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卧式燃气锅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518951发布日期:2022-12-13 18:08阅读:51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卧式燃气锅炉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属于燃气锅炉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卧式燃气锅炉。


背景技术:

2.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当前的科技水平已经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人们在追求科技进步的同时,越来越重视高质量发展,尤其在能源利用领域,国家提出煤改气政策,削减燃煤用量,减少二氧化硫和烟粉尘排放,因此燃气锅炉成为代替燃煤锅炉的必然选择。本发明区别于传统燃气锅炉,采用船用锅炉设计理念,在结构、占地、成本等方面具有十分明显的优势,已在多家科研院所得到应用,并且正在电力、化工、冶金等行业进行推广。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锅炉受热面采用小管径,整体重量轻,结构布置紧凑,占地面积小,燃烧器采用高效型燃烧器,烟气排放能够满足环保要求的一种新型卧式燃气锅炉。
4.一种新型卧式燃气锅炉,包括燃烧器、水冷壁、蒸发管束i、过热器、蒸发管束ii、省煤器和凝结水加热器;所述燃烧器安装在炉墙上,燃烧器与水冷壁一端连接,另一端通过蒸发管束i与过热器连接;所述过热器与蒸发管束ii连接;所述蒸发管束ii上端和下端分别与上锅筒和下锅筒连接;所述蒸发管束ii还与省煤器连接;省煤器与凝结水加热器连接;所述省煤器11和凝结水加热器12布置在尾部竖直烟道内。
5.进一步地,所述水冷壁上设置有防爆门,以便在炉膛内产生爆燃时释放炉膛内压力。
6.进一步地,所述炉墙上设置有观察孔。
7.进一步地,所述炉墙设置有检修人孔,便于锅炉检修。
8.进一步地,所述蒸发管束i、过热器和蒸发管束ii布置在由水冷壁构成的水平烟道内。
9.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0.1、本发明是一种新型燃气锅炉,锅炉形式不同于传统燃气锅炉,适用于蒸汽流量10t/h-80t/h,压力5.3mpa以下,产生过热蒸汽的燃气锅炉,特别适用于场地空间受限的企业,尤其适用于国内科研院所和高校试验室。
11.2、本发明锅炉重量轻、占地面积小、成本低,锅炉性能高于传统燃气锅炉,能够节约企业投资。
12.3、本发明相比于传统燃气锅炉,占地面积约为传统燃气锅炉的80%。
13.4、本发明相比于传统燃气锅炉,重量约为传统燃气锅炉的70%。
14.5、本发明相比于传统燃气锅炉,成本约为传统燃气锅炉的70%。
15.6、本发明相比于传统燃气锅炉,烟气阻力约为传统燃气锅炉的65%,可以有效降低送风机功率,为企业节约自耗电。
16.7、本发明采用高效低氮燃烧器,锅炉排放能够满足环保要求。
17.8、本发明能够将排烟温度控制在80℃以下,最大程度回收烟气热量,锅炉效率高。
18.9、本发明启动速度快,优于传统燃气锅炉。
19.10、本发明由于其独特的结构形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缩短现场安装周期,降低施工成本。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图;
21.图2为本发明观察孔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
