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节能环保烟气脱硫烟囱高效疏水排淤装置。
背景技术:
烟气脱硫除尘达标后经烟囱高空排放,烟气中尚有微量粉尘及水汽,在烟囱内上升过程中由于重力作用沉降于烟囱内壁,流至烟囱底部,一般在烟囱底部正下方设有排放管及阀门定期排放污泥,否则会导致烟囱被冷凝沉降底流堵塞,设备检修及排泥要高空作业,危险性大,同时污泥排出时烟囱内气密性受影响,低浓废气从排放口漏出,恶化操作环境。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节能环保型烟气脱硫烟囱高效疏水排淤装置,该装置能够高效自动疏导烟气脱硫烟囱的积水,排出淤尘,保持烟囱通畅,避免人工高空作业清理的危险,简单便捷,安全环保,造价低,易推广,以此克服现有技术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如下手段实现:
一种节能环保型烟气脱硫烟囱高效疏水排淤装置,它有疏水罐一和疏水罐二,其特征在于疏水罐一和疏水罐二均为密闭容器,两者之间有上部导管连通,上部导管的入口位于疏水罐一的上部溢流口,出口位于疏水罐二的底部并与底面保持间隙;疏水罐一有导流管与高空烟囱底部连通,疏水罐一和疏水罐二的顶部各有一个带闸阀的加水管,底部各有一个带闸阀的下部排污管,疏水罐二的上部有一个上部排污管与外部相通,上部排管的入口位于疏水罐二的溢流口。
所述导流管到达疏水罐一顶部的一段倾斜,进入疏水罐一的一段垂直,以便减轻污水对罐体的冲击力。
所述导流管有控制阀,以便控制污水进入罐体的量和速度。
所述上部导管到达疏水罐二的一段水平,进入疏水罐二的一段垂直。
所述上部排污管的出口与导流管出口,以及上部导管的出口处于同一水平位置。
疏水罐一和疏水罐二的溢流口前各有一块排水挡板,以阻挡固体悬浮物流出。
疏水罐二可以通过上部排水管串联一个或更多个疏水罐,以增强净化能力。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如下:
经过净化的脱硫烟气通过直烟道进入高空上升烟囱,烟气中少量的水气及粉尘在重力作用下沉积于烟囱底部,通过导流管将底流导向地面上的疏水罐一,并在罐筒内进一步沉降分离,清液累积上升从上部导管溢流口排入疏水罐二内并进一步沉清,上清液累积上升从上部排水管溢流口自动排出,进入地面收集沟,疏水罐一和疏水罐二内部沉积的污泥定期交替从罐体下部排污管排放。排淤后,通过上部加水管5注入清水即可以对罐体内部残泥进行冲洗干净,或加注清水淹过导流管下端起到密封作用。
本发明能够高效自动疏导烟气脱硫烟囱的积水,排出淤尘,保持烟囱通畅,避免人工高空作业清理的危险,简单便捷,安全环保,造价低,易推广。
有益效果还可以具体归纳如下:
1)、烟囱底部沉积淤泥经导流管引至地面疏水排淤装置,改变高空排污操作为地面作业,工作量大幅度减少,易管控,安全提高;
2)、增加这种地面疏水排淤装置后,泥水可以进一步在装置罐体内进一步沉降,有利于污泥粉尘回收利用,实现超低排放;
3)、两个疏水罐交替排放污泥,使烟气始终处于密封状态,避免烟气外泄,改善操作环境;
4)、导流管上设有阀门,便于检修;
5)、导流管斜插入疏水罐一的顶部,起到缓冲作用,避免泥水垂直落入造成设备损伤,因而设备使用寿命长;
6)、两个疏水罐上部溢流口前设有档排水板,更有利于泥水沉降分离。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1中各零部件的标号如下:
1-导流管;2-控制阀;3-疏水罐一;4-上部导管;5-加水管;6-球阀;7-上部排水管;8-排水挡板;9-下部排污管;10-手动蝶阀;11-疏水罐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这些说明是为了更好地表达和理解本发明的有益效果,而不是限制本发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这种高效烟气脱硫烟囱疏水排淤装置,包括高空烟囱底部排污的导流管1,导流管上设有控制阀门2,导流管斜接入地面疏水罐一3,同时垂直伸入罐体内,疏水罐一上部有上部导管4与疏水罐二顶部连接并垂直伸入疏水罐二内部,两个疏水罐顶部有加水管5及球阀6。疏水罐二的上部排水管7出口位于溢流口,出口到达地面收集沟。两个疏水罐的排水档板8设于各自的溢流口前,疏水罐底部各设下部排污管9及手动蝶阀10。
未提及的零部件及标号如上所述。
如前所述,疏水罐一和疏水罐二均为密闭的容器。它们可以是圆筒形、方筒形,或者几何组合形等形状,大小最好相等,以便处理能力相互匹配。所述溢流口就是液体自然流出的位置。
以上涉及到的设备构件材料均为非金属耐腐蚀材质。
使用本发明之前,申请人单位为保证烟气脱硫烟囱的畅通,会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高空作业,就是将工人提升或者攀爬到几十米高的烟囱口,再进入烟囱筒内作业,将淤泥清理出来,效率极低,而且烟囱筒内光线极弱,空气氧含量低,对工人的生命和健康威胁很大。自从使用本发明后,烟囱内的污泥随积水自动流到疏水罐中自动沉淀和净化,不仅可以得到净化的清水返回生产上使用,还可以获得富含有价金属的淤泥,供作再生资源使用,同时保证烟囱畅通,正常生产,节约大量生产成本。此举为申请人单位带来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受到工人和干部的一致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