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煤粉锅炉,特别是一种煤粉锅炉用烧嘴。
背景技术:
目前,应用在煤粉锅炉的烧嘴大部分为简单的二次风结构,火焰从烧嘴喷出后,由于二次风的供氧量少而导致燃烧不完全,热量损失大,排放超标。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燃料能够充分燃烧的煤粉锅炉用烧嘴。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煤粉锅炉用烧嘴,包括主燃烧套筒,主燃烧套筒外设有二次风套筒,主燃烧套筒的主燃烧口和二次风的二次风口均为开放式结构,所述所述主燃烧套筒内设有三次风管,所述三次风管在进口端与主燃烧套筒固接;主燃烧套筒设有改良剂喷管。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是:
通过三次风管强制送入三次风,改善燃烧条件,使燃料能燃烧完全,提高热能利用率,降低成本;通过改良剂喷管喷入改良剂,减少PM2.5的排放,使排放达标。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的优化方案是:
所述三次风管的出风端为开放式结构。
所述三次风管出风端的出风口为圆锥形结构。
所述三次风管的出风端为封闭式结构,该出风端的端面凸出主燃烧套筒的主燃烧口端面,三次风管凸出部的圆周设有与该三次风管连通的喷嘴。
所述喷嘴为多个,均匀布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左视图;
图3为三次风管出风端为开放式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左视图;
图中:三次风管1;三次风管凸出部1-1;三次风出风端1-2;三次风口1-3;主燃烧套筒2;主燃烧套筒接头2-1;主燃烧口2-2;二次风套筒3;二次风套筒接头3-1;二次风口3-2;喷嘴4;改良剂喷管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详述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1、图2,一种煤粉锅炉用烧嘴,由主燃烧套筒2、二次风套筒3、三次风管1、喷嘴4、改良剂喷管5构成,主燃烧套筒2的主燃烧口2-2为开放式结构,主燃烧套筒2的进口端设有改良剂喷管5,改良剂喷管5与主燃烧套筒2连通,进口端设有主燃烧套筒接头2-1;主燃烧套筒2外设有二次风套筒3,二次风套筒3与主燃烧套筒2在进口端焊接连接,二次风套筒3的二次风口3-2为开放式结构,二次风套筒3的进口端设有二次风套筒接头3-1,用于连接送风管;主燃烧套筒2内设有三次风管1,三次风管1在进口端与主燃烧套筒2焊接连接;三次风管1的出风端为封闭式结构,出风端的端面凸出主燃烧套筒2的主燃烧口2-2的端面,三次风管2的凸出部1-1的圆周设有多个均匀布置的喷嘴4,喷嘴4与三次风管1连通。
参见图3、图4,三次风管1的三次风出风端1-2为开放式结构,三次风口1-3为圆锥形结构。
本实用新型在工作时,由主燃烧套筒2送入可燃的混合气体,在二次风套筒3送入的二次配合燃烧,由三次风管1强制送入三次风,改善燃烧条件,使燃烧完全,热量提高,排放达标,由改良剂喷管5喷入改良剂能减少PM2.5的排放。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可行的实施例而已,并非因此局限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范围,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化,均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