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搅翻杆的可旋转式内胆的双层炉体焚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23770发布日期:2019-11-01 21:06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有搅翻杆的可旋转式内胆的双层炉体焚烧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焚烧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有搅翻杆的可旋转式内胆的双层炉体焚烧装置,适用于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工业废料焚烧处理和燃料燃烧加热等。



背景技术:

生活垃圾、工业废料的无害化焚烧处理、焚烧效率的提升和燃烧热量再利用的手段等一直是环保技术领域的研究热点。

众所周知,当物料燃烧不充分时,一方面会大大降低物料的燃烧效率;另一方面,由于供氧不足容易产生一氧化碳等有毒气体。现有的焚烧装置普遍存在燃烧不充分的问题,分析归纳其原因主要包括:一是,焚烧炉内整体供氧量不足。炉内通入空气的流量偏小;二是,焚烧炉内氧气分布不均。多数焚烧装置的鼓风通道设置不均匀,导致炉内氧气分布不均;三是,没有实现精准供养。物料焚烧时,由于不同位置的物料燃烧程度不同,焚烧炉内各处耗氧量不同;四是,灰渣覆盖待燃物阻碍与氧气接触。

中国专利(201721318938.3)公开了一种工业废物回转立式焚烧炉的废物焚烧机构,其进风口设置单一且在火焰上方,不能实现按燃烧程度按需供氧。焚烧筒与螺旋叶片配合旋转可以使物料搅翻,但是其搅翻幅度相对较大,易在引燃初期使物料覆盖火焰导致引燃失败,同时由于没有做到灰渣与物料分离,在搅翻的时候灰渣会混合在物料中,会阻碍物料与空气的接触,使得燃烧不充分。中国专利(201310699342.2)和中国专利(201410466211.4)分别公开了一种旋转式双滚筒焚烧炉和一种回转立式垃圾焚烧炉,其所设计焚烧筒/炉的设置均没有实现灰渣与待燃物分离,依旧存在燃烧不充分问题。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如下解决思路:一方面根据燃烧程度不同按需供氧、精准供氧;另一方面,灰渣与待燃物及时分离。利用双层炉体结构将炉体内部隔成储渣腔、燃烧腔和废气腔三个空间,内胆内设置的搅翻杆可实现搅动和通气功能,有利于废气与新鲜空气及时隔离、待燃物与废渣及时分离,降低因燃烧不充分产生有毒气体的排量,同时提高物料燃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带有搅翻杆的可旋转式内胆的双层炉体焚烧装置,有利于废气与新鲜空气及时隔离、待燃物与废渣及时分离,降低因燃烧不充分产生有毒气体排量,同时提高物料燃烧效率。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有搅翻杆的可旋转式内胆的双层炉体焚烧装置,包括炉体、固定支撑炉体的固定支架、设置在炉体上的通气机构和排气机构以及驱动炉体旋转的旋转驱动机构,所述的炉体包括外炉体和置于外炉体内的内胆,所述的内胆为卧式圆柱状壳体,其两端分别同轴连接有进料通道和动力轴,动力轴另一端与旋转驱动机构相连,所述的外炉体是截面为椭圆的柱形壳体,其两端通过轴承分别与进料通道和动力轴的外壁相连接,进料通道端口设置进料舱门,外炉体底部设置排料舱门,所述的固定支架支撑外炉体并与地面固定,所述的通气机构包括均布在外炉体侧面底部的鼓风通道、与鼓风通道相连的鼓风机构,所述的排气机构包括设置在外炉体顶部的排气口和排气管道,所述的内胆内壁轴向圆周均布n层搅翻杆,搅翻杆两端固定在内胆两端内壁上,所述的内胆上开设长度小于内胆的排渣通道,排渣通道上抽插式设置有第一金属网,内胆上位于排渣通道两侧轴向对称开设若干矩形通孔,所述的矩形通孔上设置第二金属网,内胆内与排渣通道径直对应的部分未布置矩形通孔。

