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船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排烟管吹灰导流装置以及包含该种管吹灰导流装置的排烟管。
背景技术
现有常规的动力船舶上,需要燃烧燃料以获取动力、电力及热能等,在燃烧燃料时会释放出大量的燃烧废气,船舶上通常需要设置用来排放燃烧废气的排烟管道。由于燃油、柴油等常规燃料的燃烧废气存在着大量的烟灰、尘埃等各种固体颗粒物,燃烧废气中的固体颗粒物容易在排烟管道中沉积(尤其是在排烟管道的拐弯位置),经过长时间的沉积会形成沉积结垢,不仅会引起排烟管道的堵塞降低排烟效率,而且还会造成排烟管内部可燃物的堆积影响排烟管的使用寿命,因此需要对排烟管内部进行烟灰清洁。
目前,船舶上主要采用人工手动拆除排烟管进行积灰清洁。人工手动拆除排烟管进行清洁的方式固然可以有效地对排烟管进行清洁,但是工作量大、操作困难、工作环境差,且如果在对排烟管拆除清洁过程中,出现误排气的情况,容易造成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排烟管吹灰导流装置,其能对排烟管道内部堆积物进行有效的吹除清洁,清洁效果好,安全性能高。
为达到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提供一种排烟管吹灰导流装置,包括两端分别与第一排烟管和第二排烟管连接的导流管,所述导流管具有第一腔体,所述第一腔体分别连通所述第一排烟管和所述第二排烟管,且所述第一腔体内设置有导流部件,所述导流部件包括导流部件本体,所述导流部件本体的进气端比出气端大,所述第一腔体的侧壁与所述导流部件本体之间形成压缩气体出口,所述第一腔体的侧壁上设置有压缩气体接口,所述压缩气体接口与所述第一腔体连通。
作为所述的排烟管吹灰导流装置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导流部件还包括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设置在所述导流部件本体远离所述压缩气体出口的一端。
作为所述的排烟管吹灰导流装置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连接部的一端与导流部件本体连接,另一端朝向所述导流管的外部凸设,所述连接部上设置有第一连接孔,所述导流管靠近所述连接部的一端凸设有第一连接法兰,所述第一连接法兰正对所述第一连接孔开设有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和所述第二连接孔通过第一连接螺栓连接。
作为所述的排烟管吹灰导流装置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导流管的两端分别通过两组法兰连接组件与两个所述第一排烟管和所述第二排烟管连接,第一组法兰连接组件包括所述第一连接法兰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排烟管靠近所述第一连接法兰的一端的第二连接法兰,所述连接部位于所述第一连接法兰和所述第二连接法兰之间,所述第二连接法兰正对所述第一连接孔开设第三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孔以及所述第三连接孔通过所述第一连接螺栓连接;
第二组法兰连接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导流管远离所述第一连接法兰一端的第三连接法兰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排烟管一端的第四连接法兰,所述第三连接法兰和所述第四连接法兰分别对应设置有第四连接孔和第五连接孔,所述第四连接孔以及所述第五连接孔通过第二连接螺栓连接。
作为所述的排烟管吹灰导流装置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连接部与第一连接法兰之间以及所述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法兰之间分别设置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
和/或,
于所述第三连接法兰和所述第四连接法兰之间设置第三密封圈。
作为所述的排烟管吹灰导流装置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导流部件本体具有供燃料废气通过的第二腔体,所述第二腔体呈漏斗状。
作为所述的排烟管吹灰导流装置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导流部件本体的外形呈漏斗状,所述导流部件本体的大端部靠近所述压缩气体出口设置,所述导流部件本体的小端部远离所述压缩气体出口设置。
作为所述的排烟管吹灰导流装置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导流部件包括设置有抖动器,所述抖动器用于对所述导流部件抖动。
作为所述的排烟管吹灰导流装置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抖动器设置在所述导流管的外部,且所述抖动器与所述连接部连接。
