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炉体及植物秸秆颗粒燃烧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84008发布日期:2019-08-21 00:00阅读:388来源:国知局
燃烧炉体及植物秸秆颗粒燃烧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烧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燃烧炉体及植物秸秆颗粒燃烧机。



背景技术:

燃烧设备的炉膛是植物秸秆颗粒燃烧的腔室,炉膛的形状影响植物秸秆颗粒的燃烧效率和燃烧产生的热量。现有炉膛的形状多为规则的矩形或圆形,并未根据植物秸秆颗粒的燃烧规律进行设计,植物秸秆颗粒在现有炉膛中的燃烧效率和燃烧产生的热量较低,植物秸秆颗粒的燃烧效率和燃烧产生的热量具有进一步提高的空间。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实用新型总体背景技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燃烧炉体及植物秸秆颗粒燃烧机,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现有炉膛中植物秸秆颗粒燃烧效率和燃烧产生的热量较低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燃烧炉体,所述燃烧炉体内部形成炉膛,侧壁开设与所述炉膛连通的喷火口;

所述炉膛的顶壁包括相连接的上升面和下降面;

沿远离进料口的方向,所述上升面与炉排距离逐渐增大,所述下降面与炉排距离逐渐减小。

进一步地,所述燃烧炉体还包括耐高温层和保温层;

所述炉膛的内壁外侧设置所述耐高温层,所述耐高温层与所述燃烧炉体的外侧壁之间填充保温层。

进一步地,所述燃烧炉体还包括喷火管,所述喷火管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喷火口的边沿,且所述喷火管的内壁设置所述耐高温层。

进一步地,所述燃烧炉体还包括保温环,所述保温环套装于所述喷火管,一端与所述燃烧炉体的外侧面连接,且所述保温环与所述喷火管之间填充所述保温层。

一种植物秸秆颗粒燃烧机,包括进料装置、炉排装置、出灰装置、以及上述的燃烧炉体;

所述进料装置安装于所述燃烧炉体的外部,且一端与所述炉膛连通;

所述炉排装置安装于所述炉膛内,位于所述进料装置出口端的下方,并能够承载植物秸秆颗粒向远离所述进料装置的出口端的方向移动;

所述出灰装置安装于所述燃烧炉体的下方,并与所述炉膛连通,用于将所述炉膛内的碳灰排出。

进一步地,所述进料装置包括料斗和进料管;

所述料斗安装于所述燃烧炉体的外部,并通过所述进料管与所述炉膛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进料装置还包括进料驱动机构和进料绞龙;

所述进料绞龙安装于所述料斗的出口,并与所述进料管连通;

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进料绞龙传动连接,用于驱动所述进料绞龙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出灰装置包括出灰驱动机构和出灰绞龙;

两所述出灰绞龙分别安装于所述燃烧炉体的下方,与所述炉膛连通,且分别位于所述炉排机构的运动方向的两侧;

所述出灰驱动机构与两所述出灰绞龙传动连接,用于驱动所述出灰绞龙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植物秸秆颗粒燃烧机还包括进风装置;

所述进风装置安装于所述燃烧炉体,并伸入所述炉膛,用于向所述炉排装置鼓风。

进一步地,所述进风装置包括进风鼓风机和进风管;

所述进风管安装于所述燃烧炉体内部,并沿所述炉排装置的运动方向延伸,且所述进风管的朝向所述炉排装置的侧壁上开设有进风口;

所述进风鼓风机与所述进风管连通。

结合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带来的有益效果分析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燃烧炉体,该燃烧炉体内部形成炉膛,侧壁开设与炉膛连通的喷火口;炉膛的顶壁包括相连接的上升面和下降面;沿远离进料口的方向,上升面与炉排距离逐渐增大,下降面与炉排距离逐渐减小。

