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蒸汽发生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蒸汽发生器及其水汽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2.市面上所有的蒸汽发生器,目前全部采用炉体产生蒸汽,炉体上设置有蒸汽输出管,在蒸汽输出管上安装阀门,来控制蒸汽的输出,这样的产品或多或少会存在以下弊端:
3.由于蒸汽发生器的炉体大小不一,水面高度不一,当阀门开小时,蒸汽供不上使用;而当阀门开大时,蒸汽会快速输出,内部的沸腾水也会顺着汽流的方向往外带出,炉体容积、水面高度的不同,带水滴的份量也各不相同,这种水滴在后部快速动态熨烫环节,很难全部处理干净,造成熨烫质量不稳定,而且带出的水会也熨烫衣物过于潮湿而发霉损坏,因此,解决汽源带水问题,就成为提高熨烫质量的首要问题。
4.因而现有技术还有待改进和提高。
技术实现要素:5.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蒸汽发生器及其水汽分离装置,可有效分离蒸汽中的水滴,以减小蒸汽中的水分。
6.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
7.一种蒸汽发生器的水汽分离装置,包括用于使蒸汽发生器的主锅炉内生产的蒸汽进行第一次水汽分离的蒸汽截流装置,用于进行第二次水汽分离的水汽分离室、至少一用于进行第三次水汽分离的蒸汽传输管,所述蒸汽截流装置设置于水汽分离室的进汽端,所述蒸汽传输管设置于水汽分离室的出汽端。
8.所述的蒸汽发生器的水汽分离装置中,所述蒸汽截流装置包括两端封闭的蒸汽截流管,蒸汽截流管的一端的侧壁具有进汽出液侧孔,蒸汽截流管的另一端的侧壁具有出汽回液侧孔。
9.所述的蒸汽发生器的水汽分离装置中,所述蒸汽传输管的一端为封闭端,蒸汽传输管的一端的侧壁具有进汽侧孔,蒸汽传输管的另一端为出汽通道。
10.所述的蒸汽发生器的水汽分离装置,还包括出汽接头,所述出汽接头的一端与蒸汽传输管的另一端连接,出汽接头的另一端与阀门连接。
11.所述的蒸汽发生器的水汽分离装置中,所述蒸汽传输管为1-10个。
12.所述的蒸汽发生器的水汽分离装置中,所述蒸汽传输管与蒸汽截流装置垂直或错开设置。
13.所述的蒸汽发生器的水汽分离装置中,所述进汽出液侧孔、出汽回液侧孔、进汽侧孔的数量为1-20个。
14.所述的蒸汽发生器的水汽分离装置中,所述进汽出液侧孔、出汽回液侧孔、进汽侧孔为圆孔、方形孔、三角形孔、椭圆形孔或正多边形孔。
15.所述的蒸汽发生器的水汽分离装置中,所述水汽分离室呈圆柱形、长方体形、正方体形或椭圆体形。
16.一种蒸汽发生器,包括主炉体和至少一如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水汽分离装置,所述水汽分离装置设置于主炉体的顶部或侧面。
17.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蒸汽发生器及其水汽分离装置,其中所述水汽分离装置在输送蒸汽时,先由所述蒸汽截流装置将蒸汽发生器沸腾时上涌的水反压阻挡,使水滴下沉于主锅炉中,同时使蒸汽经所述蒸汽截流装置进入水汽分离室中,在所述水汽分离室中,由于水汽分离室与蒸汽发生器的压力相同,利于水的自重,使蒸汽进行第二次水汽分离,最后由所述蒸汽传输管挡住蒸汽中少有的水分,进行第三次水汽分离,从而可避免蒸汽输出时出现带水滴的情况发生,而且水汽分离装置的结构紧凑、成本低。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提供的蒸汽发生器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图1中a-a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提供的蒸汽发生器中水汽分离装置具有一个蒸汽传输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提供的蒸汽发生器中水汽分离装置具有一个蒸汽传输管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22.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提供的蒸汽发生器的水汽分离装置具有两个蒸汽传输管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23.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二较佳实施例提供的蒸汽发生器的结构示意图。
24.图7为6中b-b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25.附图标注说明:
26.水汽分离装置100 蒸汽截流装置1 蒸汽截流管10 进汽出液侧孔11
27.出汽回液侧孔12 水汽分离室2 蒸汽传输管3 进汽侧孔31
28.出汽通道32 出汽接头4 阀门5 蒸汽发生器200 主炉体201
具体实施方式
29.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30.需要说明的是,当部件被称为“装设于”、“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部件上,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部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部件。当一个部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部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部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部件。
