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环保生态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13853发布日期:2019-08-24 09:19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节能环保生态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节能环保的生态环境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节能环保生态系统。



背景技术:

秸秆是成熟农作物茎叶和穗部分的总称。通常指小麦、水稻、玉米、薯类、油菜、棉花、甘蔗和其它农作物在收获籽实后的剩余部分。近年来,农作物秸秆成为农村面源污染的新源头。每年夏收和秋冬之际,总有大量的小麦、玉米等秸秆在田间焚烧,产生了大量浓重的烟雾,不仅成为农村环境保护的瓶颈问题,甚至成为殃及城市环境的罪魁祸首。据有关统计,我国作为农业大国,每年可生成7亿多吨秸秆,成为用处不大但必须处理掉的废弃物。在此情况下,完全由农民来处理,就出现了大量焚烧的现象。

虽然近年来出现了利用秸秆焚烧炉来焚烧秸秆实现能量的再回收利用,但是能量的利用方式比较单一,无法与农业、畜牧业等生态系统有效结合,且对秸秆焚烧过程中的产生的烟气无法进行彻底有效的处理和利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实现农业废弃物处理、养殖和种植一体化结合,在充分利用能量的同时,彻底无污染地清理了秸秆等废弃物的节能环保生态系统。

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节能环保生态系统,包括:

秸秆焚烧设备,其包括秸秆焚烧炉,所述秸秆焚烧炉包括炉体和供风筒,所述炉体内设有用于秸秆燃料燃烧的炉膛,炉膛的外周上套设有水套,该水套用于盛装待加热水来吸收来自所述炉膛的热量,所述供风筒设于炉膛中央,用于向炉膛内提供助燃气体;

猪舍,与所述水套经水管连通,用于接收来自所述水套内的热水,对该猪舍进行加热或者作为猪舍内猪的饮用水;

温室大棚,与所述炉膛经烟气管道连通,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炉膛的烟气对温室大棚进行保温。

优选地,所述猪舍和所述温室大棚各自的第一侧之间设有第一换风机,用于将所述温室大棚内的气体交换至所述猪舍,

所述猪舍和所述温室大棚各自的第二侧之间设有第二换风机,用于将所述猪舍内的气体交换至所述温室大棚。

优选地,所述猪舍内设有多个散热片和饮用水供水管,所述饮用水供水管为猪舍内的猪提供饮水,

所述水套和所述猪舍之间的连接水管上设有三通阀门,所述三通阀门的进水口与所述水套连通,所述三通阀门的第一出水口与所述散热片连通,所述三通阀门的第二出水口与所述饮用水供水管连通。

优选地,所述秸秆焚烧设备还包括搅拌机、物料输送箱和料仓,

所述秸秆燃料为破碎后的秸秆与淤泥的混合物,所述搅拌机用于对所述破碎后的秸秆与淤泥进行搅拌混合,所述搅拌机的出料口与所述物料输送箱的进料口连通,所述物料输送箱用于输送搅拌混合后的物料至所述料仓,所述料仓设于所述秸秆焚烧炉上。

优选地,所述物料输送箱包括箱体和输送机,所述输送机设于所述箱体内,所述物料输送箱的进料口设于所述箱体顶壁上并位于所述搅拌机的出料口的下部,所述箱体的末端还设有出料口,所述输送机的出料端伸出所述出料口并位于所述料仓的上部。

优选地,所述输送机为链板输送机,所述链板输送机的上层链板和下层链板之间设置有多个烟气口,各个所述烟气口分别与所述炉膛的弯折管连通,所述弯折管与所述炉膛连通用于排烟气,

所述炉膛内的烟气经各个所述烟气口排出,对所述上层链板上的物料进行预热烘干。

优选地,所述料仓的下部设有阀板,所述料仓的外壁上安装有驱动器,所述驱动器用于驱动阀板来控制阀板的开度,从而控制物料的下料量。

优选地,所述阀板上设有重力传感器,用于感应所述料仓内的物料的质量。

优选地,所述驱动器为齿轮齿条驱动器。

优选地,所述秸秆焚烧炉还包括送料机,其下端插设于所述炉膛内,并位于供风筒的上方,该送料机包括料筒、绞龙,以及多个螺旋出料管,所述绞龙可转动设于所述料筒内,所述料筒为双层外壁结构,双层外壁之间彼此套设形成环形腔,所述环形腔的底部外周壁上设有循环水出水口,上部外周壁上设有循环水进水口,所述炉体的上部外周壁上设有与所述水套连通的循环水外排口,所述炉体的下部外周壁上设有与所述水套连通的循环水回流口,所述循环水外排口与所述循环水进水口连通,所述循环水回水口与所述循环水出水口连通,多个所述螺旋出料管设于所述料筒的下部端面上,并分别与所述料筒连通;