该燃烧炉体内的炉膛根据植物秸秆颗粒燃烧规律进行设计,植物秸秆颗粒从进料口进入炉膛后被点燃。植物秸秆颗粒刚开始燃烧时,燃烧越来越旺,火焰逐渐增大,温度逐渐升高,当植物秸秆颗粒快要燃尽时,植物秸秆颗粒燃烧越来越弱,火焰逐渐减小,温度逐渐降低。将炉膛的顶壁设置为上述结构形式,植物秸秆颗粒的燃烧火焰逐渐增大的阶段,此时植物秸秆颗粒上方为上升面,为燃烧提供足够的空间和氧气,使燃烧更加充分,提高了植物秸秆颗粒的燃烧效率和燃烧产生的热量,植物秸秆颗粒的燃烧火焰逐渐减小的阶段,此时植物秸秆颗粒上方为下降面,保证炉膛内的温度,降低炉膛内气流对燃烧的影响,防止植物秸秆颗粒过早熄灭,保证充分燃烧,进一步提高燃烧效率,增加燃烧产生热量的同时减少热量的散失。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植物秸秆颗粒燃烧机,包括进料装置、炉排装置、出灰装置、以及上述的燃烧炉体;进料装置安装于燃烧炉体的外部,且一端与炉膛连通;炉排装置安装于炉膛内,位于进料装置出口端的下方,并能够承载植物秸秆颗粒向远离进料装置的出口端的方向移动;出灰装置安装于燃烧炉体的下方,并与炉膛连通,用于将炉膛内的碳灰排出。

由于该植物秸秆颗粒燃烧机采用上述的燃烧炉体,所以相比于现有燃烧设备,该植物秸秆颗粒燃烧机能够提高植物秸秆颗粒的燃烧效率和燃烧产生的热量。使用该植物秸秆颗粒燃烧机时,植物秸秆颗粒通过进料装置进入燃烧炉体的炉膛内,植物秸秆颗粒落在炉排装置上,植物秸秆颗粒被点燃后,炉排装置带动植物秸秆颗粒向远离进料装置的出口端的方向移动,防止植物秸秆颗粒在履带式炉排的一个部位堆积,燃烧产生的火焰从喷火口喷出,将喷火口对准需要加热的设备。燃烧完的植物秸秆颗粒变成碳灰从炉排装置落下,出灰装置将炉膛内的碳灰排出炉膛。该植物秸秆颗粒燃烧机的炉体下方的出灰装置能够将炉膛内的碳灰及时排出,避免碳灰堵塞炉膛。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而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植物秸秆颗粒燃烧机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植物秸秆颗粒燃烧机的左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植物秸秆颗粒燃烧机的俯视图;

图4为沿图1中A-A面的剖视图;

图5为沿图3中B-B面的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进风装置、炉排装置和出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0-燃烧炉体;110-炉膛;111-上升面;112-下降面;120-喷火口;130-耐高温层;140-保温层;150-喷火管;160-保温环;200-进料装置;210-料斗;220-进料管;221-观察口;230-进料绞龙;240-进料驱动机构;250-进料鼓风机;300-炉排装置;310-履带式炉排;311-主动带轮;312-从动带轮;313-履带;320-炉排驱动机构;321-炉排电机;322-减速器;400-出灰装置;410-出灰绞龙;420-出灰驱动机构;500-进风装置;510-进风鼓风机;520-进风管;521-进风口;530-导流机构;531-导流支架;532-导流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植物秸秆颗粒燃烧机的正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植物秸秆颗粒燃烧机的左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植物秸秆颗粒燃烧机的俯视图;图4为沿图1中A-A面的剖视图;图5为沿图3中B-B面的剖视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进风装置500、炉排装置300和出灰装置400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植物秸秆颗粒燃烧机,请一并参照说明书附图中图1至图6。

如图1和图5所示,该植物秸秆颗粒燃烧机包括燃烧炉体100、进料装置200、炉排装置300和出灰装置400。

燃烧炉体100的内部形成有炉膛110,侧壁开设与炉膛110连通的喷火口120;进料装置200安装于燃烧炉体100的外部,且一端与炉膛110连通;炉排装置300安装于炉膛110内,位于进料装置200出口端的下方,并能够承载植物秸秆颗粒向远离进料装置200的进口端的方向移动;