作为所述的排烟管吹灰导流装置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压缩气体接口设置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远离所述导流管的一端凸设有法兰连接板,所述法兰连接板设置有第六连接孔。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导流部件对压缩气体进行导流,使得压缩气体靠近第一腔体的侧壁沿着燃烧废气的流动的方向喷射。由于压缩气体具有较强的喷射速度,对排烟管的内侧壁进行冲刷带走排烟管内部的堆积物,并且在压缩气体的带动能够加快排烟管内部的燃烧废气的排出速度,降低燃烧废气中的固体颗粒物在堆积的可能性,避免采用人工的方式对排烟管进行清洁,极大地降低了轮机员的工作难度及工作量,并且避免在对排烟管拆除清洁过程中出现安全事故,提高船舶运营及维修的经济性及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实施例所述排烟管吹灰导流装置的剖视示意图。
图中:
1、第一排烟管;11、第二连接法兰;2、第二排烟管;21、第四连接法兰;3、导流管;31、导流部件本体;32、连接部;33、压缩气体出口;34、进气管;35、法兰连接板;36、第六连接孔;37、第一连接法兰;38、第三连接法兰;4、第一密封圈;5、第三密封圈;6、第一连接螺栓;7、第二连接螺栓;8、第二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如图1所示,于本实施例中,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排烟管吹灰导流装置,包括两端分别与第一排烟管1和第二排烟管2连接的导流管3,所述导流管3具有第一腔体,所述第一腔体分别连通两个所述第一排烟管1和所述第二排烟管2的内部,且所述第一腔体内设置有导流部件,所述导流部件包括导流部件本体31,所述第一腔体的侧壁与所述导流部件本体31之间形成压缩气体出口33,所述第一腔体的侧壁上设置有压缩气体接口,所述压缩气体接口与所述第一腔体连通。
其中,将外部的压缩气体从压缩气体接口通入到第一腔体内,然后从压缩气体出口33通出。导流部件在一定程度上阻碍通入的压缩气体向第一腔体的中心喷射而改变压缩气体喷射的方向,使得压缩气体靠近第一腔体的侧壁沿着燃烧废气流动的方向喷射,如图1所示,图中的箭头表示压缩气体喷射的方向。由于压缩气体具有较强的喷射速度,能够通过压缩气体对排烟管的内侧壁进行冲刷带走排烟管内部的堆积物,并且在压缩气体的带动下能够加快排烟管内部的燃烧废气的排出速度,降低燃烧废气中的固体颗粒物在堆积的可能性。具体地所述导流部件本体31与第一腔体的侧壁之间具有间隙,所述间隙分别进气管34和所述压缩气体出口33连通。通过上述的设计,在排烟管正常使用的情况下,能够对排烟管进行清洁,也可以在不使用排烟管的情况下对排烟管进行清洁,相对于人工手动拆卸排烟管清除堆积物的方式本发明所述的吹灰导流装置能够极大地降低了轮机员的工作难度及减少工作量,并且避免在对排烟管拆除清洁过程中出现安全事故,提高船舶运营及维修的经济性和安全性。
为了提高所述吹灰导流装置的清洁效果,第一腔体的侧壁上至少设置有一个压缩气体接口。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腔体的侧壁上设置有两个压缩气体接口,两个压缩气体接口间隔设置,提高压缩气体在第一腔体的侧壁和第二腔体的侧壁之间的均匀性。当然,在实际使用中也可以根据需要将压缩气体接口设置为三个、四个、五个等。
具体的,所述导流管3的中心轴线、第一排烟管1的中心轴线以及第一排烟管1的中心轴线分别重合。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导流部件还包括连接部32,所述连接部32设置在所述导流部件本体31远离所述压缩气体出口33的一端。连接部32的设置主要是用于对导流部件本体31进行固定,使得导流部件本体31能够悬设在第一腔体中。
所述连接部32的一端与导流部件本体31连接,另一端朝向所述导流管3的外部凸设,所述连接部32上设置有第一连接孔,所述导流管3靠近所述连接部32的一端凸设有第一连接法兰37,所述第一连接法兰37正对所述第一连接孔开设有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和所述第二连接孔通过第一连接螺栓6连接。连接部32通过第一连接螺栓6与导流管3形成可拆卸连接,方便安装所述吹灰导流装置。其中,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的数量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32上环设有多个第一连接孔。但是导流部件的固定并不限于上述的方式,在其他的实施例中,还可以将连接部32与第一腔体的内侧壁焊接,或者将连接部32与第一腔体的内侧壁粘接。
其中,所述导流管3和/或导流部件可以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也可以采用塑胶材料制成,在实际使用中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在此并不对所述导流管3和导流部件的制造进行限制。