所述水套内的热水循环进入所述环形腔,对秸秆燃料进行预热,秸秆燃料经绞龙输送挤压后自各个所述螺旋出料管螺旋挤出,形成绳状燃料,并在所述炉膛内燃烧。

本发明提供的节能环保生态系统,通过在秸秆焚烧炉、猪舍和温室大棚之间建立能量和气体等的循环利用系统,变废为宝,仅利用废弃秸秆和淤泥作为能量源便可实现热水对猪舍、烟气对温室大棚的供应,实现了农业废弃物处理、养殖和种植一体化结合,在充分利用能量的同时,彻底无污染地清理了秸秆等废弃物,形成了一个有机的节能环保生态系统。

附图说明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本发明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更为清楚。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秸秆焚烧炉的结构示意图。

图2-3分别从不同视角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供风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秸秆焚烧炉的供风筒的剖视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节能环保生态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节能环保生态系统的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秸秆焚烧设备、秸秆焚烧炉1010、搅拌机1020、物料输送箱1030、箱体1031、输送机1032、烟气口1033、驱动电机1034、料仓1040、阀板1041、驱动器1042、重力传感器1043、烟气出口1035、猪舍2000、散热片2011、饮用水供水管2012、三通阀门2013、三通调温阀2014、第一温度传感器2015、温室大棚3000、第二温度传感器3011、炉体100、炉膛11、水套12、供水口121、输水口122、循环水回流口123、循环水外排口124、排渣室13、炉盖14、烟气处理箱141、排烟管142、弯折管15、冒气管16、点火器17、炉排18、环形隔板19、供风筒200、内筒21、外筒22、风管23、筒盖24、供风管25、送料机300、料筒31、循环水进水口311、循环水出水口312、绞龙32、螺旋出料管33、水温传感器4、第一水泵51、第二水泵52、控制装置6、支腿7、齿轮8、第一换风机91、第二换风机92、第一三通烟气阀93、第二三通烟气阀94。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在各个附图中,相同的元件采用相同或类似的附图标记来表示。为了清楚起见,附图中的各个部分没有按比例绘制。

本发明中的节能环保生态系统利用秸秆焚烧炉实现了农业和畜牧业生态种养殖之间的有效结合。下面首先对该实施例中的秸秆焚烧炉进行较为详细的介绍。

如图1至图4所示,该实施例中的秸秆焚烧炉,包括炉体100、供风筒200和送料机300。炉体100,其内设有用于秸秆燃料燃烧的炉膛11,炉膛11的外周上套设有水套12,该水套12用于盛装待加热水来吸收来自所述炉膛11的热量。供风筒200,设于炉膛11中央,用于向炉膛11内提供助燃气体。送料机300,其下端插设于所述炉膛11内,并位于供风筒200的上方,该送料机300包括料筒31、绞龙32,以及多个螺旋出料管33,所述绞龙32可转动设于所述料筒31内,所述料筒31为双层外壁结构,双层外壁之间彼此套设形成环形腔,所述环形腔的底部外周壁上设有循环水出水口,上部外周壁上设有循环水进水口311,所述炉体100的上部外周壁上设有与所述水套12连通的循环水外排口124,所述炉体100的下部外周壁上设有与所述水套12连通的循环水回流口,所述循环水外排口124与所述循环水进水口311连通,所述循环水回水口与所述循环水出水口连通,多个所述螺旋出料管33设于所述料筒31的下部端面上,并分别与所述料筒31连通。该实施例中,送料机300与竖直方向倾斜一定角度设置。料筒31的上部外周壁上设有进料口。

