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燃气监测控制系统及其监测控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0677462发布日期:2020-05-08 18:01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一种燃气监测控制系统及其监测控制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监测控制系统,具体是一种燃气监测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监控系统是安防系统中应用最多的系统之一,从最早模拟监控到前些年火热数字监控再到现在方兴未艾网络视频监控,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

而由于火力发电行业的不断发展,燃气监测控制系统应运而生,燃气监测控制系统即为对燃气的监测与控制,通过信息化处理燃气的燃烧状态,进而由控制系统进行调整燃气的流量,进而达到控制燃气的燃烧效果。

而现有的燃气监测控制系统基本设计为监测控制燃气的流量进行对燃烧温度的把控,而当燃气流量增大时,燃气容易出现燃烧不完全现象,由于燃气的未完全燃烧,容易出现带有可燃性颗粒的气体经出气道排放出去,而这种未经处理的烟气在对环境产生污染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浪费了燃烧资源。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目的:提供一种燃气监测控制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

技术方案:一种燃气监测控制系统,包括:

燃烧组件,包括燃烧炉,与所述燃烧炉连接的燃气通道,以及与所述燃烧炉连接的循环燃烧道,以及与所述循环燃烧道连通的出气道;

监测系统,包括用于监测燃气通道中燃气流量的流量监测模块,用于感测燃烧炉燃烧温度的温度监测模块,以及用于控制燃气通道中燃气流量的控制模块;

控制系统,包括与所述监测系统通信连接的控制终端。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循环燃烧道包括连通所述燃烧炉顶部的第一进气口,以及安装在所述循环燃烧道尾部的分离板;所述分离板将分类通道分为上通道与下通道;所述分类通道由第一进气口向分离板处依次设有放电电极板和分离电极板,设计循环通道主要为了将未完全燃烧后燃气燃烧的烟气进行分类处理,进而将带有可燃性颗粒的烟气进行重新循环至过滤内,进而使得再次进行焚烧,进而去除烟气中附带的可燃性颗粒。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下通道接通燃烧炉的底部,所述上通道连通出气道。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出气道上设有过滤道,所述出气道上设有过滤道,所述过滤道内由靠近燃烧炉一侧向另外一侧依次设有第一吸附板、第二吸附板和过滤板,所述过滤道的前端开有与所述上通道连通的第二进气口,所述过滤道末端开有与所述出气道连通的出气口,设计两组吸附板主要为了进行对烟气中带有不可燃性的颗粒进行吸附,进而当烟气在排放后符合排放标准。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吸附板、第二吸附板由多个由多组上向下并齐放置并预留有4~7mm距离的蜂窝状活性炭吸附块组成;所述过滤板由多组海绵体由左至右并列放置,设计海绵体进行对烟气过滤,主要为了过滤出第一吸附板与第二吸附板未吸附的不燃性颗粒,进而使得排放烟气符合排放标准。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流量监测模块包括流量传感器;所述流量传感器安装于燃气管上,用于进行监测燃气使用时流通的燃气流量值。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温度监测模块为温度感应传感器;所述温度感应传感器安装于燃烧炉内部,主要用于监测过滤内部燃烧温度,设计温度感应传感器主要为了可以让工作人员实时认知过滤内部温度,进而以供工作人员进行实时调整温度。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模块为控制阀门,控制阀门的开度用以控制燃气通道流通至过滤内的燃气流速,设计控制阀门主要为了进行调整过滤内的火焰大小,进而完成对过滤温度的把控。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控制终端为手机终端、电脑终端,以及与手机终端、电脑终端连通的手环终端等,设计控制终端主要为了当工作人员在外时,进行控制燃烧炉内的燃烧情况,且可以通过控制终端进行显示流量监测模块、温度监测模块,监测到的过滤内温度变化情况及燃气流速情况的具体曲线图,而当两组曲线图呈反比时,此时将需要进行对过滤的检修。

一种燃气监测控制系统的监测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1、当需要使用燃气时,此时可以通过手动开启控制模块中的控制阀门,也可以通过控制终端进行对控制模块发生命令,由控制模块进行对控制阀门的开启;

步骤2、当阀门开启后,此时燃烧炉将进行燃烧,此时通过调整控制阀门的开度,进行调整过滤的燃烧温度;

步骤3、当温度监测模块监测燃烧炉内部温度低于、高于预定值时,此时将调整控制阀门的开度,进行调整燃气的流速,进而控制过滤内的火焰大小,进而调整燃烧炉的燃烧温度;

