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给煤机落煤口及给煤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72327发布日期:2018-09-07 23:03阅读:63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火力发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给煤机落煤口及给煤机。



背景技术:

我国能源资源的特点是富煤、缺油、少气,煤炭在当前和今后相当长时期内都将是我国能源结构的主导。煤粉锅炉是我国的主要用煤设备之一,给煤机作为煤粉锅炉的必要装备需求量很大。

但由于不同煤质的煤之间的摩擦系数及与落煤口的摩擦系数不同,摩擦系数越大,煤越容易滞留在落煤口上。当煤在一定的湿度时,在上层煤的重力作用下,煤与煤之间以及煤与落煤口之间的摩擦力增大,在落煤口上粘结了大量蓬煤,从而形成堵煤基础——洞拱基础。因为堵煤基础的必然存在,当堵煤基础的体积越来越大,粘在落煤口衬板上煤的厚度不断地增加。芯流越来越细,发生下煤不畅,最终堵煤现象。洞拱基础形成的速度,决定了煤仓堵煤的频率。

目前只能在给煤机发生堵煤后,采用人工用大锤敲打振落蓬煤,无法在给煤机生产的同时处理;且人工处理费力、费时、效果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现有给煤机的落煤口易发生堵煤问题,而提供一种给煤机落煤口及给煤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给煤机落煤口,包括由上至下依次相连的上部料斗、中部料斗和下部料斗,所述上部料斗与中部料斗的过渡连接处设有插板阀;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中部料斗的内壁设有疏松装置;所述疏松装置包括套筒座以及设置在套筒座内的油缸和疏松杆,所述油缸的一端固装在套筒座的底板上,所述疏松杆的一端与油缸的活塞杆固连;另一端伸出所述套筒座。

进一步地,为了扩大疏松装置的工作面,提高工作效率,伸出套筒座的上述疏松杆上设有多个垂直于其的疏松板,所述疏松板两个为一组对称设置在所述疏松杆的两侧,多组疏松板间隔设置,所述疏松板为弧形且与所述中部料斗的内壁贴合。

进一步地,为了疏松装置减小作业时受到的阻力,保证疏松杆的挠性强度,提高疏松杆的使用寿命,沿油缸到疏松杆的顶端方向,上述疏松板的长度逐渐减小。

进一步地,为了达到更好的疏煤效果,上述上部料斗的内壁上设有振打器,配合疏松装置一起工作。

进一步地,上述疏松装置为四个,其中两个相邻设置作为一套,两套疏松装置沿中部料斗中心轴线对称设置。

一种给煤机,其特殊之处在于,包括上述给煤机落煤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在给煤机落煤口安装疏松装置,其沿着煤仓内壁上下往复运动,切断煤与煤仓的黏结,破坏掉棚煤支撑点,直接破坏堵煤基础洞拱,有效解决了落煤口堵塞的问题,减少了给煤机落煤口下煤不畅、甚至堵煤现象发生,提高了给煤机连续运行的可靠性。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疏松装置结构简单、安装操作方便,采用自动化生产,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小了劳动强度。由于采用液压传动,其可靠性高、运行平稳,故障率低、维护方便。

3、本实用新型还在疏松装置上方的上部料斗侧壁安装振打器,在疏松装置和振打器共同作用下,将棚煤点破坏,达到了更好的疏煤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实施例的左视图;

图3是图中疏松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标号的说明如下:

1—上部料斗,2—中部料斗,3—下部料斗,4—插板阀,

5—疏松装置,51—套筒座、52—油缸、53—疏松杆,531—疏松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图2所示的一种给煤机落煤口,包括由上至下依次相连的上部料斗1、中部料斗2和下部料斗3。上部料斗1与中部料斗2的过渡连接处设有插板阀4;上部料斗1的内壁上设有振打器(图中未示出);中部料斗2的内壁设有疏松装置5。疏松装置5为四个,其中两个相邻设置作为一套,两套疏松装置5沿中部料斗2中心轴线对称设置。

如图3所示,疏松装置5包括套筒座51以及设置在套筒座51内的油缸52和疏松杆53,油缸52的一端固装在套筒座51的底板上,疏松杆53的一端与油缸52的活塞杆固连;另一端伸出套筒座51。伸出套筒座51的疏松杆53上设有多个垂直于其的疏松板531,疏松板531两个为一组对称设置在疏松杆53的两侧,多组疏松板531间隔设置,疏松板531为弧形且与中部料斗2的内壁贴合。沿油缸52到疏松杆53的顶端方向,疏松板531的长度逐渐减小。

一种给煤机,包括上述给煤机落煤口。

以上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并不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限制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技术构思的基础上所作的任何公知变形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保护的技术范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