所述水套12内的热水循环进入所述环形腔,对秸秆燃料进行预热,秸秆燃料经绞龙32输送挤压后自各个所述螺旋出料管33螺旋挤出,形成绳状燃料,并在所述炉膛11内燃烧。

进一步地,炉体100的底部设有多个支腿7,用于支撑炉体100。

该实施例中,所述秸秆燃料为破碎后的秸秆与淤泥的混合物。秸秆具体可为麦秆、水稻杆等,或者是多种秸秆的混合物。淤泥在与秸秆混合前需晾干至预设湿度,保证能对破碎后的秸秆起到一定的粘结作用,但不能湿度太大而影响燃烧。破碎后的秸秆与经晾干的淤泥混合并搅拌,而后送入送料机300。该实施例中,淤泥可取为河道淤泥。当然,淤泥也可取为工业废水沉淀后的淤泥。

炉体100为圆筒形结构。炉膛11的底部设有排渣室13,用于收集来自炉膛11的料渣。炉膛11内燃料燃烧生成料渣并下漏至排渣室13。排渣室13的侧壁上设有排渣孔,用于将炉渣排出。

所述炉体100上设有炉盖14,炉盖14盖合于所述炉膛11的上方。所述炉盖14的内周壁上设有环形的烟气处理箱141,所述烟气处理箱141与所述炉膛11连通,用于对来自炉膛11的烟气进行处理。炉膛11的上部设有弯折管15,烟气处理箱141内设有环形冒气管16,冒气管16上分布有多个冒气孔。弯折管15为一个端角处具有开口的矩形结构,弯折管15一端连接于所述炉膛11的上部外侧壁上,另一端插入烟气处理箱141的一侧并与冒气管16连通,烟气处理箱141的另一侧设有排烟管142,排烟管142和弯折管15分别设于炉盖14一直径方向的相对两端。烟气处理箱141内盛装有烟气处理液,用于对进入其内的烟气进行处理,去除其中的有害气体成分,例如硫化物等。弯折管15用于对烟气中的颗粒物进行沉淀。炉膛11内的烟气自弯折管15进入烟气处理箱141,经烟气处理箱141处理后自排烟管142外排。

所述炉膛11自上而下设有多个燃烧室,相邻的燃烧室之间设有炉排18,并经炉排18隔开。所述炉膛11的壁包括多个自上而下成蛇形迂回结构依次连接的弧面,所述炉排18设于各个弧面的中间位置上,炉排18与炉膛11的壁围合形成所述燃烧室。

该实施例中,炉壁包括三段朝向炉体100外壁凸出的弧面,各个弧面均为对称结构。在各段弧面的中间位置上分别设置炉排18,炉排18设于各个弧面的中间凸出位置上,从而将炉膛11自上而下划分为三个燃烧室。该三段弧面的最上方的弧面上还连接有截面为倒八字形的延伸弧面,延伸弧面上设有点火器17,点火器17的数目为多个,多个点火器17沿着炉体100的周向分布,并均位于螺旋出料管33的下方,各个点火器17朝向螺旋出料管33倾斜设置。如此结构的炉壁,使得水套12的吸热面积更大,吸热效果更,并且便于秸秆燃料在各级燃烧过程中在炉膛内自上而下的滑落。

该实施例中,水套12内设有环形隔板19,隔板的外周侧焊接于炉体100的内周壁上,内周侧焊接于延伸弧面上,隔板将水套12分隔成上下两个腔室,下部的腔室用于盛装水吸收来自炉膛11的热量,点火器17位于隔板上方。

进一步地,不同的所述炉排18上的下漏孔分级设置。其中,自上而下,各个炉排18上的下漏孔孔径依次减小,从而对秸秆燃料进行分级燃烧。上层炉排18的秸秆燃料燃烧成预设尺寸的颗粒后,下漏到下层的炉排18进行继续燃烧,从而完成了对燃料的分级燃烧,防止了各种尺寸的秸秆燃料的混合堆积造成秸秆燃料的不充分燃烧,以及造成后续炉膛11的结焦。

