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细煤粉浓缩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33379阅读:来源:国知局
一种超细煤粉浓缩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特征:

1.一种超细煤粉浓缩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浓缩器本体(1)以及叶轮旋转装置(2);

所述浓缩器本体(1)包括具有空腔(1.11)的筒体(1.1)以及同时设置在所述筒体(1.1)上的乏气进入管(1.2)、稀相气流引出管(1.3)和浓相气流引出管(1.4),所述乏气进入管(1.2)与所述空腔(1.11)的一端连通,所述稀相气流引出管(1.3)和所述浓相气流引出管(1.4)均与所述空腔(1.11)的另一端连通;所述乏气进入管(1.2)进入的乏气切向进入所述空腔(1.11)内;

所述叶轮旋转装置(2)包括旋转叶轮(2.1)以及电机(2.2),所述旋转叶轮(2.1)为所述空腔(1.11)内的气流提供旋转动量,所述旋转叶轮(2.1)设置在所述空腔(1.11)的内部;所述电机(2.2)为所述旋转叶轮(2.1)提供旋转动力,所述电机(2.2)设置在所述筒体(1.1)的外壁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细煤粉浓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乏气进入管(1.2)与所述空腔(1.11)的上端连通,所述稀相气流引出管(1.3)和所述浓相气流引出管(1.4)均与所述空腔(1.11)的下端连通;所述旋转叶轮(2.1)位于所述空腔(1.11)的上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细煤粉浓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叶轮(2.1)位于所述乏气进入管(1.2)的下方,且所述旋转叶轮(2.1)到所述乏气进入管(1.2)的垂直距离为所述空腔(1.11)的竖直高度的八分之一至四分之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细煤粉浓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乏气进入管(1.2)与所述空腔(1.11)的下端连通,所述稀相气流引出管(1.3)和所述浓相气流引出管(1.4)均与所述空腔(1.11)的上端连通;所述旋转叶轮(2.1)位于所述空腔(1.11)的下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超细煤粉浓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叶轮(2.1)位于所述乏气进入管(1.2)的上方,且所述旋转叶轮(2.1)到所述乏气进入管(1.2)的垂直距离为所述空腔(1.11)的竖直高度的八分之一至四分之一。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超细煤粉浓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2.2)为变频电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超细煤粉浓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2.2)的输出轴的末端设有第一锥形齿轮,所述旋转叶轮(2.1)的转动轴的端部设有与所述第一锥形齿轮相匹配的第二锥形齿轮;

或者是,所述旋转叶轮(2.1)安装在所述电机(2.2)的输出轴上。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