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管式空气预热器。
背景技术:
空气预热器(air preheater)也被简称为空气预热器,是提高锅炉热交换性能,降低热量损耗的一种预热设备。空气预热器的作用,是将锅炉尾部换热管中排出的烟气中携带的热量,通过换热管传导到进入锅炉前的空气中,将空气预热到一定的温度。
现有技术中,常见的空气预热器,空气垂直走S弯,下面进,上面出,空气受热不均匀,烟气容易在空气预热器底部遇空气结露,造成换热管底部带水、积灰,导致换热管发生堵塞,需要人工定时维修更换。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烟气容易在空气预热器底部遇空气结露,造成换热管底部带水、积灰,导致换热管发生堵塞,需要人工定时维修更换等问题,提供了一种管式空气预热器,大面积减少换热管底部带水、积灰、堵塞,减少换热管的更换数量。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管式空气预热器,包括箱体,所述箱体侧壁上设有空气进口和空气出口,所述箱体内部设有若干换热管,所述箱体包括第一侧壁和与第一侧壁不相邻的第二侧壁,所述空气进口设置在第一侧壁上,所述空气出口设置在第二侧壁上;所述空气进口和所述空气出口设在同一水平面上。
优选地,所述空气进口和所述空气出口设在箱体的中部。
优选地,所述空气进口和所述空气出口以所述水平面的中心点对称设置。
优选地,所述箱体内部由上而下垂直贯穿设有若干换热管,所述若干换热管和所述箱体等高。
优选地,所述若干换热管错位排列。
优选地,所述箱体内部由上而下垂直贯穿设有第一导流板和第二导流板,所述第一导流板靠近空气进口设置,所述第一导流板的一侧设于第一侧壁上;所述第二导流板靠近空气出口设置,所述第二导流板的一侧设于第二侧壁上。
优选地,所述第一导流板的宽度小于箱体的宽度。
优选地,所述第一导流板与第一侧壁的夹角为70°~120°。
优选地,所述第二导流板的宽度小于箱体的宽度。
优选地,所述第二导流板与第二侧壁的夹角为70°~120°。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空气预热器相比,空气水平走S弯,一侧壁进,另一侧壁出,大面积的减少换热管底部带水、积灰、堵塞等问题,减少了换热管的更换数量,节约了设备的维护成本,有利于整个空气预热器的稳定,提高工作效率,提高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管式空气预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管式空气预热器的纵向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管式空气预热器的横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具体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管式空气预热器,包括箱体1,所述箱体1侧壁上设有空气进口2和空气出口3,所述箱体1内部设有若干换热管4,所述箱体1包括第一侧壁5和与第一侧壁5不相邻的第二侧壁6,所述空气进口2设置在第一侧壁5上,所述空气出口3设置在第二侧壁6上;所述空气进口2和所述空气出口3设在同一水平面上。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空气进口2和所述空气出口3设在箱体1的中部,空气经空气进口2流进,经空气出口3流出,空气在空气预热器中水平走S弯,防止烟气在换热管4底部遇空气结露,造成换热管底部带水、积灰等问题,减少了换热管的更换数量,节约了设备的维护成本,有利于整个空气预热器的稳定,提高工作效率,提高经济效益;同时,空气进口2与空气出口3在同一水平面上,空气受热均匀,节约能源。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空气进口2和所述空气出口3以所述水平面的中心点对称设置,使空气在空气预热器中的横向运动距离达到最大,使空气受热时间更长,受热更均匀。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箱体1内部由上而下垂直贯穿设有若干换热管4,所述若干换热管4和所述箱体1等高,所述若干换热管4错位排列,烟气从上而下通过换热管4,将烟气中残留的热量传给通过箱体1的空气。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换热管4采用方形管,减少了空气预热器的烟气阻力,提高换热效率,提高经济效益。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箱体1内部由上而下垂直贯穿设有第一导流板7和第二导流板8,所述第一导流板7靠近空气进口2设置,所述第一导流板7的一侧设于第一侧壁5上;所述第二导流板8靠近空气出口3设置,所述第二导流板8的一侧设于第二侧壁6上。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导流板7和第二导流板8交错设置,为空气提供S形流动轨道,延长空气在空气预热器中的流动时间,使空气受热时间更长,受热更均匀。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导流板7的宽度小于箱体1的宽度,所述第二导流板8的宽度小于箱体1的宽度;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流板7的宽度大于箱体1的宽度的一半,第二导流板8的宽度大于箱体1的宽度的一半,延长了空气在空气预热器中的流动距离,使空气受热时间更长,受热更均匀。
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导流板7的宽度和第二导流板8的宽度可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所需空气的加热程度自行设置。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导流板7与第一侧壁5的夹角为70°~120°,所述第二导流板8与第二侧壁6的夹角为70°~120°;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流板7与第一侧壁5的夹角为90°,所述第二导流板8与第二侧壁6的夹角为90°,第一导流板7与第二导流板8平行设置,可有效防止已加热的空气出现回流的现象。
本实施例为对本实用新型做的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