炉体100的外周壁上设有供水口121和输水口122,供水口121和输水口122分别与水套12的隔板下部腔室连通。其中,供水口121位于水套12的外周壁底部,并位于循环水回水口的下部,供水口121和循环水回水口两者紧邻设置。输水口122位于水套12外周壁上部,隔板的下部,并紧邻隔板设置。供水口121用于与外部水源连通,向水套12内提供待加热的水;输水口122用于将水套12内加热至预设温度的水外输,在输水口122上连接有第一水泵51,通过第一水泵51提供泵送效应,将水套12内的热水外输,例如输送至用户侧。循环水外排口124与循环水进水口311之间连接有第二水泵52,用于将水套12内加热至预设温度的热水输送至送料机300的料筒31的环形腔,热水对料筒31内的秸秆燃料进行进一步预热烘干,以提高进入炉膛11后的可燃性。

所述炉体100的外壁上设有水温传感器4,所述水温传感器4的感应探头插入所述水套12内的上部,水温传感器4位于输水口122的下部,并紧邻输水口122设置,用于检测水套12内的水温温度。

水温传感器4与控制装用于接收水温传感器4检测到的水套12内的温度信息。该实施例中鼓风机选为变频鼓风机。秸秆焚烧炉的控制系统根据水温传感器4传输的温度信息,控制第一水泵51、第二水泵52的开启,以及鼓风机的鼓风量。

所述供风筒200包括内筒21、外筒22,以及多个风管23。所述外筒22套设于所述内筒21的外部,所述内筒21和外筒22之间形成环形水室,用于盛装水吸收来自炉膛11的热量,多个所述风管23分布于所述外筒22上。其中,各个风管23依次穿过内筒21、环形水室和外筒22,并将两端分别固定于所述内筒21和外筒22上,从而连通所述内筒21和炉膛11。所述供风筒200的上部设有筒盖24,底部密闭且设有与所述内筒21连通的供风管25,该供风管25用于将外部的助燃气体通入所述内筒21中。筒盖24的顶部为圆弧面,以便于秸秆燃料的滑落。

该实施例中,供风筒200自下而上依次穿过排渣室13、各层炉排18,并上伸至延伸弧面,处于多个螺旋出料管33的下方。供风筒200的供风管25固定于炉体100的底壁,即排渣室13的底壁上,并往下穿出排渣室13。供风管25可连接鼓风机,箱炉膛11内鼓入助燃气体,例如空气。供风筒200位于炉膛11部分上设有风管23,位于排渣室13部分上不设置风管23。

该实施例中的秸秆焚烧炉在应用时,秸秆燃料经秸秆输送机输送并挤压,经挤压后自螺旋出料管33螺旋挤出形成绳状燃料,点火器17对绳状燃料进行点火,绳状燃料燃烧至一定程度后,在重力作用下烧断下落至最上面的燃烧室的炉排18上进行燃烧,后续绳状燃料依次引燃。经燃烧后的绳状燃料,不断碎化,并逐级经各级炉排18逐级下漏燃烧。炉膛11内燃烧产生的热量传输至水套12对水套12内的水进行加热升温。供风筒200的环形水室内的水同样吸收来自炉膛11的热量从而被加热升温。其间,鼓风机不断向供风筒200内鼓入空气。空气首先进入供风筒200的内腔,然后经多个风管23自各个方向吹到炉膛11内,吹到炉膛11内的空气与秸秆燃料进行化学反应。在空气流经各个风管23过程中,环形水室内的热水对空气进行均匀预热,从而提高助燃空气与秸秆材料的反应效果,从而加强燃料燃烧的彻底性。当水温传感器4检测到水套12内的水温达到第一预设温度时,控制装置6控制第二水泵52启动,将水套12内的热水经循环水外排口124、循环水进水口311进入送料机300料筒31的环形腔内,对料筒31内的秸秆燃料进行预热,然后自料筒31环形腔的循环水出水口、循环水回水口流回水套12继续加热。当水温传感器4检测到水套12内的水温达到第二预设温度时,第一水泵51开启,将水套12内的热水外输至用户侧,例如供暖管道,锅炉,或者作为生活用水使用。

