉排5末端,掉落在燃尽炉排6上时,因气化炉排5和燃尽炉排6之间的阶梯式设置,气化残渣在掉落过程中得到翻动。燃尽炉排风室11通入空气作为氧化剂,使得气化残渣逐渐燃烧。

气化室与燃尽室7之间设置有连接炉墙,尾部烟道8底部与炉排顶部形成后拱16。后拱16位于燃尽炉排6顶部;后拱16与阶梯炉排、连接炉墙和燃尽室7入口之间形成燃烧区,二次风管13布置在燃烧区。二次风管13设置若干个,分布在气化室导引区3与阶梯炉排之间的竖直断面以及后拱16与阶梯炉排之间的水平断面上。燃尽室7入口处设置有若干三次风管14。二次风管13和三次风管14分别喷入二次风和三次风,对气化气形成分级燃烧。同时,靠近阶梯炉排的二次风管13喷入的二次风也将促进气化残渣的燃烧。

燃尽室7和尾部烟道8的顶部设置有汽包9。燃尽室7上部设置有过热器17,尾部烟道8内设置有立式对流受热面18。

气化气在燃烧区和燃尽室7燃烧产生的高温烟气依次通过燃尽室7和尾部烟道8被过热器17和立式对流受热面18吸收热量后从尾部烟道8下部的烟道15排出。

尾部烟道8底部形成落灰管。落灰管和落渣通道均伸入渣池19,渣池19采用水封。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