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薄型燃烧器及燃气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68051发布日期:2018-06-01 20:44阅读:183来源:国知局
一种超薄型燃烧器及燃气灶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燃气灶相关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超薄型燃烧器及燃气灶。



背景技术:

嵌入式燃气灶用燃烧器通过供气管路和燃烧器结构的配置来实现燃烧器高效能燃烧,通常嵌入式燃烧器结构包括有火盖座、内环火盖以及外环火盖。

现有的嵌入式燃气灶用燃烧器的火盖上的火孔通常为圆形或者斜向的条状孔,一方面上述火孔出火时只有一环火焰,且火焰向外分散,容易散失,在压力变化比较大时,火焰燃烧状态很不稳定,容易出现离焰或回火现象,另一方面,上述火孔的加工方式比较复杂,制造成本较高。

现有嵌入式燃气灶用燃烧器的火盖座与炉头配合以后,其与灶面距离很近,空气补充不够充分,燃烧效率较低。而且现有的嵌入式燃气灶用燃烧器的整体结构比较厚重,使得支锅架高度偏高,导致整个燃烧器的整体外观不美观,用户感观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超薄型燃烧器及燃气灶,以解决现有燃烧系统中存在的上述问题。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超薄型燃烧器,包括外环火盖,所述外环火盖的外缘沿周向开设有若干槽型火孔,且所述槽型火孔指向外环火盖的轴心设置。

作为优选,还包括设置于外环火盖内的内环火盖,所述内环火盖的外缘沿周向开设有若干槽型火孔,且所述槽型火孔指向内环火盖的轴心设置。

作为优选,所述槽型火孔位于外环火盖和内环火盖上的上表面处的开口大于其位于外环火盖和内环火盖上的下表面处的开口。

作为优选,所述外环火盖上两两为一组的槽型火孔之间设有辅助火焰孔,所述辅助火焰孔指向外环火盖的轴心设置。

作为优选,所述辅助火焰孔位于外环火盖上表面处的开口大于其位于外环火盖的下表面处的开口。

作为优选,还包括火盖座,所述外环火盖和内环火盖均置于火盖座上,所述火盖座上设有至少一个分火通道。

作为优选,所述分火通道设置有四个,且周向均布在火盖座上。

作为优选,所述外环火盖上对应所述分火通道的位置设有若干引火孔,所述外环火盖上的槽型火孔置于所述若干引火孔的两侧。

作为优选,所述火盖座上设有连接于其下表面的斜面,所述斜面与下表面的连接位置处开设有若干进风通道,所述进风通道位于相邻的两个分火通道之间。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燃气灶,其包括上述超薄型燃烧器。

本发明的槽型火孔设置在外环火盖的外缘处,相较于现有圆形火孔或者条状孔,本发明的槽型火孔出火更加平稳,与锅具的接触面更大,燃烧更充分,效率更高,而且本发明的槽型火孔能够使得外环火盖的厚度变得更薄,加工方式更简单,使得整个燃烧器外形更加美观。

本发明的燃气灶采用上述超薄型燃烧器,能够使得出火更加平稳,燃烧更加充分,提高了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超薄型燃烧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超薄型燃烧器的侧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外环火盖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外环火盖的俯视图;

图5是本发明图4的A-A向剖视图;

图6是本发明的内环火盖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的内环火盖的俯视图;

图8是本发明图7的B-B向剖视图;

图9-10是本发明的火盖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外环火盖;2、内环火盖;3、火盖座;4、槽型火孔;5、辅助火焰孔;6、分火通道;7、引火孔;8、进风通道;31、下表面;32、斜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超薄型燃烧器,如图1和图2所示,该超薄型燃烧器包括外环火盖1、内环火盖2以及火盖座3,其中外环火盖1和内环火盖2均安装在火盖座3上,且内环火盖2位于外环火盖1内。本实施例中,上述外环火盖1、内环火盖2以及火盖座3均呈飞碟形状设置。

可参照图3-5,在外环火盖1的外缘沿周向开设有若干槽型火孔4,且上述若干槽型火孔4均指向外环火盖1的轴心设置。通过设置槽型火孔4,相较于现有圆形火孔或者条状火孔,上述槽型火孔4加工更加简单,只需垂直于外环火盖1加工即可,而不需要倾斜的加工圆形火孔或条状火孔。上述槽型火孔4的设置,能够增加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使得燃气燃烧更加充分,出火更加平稳,而且使得出火与锅具的接触面积增大,燃烧效果更佳。同时上述槽型火孔4的设置使得整个外环火盖1整体变薄,支锅架可降低,使灶具的整体外观更加美观。

优选的,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上述槽型火孔4位于外环火盖1上表面处的开口大于其位于外环火盖1下表面31处的开口,通过该种结构的设置,进一步提高了燃气的燃烧稳定性,可有效减少离焰以及回火现象,进一步提高了燃气的燃烧效率。

如图4所示,可将外环火盖1上的槽型火孔4以两两为一组的形式分组,其中在两两为一组的槽型火孔4之间设有辅助火焰孔5,该辅助火焰孔5指向外环火盖1的轴心设置,且开设在外环火盖1的外缘处。通过上述辅助火焰孔5,可以将槽型火孔4未点燃的燃气点燃,拉住火焰,以减少离焰现象的产生,进一步提高了燃气燃烧的稳定性。本实施例中,上述辅助火焰孔5也为槽型结构,且该辅助火焰孔5位于外环火盖1上表面处的开口大于其位于外环火盖1下表面31处的开口,以便更好的减少离焰以及回火现象。

可参照图6-8,上述内环火盖2的外缘沿周向开设有若干槽型火孔4,且槽型火孔4指向内环火盖2的轴心设置,上述内环火盖2上的槽型火孔4的作用与外环火盖1上的槽型火孔4的作用相同,故在此不再对其作用和效果赘述。

同样的,如图8所示,上述槽型火孔4位于内环火盖2上表面处的开口大于其位于内环火盖2下表面31处的开口,以进一步的减少离焰以及回火现象。

如图9所示,上述火盖座3设有至少一个分火通道6,本实施例中分火通道6设置有四个,且周向均布在火盖座3上,通过周向设置四个分火通道6,能够使得燃气燃烧更均匀,有利于锅具传热的均匀性。

如图10所示,上述火盖座3上设有连接于其下表面31的斜面32,该斜面32与下表面31的连接位置处开设有若干进风通道8,上述进风通道8位于相邻的两个分火通道6之间,通过上述斜面32以及进风通道8的设置,相较于现有火盖座3水平底面的设置,本实施例的燃烧器与灶面之间的空隙得到增加,进而可以提高二次空气的补充,使燃气燃烧更充分。本实施例中,在每相邻的两个分火通道6之间均设有进风通道8。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外环火盖1上对应上述分火通道6的位置设有若干引火孔7,外环火盖1上的槽型火孔4置于若干引火孔7的两侧。在使用本实施例的超薄型燃烧器时,支锅架的锅爪位于该引火孔7的位置上方,通过上述引火孔7的设置,能够在保证良好燃烧状态的同时降低烟气,提高燃烧效率。优选的,引火孔7在外环火盖1上表面处的开口小于槽型火孔4在外环火盖1上表面处的开口,进而能够避免烧到支锅架。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燃气灶,其包括上述超薄型燃烧器,通过上述燃烧器,能够使得出火更加平稳,燃烧更加充分,提高了用户体验。

显然,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