该实施例中的秸秆焚烧炉,通过送料机300对秸秆燃料在进入炉膛11前进行螺旋挤压形成具有一定压实度的燃料绳,燃料绳进入炉膛11燃烧,供风筒200对燃料绳的燃烧提供均匀的助燃气体,并且,利用炉体100水套12内的循环热水对送料机300料筒31内的燃料进行预热,使得秸秆能够进行彻底有效的燃烧,避免了传统秸秆燃烧炉在秸秆燃烧过程中秸秆燃烧粉末在炉膛11内乱飞,阻塞助燃气体通道,以及秸秆燃烧粉末堆积,使得燃料的通气性较差,影响燃料的彻底燃烧,并造成结焦现象的出现。从而大大提高了焚烧炉的运行效率,以及能量的回收利用率。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节能环保生态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本发明中的节能环保生态系统,包括上述的秸秆焚烧设备、猪舍2000和温室大棚3000。秸秆焚烧设备,其包括秸秆焚烧炉1010。猪舍2000,与所述水套12经水管连通,用于接收来自所述水套12内的热水,对该猪舍2000进行加热或者作为猪舍2000内猪的饮用水。温室大棚3000,与所述炉膛11经烟气管道连通,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炉膛11的烟气对温室大棚3000进行保温。

该实施例中的节能环保生态系统尤其适合北方的冬天使用,在冬天可对猪舍2000进行密闭。

所述秸秆焚烧设备还包括搅拌机1020、物料输送箱1030和料仓1040,所述秸秆燃料为破碎后的秸秆与淤泥的混合物,所述搅拌机1020用于对所述破碎后的秸秆与淤泥进行搅拌混合,所述搅拌机1020的出料口与所述物料输送箱1030的进料口连通,所述物料输送箱1030用于输送搅拌混合后的物料至所述料仓1040,所述料仓1040设有所述秸秆焚烧炉1010的送料机300的料筒31的进料口上。

其中,所述物料输送箱1030包括箱体1031和输送机1032,所述输送机1032设于所述箱体1031内,所述物料输送箱1030的进料口设于所述箱体1031顶壁上并位于所述搅拌机1020的出料口的下部,所述箱体1031的末端还设有出料口,所述输送机1032的出料端伸出所述出料口并位于所述料仓1040的上部。输送机1032的主动辊与驱动电机1034传动连接,通过驱动电机1034带动主动辊转动,从而驱动输送链板运动。

该实施例中,所述输送机1032为链板输送机1032,所述链板输送机1032的上层链板和下层链板之间设置有多个烟气口1033,各个所述烟气口1033分别与所述炉膛11的弯折管15连通,所述弯折管15与所述炉膛11连通用于排烟气。所述炉膛11内的烟气经各个所述烟气口1033排出,对所述上层链板上的物料进行预热烘干。所述料仓1040的下部设有阀板1041,所述料仓1040的外壁上安装有驱动器1042,所述驱动器1042用于驱动阀板1041来控制阀板1041的开度来控制物料的下料量。所述阀板1041上设有重力传感器1043,用于感应所述料仓1040内的物料的质量。所述驱动器1042为齿轮8齿条驱动器1042。该驱动器1042安装于料仓1040下料口处的外壁上设置的支架上,齿条的自由端与阀板1041连接,用于驱动阀板1041伸缩,从而实现对下料口开度大小的控制,进而控制料仓1040的下料量。

进一步地,箱体1031进料端的底部设有烟气出口1035,烟气出口1035与烟气处理设备(图中未示)之间经抽风机连通,烟气对上层链板上秸秆与淤泥的燃料物料进行烘干后,排出至烟气处理设备进行处理后外排。

进一步地,所述猪舍2000和所述温室大棚3000各自的第一侧之间设有第一换风机91,用于将所述温室大棚3000内的气体交换至所述猪舍2000。所述猪舍2000和所述温室大棚3000各自的第二侧之间设有第二换风机92,用于将所述猪舍2000内的气体交换至所述温室大棚3000。第一换风机91可将温室大棚3000内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交换至猪舍2000,第二换风机92可将猪舍2000内的产生的气体,例如猪呼吸产生的co2等传输至温室大棚3000内,供植物光合作用使用。第一换风机91和第二换风机92实现温室大棚3000和猪舍2000之间的气体以及热量循环。