31.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左、右、上、下等方位用语,仅是互为相对概念或是以产品的正常使用状态为参考的,而不应该认为是具有限制性的。
32.请参阅图1、图2、图3和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蒸汽发生器的水汽分离装置包括用于使蒸汽发生器200的主锅炉内生产的蒸汽进行第一次水汽分离的蒸汽截流装置1,用于进行第二次水汽分离的水汽分离室2、至少一用于进行第三次水汽分离的蒸汽传输管3,所述
蒸汽截流装置1设置于水汽分离室2的进汽端,所述蒸汽传输管3设置于水汽分离室2的出汽端,在输送蒸汽时,先由所述蒸汽截流装置1将蒸汽发生器200沸腾时上涌的水反压阻挡,使水滴下沉于主锅炉201中,同时使蒸汽经所述蒸汽截流装置1进入水汽分离室2中,由于水汽分离室2与蒸汽发生器200的压力相同,利于水的自重,使蒸汽进行第二次水汽分离,最后经所述蒸汽传输管3挡住蒸汽中少有的水分,进行第三次水汽分离,从而可避免蒸汽输出时出现带水滴的情况发生。
33.请一并参阅图5,所述蒸汽截流装置1包括两端封闭的蒸汽截流管10,蒸汽截流管10的一端的侧壁具有进汽出液侧孔11,蒸汽截流管10的另一端的侧壁具有出汽回液侧孔12,当蒸汽发生器200中的水沸腾时,水翻滚上涌形成涌浪,通过蒸汽截流管10一端的封闭端并从侧部进汽的方式,可阻挡水进入蒸汽截流管10中,并对上涌的水反压阻挡,使水滴下沉于蒸汽发生器200的主锅炉201中,同时使蒸汽经进汽出液侧孔11进入蒸汽截流管10内并进入水汽分离室2中,在蒸汽进入水汽分离室2之前,还经另一端的封闭端和侧部出汽的可阻挡蒸汽中的水滴,使蒸汽经出汽回液侧孔12进入水汽分离室2中,而分离出来的水滴经进汽出液侧孔11流回主锅炉中,实现蒸汽的第一次水汽分离。
34.在蒸汽进入水汽分离室2进行第二次分离时,由于水汽分离室2具有一定空间,并与蒸汽发生器200内的压力相同,利用水滴的自重,可使水滴下沉,经所述出汽回液侧孔12、进汽出液侧孔11再流回蒸汽发生器200内,同样通过侧部进汽的方式改变蒸汽流动路径使水汽分离。
35.较佳地,所述蒸汽传输管3的一端为封闭端,蒸汽传输管3的一端的侧壁具有进汽侧孔31,蒸汽传输管3的另一端为出汽通道32,在蒸汽输出时,中的蒸汽上升,由于蒸汽传输管3的一端为封闭端,使蒸汽从蒸汽传输管3的侧部进入蒸汽传输管3时,经封闭端可阻挡蒸汽中少有的水滴,再经进汽侧孔31进入出汽通道32中,达到第三次水汽分离的目的。此时分离出的少量水滴在水汽分离室2中高温蒸汽的作用下,也可蒸发成蒸汽,可避免水滴经出汽通道32输出。
36.本实施例中,所述封闭端可与相应的管(即蒸汽截流管10或蒸汽传输管3)可采用一体成型方式、也通过焊接方式密封,蒸汽截流管10或蒸汽传输管3与主锅炉201或水汽分离室2之间通过焊接方式密封。
37.所述的水汽分离装置100还包括出汽接头4,所述出汽接头4的一端与蒸汽传输管的另一端连接,出汽接头4的另一端与阀门5连接,通过所述出汽接头4可以连接阀门5,使蒸汽经阀门5导出。如:由阀门5连接烫斗(图中未示出),可有效解决熨烫终端产品汽源的干湿度要求,以提高熨烫效果,还可以避免水滴喷水带来的热量损失、能耗浪费,进而达到节能的目的。
38.请继续参阅图4、图5和图7,所述蒸汽传输管3为1-10个,蒸汽传输管3的具体数量可以根据水汽分离室2的大小、蒸汽传输管3连接的设备数量而定。如图1、图2中,所述水汽分离室2的体积较小,可采用一个蒸汽传输管3;如图5、图7中,所述水汽分离室2的体积较大,可采用两个或以上蒸汽传输管3。
39.其中,当蒸汽传输管3为2个及以上时,所述蒸汽传输管3与蒸汽截流装置1垂直或错开设置,可避免蒸汽发生器200中的蒸汽进入水汽分离室2后,直接进入蒸汽传输管3中,以更进一步降低输出的蒸汽中的水分。
40.具体地,所述进汽出液侧孔11、出汽回液侧孔12、进汽侧孔31的数量为1-20个,具体数量可根据蒸汽发生器200的大小、蒸汽传输量选用。进一步地,所述进汽出液侧孔11、出汽回液侧孔12、进汽侧孔31为圆孔、方形孔、三角形孔、椭圆形孔或正多边形孔,具体形状可根据设备需要选用,达到传输蒸汽的效果即可,此处不对进汽出液侧孔11、出汽回液侧孔12、进汽侧孔31的数量及孔的形状作限制。
41.如图1、图6所示,所述水汽分离室2呈圆柱形、长方体形、正方体形或椭圆体形,具体可根据安装位置、蒸汽发生器200的大小等因素进行选择,只需要使水汽分离室2具有一定空间,使蒸汽达到水汽分离目的即可。
42.基于上述的蒸汽发生器200的水汽分离装置100,本实用新型还相应提供一种蒸汽发生器200(请继续参阅图1和图6),包括主炉体201和至少一水汽分离装置100,所述水汽分离装置100设置于主炉体201的顶部或侧面,具体可根据主炉体201的占用空间进行选择,还可以多个串联使用,此处不作限制。由于上文已经所述水汽分离装置100进行了详细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43.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蒸汽发生器及其水汽分离装置,其中所述水汽分离装置在输送蒸汽时,先由所述蒸汽截流装置将蒸汽发生器沸腾时上涌的水反压阻挡,使水滴下沉于主锅炉中,使蒸汽经所述蒸汽截流装置进入水汽分离室中,在所述水汽分离室中,由于水汽分离室与蒸汽发生器的压力相同,利于水的自重,使蒸汽进行第二次水汽分离,最后经所述蒸汽传输管挡住蒸汽中少有的水分,进行第三次水汽分离,从而可避免蒸汽输出时出现带水滴的情况发生。如将所述水汽分离装置用于熨烫设备中时,可有效解决熨烫终端产品汽源的干湿度要求,以提高熨烫效果,还可以避免水滴喷水带来的热量、能耗浪费,达到节能的目的。
44.此外,本实用新型还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等优点,可用于各种蒸汽设备中。
45.可以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而所有这些改变或替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