出灰装置400安装于燃烧炉体100的下方,并与炉膛110连通,用于将炉膛110内的碳灰排出。

该植物秸秆颗粒燃烧机还具有炉体支架,燃烧炉体100安装于炉体支架上。

使用该植物秸秆颗粒燃烧机时,植物秸秆颗粒通过进料装置200进入燃烧炉体100的炉膛110内,植物秸秆颗粒落在炉排装置300上,植物秸秆颗粒被点燃后,炉排装置300带动植物秸秆颗粒向远离进料装置200的出口端的方向移动,燃烧产生的火焰从喷火口120喷出,将喷火口120对准需要加热的设备。燃烧完的植物秸秆颗粒变成碳灰从炉排装置300落下,出灰装置400将炉膛110内的碳灰排出炉膛110。

该植物秸秆颗粒燃烧机的炉体下方的出灰装置400能够将炉膛110内的碳灰及时排出,避免碳灰堵塞炉膛110,使该植物秸秆颗粒燃烧机能够将碳灰较多的植物秸秆作为燃料。

进一步地,如图5所示,炉膛110的顶壁包括相连接的上升面111和下降面112;沿远离进料口的方向,上升面111与炉排距离逐渐增大,下降面112与炉排距离逐渐减小。

炉膛110内靠近进料装置200的出口端处设置有点火装置(图中未示出),植物秸秆颗粒从进料装置200的出口端进入炉膛110后被点火装置点燃。植物秸秆颗粒刚开始燃烧时,燃烧越来越旺,火焰逐渐增大,温度逐渐升高,当植物秸秆颗粒快要燃尽时,植物秸秆颗粒燃烧越来越弱,火焰逐渐减小,温度逐渐降低。

将炉膛110的顶壁设置为上述结构形式,植物秸秆颗粒的燃烧火焰逐渐增大的阶段,此时植物秸秆颗粒上方为上升面111,为火焰提供足够的空间和氧气,使燃烧更加充分,提高了植物秸秆颗粒的燃烧效率和燃烧产生的热量,植物秸秆颗粒的燃烧火焰逐渐减小的阶段,此时植物秸秆颗粒上方为下降面112,保证炉膛110内的温度,降低炉膛110内气流对燃烧的影响,防止植物秸秆颗粒过早熄灭,保证充分燃烧,进一步提高燃烧效率,增加燃烧产生热量的同时减少热量的散失。

进一步地,如图4和图5所示,燃烧炉体100还包括耐高温层130和保温层140;炉膛110的内壁外侧设置耐高温层130,耐高温层130与燃烧炉体100的外侧壁之间填充保温层140。

耐高温能够防止植物秸秆颗粒在炉膛110内燃烧产生的高温损坏燃烧炉体100。保温层140能够维持炉膛110内的温度,减少炉膛110内部的热量散失,同时也能够防止燃烧炉体100的外侧面过热。

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4所示,燃烧炉体100还包括喷火管150,喷火管150的一端连接于喷火口120的边沿,且喷火管150的内壁设置耐高温层130。

优选地,喷火口120对应于上升面111与下降面112的连接处,即喷火管150对应于上升面111与下降面112的连接处,植物秸秆颗粒燃烧产生最大火焰时,火焰从喷火管150喷出。

使用该植物秸秆燃烧机时,将喷火管150对准需要加热的设备,对火焰起到引导作用。喷火管150内的耐高温层130能够防止火焰损坏喷火管150。

进一步地,如图2和图3所示,燃烧炉体100还包括保温环160;保温环160套装于喷火管150,一端与燃烧炉体100的外侧面连接,且保温环160与喷火管150之间填充保温层140。

保温环160以及填充在保温环160与喷火管150之间的保温层140能够减少从喷火管150的侧壁散失的热量,同时能够增强喷火管150与燃烧炉体100的连接强度。

上述的耐高温层130可以为耐高温陶瓷、高温合金等耐高温材料制成,上述的保温层140可以为酚醛泡沫材料、挤塑板、橡胶保温材料等保温材料制成。

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2所示,进料装置200包括料斗210和进料管220;料斗210安装于燃烧炉体100的外部,并通过进料管220与炉膛110连通。

