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氮燃烧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79859发布日期:2019-04-03 00:53阅读:470来源:国知局
一种低氮燃烧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低氮燃烧器,属于锅炉燃烧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天然气作为一种清洁能源,近年来在生活生产中得到普遍的推广和应用,其作为燃气锅炉的燃料时,需要通过燃烧器点燃来提供热量。但是现有技术中的燃烧器工作时,其火焰中心的温度很高,而高温条件下就很容易产生NOx(氮氧化物)。

NOx是主要的大气污染物之一,直接或间接与大气环境问题相关,如光化学烟雾、酸雨、平流层臭氧损耗和全球气候变化。此外,氮沉降量的增加会导致地表水的富营养化和陆地、湿地、地下水系的酸化和毒化,从而对陆地和水生态系统造成破坏,最终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安全产生不利影响。

因此有效降低燃烧器工作时NOx的产生量成为了本领域中的技术难题。由于在高温和氧气浓度过高的条件下容易产生NOx,普通燃烧器在燃烧时中心火焰温度一般达到1900℃-2000℃,此条件下会产生大量的氮氧化物。所以目前现有技术中为了降低氮氧化物的生成,有浓淡型燃烧,先通入少量的氧气进行燃烧,然后分次加入氧气进行燃烧。此技术虽然降低了氧气含量但是也容易产生CO等对人体有害气体,且如果控制不好氧气含量的话容易出现熄火的现象,稳定性差。也有技术是通过在火焰中心直接通过助燃管通入助燃的冷空气,降低火焰中心区的温度从而达到降低NOx产生量。但同时又降低了燃烧效率。总结以上技术,不仅工艺复杂,操作繁琐,隐患大,而且并不能达到有效的降低氮氧化物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低氮燃烧器。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低氮燃烧器,它包含导气管、中心进气管、稳焰盘、圆孔、套环、螺丝钉、条孔、圆形孔,数根导气管均通过螺丝固定在中心进气管的尾端,且贯穿于稳焰盘上的数个圆孔中,中心进气管贯穿于稳焰盘和套环的中空部分,稳焰盘、套环和中心进气管通过螺丝钉穿过套环上的三个条孔固定连接,中心进气管的前端外围设置有一圈圆形孔。

作为优选,所述的导气管上均设置有拐角,且导气管为第一导气管和第二导气管两种结构设计,第一导气管和第二导气管上均设置有长孔,其中第一导气管上的长孔为侧边开口,气体从开口喷出,第二导气管上的长孔为平行于中心进气管的向外开口,气体向外喷出,第一导气管和第二导气管呈环形相间分布在中心进气管的外围。

作为优选,所述的套环与稳焰盘接触的一面为封闭面,其上设有三个条孔,另一端为开口,套环的周围设置有三个环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直接采用充入进气前就配比好的气体,避免由于不充分燃烧而产生CO等有害气体,且提高了燃烧效率;

(2)、两种不同开孔设计的导气管组合使用,既分散火焰降低氧浓度,又可以将周围废气卷进去形成气体旋流,增加换热,同时可以降低中心火焰参与燃烧的氧浓度,同时也将中心火焰温度由原来的1900℃-2000℃降低至1500℃-1600℃,从有效减少氮氧化物产生的同时,又避免了能源的浪费;

(3)套环的设计,将中心火焰温度降低,利用物理学原理来减少氮氧化物的生成,达到低氮的目的。

附图说明:

为了易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由下述的具体实施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中心进气管与导气管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套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导气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二导气管的结构示意图。

1-导气管;1-1-第一导气管;1-2-第二导气管;1-3-长孔;2- 中心进气管;3-稳焰盘;4-圆孔;5-套环;5-1-环孔;6-螺丝钉;7- 条孔;8-圆形孔。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5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含导气管1、中心进气管2、稳焰盘3、圆孔4、套环5、螺丝钉6、条孔7、圆形孔8,数根导气管1均通过螺丝固定在中心进气管2的尾端,且贯穿于稳焰盘3上的数个圆孔4中,中心进气管2贯穿于稳焰盘3和套环5的中空部分,稳焰盘3、套环5和中心进气管2通过螺丝钉6穿过套环5上的三个条孔7固定连接,中心进气管2的前端外围设置有一圈圆形孔8。

其中,所述的导气管1上均设置有拐角,且导气管1为第一导气管1-1和第二导气管1-2两种结构设计,第一导气管1-1和第二导气管1-2上均设置有长孔1-3,其中第一导气管1-1上的长孔1-3为侧边开口,气体从开口喷出,第二导气管1-2上的长孔1-3为平行于中心进气管2的向外开口,气体向外喷出,第一导气管1-1和第二导气管1-2呈环形相间分布在中心进气管2的外围;所述的套环5与稳焰盘3接触的一面为封闭面,其上设有三个条孔7,另一端为开口,套环5的周围设置有三个环孔5-1。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低氮原理为:通过叶轮风机和燃气阀组将空气和燃气进行配比,将配比好的气体通入燃烧器头,点火,燃烧时,第一导气管1-1内的气体呈逆时针方向形成螺旋火焰,造成气流不断转动,将周围废气卷入,降低气体中的氧含量,同时另一组第二导气管 1-2,由于孔的开口向外,所以分散中心火焰,降低中心火焰的燃烧温度,因此降低氮氧化物的生成;同样道理,中心进气管2前端外围设有的圆形孔8也起到分散中心火焰降低燃烧温度的作用,由于中心风速高,气压低,所以周围的气体会通过套环5外周的三个环孔5-1 吸进去,形成气体旋流,增加换热,同时可以降低中心火焰参与燃烧的氧浓度,同时也降低了中心燃烧温度,减少了氮氧化物的生成。

本具体实施方式直接采用充入进气前就配比好的气体,避免由于不充分燃烧而产生CO等有害气体,且提高了燃烧效率,两种不同开孔设计的导气管组合使用,既分散火焰降低氧浓度,又可以将周围废气卷进去形成气体旋流,增加换热,同时可以降低中心火焰参与燃烧的氧浓度,同时也将中心火焰温度由原来的1900℃-2000℃降低至 1500℃-1600℃,从有效减少氮氧化物产生的同时,又避免了能源的浪费,套环的设计,将中心火焰温度降低,利用物理学原理来减少氮氧化物的生成,达到低氮的目的。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