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蓄热式催化燃烧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70300阅读:60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气体净化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蓄热式催化燃烧器。



背景技术: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中的机废气种类繁多,来源广泛,产生于油漆生产、化纤行业、金属涂装、化学涂料、制鞋制革、胶合板制造、轮胎制造等行业。有害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主要包括丙酮、甲苯、苯酚、二甲基苯胺、甲醛、正己烷、乙酸乙酯、乙醇等。目前对其处理方法接燃烧法,吸附法等。其中,目前主要使用的为燃烧法。但是直接对废气进行燃烧,其起燃温度在通常在500甚至600℃,因此燃料浪费较多。为此人们发明了催化燃烧设备,通过废气催化剂燃烧床催化有机化合物的氧化燃烧,从而降低其燃烧温度,达到节约能源,降低污染的目的。如专利201410600061.1公开的废气催化燃烧净化装置;但是催化燃烧较为危险,为了防止发生燃爆,要控制有机废气的浓度低于25%,且在催化燃烧前,需要其混合均匀。此外传统的换热器通常通过管体接触传热,因此其传热效率较低,不能充分利用燃烧时产生的余热。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蓄热式催化燃烧器。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有机废气燃烧均匀,设有安全装置和控制简单的蓄热器对预热进行回收,具有安全和节能的特点。

为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蓄热式催化燃烧器,包括废气进气管,所述废气进气管连通蓄热交换器,蓄热交换器连通有阻燃器,阻燃器连通催化燃烧室,催化燃烧室内固定有气流分布板,气流分布板上均匀成形有若干通孔;气流分布板右侧固定有催化剂床;催化燃烧室的出气管与蓄热交换器连通;所述进气管连通有空气进气管,空气进气管连通有气泵;废气进气管和空气进气管上均设置有流量调节阀。

进一步的改进,所述蓄热交换器包括与空气进气管连通的预热室和与出气管连通的蓄热室;蓄热体一侧设置在预热室,另一侧设置在蓄热室;蓄热体通过转轴与电机相连。

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废气进气管上设置有混匀气体的螺旋风道。

进一步的改进,所述蓄热交换器通过连通管与阻燃器连通;连通管连通有通气管,通气管上安装有安全阀。

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废气进气管内安装有有机废气浓度检测仪,有机废气浓度检测仪与气泵电连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且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具体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的一种蓄热式催化燃烧器,包括废气进气管1,所述废气进气管1连通蓄热交换器2,蓄热交换器2连通有阻燃器3,阻燃器3连通催化燃烧室4,催化燃烧室4内固定有气流分布板5,气流分布板5上均匀成形有若干通孔51;气流分布板5右侧固定有催化剂床6;催化燃烧室4的出气管7与蓄热交换器2连通;所述进气管1连通有空气进气管8,空气进气管8连通有气泵9;废气进气管 1和空气进气管8上均设置有流量调节阀10。催化燃烧室4优选为电加热催化燃烧室,将有机废气电加热到催化燃烧的温度,使其通过催化剂床6后燃烧催化。

本次使用前,通过气泵9对整个装置进行吹扫,防止其中残存的有机污染物引发危险。通过气流分布板5使得气体均匀的通过催化剂床6进行燃烧,从而使得催化剂床6各处产生的热量一致,防止由于温度不同导致的乱流产生危险。

蓄热交换器2包括与空气进气管8连通的预热室21和与出气管 7连通的蓄热室22;蓄热体23一侧设置在预热室21,另一侧设置在蓄热室22;蓄热体23通过转轴24与电机25相连。预热室21和蓄热室22之间设置有间隔板26。预热室21和蓄热室22均成半圆柱状。

通过电机带动蓄热体23转动从而完成热量传递,省去了现有的蓄热交换器中各种阀类的变换。

废气进气管1上设置有混匀气体的螺旋风道11,当进入的有机废气过高时,通过空气进气管8与其混合,降低其浓度,同时同过螺旋风道11快速将有机废气与空气混匀。

蓄热交换器2通过连通管12与阻燃器3连通;连通管12连通有通气管13,通气管13上安装有安全阀14。这样若发生燃爆危险,安全阀14受压打开,防止有机气体继续进入。

废气进气管1内安装有有机废气浓度检测仪15,有机废气浓度检测仪15与气泵9电连接,有机废气浓度检测仪15与气泵9再与智能控制系统相连,然后通过智能控制系统即可自动控制有机废气燃烧时的浓度。

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导向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的行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