步骤4、当流量监测模块监测到的燃气流量增加而温度监测模块监测到的温度不变,甚至温度降低时,此时则需要工作人员进行对燃烧炉的检修,进而防止出现工作事故;

步骤5、而当工作人员不在燃烧炉附近时,而此时过滤任在燃烧状态下,此时工作人员只需通过控制终端,进行发送命令至控制模块,进而由控制模块进行对控制阀门的关闭,进而完成当工作人员不便时,对过滤的关闭;

步骤6、而燃烧炉在燃烧时,由于过滤未充分燃烧,使得燃烧炉燃烧生成的烟气中附带可燃性颗粒和不可燃颗粒,此时烟气将由第一进气口进循环通道中,由放电电极板进行放电形成高压电弧,使烟气中固体颗粒带电;然后烟气通过分离电极板,分离电极板两侧接通电源,会在两电极板之间形成一个电场,可燃性固体颗粒在库仑力的作用下向下通下运动,进而再次进入过滤内进行燃烧,由于烟气中的固体颗粒大部分为未完全燃烧的可燃物,可以再次进入燃烧炉内进行燃烧,进而节约能源;燃烧后的烟气将重新进入第一进气口,进而清除烟气中带有的可燃性固体颗粒;

步骤7、此时不带可燃性颗粒的烟气将由上通道进入出气道中,此时由第一吸附板及第二吸附板中的活性炭吸附少量的烟气不燃性固体颗粒,进而使得排放出去的烟气符合国家排放标准。

有益效果: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气监测控制系统,在燃烧炉与出气道之间设计循环燃烧道,进而将附带可燃性固体颗粒的烟气,从新导入燃烧炉内,进而经过过滤再次进行焚烧,进而节约能源的同时,进行去除烟气中附带的可燃性颗粒,且在出气道内安装二组吸附板,一组过滤板,进行对循环燃烧后的烟气进行再次过滤,进而达到排放烟气标准,进而完成对燃气的燃烧工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模块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循环燃烧道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出气道示意图。

附图标记为:第二进气口21、第一吸附板22、第二吸附板23、过滤板25、出气口26、放电电极板31、分离电极板32、分离板33、第一进气口34。

具体实施方式

经过申请人的研究分析,出现这一问题(当燃气为完全燃烧后容易造成燃烧资源浪费和对环境污染)的原因在于,现有的燃气监测控制系统基本设计为监测控制燃气的流量进行对燃烧温度的把控,而当燃气流量增大时,燃气容易出现燃烧不完全现象,由于燃气的未完全燃烧,容易出现带有可燃性颗粒的气体经出气道排放出去,而这种未经处理的烟气在对环境产生污染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浪费了燃烧资源,而本发明在燃烧炉与出气道之间设计循环燃烧道,进而将附带可燃性固体颗粒的烟气,从新导入燃烧炉内,进而经过过滤再次进行焚烧,进而节约能源的同时,进行去除烟气中附带的可燃性颗粒,且在出气道内安装二组吸附板,一组过滤板,进行对循环燃烧后的烟气进行再次过滤,进而达到排放烟气标准,进而完成对燃气的燃烧工作。

一种燃气监测控制系统,包括:第二进气口21、第一吸附板22、第二吸附板23、过滤板25、出气口26、放电电极板31、分离电极板32、分离板33、第一进气口34。

所述燃烧炉与所述燃气管道连通,所述循环燃烧道与所述燃烧炉连通,所述出气道与所述循环燃烧道连通,所述燃气管道上安装有用于监测燃气通道中燃气流量的流量监测模块;所述燃烧炉内安装有用于感测燃烧炉燃烧温度的温度监测模块;所述燃气管道上还安装有用于控制燃气通道中燃气流量的控制模块;所述控制终端与所述流量监测模块、温度监测模块和控制模块通信连接。

所述循环燃烧道包括连通所述燃烧炉顶部的第一进气口34,以及安装在所述循环燃烧道尾部的分离板33;所述分离板33将分类通道分为上通道与下通道;所述分类通道由第一进气口34向分离板33处依次设有放电电极板31和分离电极板32,设计循环通道主要为了将未完全燃烧后燃气燃烧的烟气进行分类处理,进而将带有可燃性颗粒的烟气进行重新循环至过滤内,进而使得再次进行焚烧,进而去除烟气中附带的可燃性颗粒,此时烟气将由第一进气口34进循环通道中,由放电电极板31进行放电形成高压电弧,使烟气中固体颗粒带电;然后烟气通过分离电极板32,分离电极板32两侧接通电源,会在两电极板之间形成一个电场,可燃性固体颗粒在库仑力的作用下向下通下运动,进而再次进入过滤内进行燃烧。

