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燃烧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22421发布日期:2019-06-26 01:24阅读:697来源:国知局
一种燃烧塔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能源转换领域,特别是指一种燃烧塔。



背景技术:

燃烧塔是目前工业上常用的一种设备,广泛应用于能源、化工、航空、机械等领域。燃烧塔作为主要能源的转化方式之一,其性能越来越受到重视。在现有结构的燃烧塔中,由于可燃气在燃烧塔内分布不均匀,通入的空气或者氧气也不能均匀地与可燃气混合,造成可燃气燃烧不充分,燃烧后排出的气体中含有大量炭黑、一氧化碳、一氧化硫等物质,直接排放到空气中将对周围环境产生巨大危害。

同时燃烧塔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燃烧热,热量通过塔体与外部间接换热排出,未能充分回收利用燃烧热,不符合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展的社会需求。

有鉴于此,本设计人针对上述结构设计上未臻完善所导致的诸多缺失及不便,而深入构思,且积极研究改良试做而开发设计出本实用新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燃烧塔,使可燃气和空气能够均匀混合,从而使可燃气燃烧充分。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燃烧塔,包括塔体和用以固定塔体的支架,所述塔体内腔为燃烧气体的燃烧腔,该塔体的下部侧壁设有烟气入口、空气入口和辅助燃气口,空气入口位于烟气入口下方;所述塔体的上部侧壁设有烟气出口;所述燃烧腔内设有至少一个稳燃堆,稳燃堆固定于烟气出口和烟气入口之间的塔体内壁上;该稳燃堆由耐火材料浇筑而成,外表呈上小下大的形状,其侧壁上设有若干出气孔。

所述稳燃堆的数量至少为两个,所述稳燃堆呈上下依次分布在燃烧腔中。

所述稳燃堆为圆锥体外形。

所述出气孔均匀分布于稳燃堆的侧壁上。

所述塔体由保温层和耐火层构成,保温层包裹在耐火层外周,耐火层由耐火材料制成。

所述塔体下端部设有排渣口。

所述塔体设有供维修工人进出的人孔法兰,所述人孔法兰的数量为两个,分别位于塔体的上部侧壁和下部侧壁,所述人孔法兰与塔体的连接处设有石棉垫圈。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上小下大形状的稳燃堆,从燃烧腔底部不断上升的混合气体上升至稳燃堆时,稳燃堆上小下大的结构使混合气体的活动空间不断缩小,从而将燃烧不充分的可燃气集中,使其跟空气、氧气均匀混合,进行二次燃烧,从而使可燃气燃烧充分。

此外,设置有两个或更多的稳燃堆可以进一步增加燃烧次数,保证可燃气燃烧充分;保温层、耐火层确保了塔体结构的稳定性,以及实现节能环保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断面图;

图3为稳燃堆的断面图;

图4为稳燃堆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为叙述方便,下文中“上”“下”“左”“右”与附图本身的上下左右方向一致,但不对本实用新型结构起限定作用。

如图1所示,一种燃烧塔,包括塔体1和支架2。塔体1通过支架2固定到地面上。

如图2所示,上述塔体1内腔为燃烧气体的燃烧腔10。塔体1的下部侧壁设有供可燃气进入燃烧腔10的烟气入口11和供空气、氧气进入燃烧腔10的空气入口12。为保证可燃气和空气、氧气更充分地混合,空气入口12设置位于烟气入口11下方的位置。烟气入口11相对位置的塔体1侧壁设有辅助燃气口13,人工向辅助燃气口13喷入燃烧的火焰,从而点燃混合气体。塔体1的上部侧壁设有供燃烧后气体排放的烟气出口14,燃烧完成的气体经烟气出口14排放到空气中;烟气出口14也可连接其他废气处理装置,对燃烧后气体进行二次处理。

以上结构为燃烧塔的基本构造,本实用新型的改进点在于:上述燃烧腔10内设有稳燃堆15。如图3、图4所示,稳燃堆15固定于烟气出口14和烟气入口11之间的塔体1内壁上。稳燃堆15由耐火材料浇筑而成,外表呈上小下大的形状,其侧壁上设有若干供气体从稳燃堆15内侧流向外侧的出气孔151。稳燃堆内腔为二次燃烧腔150,燃烧不充分的可燃气上升进入二次燃烧腔150,进行二次燃烧。上小下大形状的二次燃烧腔150可以将从燃烧腔10上升的气体集中,使燃烧不充分的可燃气跟空气、氧气均匀混合,从而使可燃气燃烧充分。

本实用新型的稳燃堆15采用圆锥体的外形,能更好地达到集中混合气体,使其均匀混合、实现燃烧充分的目的。

上述出气孔151均匀分布于稳燃堆15的侧壁上,使排出的气体均匀分布在腔室中。

为进一步使可燃气燃烧充分,确保尾气中没有一氧化碳、一氧化硫等危害较大的气体,本实用新型设有两个稳燃堆15,这两个稳燃堆15在燃烧腔10中呈上下分布。

为充分回收利用燃烧热,防止热量通过塔体1与外部间接换热排出,上述塔体1由保温层16和耐火层17构成,保温层16包裹在耐火层17外周。保温层16能够保持在一定时间内燃烧热不与外部间接换热排出,进行保温;耐火层17由耐火材料制成。耐火层17能够确保燃烧产生的高温不会对塔体造成损伤。

上述塔体1下端部设有排渣口18,用以排出燃烧产生的固体残渣,排渣口18设有开关。

上述塔体1设有供维修工人进出的人孔法兰19,本实用新型设有两个人孔法兰19,分别位于塔体1的上部侧壁和下部侧壁。上述人孔法兰19与塔体1的连接处设有石棉垫圈,保证气密性。

通过上述结构,从燃烧腔10底部不断上升的混合气体上升至稳燃堆15时,稳燃堆15的锥形结构使混合气体的活动空间不断缩小,从而将燃烧不充分的可燃气集中,使其跟空气、氧气均匀混合,进行二次燃烧,从而使可燃气燃烧充分。设置有两个或更多的稳燃堆15可以进一步增加燃烧次数,保证可燃气燃烧充分。

此外,保温层16、耐火层17确保了塔体1结构的稳定性,以及实现节能环保的目的。

上述实施例和图式并非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