图1和图2示出了,料斗210安装于燃烧炉体100的顶面,料斗210的安装位置不以此为限制,例如,料斗210还可以安装于燃烧炉体100的与喷火口120背对的侧面。

进料管220靠近燃烧炉体100的部位设置观察孔,并在观察孔上设置观察孔盖。当工作人员需要观察炉膛110内部时,将观察孔盖打开,通过观察孔观察炉膛110内的情况。

进一步地,如图2至图4,进料装置200还包括进料驱动机构240和进料绞龙230;进料绞龙230安装于料斗210的出口,并与进料管220连通;驱动机构与进料绞龙230传动连接,用于驱动进料绞龙230转动。

驱动机构优选为电机。驱动机构与进料绞龙230之间优选为链传动。图2至图4示出了,电机安装于燃烧炉体100顶面,且位于料斗210旁,电机的转轴上设置一链轮,进料绞龙230的背离进料管220的一端也设置一链轮,电机的链轮与进料绞龙230的链轮上缠绕链条。

当然,驱动机构与进料绞龙230之间还可以是其他传动形式,例如,皮带传动、齿轮传动等。驱动机构除电机外,还可以是小型柴油机、汽油机等。

进料绞龙230同时能够防止料斗210的出口发生堵塞,保证植物秸秆颗粒能够顺利进入进料管220。相比于料斗210与进料管220之间连接,设置进料绞龙230能够加快料斗210内的植物秸秆颗粒进入进料管220。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进料装置200还包括进料鼓风机250;进料鼓风机250安装于进料管220,且安装位置高于进料绞龙230。

具体地,进料绞龙230与进料管220的管身连通,进料管220的上端口安装进料鼓风机250。

由于植物秸秆颗粒的质量较小,同时进料绞龙230快速地将料斗210中的植物秸秆颗粒传送到进料管220,植物秸秆颗粒在进料管220中运动速度较慢,且大量植物秸秆颗粒聚集在一起易堵塞进料管220。进料鼓风机250能够将进料管220中鼓风,加快植物秸秆颗粒在进料管220中的移动速度,同时,防止植物秸秆颗粒聚集,进而避免了进料管220堵塞。

进一步地,如图5所示,炉排装置300包括履带式炉排310和炉排驱动机构320;炉排驱动机构320与履带式炉排310传动连接,用于驱动履带式炉排310转动;履带式炉排310用于承载植物秸秆颗粒,并带动植物秸秆颗粒移动。

具体地,履带式炉排310安装于炉膛110内,且履带式炉排310位于进料管220的出口端的下方。当植物秸秆颗粒从进料管220的出口端喷出时,落在履带式炉排310上,之后植物秸秆颗粒被点燃,植物秸秆颗粒在履带式炉排310带动下边燃烧边运动。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炉排驱动机构320包括炉排电机321和减速器322;炉排电机321的转轴与减速器322的输入轴连接,减速器322的输出轴与履带式炉排310传动连接。

图1示出了炉排电机321和减速器322均安装于炉体支架,但是,炉排电机321和减速器322的安装位置并不以此为限制,例如,炉排电机321和减速器322还可以安装在燃烧炉体100的下部、可以安装在炉膛110内等。

履带式炉排310的转速应该远小于电机的转速,电机经减速器322的减速后再将动力传递到履带式炉排310,满足履带式炉排310对转速的要求。

进一步地,如图5和图6所示,履带式炉排310包括主动带轮311、从动带轮312和缠绕于主动带轮311和从动带轮312的履带313;主动带轮311与减速器322传动连接,用于驱动履带313转动;履带313用于承载植物秸秆颗粒,并带动植物秸秆颗粒移动。

图5和图6示出了炉排驱动机构320与履带式炉排310之间为链传动,主动带轮311的一端设置有一链轮,减速器322的输出轴设置一链轮,主动带轮311的链轮与减速器322的链轮缠绕链条。但是,炉排驱动机构320与履带式炉排310之间的传动形式并不以此为限制,还可以为带传动、齿轮传动等。炉排驱动机构320优选为电机,还可以为小型汽油机、小型柴油机等。

进一步地,如图1、图5和图6所示,出灰装置400包括出灰驱动机构420和出灰绞龙410;两出灰绞龙410分别安装于燃烧炉体100的下方,与炉膛110连通,且分别位于炉排装置300的运动方向的两侧;出灰驱动机构420与两出灰绞龙410传动连接,用于驱动出灰绞龙410转动。