所述下通道接通燃烧炉的底部,所述上通道连通出气道。

所述出气道上设有过滤道,所述出气道上设有过滤道,所述过滤道内由靠近燃烧炉一侧向另外一侧依次设有第一吸附板22、第二吸附板23和过滤板25,所述过滤道的前端开有与所述上通道连通的第二进气口21,所述过滤道末端开有与所述出气道连通的出气口26,设计两组吸附板主要为了进行对烟气中带有不可燃性的颗粒进行吸附,进而当烟气在排放后符合排放标准。

所述第一吸附板22、第二吸附板23由多个由多组上向下并齐放置并预留有4~7mm距离的蜂窝状活性炭吸附块组成;所述过滤板25由多组海绵体由左至右并列放置,设计海绵体进行对烟气过滤,主要为了过滤出第一吸附板22与第二吸附板23未吸附的不燃性颗粒,进而使得排放烟气符合排放标准,此时由第一吸附板22及第二吸附板23中的活性炭吸附少量的烟气不燃性固体颗粒,再由过滤板25进行对烟气再次过滤,进而使得排放出去的烟气符合国家排放标准,设计4~7mm距离的蜂窝状活性炭,主要为了预留4~7mm距以供不然性颗粒的吸附,进而在不堵塞出气道的同时,进行对烟气中颗粒的吸附。

所述流量监测模块包括流量传感器;所述流量传感器安装于燃气管上,用于进行监测燃气使用时流通的燃气流量值。

所述温度监测模块为温度感应传感器;所述温度感应传感器安装于燃烧炉内部,主要用于监测过滤内部燃烧温度,设计温度感应传感器主要为了可以让工作人员实时认知过滤内部温度,进而以供工作人员进行实时调整温度。

所述控制模块为控制阀门,控制阀门的开度用以控制燃气通道流通至过滤内的燃气流速,设计控制阀门主要为了进行调整过滤内的火焰大小,进而完成对过滤温度的把控。

所述控制终端为手机终端、电脑终端,以及与手机终端、电脑终端连通的手环终端等,手环终端等包括其它可与电脑终端、手机终端蓝牙连接的智能设备,设计控制终端主要为了当工作人员在外时,进行控制燃烧炉内的燃烧情况,且可以通过控制终端进行显示流量监测模块、温度监测模块,监测到的过滤内温度变化情况及燃气流速情况的具体曲线图,而当两组曲线图呈反比时,此时将需要进行对过滤的检修。

工作原理说明:当需要使用燃气时,此时可以通过手动开启控制模块中的控制阀门,也可以通过控制终端进行对控制模块发生命令,由控制模块进行对控制阀门的开启;当阀门开启后,此时燃烧炉将进行燃烧,此时通过调整控制阀门的开度,进行调整过滤的燃烧温度;当温度监测模块监测燃烧炉内部温度低于、高于预定值时,此时将调整控制阀门的开度,进行调整燃气的流速,进而控制过滤内的火焰大小,进而调整燃烧炉的燃烧温度;当流量监测模块监测到的燃气流量增加而温度监测模块监测到的温度不变,甚至温度降低时,此时则需要工作人员进行对燃烧炉的检修,进而防止出现工作事故;而当工作人员不在燃烧炉附近时,而此时过滤任在燃烧状态下,此时工作人员只需通过控制终端,进行发送命令至控制模块,进而由控制模块进行对控制阀门的关闭,进而完成当工作人员不便时,对过滤的关闭;而燃烧炉在燃烧时,由于过滤未充分燃烧,使得燃烧炉燃烧生成的烟气中附带可燃性颗粒和不可燃颗粒,此时烟气将由第一进气口34进循环通道中,由放电电极板31进行放电形成高压电弧,使烟气中固体颗粒带电;然后烟气通过分离电极板32,分离电极板32两侧接通电源,会在两电极板之间形成一个电场,可燃性固体颗粒在库仑力的作用下向下通下运动,进而再次进入过滤内进行燃烧,由于烟气中的固体颗粒大部分为未完全燃烧的可燃物,可以再次进入燃烧炉内进行燃烧,进而节约能源;燃烧后的烟气将重新进入第一进气口34,进而清除烟气中带有的可燃性固体颗粒;此时不带可燃性颗粒的烟气将由上通道进入出气道中,此时由第一吸附板22及第二吸附板23中的活性炭吸附少量的烟气不燃性固体颗粒,再由过滤板25进行对烟气再次过滤,进而使得排放出去的烟气符合国家排放标准。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发明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等同变换,这些等同变换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