进一步,所述的外炉体与地面呈5~20°倾斜角。

进一步,所述的内胆的外壁与外炉体椭圆状截面的短轴方向内壁间距为5~30mm,内胆两端外壁与外炉体两端内壁间距为5~30mm。

进一步,所述的鼓风通道均匀排布在外炉体两侧底部,鼓风通道的延长线指向内胆轴线,鼓风通道位于内胆内的部分为管状凸台,管状凸台口处设置金属过滤网,避免废渣堵塞管道。

进一步,所述的外炉体椭圆状截面的长轴与短轴的比值为1.4~8。

进一步,所述的搅翻杆的层数n可取1~15。

进一步,所述的搅翻杆的层数n设为2层,每层圆周均布15个,矩形通孔的数量为左右对称的4个。

进一步,所述的第二金属网网格孔面积为5~10000mm2

进一步,内胆内壁上未开设矩形通孔的部分开设直径为5~50mm的通孔。

进一步,所述的旋转驱动机构选用具备调速功能的驱动机构,能够使内胆以0.2~50r/min的转速稳定运行,并可分为低速、中速及高速三档,鼓风机构选用具备气体流速调节功能的鼓风机构,其可调范围为500~100000m3/h,可分为低速、中速及高速三档调速功能。

本发明的一种带有搅翻杆的可旋转式内胆的双层炉体焚烧装置,其有益效果是:

1、双层炉体结构将炉体内部隔成储渣腔、燃烧腔和废气腔三个空间,有利于将废气与新鲜空气及时隔离、将待燃物与废渣及时分离;

2、内胆内设置的搅翻杆可实现搅动和通气功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纵向剖视图;

图3为内胆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内胆的横向剖视图;

图5、图6为内胆内搅翻杆的位置示意图;

图中:1.炉体、2.排气机构、3.旋转驱动机构、4.鼓风机构、5.固定支架、6.进料舱门、7.进料通道、8.排渣通道、9.第一金属网、10.第二金属网、11.通孔、12.搅翻杆、13.排气管道、14.排气口、15.矩形通孔、16.动力轴、17.外炉体、18.内胆、19.鼓风通道、20.排料舱门。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发明有关的构成。

如图1-6所示的一种带有搅翻杆的可旋转式内胆的双层炉体焚烧装置,包括炉体1、固定支撑炉体1的固定支架5、设置在炉体1上的通气机构和排气机构2以及驱动炉体1旋转的旋转驱动机构3,炉体1包括外炉体17和置于外炉体17内的内胆18,内胆18为卧式圆柱状壳体,其两端分别同轴连接有进料通道7和动力轴16,动力轴16另一端与旋转驱动机构3相连,外炉体17是截面为椭圆的柱形壳体,椭圆截面的长轴与短轴的比值为1.4~8,内胆18的外壁与外炉体17椭圆状截面的短轴方向内壁间距为5~30mm,内胆18两端外壁与外炉体17两端内壁间距为5~30mm,外炉体17与地面呈5~20°倾斜角,其两端通过轴承分别与进料通道7和动力轴16的外壁相连接,进料通道7端口设置进料舱门6,外炉体17底部设置排料舱门20,固定支架5支撑外炉体17并与地面固定,通气机构包括均布在外炉体17侧面底部的鼓风通道19、与鼓风通道19相连的鼓风机构4,鼓风通道19均匀排布在外炉体17两侧底部,鼓风通道19的延长线指向内胆18的轴线,鼓风通道19位于内胆18内的部分为管状凸台,管状凸台口处设置金属过滤网,避免废渣堵塞管道,排气机构2包括设置在外炉体17顶部的排气口14和排气管道13,内胆18内壁轴向圆周均布2层搅翻杆12,每层圆周均布15个,搅翻杆12两端固定在内胆18两端内壁上,内胆18上开设长度小于内胆18的排渣通道8,排渣通道8上抽插式设置有第一金属网9,内胆18上位于排渣通道8两侧轴向对称开设4个矩形通孔15,矩形通孔15上设置第二金属网10,第二金属网10网格孔面积为5~10000mm2,内胆18内与排渣通道8径直对应的部分未布置矩形通孔,开设直径为5~50mm的通孔11。

旋转驱动机构3选用具备调速功能的驱动机构,能够使内胆以0.2~50r/min的转速稳定运行,并可分为低速、中速及高速三档;鼓风机构4选用具备气体流速调节功能的鼓风机构,其可调范围为500~100000m3/h,可分为低速、中速及高速三档调速功能。

以上述依据本发明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发明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发明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