23.如图1-图2所示,一种新型卧式燃气锅炉,包括燃烧器1、水冷壁2、蒸发管束i5、过热器6、蒸发管束ii7、省煤器11和凝结水加热器12;所述燃烧器1安装在炉墙3上,燃烧器1与水冷壁2一端连接,另一端通过蒸发管束i5与过热器6连接;所述过热器6与蒸发管束ii7连接;所述蒸发管束ii7上端和下端分别与上锅筒8和下锅筒9连接;所述蒸发管束ii7还与省煤器11连接;省煤器11与凝结水加热器12连接;所述省煤器11和凝结水加热器12布置在尾部竖直烟道内
24.所述水冷壁2上设置有防爆门4,以便在炉膛内产生爆燃时释放炉膛内压力。
25.所述炉墙3上设置有观察孔15。
26.所述炉墙3设置有检修人孔10,便于锅炉检修。
27.所述蒸发管束i5、过热器6和蒸发管束ii7布置在由水冷壁2构成的水平烟道内。
28.下面具体描述本发明工作流程
29.1、烟气流程
30.天然气与空气分别通过管道送至燃烧器1,在炉膛内点火燃烧,燃烧产生的高温辐射热被炉膛水冷壁2吸收,烟气向炉膛出口流动,到达炉膛出口时烟气温度在1100℃左右,然后烟气依次通过蒸发管束i5、过热器6、蒸发管束ii7,省煤器11以及凝结水加热器12,加热管内工质,最终烟气温度降低至80℃左右,通过烟囱排入大气,烟气在炉膛及烟道内单回程流动,可以减小烟气阻力。烟气在流动过程中阻力由送风机提供的压头克服。为保证锅炉安全稳定运行,在两侧水冷壁上设置有防爆门序号4,以便在炉膛内产生爆燃时释放炉膛内压力。为便于观察锅炉燃烧情况,在前墙上设置观察孔15。为便于锅炉检修,在炉墙及烟道上设置检修人孔10。
31.本发明中受压元件蒸发管束i5、过热器6、蒸发管束ii7布置在由水冷壁2构成的水平烟道内,膜式水冷壁近似o型,采用轻型外保温结构,保温层由硅酸铝干法针刺毯、保温抓钉、保护层等组成。省煤器11、凝结水加热器12布置在尾部竖直烟道内,烟道由钢板及加强型钢构成,烟道采用外保温,保温层也由硅酸铝干法针刺毯、保温抓钉、保护层等组成。
32.2、汽水流程
33.结合图形,汽轮机产生的凝结水通过凝结水泵送至锅炉尾部凝结水加热器12,在凝结水加热器12内加热后进入大气式除氧器除氧,然后通过给水泵送入省煤器11进一步加
热,省煤器11出口水为欠饱和水,之后进入上锅筒8。欠饱和水流过蒸发管束ii7时一部分被加热成饱和水,另一部分被加热成饱和蒸汽。饱和水通过下锅筒9连通管被分配给水冷壁下集箱,饱和水在水冷壁内被加热成汽水混合物后进入上集箱,再通过连通管进入上锅筒,进行汽水分离。汽水分离后的饱和汽通过连通管进入过热器6,在过热器6内被加热成过热蒸汽,然后通过过热器出口集箱送至厂区管网。
34.本发明中炉膛采用水冷壁2结构,水冷壁2由管子及鳍片组成,炉膛近似o型。蒸发管束i5、过热器6采用模块化管屏结构,方便现场安装。蒸发管束ii7与上锅筒8、下锅筒9之间采用现场胀接。省煤器11、凝结水加热器12采用螺旋翅片管结构,错列蛇形管布置,可以提高换热效率。
35.本发明本发明中燃烧器1布置在炉墙上,两侧墙布置水冷壁,水冷壁2采用φ38x3管子,后墙作为烟气出口窗,出口窗处烟气温度控制在1100℃左右,有利于控制热力型nox的生成。在锅炉出口窗后面沿烟气流动方向依次布置蒸发管束i5、过热器6和蒸发管束i7均采用模块化管屏结构,管子直径φ32x3。蒸发管束ii7布置在过热器6之后,上下锅筒相对于烟气方向横向布置,受热面管子直径φ25x2.5。在锅炉尾部烟道中布置省煤器11和凝结水加热器12,受热面采用φ25x2.5翅片管。在本发明发明前,传统燃气锅炉一般采用燃煤锅炉炉型进行改进型设计,锅炉水冷壁、过热器、蒸发管束等受热面均采用大管径结构,管径一般为φ60x4或φ51x4,因此传统燃气锅炉重量重,占地面积大,成本高,这种传统的燃气锅炉不适应于场地空间受限的企业,尤其不适合应用于科研院所内试验室。通过本发明的应用,可以减小占地面积,节约企业投资。
36.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