出灰驱动机构420优选为电机,也可以为小型柴油机、汽油机。图1示出了出灰驱动机构420安装于炉体支架,但是出灰驱动机构420的安装位置并不以此为限制,例如,出灰驱动机构420还可以安装于燃烧炉体100下部、还可以安装于炉膛110内。

植物秸秆颗粒在运动过程中逐渐燃烧完全变为碳灰。大部分碳灰从远离进料装置200的出口端的出灰绞龙410处落下,该出灰绞龙410连续转动将碳灰排出炉膛110;小部分碳灰被履带式炉排310带到靠近进料装置200的出口端的出灰绞龙410处,该出灰绞龙410连续转动将碳灰排出炉膛110。两个出灰绞龙410能够将炉膛110中的碳灰排出,防止碳灰在炉膛110内堆积造成堵塞而影响植物秸秆颗粒的燃烧和植物秸秆燃烧机的正常工作。

进一步地,如图6所示,两出灰绞龙410均沿垂直于炉排装置300的运动方向设置。

在垂直于炉排运动方向上,无论植物秸秆颗粒位于炉排装置300的哪个位置,当植物秸秆颗粒燃烧为碳灰从履带313上落下时都能够被出灰绞龙410快速地排出炉膛110。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两出灰绞龙410之间链传动连接,且出灰驱动机构420与其中一出灰绞龙410链传动连接。

具体地,两出灰绞龙410位于同一侧的端部均设置一链轮,出灰驱动机构420的输出轴也设置一链轮,两出灰绞龙410的链轮上缠绕链条,出灰驱动机构420的链轮与其中一出灰绞龙410的链轮缠绕链条。

进一步地,如图5和图6所示,植物秸秆颗粒燃烧机还包括进风装置500;进风装置500安装于燃烧炉体100,并伸入炉膛110,用于向炉排装置300鼓风。

炉排装置300向炉膛110内鼓风为植物秸秆颗粒的燃烧提供充足的氧气,同时,使植物秸秆颗粒燃烧更旺,产生更高的温度和更大的火焰。

进一步地,如图5和图6所示,进风装置500包括进风鼓风机510和进风管520;进风管520安装于燃烧炉体100内部,并沿炉排装置300的运动方向延伸,且进风管520的朝向炉排装置300的侧壁上开设有进风口521;进风鼓风机510与进风管520连通。

具体地,进风装置500包括两个进风鼓风机510和两根进风管520;两根进风管520平行设置,且分别位于履带式炉排310的两侧;每个进风管520上间隔开设多个进风口521,且进口朝向履带式炉排310;每根进风管520均与一个进风鼓风机510连通,进风鼓风机510向进风管520内鼓风,气流从进风管520上的进风口521吹出。

进风管520开设进风口521,且进风口521朝向炉排装置300,使气流能够准确流到炉排装置300出,促进炉排装置300上的植物秸秆颗粒的燃烧。

进一步地,如图4和图6所示,进风装置500还包括导流机构530;导流机构530包括导流支架531和导流板532;导流支架531的端部连接于进风管520;导流板532设置于导流支架531,且导流板532的导流面朝向进风口521,用于将进风口521流出的气流向炉排装置300上的植物秸秆颗粒引导。

具体地,导流支架531的端部连接于进风管520,并且导流支架531位于履带313内侧;导流板532设置在导流支架531上,即导流板532也位于履带313内侧。气流从进气管的进风口521流出并吹向履带313内侧,导流板532将气流向履带313上的植物秸秆颗粒引导。图4中示出了4块导流板532,4块导流板532均平行于进气管间隔设置,导流板532的导流面均朝向靠近的进气管的进风口521。

图4示出了导流板532为弧形,导流板532的凹面为导流面,即导流板532的凹面朝向进风管520的进风口521。当然,导流板532还可以为其他能够将气流引导到履带313上的形状。

导流机构530将从进气管流出的气流导向履带313上的植物秸秆颗粒,为植物秸秆颗粒的燃烧提供足够的氧气的同时,将气流准确引导到履带313上的植物秸秆颗粒处。且对于植物秸秆颗粒来说,气流由底部向上流动,植物秸秆颗粒燃烧更旺,温度更高。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