所述猪舍2000内设有多个散热片2011和饮用水供水管2012,所述饮用水供水管2012为猪舍内的猪提供饮水。所述水套12和所述猪舍之间的连接水管上设有三通阀门2013,所述三通阀门2013的进水口与所述水套12连通,所述三通阀门2013的第一出水口与所述散热片2011连通,所述三通阀门2013的第二出水口与所述饮用水供水管2012连通。饮用水供水管2012上还设有三通调温阀2014,三通阀门2013的第二出水口与三通调温阀2014的第一进水口连接,三通调温阀2014的第二进水口连接外部水源,外部水源为冷水,三通调温阀2014的出水口与饮用水供水管2012连接,通过三通调温阀2014可调节冷水和热水的进水比例,从而调节猪饮用水的温度。该实施例中,三通调温阀2014选为电磁控制阀。

弯折管15的上部水平段设有第一三通烟气阀93,第一三通烟气阀93的进烟口和第一出烟口分别连接于弯折管15上部水平段上,第一三通烟气阀93的第二出烟口与温室大棚3000之间经烟气管道连通。烟气管道上设有第二三通烟气阀94,第二三通烟气阀94的进烟口与第一三通烟气阀93的第二出烟口连接,第二三通烟气阀94的第一出烟口与温室大棚3000连接,第二出烟口与物料输送箱1030内的烟气口1033连通。该实例中,第一三通烟气阀93和第二三通烟气阀94选为电磁控制阀。

进一步地,猪舍2000内设有第一温度传感器2015,用于检测猪舍2000内的温度。温室大棚3000内设有第二温度传感器3011,用于检测温室大棚3000内的温度。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节能环保生态系统的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该控制系统包括重力传感器1043、第一温度传感器2015、第二温度传感器3011、水温传感器4、控制装置6、驱动器1042、驱动电机1034、第一水泵51、第二水泵52、三通阀门2013、三通调温阀2014、第一三通烟气阀93和第二三通烟气阀94,重力传感器1043、第一温度传感器2015、第二温度传感器3011和水温传感器4分别与控制装置6电性连接,驱动器1042、驱动电机1034、第一水泵51、第二水泵52、三通阀门2013、三通调温阀2014、第一三通烟气阀93和第二三通烟气阀94分别与控制装置6电性连接。

其中,重力传感器1043用于采集料仓1040内的物料的重力信息,并将该信息传输至控制装置6,控制装置6经分析后控制驱动器1042驱动阀板1041的开口大小,从而控制物料的下漏量。

第一温度传感器2015和第二温度传感器3011将对应的温度信号传输至控制装置6,控制装置6经分析后控制相应的阀门动作。例如,温度大棚室内温度低时,第二三通烟气阀94的第二出烟口与进烟口连通,第一三通烟气阀93的进烟口与第二出烟口连通,炉膛11内的烟气进入温室大棚3000,对温室大棚3000进行升温,例如冬天晚间进行升温来保护植物。同时,植物也能吸收烟气中的有害物质和粉尘。控制装置6也可控制调温阀来调节猪舍2000内的饮用水的水温。当猪舍2000内温度过高时,开启相应的换风机进行换风。

第一三通烟气阀93和第二三通烟气阀94,可控制来自炉膛11内烟气的走向,来控制烟气可选择的进入烟气处理箱141、温室大棚3000以及物料输送箱1030中的至少其中之一,从而实现对烟气的循环再利用,或者是彻底处理后外排。

控制装置6通过重力传感器1043以及水温传感器4反馈的物料的质量信息,可控制驱动电机1034的运行速度以及料仓1040的阀板1041的开口度,进而控制进料速度,进而控制炉膛11的温度,从而控制该节能环保生态系统在一定时间段,例如夜间的无人值守运行。秸秆焚烧炉1010产生的灰渣可作为肥料投入温室大棚3000进行再利用。

该申请中的节能环保生态系统,通过在秸秆焚烧炉1010、猪舍2000和温室大棚3000之间建立能量和气体等的循环利用系统,变废为宝,仅利用废弃秸秆和淤泥作为能量源便可实现热水对猪舍2000、烟气对温室大棚3000的供应,实现了农业废弃物处理、养殖和种植一体化结合,在充分利用能量的同时,彻底无污染地清理了秸秆等废弃物,形成了一个有机的节能环保生态系统。

应当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最后应说明的是: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