为了尽可能地减少导流部件本体31的棱角,进一步减低燃烧废气在导流部件本体31堆积的可能性,连接部32与导流部件本体31连接的位置设置有倒角结构,倒角结构的设置降低在连接部32与导流部件本体31连接位置对燃烧废气的阻碍作用。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导流管3的两端分别通过两组法兰连接组件与两个所述第一排烟管1和所述第二排烟管2连接,第一组法兰连接组件包括所述第一连接法兰37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排烟管1靠近所述第一连接法兰37的一端的第二连接法兰11,所述连接部32位于所述第一连接法兰37和所述第二连接法兰11之间,所述第二连接法兰11正对所述第一连接孔开设第三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孔以及所述第三连接孔通过第一连接螺栓6连接。
第二组法兰连接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导流管3远离所述第一连接法兰37的一端的第三连接法兰38以及设置在第二排烟管2的第四连接法兰21,所述第三连接法兰38和所述第四连接法兰21上分别对应设置有第四连接孔和第五连接孔,第二连接螺栓7依次与所述第四连接孔以及所述第五连接孔。将导流管3通过两组法兰连接组件分别与第一排烟管1和第二排烟管2形成可拆卸连接,便于将吹灰导流装置安装到第一排烟管1和第二排烟管2之间,并且当燃烧废气中的固体颗粒物在导流部件本体31堆积较厚时,可以将吹灰导流装置从第一排烟管1和第二排烟管2之间拆卸,方便对吹灰导流装置的更换或清洗,延长排烟管的使用寿命。
但是在另外的实施例中,也可以将导流管3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排烟管1和第二排烟管2焊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32与第一连接法兰37之间以及所述连接部32与所述第二连接法兰11之间分别设置第一密封圈4和第二密封圈8。于所述第三连接法兰38和所述第四连接法兰21之间设置第三密封圈5。第一密封圈4、第二密封圈8和第三密封圈5的设置主要是防止在导流管3与排烟管之间漏气,避免燃烧废气从导流管3与第一排烟管1的对接处以及导流管3与第二排烟管2对接处泄露。其中,所述第一密封圈4、第二密封圈8和第三密封圈5均为石墨密封圈,或者是其他具有良好的耐高温及防火性能的密封圈。
具体地,所述导流部件本体31具有供燃料废气通过的第二腔体,所述第二腔体呈漏斗状。通过此设计,使第二腔体的内侧壁面有无棱角存在,尽可能降低第一腔体的内侧壁面上滞留燃烧废气量,进而减少堆积物的生成。
具体地,所述导流部件本体31的外形呈漏斗状,所述导流部件本体31的大端部靠近压缩气体出口33设置所述导流部件本体31的大端部远离所述压缩气体出口33设置。将导流部件本体31的外形设置为漏斗状结构,使导流部件本体31外侧壁面上均无棱角存在,避免导流部件本体31的外侧壁面上的棱角对压缩气体形成阻碍的作用而影响压缩气体在第一腔体的侧壁和第二腔体的侧壁之间的间隙流通,通过此设计,能够使得压缩气体对第二排烟管2的内侧壁进行充分的冲刷,但是在其他的实施例中,也可以所述导流部件本体31也可以是方管或其他的结构。
作为本发明中的另一个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导流部件包括设置有抖动器,所述抖动器用于对所述导流部件抖动。由于压缩气体接口靠近第一腔体的外侧壁设置,在使用时不容易利用压缩气体冲刷到第二腔体的内侧壁,在导流部件上设置抖动器,通过抖动器对导流部件进行抖动,使得粘附在第二腔体内侧壁上的固体颗粒物被抖落至第二腔体的底部,而跌落至第二腔体底部的固体颗粒物会被通过第二腔体的燃烧废气排出,进而保持使排烟管长时间保持清洁。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抖动器设置在所述导流管3的外部,且所述抖动器与所述连接部32连接。将抖动器设置在所述导流部件本体31的外部,避免抖动器占用导流管3内部的空间,而抖动器与连接部32连接,由于导流连接部32上设置有第一密封圈4和第二密封圈8,在抖动器抖动时,利用第一密封圈4和第二密封圈8进行缓冲避免燃烧废气从连接部32处泄露。在其他的实施例中,也可以将抖动器设置在所述导流部件本体31上。
为了保证第一排烟管1和导流管3之间的气密性,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密封圈4和第三封圈8的厚度为0.5-2.0cm。
所述压缩气体接口设置有进气管34,所述进气管34远离所述导流管3的一端凸设有法兰连接板35,所述法兰连接板35设置有第六连接孔36。在本实施例中,第六连接孔36设置有多个,各个第六连接孔36环形分布在所述法兰连接板35上。进气管34的设置主要是为了方便将外部的压缩气体通入到导流管3的内部,在使用时可通过法兰连接板35与外部的压缩气体连通管可拆卸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排烟管1和第二排烟管2均为圆管,将第一排烟管1和第二排烟管2均设置为圆管避免由于排烟管的内避面棱角的存在而导致压缩气体出现冲刷死角,但是在另外的实施例中,第一排烟管1和第二排烟管2也可以是方管。
于本文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不具有特殊含义。
需要声明的是,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在本发明所公开的技术范围内,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容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